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镇国公主 >

第300章

镇国公主-第300章

小说: 镇国公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又卿是前任社长,还与崔静善交好,但本社之立,既有人人都可投票的规矩,便是‘公道自在人心’的意思,是非曲直,还当议诸公论。”最后一句说得铿锵有力,同时又自右向左看过去,目光所过,社中人或沉思,或闪避,或扭头看崔明德,神情各不相同。
  崔明德眼皮迅速一抬,向长乐公主瞥去一眼,再看赵国夫人时面色和煦,甚而还多出了几分笑意:“清河虽入社未久,对社规却十分熟悉,可见入社心意之诚。不过清河忘记了一点,社中纪律,是由监察裴素卿实行,不是由孙威娘来执行。她和你说的,纯是出于她个人的指责,而不是我们今日要商议的事。”
  见赵国夫人一怔,轻轻一笑:“不过今日的议事,倒是与你也有些关系——又卿因见社长任期不限,似有独断之嫌,因此提议了一条《反垄断选举法》,如她、韦乐乐、上官知柔,以及李清河,你们四人,身份最高,牵涉最多,掌威权一日,便不得兼任社中职位。日后社长之位的担任者,亦不得是社外权位最重者。”抬眼去看赵国夫人,她候了半晌,才蹙眉道:“然后呢?”
  崔明德笑:“没有了,就是这一件事,不知你们以为如何?”
  赵国夫人怔愣许久,冷笑道:“就为这事,你们就不惜召集临时大会?”
  崔明德淡淡道:“这可不是小事。”平视四周,轻轻微笑:“女人社的宗旨,是为天下女人谋福利,而非为了某人一家、一身的私利,若是有位高权重者而兼任社长,万一其人借助自身威望,将本社拿去谋取私利,则违本社设立之初衷,所以要特地设规定禁止此事。又卿虽只提了一条提议,却是防止此事的极好开端,所以我要特地召集大伙,商议此事,无论此提议通过与否,却能使社中人人都知道…”深深看了赵国夫人一眼,一字一句地道:“女人社是天下女人之社,而非一家、一身之社。”
  作者有话要说:  后天肯定二更,明天…看情况。


第510章 路线
  在我刚想出“女人社”这个主意时; 我以为这件事最大的阻碍将是母亲或后来的皇帝的猜疑,直到女人社建立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不单是外部的猜疑; 社团内部的凝结亦至关重要。幸而我身边的女人大多都是聪明人,无论是阿欢、崔明德、婉儿,或是裴兰生、宋佛佑、贺娄、徐真如海; 又或是女人社中更不起眼的那些; 也无论我们身份高低、脾气缓急,大伙都能保持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诸事虽未必能做到完美无缺; 一切却也还都过得去。
  可是赵国夫人却打破了这种局面。
  她必然参与了针对守礼的密谋。若说最早时我还有所怀疑,眼下她的种种表现; 却已证实了李旦的说法。然而我并不能得到任何实在的证据。
  从十一月直至二月; 无论是社员们半自发的监察,还是我自己派人搜集的证据; 乃至奉天局的人的情报,至多都只能证明赵国夫人与李旦来往密切; 同时对我和阿欢深怀不满——这不满便如李旦所说,并非肇始于和亲; 而是更早之前; 在母亲大肆屠戮李氏宗室,诸李氏女被削去宗室名分,而我却越来越受到母亲的恩宠,甚而可算是“权倾朝野”时便已萌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赵国夫人对李氏的忠诚,更甚于我对李氏的忠诚。她所信奉的东西,与我自幼所受到的教育,也截然不同。
  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她真的违反了我所亲手设立的社规,毕竟社规规定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政见。
  我固然可以随便寻个借口,将她驱逐出社。阿欢与崔明德都曾给过我许多这方面的“指点”,我自己也非毫无经验。可是若是这样,我便开了一个构陷的先河,若是这样的例子在一开始便被承认且默许,日后同样的事只怕也会有了依据。而今日是赵国夫人真的曾陷害过我,只不过没有找到证据,日后若是我或者一社之长有任何疑心或私心,是不是也可借用同样的手段排除异己?若真是如此,则我们恐怕要重新思量女人社设立之时的初衷——这社团将会是我一人之社,今后则为我之继任者一家之社,还是如我最早所想的,帮助内宫、外朝,乃至庙堂之外的天下山野妇女的社团?
  程序正义或是结果正义,这个话题在前世的社交媒体上被讨论过千万遍,简直可以说是“烂大街”了,我自然也不能免俗地看过许多相关讨论,对两边的立场和理由都有所了解,可当这问题真正摆在我面前时,我却依旧不知应该如何是好。
  纵容赵国夫人,会削减我自己的权威,日后我在女人社中的影响必然由此下降,心怀不轨者受此鼓舞,恐亦将存侥幸之心。强行驱逐,则如前所说,将破坏起社之初衷。
  我当然也可以留着她在社中,再寻别的手段报复,但一则我并未到只手遮天的地步,二则她一日还是社中成员,我们便对她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何况社规中亦规定,不得以卑劣手段对付同社中人。
  许多年前我曾怨过母亲,怪她不肯因为我而处置贺兰敏之,现在我遇到了相似的问题,方才知道母亲那时候的心情。政治这件事,所考虑的绝非眼前,还有长远的以后,个人的好恶也绝不该成为政治的标准,利益才是唯一的风向标——只是要看是谁的利益,又是什么时候的利益。
  整整三日中,我一有闲暇,便独自坐在书房,想着女人社前前后后的许多问题,不愿也不能咨询任何人,三日之后,我终于下定了决心,邀请崔明德来家中,郑郑重重地问她:“二娘以为,女人社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社团?”
  崔明德想必已知我的心事,看了我一眼,反问:“这社团是二娘所倡议设立,二娘自己,期望女人社会是怎样的社团?”
  她面上没有太多表情,可不知为何,我竟觉得她对我是有所期待的,想了一想,笑着道:“自然是为天下女人谋福利。”
  崔明德便笑起来:“当今陛下是女人,太子妃是女人,太子韦良娣是女人,公主是女人,我是女人,宫中仆役侍儿多是女人,连市集上贩卖的那些胡婢、矮婢也都是女人,这些人的所求各不一致,二娘到底想为其中的谁谋福利呢?”
  这话我会答,虽然答出来的话曾是前世的我所厌恶的空洞而无意义的官方话语:“那就是为大周国土之上,最广大的女人群众的利益罢。”
  崔明德轻轻一笑:“大周国土之上,最广大的女人群众,可不是你或我这样的人。”
  我认真地看着她,微微颔首:“最广大的女人群众,当是最底层的那些人,纺织为业、操持家计、生养儿女,在外既无地位,在家又非家主,为家里干着活,受着累,却不被家中所认可,丈夫可以随意打骂,办事要让男子跑腿,因为她们既没有耕田的本事,体力上又不及人家——我愿女人社是为这些人谋利益,而不是为王侯将相家的富贵女子。当然,为这些人谋利益,亦是为我们这些女人争地位。而我们这些人若有了地位,也不可忘了下面那些人。舟无水不可行,水亦须舟为传载,舟水相依,方是最好的。”
  崔明德挑眉看我:“所以?”
  我早已想好许多话,也不必和她绕弯:“所以我想重开慈善堂,交予女人社管理——不是交给某一个人,是交给社中作为公产,我自己出一百顷土地,作为善堂资用,旁人或有心,出上一贯两贯,或是不出钱,只出力,都可以,善堂的目的,是将在全国之内设立场所,使天下贫苦女人有一处可以学习知识,不必要是之乎者也,或是六经艺文,而是纺织、农耕、医药、卫生…一切在当地实用的知识。善堂将赈济贫苦妇人,抚育被家中抛弃的女童,同时提供地方,使得当地的女人可以互帮互助。善堂还将选拔当地代表,每年进都中,向我们…我们这些肉食者,述说民人的生活,以及她们到底关心什么。我知道这或许会有许多犯忌讳的地方,也需要许多时间,但是没关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要女人社的宗旨未变,我们便有得是时间,也有得是人手。我还希望,能够派人将女人社的事传下去,就算数十年内不能办成,又或是办成了又遭别的破坏,甚至女人社再也不在了,但只要我们做过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又叫许多人知道,或能给后人以启迪——就好像无论后世江山姓什么,人们都总会知道,曾有过一个女人当过皇帝一样,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一定能做到。”
  崔明德一面笑,一面低头弹了弹自己的衣袖:“二娘说这话,便是要我出头了?”
  我凝视着她:“我知道你绝非甘于平庸之人,不然不会生出这么副脾性,又与我们交好。你、阿绍、阿欢、婉儿与我,还有女人社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志气,既有志气,又遇见这样的时节,阖不索性痛痛快快、放手一搏?”轻轻一笑,又道:“当然,有志气是一回事,有能力是另外一回事——除你之外,我也想不出还有谁,可以托付这样的大事。”
  崔明德轻笑起来,两眼中神光熠熠,竟是我所从未见过的风采:“若如此,我要求女人社中事全部交予我手,无论是二娘这公主,或是太子妃,或是上官承旨,都不能再行干涉。”
  我定定看她,缓缓点头:“但我们会在旁监察,使你亦不至行差踏错,将女人社变为你一人一身之社团。”
  崔明德淡然一笑:“那是自然,有许多事,还要劳烦二娘襄助。”破天荒地对我眨了眨眼,促狭一笑:“譬如赵国夫人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啊晚安~
  补一个注释:因为避讳不一定是要完全避开,也可以减笔以及变音,所以赵国夫人默认是减笔和改音的。
  另外太平内心的OS以及与阿欢的交谈是常常出现“照”这个读音,因为不会公开,所以是么有关系的。


第511章 替絮
  关于女人社; 崔明德没有与我聊许多具体的细节,我亦无心在此刻便追问她到底将如何去做。女人社不该单是个抱团取暖的小团体,这件事在建立之初; 我便已想得很明白。崔明德对此也看得很明白。
  但是具体到如何去做,我们却都没有十分清晰的思绪——或者说,我们都有大概的想法; 但这想法是对还是错; 到底又能不能实现,却是个大大的难题。
  我决心将这件事全部交给崔明德。她是个聪明人; 不止是像欢或婉儿那样的敏于言行; 而是真正的明于大局、敏于心性,女人社的事牵涉复杂; 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偏偏短期内还看不见成效——就算看见成效,也是于朝廷、于眼下的社会并无显著利益; 正需要她这样的人去做。何况她自己的仕途也需要这样的帮扶。
  与阿绍不同,崔明德的仕路从一开始便注定艰难。一则女儿体质柔弱; 在打仗这件事上天生便不及男儿家,就算全不设阻碍地允许女人为武将; 真能胜任者也寥寥无几。何况真正治理天下、操持话语权与政治权柄的; 是各地方与宫省中的文官,而不是带兵打仗的将臣们。二则独孤绍有带兵之才,却无谋局之能,就算破例给予虚名; 亦不过威胁一方、一时,崔明德却是谋时之士,若真能委以重任,所能做出的成就——或威胁——绝非一边帅可比拟。三则清河崔氏虽是名门望族,但清流的名望落在以恪守礼法出名的世家女儿身上,却只会是阻碍而非助益。
  可也正因如此,我偏偏想要帮助崔明德,帮她做到人臣的极限,不但在有我支持时钧衡天下,哪怕在我身后,也能执天下女人之牛耳,为之绸缪计划。
  自从冯永昌的罪状坐实以后,我便常常在思考我所谓的“理想”到底该向何处去。冯永昌的为人我已颇为了解,想起时也时常敲打。我曾想他不过小打小闹地贪污些,或是仗着权势作些威福,可事实是他不但吞没了慈善堂的大量款项,打通了上上下下一整条通道,还做出以阉宦之身强娶民女这样的事——这些事,与我的初衷根本背道而驰。
  慈善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一个不成熟的试验,尚且能造成这样的后果,我不敢想象,在我所看不见的地方,我所经手的这么多事业,真能落到我的“理想”上,甚至只是真正于民于国有利的,真正能有几处。
  我认真地盘算过我想做的事所牵涉的那些人们。我相信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都比冯永昌要更有道德和底线,但就算如此,他们自身的利益与我的理想之间,也总有不小的差距。
  在上层,我的身边固然团结着一群人,每人也都为这件事筹划着,但她们所注重的,与我所注重的,绝非同一件事。好像崔明德,若我不提出女人社改革的事,她也绝不会主动提出这些,反而会给我种种权术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