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207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第207章

小说: 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策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尽管后知后觉了狄青的真实身份,但在日常生活中,陆辞始终无法将这对外凶狠冷漠、对内却羞涩内敛的小狸奴,跟史上那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联系起来。
  难得见自家养的小崽子提出个小小要求,他自然是想都不想地予以满足了。
  只是在听到高继宣的名字时,陆辞还能微微笑着颔首示意,等听到杨文广的名姓时,那抹温柔笑意就悄然僵在了嘴角。
  ……怎连杨家将也跑这来了?
  一抹微妙在陆辞眼底转瞬即逝,好歹是同许多青史垂名者打过交道的人,再不至于为见戏曲里广为传唱的杨家将而失态了。
  他大大方方地多看了这位实际上比自己还大上一岁的杨家将几眼,露出个标准的长辈式的欣慰笑容,感叹道:“素慕杨家满门忠烈,铁骨铮铮,更曾闻令尊大名久矣,只憾生身太晚,未能得见名帅风姿。”
  杨文广不料会得陆辞这般褒奖,当场愣住了。
  等回过神后,他脑海中便是千思万绪,心潮澎湃。
  他一时间虽不知说什么好,眼眶却抑制不住地莫名有些发烫。
  他为遮掩这点,匆匆忙忙地垂下了头,低声道:“……多谢陆秦州。”
  他甚至不愿说句‘过誉’的谦词。
  不论是遭潘美阴害、最后被擒不屈,绝食而死的祖父;还是镇守边防数十载,震慑辽人的父亲;或是不曾留名、却无一不为大宋奋力战死的杨家子弟……哪怕旁人再低估,再忽视这些功绩,他都固执地认为,在天之灵的这些家人们,绝对当得起这份褒奖。
  因杨文广平素就是个沉默寡言,一本正经的内傲性子,他此时此刻的安静,并未引起狄青和高继宣的注意。
  而高继宣的全副心神,尽都不受控制地落在陆辞身上了。
  这还是他头回离这位深得民心的陆秦州这般近,能仔仔细细地打量对方。
  ——他滴个乖乖,这位秦州牧,可真是世间难寻的俊俏!
  单纯怀着对美人的欣赏之意,高继宣都半晌舍不得移开眼来。
  直到被他狄兄的那几要化作实质的眼刀戳得满身窟窿,他才意犹未尽地移开了视线。
  啧啧。
  高继宣悄摸地吧唧了一下嘴。
  他这可彻底明白,上回狄兄回陆秦州宅里过节时,怎能激动成那样了。
  陆辞对高继宣的父亲高琼所知毕竟不多,便在例常关怀了几句后,主要同狄青说话了。
  公祖同自己说话了,狄青自是更加看紧。
  他赶紧收起了甩向高继宣的、那暗藏杀机的警告眼神,瞬间恢复到在公祖跟前惯常的软糯乖巧状态。
  陆辞先仔细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嘘寒问暖后,才过问他学业。
  狄青虽因紧张,而回得有些磕磕碰碰,但绝大多数都答上来了,足可见不曾因训练的事耽误了学业。
  陆辞心里满意,不时含笑点头,丝毫不吝夸奖,直让狄青从开始的忐忑,变得满眼亮晶晶地期待来。
  高继宣麻木不仁地看着:“……”
  他起初还不觉有什么不妥,尚能微微带笑地看这兄长关怀弟弟的温馨一幕。
  只是越到后来,就越觉眼皮抽筋,要不是知道藏不住的后果严重,都快要抑制不住地露出目瞪口呆的神色了。
  这人哪儿还是他所熟悉的那位威武凶悍、狼性十足的狄兄!
  这温柔羞涩的劲儿,何止是威风扫地,简直跟头叼了猎物后甩着尾巴直冲主人跟前的……
  不等高继宣乱七八糟地想完,四人所骑的马,就到陆宅跟前了。
  一直候在宅邸门口的两名下仆在见到高杨两张生面孔时,不禁有些意外,就多看了几眼。
  陆辞利落地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意一抛,却准确地落在仆从手上。
  他仿佛是仗着皮相好,才连这旁人做来粗鲁的动作也透着潇洒好看。
  陆辞眼眸微垂,一边慢条斯理地抻平了微皱的鹿皮手套,一边吩咐道:“你们两个谁再跑一趟,让酒家多加一桌菜来。”
  不等高杨二人推辞,陆辞莞尔一笑,以略带揶揄的话堵住了他们:“我可是只将你们的饭量当了半个青弟算的,若这也要推辞,着实不是待客之道。”
  冷不防被提及,狄青颊上顿时赧红。
  高继宣眼角余光正巧捕捉到,登时感觉眼睛被扎得疼。
  他不信。
  这一副小媳妇儿样的,绝对不是叫他心服口服、形象高大威武的狄兄!
  杨文广自然不像高继宣,在贵人家做客时,还会怀着些天马行空的古怪想法。
  在心绪渐渐平复下来后,哪怕明知无人察觉,他也不由得为方才的小小失态感到些许羞惭。
  于是原本就话少的人,登时变得话更少了。
  他背脊挺得经木尺度量般的笔直,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宛若一樽冰雪雕就的人像,浑身上下都俨然透着偌大的‘拘谨’二字。
  只是当他的视线不经意地掠过墙上所挂的那几幅画作时,就情不自禁地停下来了。
  并非是那画作多好,多合他心意——而纯粹是挂画上去的人不甚小心,导致最中间的那一副,竟往右倾斜了半指之多。
  再静心观察一阵,他更是察觉到了,哪怕是看似平整的另外几幅,也或多或少地往两侧有着少许倾斜。
  杨文广蹙了蹙眉。
  ……不过片刻功夫,他已将目光投向那几幅挂画不下五次了。
  他竭力说服自己压下那股如坐针毡的难受,作出视而不见的模样,将目光猛然移开。
  头回来贵人家做客,已完全是沾了狄青的光了,即便是再无教养的人,也不当试图随意移动壁上的挂画……
  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杨文广终于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坐姿,打量起这厅里的陈设来。
  因他沉默寡言,陆辞也不愿勉强他,便多与性子要外放得多的高继宣搭话。
  现见他神态举止间有了变化,陆辞立马就捕捉到了。
  他默不作声地再顺着这杨家子的目光看去,发现是投向了被充作书房用的偏厅方向,便笑着叫狄青附耳过来,叮嘱了几句。
  狄青被耳畔传来的微热气息烫得有些心神不守,半晌才反应过来,赶忙点头,起身干巴巴道:“仲容,舜举,随我来。”
  被点到名的高杨二人想也不想地站起,反应极快地立了军姿,朗声道:“到!”
  陆辞:“……”
  平时狄青训练这两人是训练得多狠,才练出这样的条件反射?
  狄青虽未看向公祖,却能敏锐察觉出公祖落到自己身上的诡异目光,不由轻咳一声,放缓了语气道:“公祖让我领你们去书房看看。”
  尽管对偏厅表现出好奇的只有杨文广一人,但在陆辞看来,这毕竟是自家小狸奴头回领人上门做客,于情于理都得将两人带上,往这屋里非涉机密处都逛一圈才是。
  自己这个做长辈的,也得给小辈们一些私下说话的空间。
  ——陆辞慈爱地想着。
  终于能将从那直面挂歪的画轴的位置挪开,杨文广面上虽仍是毫无表情,心里却是如释重负。
  高继宣就只剩莫名其妙了。
  好端端的,领他去书房做什么?
  他若是肯念那劳什子书的酸儒文人,就不会被强行塞到这万胜军来了。
  话虽如此,当高继宣跟着狄青走进这被改成书房的偏厅时,还是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
  他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书!
  “陆秦州明明只在此留任三年,却将全副家当都搬来了?”
  高继宣虽嘴上瞧不上一昧念书的书呆子,但当真置身于满是书香气的此地时,心里还是油然生出几分钦佩和敬畏来。
  狄青摇了摇头:“公祖来秦州赴任时,仅带了半架驴车的书,余下的全是来这后才添置的。”
  自打榷场重开后,陆辞就添了从辽、党项和吐蕃等势力手中,收购过往朝代流落出去的古籍这一爱好。
  不仅如此,陆辞在抛下一句轻飘飘的‘方便’后,就自学了那三方主要势力的语言文字:不说精通,但‘流利’二字,却是当得起的了。
  于是最近收购的书籍中,还添了些在陆辞看来颇为有趣的外文书。
  受公祖影响,狄青也被激起斗志,近来正在努力自学党项文。
  成果虽不比众人眼中天赋如妖孽一般的公祖,但因他勤奋,又常有接触党项人进行练习的机会,瞧着也颇有成效了。
  高继宣仰头看去,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绝大多数都是他看不懂的,着实使人望而生畏。
  杨文广则彻底舒服了。
  因这间房里的书籍,不管是摆放还是罗列,都是由陆辞一手整理出来的:这下即便以他挑剔的眼光看,也称得上整齐有序,一丝不乱,无比整洁。
  而方才自诩老父亲的陆辞,根本没能在正厅坐久,就因按捺不住好奇心,轻手轻脚地跟了过来。
  杨文广‘求知若渴’地望向满屋书籍的模样,就一下映入了他的眼帘,令他深感触动。
  “只要是这书房里的,你们身为青弟友人,可尽情借去翻阅。”陆辞温和道:“有勇有谋,方为将才,你们年岁尚轻,却能意识到这一点,实在不错。”
  高杨二人具是一怔。
  面对陆辞眼中流露的赞赏之意,哪怕明知这是误会一场,二人在对视一眼后,还是感到实话着实难说出口,唯有脸皮发烫地将这顶高帽子戴上了。
  而亲眼目睹一切,对二人更加了解、知晓公祖多半是误解了的狄青,则是眨了眨眼后,微微弯了唇角。
  ——该。
  尤其高继宣,真的该。


第二百三十章 
  用晚膳时,高杨二人起初还难免有些拘谨。
  陆辞也不多劝,只冲狄青飞快地眨了眨眼。
  狄青瞬间会意,亦不多言,只是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惊人的饕餮胃口,对摆满了两张圆桌的佳肴进行风卷残云,就成功叫原还装装矜持的二人很快破功,加入了抢食的队列。
  毕竟若是再不伸筷的话,满目琳琅的美食,片刻后就得连渣都不剩了。
  看惯了狄青的大阵仗后,自身胃口也不小的陆辞,看着食量远逊于自家小崽子的两位客人,自是很是淡定。
  他在来接狄青的路上,就顺道在集市上逛了一圈,腹中填了不少可口小食,现便只剩三分饥,未动多少筷,就斯斯文文地放下,优雅地饮起茶来。
  他心知只要自己在场,哪怕再表现得平易近人,也始终会让二人感到拘束,便在饮完一杯茶后,笑眯眯地向两位客人打了个招呼,以身上仍有公务未理为由,体贴地先回二楼去了。
  陆辞离开后,三人更是彻底原形毕露,不一会儿就将两桌的丰盛肉菜扫个精光。
  杨文广望着已是空空如也的餐盘,面上微红,迟来地感到了几分不好意思。
  ……之前还假客套,道是用不着再点一份,如今看来,却是自打脸了。
  得亏有脸皮厚的高继宣一直缠着狄青插科打诨,杨文广才在一脸习以为常的下仆们来收拾碗筷前,将脸上的及时赧红撤了下去。
  狄青面色如常,心里却不知多少次后悔着自己之前的失言来。
  真是千不该万不该松了口,给了这人蹬鼻子上脸,前来做客的机会。
  不然按照以往的来,公祖才不会那般早上楼去,而是会留在厅里,与自己好好说说话,顺道考考他课业的!
  狄青遗憾之余,就仗着客随主便之利,将高杨二人领到明显最不讨喜的书房去了。
  高继宣痛苦地翻了个白眼。
  杨文广虽对念书兴趣不浓,但比起留在书画悬挂得不齐整、偏偏又不便下手整理的厅房,的确是更愿往摆放井然有序的书房里去的。
  而没有杨文广的支持,高继宣纵使想要抗议,也是独木难支,唯有撇着嘴,跟着移步书房中了。
  下仆将新茶沏好,端入书房中后,就自然地将门严密闭合上,只留三人在书房之中。
  狄青想也不想地直接走到其中一个书柜前,将上回读到一半的契丹读本抽出,安心地继续往下读。
  而杨文广则在仔仔细细地挑选一番后,慎重地选择了一本薄薄的图册,旋即在木椅上落了座,就着明亮的灯光,认真地读了起来。
  唯有高继宣毫不掩饰一脸的兴趣缺缺,在绕着诸多书柜转了十几圈后,终于放弃了为遵循礼数、就当真再碰最叫他厌烦的书籍的念头。
  看俩人一脸认真,他不怀好意地挑了挑眉,先凑到杨文广身边,伸脖子看看。
  杨文广下意识地避了他一避,蹙眉道:“你若也想读,直说便是,我可让你。”
  “那倒不必,”高继宣笑着在紧挨着他的椅上坐下,满不在乎道:“我若是个念得进书的,还能被我爹丢到兵营里受罪来?你就自己留着装模作样罢。”
  对他发来的挑事招数,杨文广仍是八风不动,丝毫不接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