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148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第148章

小说: 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青眼眸倏然一亮。
  他心里藏着的小花,一下就甜滋滋地绽放了。
  柳七抱臂看着,故作不满道:“怎么就只有狄弟贴心了?看来我这桌从樊楼叫来的好菜,是时候退回去了。”
  “是该退了。”陆辞笑道:“一会儿有御膳送来,你是要樊楼的好菜,还是要御膳?”
  柳七:“……你又做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秘书省监为从三品,阶官名,元丰改制后才成了职事官,掌领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和实录,天文历数,以及祭祝文撰写等。(《宋代官制辞典》p239)
  2。制举之后会详写,注释里暂不做补充。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下》第十五章 宋朝制举与词科制度 p723…738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对于柳七脱口而出的疑问,陆辞只轻描淡写地回道:“明日你便将知晓。”
  根本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小太子想做什么。
  柳七虽想追问,踯躅片刻,还是放弃了——与陆辞相识多年,他早就清楚,若是对方不愿透露的,那真是半个字都不会说。
  朱说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从陆兄晚了近两个时辰才回来,又得了御赐的中秋宴席看,多半是太子殿下的主意。
  不是给陆兄分配了新的差使,就是近几个月来的功绩累积,要对陆兄进行擢升了。
  朱说心念微动,已将事实真相猜了个准。
  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温声道:“陆兄可要先去洗浴一番?热汤已备好了。”
  “正合我意。”陆辞笑道:“令朱弟费心了。”
  柳七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意识到三人之中,就他的安排最多余。
  他心里莫名一酸,鬼使神差地就提议道:“那要不,我帮你擦背得了?”
  闻言,一直乖巧低着头的狄青,倏然抬起了眼,直直看向柳七。
  陆辞嘴角一抽:“好意心领,但你这手擦背绝活,还是留给你的虫娘消受吧。”
  话一说完,陆辞就抬步回屋了,后头还缀着个不依不饶的柳七:“好你个陆狡童,有你这么过河拆桥的?要不是得了你那信,我需请虫娘帮忙,又如何会落得一顿狠埋怨,现倒成你揶揄我的由头了……”
  朱说无奈笑着,看两人背影消失在被关上的房门后,摇了摇头,转身看向一派严肃正经的狄青,温和道:“你若饿了,我们便先用些点心填填肚子;你若不饿,不若我再辅导你看完那几页书?”
  狄青虽于文赋方面资质寻常,但性子却是沉稳认真的,且极有毅力,信奉勤能补拙。
  这可远比一些天资绝伦、却恃才傲物的郎君,要让朱说喜爱。
  原只是出于对陆辞的信任和敬重,他才将爱护转嫁到狄青身上,但这么些天相处下来,他对狄青的性子摸透许多,好感逾深,予以帮助时,更是不留余力了。
  狄青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青厚颜,又需劳烦朱兄了。”
  朱说莞尔:“举手之劳。”
  于是,当饥肠辘辘的陆辞,披着因着急只绞了个半干的长发,穿着素色的舒适常服,与背没擦成、还纠缠着要讨个说法的柳七回到厅里时,就见小太子履行承诺地送来了一桌子豪华御膳旁,未先行动筷的两人浑然不顾香气四溢的酒菜,只全神贯注地研究书中内容。
  ——这么勤奋啊。
  陆辞乐了:“书中虽有千锺粟,仍缺了妙手御厨。先别看了,菜肴冷前,赶紧用了吧。”
  二人几乎同时回头,又同时点头,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书本,走到大圆桌边上落座。
  因在这屋里的,都是相识多年的友人了,也不讲些虚无缥缈的客套。
  在陆辞先伸出那一筷后,柳七也紧跟着出筷,接着朱说,最后便是狄青。
  陆辞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在正中间摆的那条烤得极漂亮的大羊腿。
  他忍不住先对它发起进攻,在撕下好几块外脆内嫩,汁水充沛,却毫不油腻的羊肉后,不由赞叹道:“这御厨的手艺,果真非同一般。”
  他误会了 ,直将这也当成了宫中送来的御膳,
  坐在陆辞身边的狄青,冷不防地听到这一夸赞,脸一下红透了。
  柳七大笑,看向狄青道:“狄弟听到了吧?若哪日没好去处,还能留在摅羽家里,给他做厨子呢。”
  陆辞大吃一惊,猛一扭头,惊奇地看向狄青:“这居然是你的手艺?”
  狄青脸颊发烧,一时间根本说不出话来了。
  朱说蹙眉,不赞同道:“狄弟尚未下场过,你不该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柳七敷衍地‘哦’了一声:“愚兄口无遮拦,对不住了啊,狄弟。”
  狄青摇头。
  不不不,这吉利极了!
  他心里无声呐喊。
  陆辞挑了挑眉,面上却没了笑,冷淡问道:“难道朱弟给你布置的课业还不够多,让你还有闲暇去出城打猎了?”
  他向来是不赞成,更不愿变相鼓励狄青小小年纪丢下学业,而去行打猎等危险事宜的。
  在汾州时,狄青对四周山峦地形都很是了解,倒也罢了,现还没来开封府多久,就又重操旧业,岂不危险至极?
  他将人喊来京师,可不是要奴役童工给自己打野味,更不是为贪图任何回报。
  而纯粹是看在对方性子讨喜,处境又有些可怜,自身还极努力,合了他眼缘,才主动提供最好的机会的。
  就如他当初一见独居山洞中的朱说,就因喜对方性子纯善真诚,而主动邀人同住一般。
  狄青从未听过陆辞以这般冷淡的口吻说话,一时间不觉受伤,只愣住了。
  朱说忙解释了一遍。
  听到并非是狄青不听话地去冒着危险打猎、就为讨自己欢心,而只是跑了趟集市,抢购来紧俏的羊肉后,陆辞的脸色就彻底缓和下来了。
  “是我的错,竟误会你了。”陆辞从来是有错就认,极其爽快,还亲手给狄青倒了一杯鲜榨的山楂汁,一边亲昵地揉了揉对方脑袋,一边语重心长道:“但在汾州时,我就叮嘱过你,莫再行打猎之事。你年岁小,就老老实实接受照顾,专心学习吧。”
  说到这,陆辞顿了顿,索性又添了一句,好让狄青更容易相信一些:“你哪日能在贡举得名,那可比送我一千条羊腿,都要令我高兴。”
  狄青勉强一笑,不安地握了握拳,又松了开来。
  考中贡举的难度,于他而言,显然比猎一千头羊都高得多。
  况且他这岁数,顶多能赶上下一届贡举,还十有八九不能中。
  要是趁闲暇去城外打猎的话,会惹得陆公祖不高兴;但要是不去,那接下来就是只出不进,单靠他从汾州带来和沿途攒下的那一点点钱,很快就要坐吃山空了。
  他既不愿意做陆公祖的负累,也不愿那么早离开陆公祖身边。
  那可怎么办好?
  狄青只觉自己打娘胎出来后,就没这么两相为难,犯过这么大的愁。
  陆辞对狄青的满腹纠结,或多或少也能猜得出来。
  以他对狄青这过早成熟的小家伙的了解,多半是为钱财的事犯愁。
  陆辞笑着,给狄青挟了一筷菜,解释道:“你不必为钱财担心。那日收下你那十七贯后,我便自作主张,将它投入到我娘亲的小经济中,成了一笔生钱的活钱了。别看盈利不多,但供你一人吃喝,却是绰绰有余。”
  在这上,陆辞还真所言非虚。
  不单是狄青所交的生活费,连同柳七和朱说的俸禄,都是分一部分寄回去奉养家人,剩下的都放到陆辞手里,让他帮着投入到陆母在密州的生意上的。
  陆母因生了陆辞这个三元及第的文曲星,在密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脑子灵活,立马就开了一家书坊,即使规模不大,但生意很是蒸蒸日上。
  “至于读书方面……”
  他一看向柳七,后者立马会意,信心满满地回道:“京中书院众多,我好歹也在馆阁供职,有些薄面,虽去不得太学,但其他地方,等过些时日,总能挑个最好的让你去。”
  朱说跟着点头,补充道:“在寻到之前,我先替师长之职,教你些浅显皮毛。”
  陆辞失笑:“朱弟一举题名,未免也太过谦逊了。”
  朱说摆手,柳七已嘴角一抽:“实在对不住,我是二回才中的。”
  朱说就不好再作谦辞了。
  几人谈笑之间,就做了让狄青留在京中久住进学的决定。
  狄青一脸愕然,半晌才反应过来,赶忙道:“这不——”
  不等狄青说出任何推脱之词,陆辞就轻咳一声,打断他后,极自然地转移了话题:“你们可曾听说过制举?”
  朱说心念一动,瞬间就猜出陆辞接下来的差使,恐怕与制举有关了:“略有耳闻。”
  柳七亦道:“知之甚少。上回诏办,还是二十多年前了吧?”
  那会儿他还是个垂髫童子呢,自不关心这些。
  狄青更是对此一无所知。
  陆辞笑眯眯地蛊惑道:“应制举者,既可是白身,也可是有官人。最后入第三等者,多与超擢,入第四等者亦可升一官,哪怕仅入第四等次者,也可稍与迁转……”
  柳七面无表情地揭穿道:“然自大宋开国以来不过有过五回制举,加起来也仅有十二人入等。”
  难度可想而知。
  他反应虽比朱说稍慢一步,现在也回过味来了——定是小饕餮被安排了制举相关的差事,不甘心一人受累,才要将他们一同拖下水,给他做个伴儿。
  关键在于,撇开陆辞这个升迁升得跟妖孽似的人不提,距他与朱说三年资满之期,只差两个月了。
  等吏部磨勘后,他们按着正常情况下,也能往上提上一提。
  为何还要重温备战贡举时的苦痛,费神去考这门子试,就为再快升上一级?
  陆辞不料两位好友已学精了,虽然他的主要目的是为转移话题,但一下就被看穿意图,还是让他有些讶异的。
  但他脸皮向来就厚,此时哪怕受着目光谴责,仍是神色自若,半点不见愧疚,很是无耻道:“重不在结果,而在参与嘛。”
  和厚道忍笑的朱说不同的是,柳七当场就呵呵一笑,毫不领情道:“那可真要多谢摅羽美意了。”
  陆辞大大方方道:“不客气。”
  柳七:“……”
  言辞上奈何不了陆辞,作为报复,他只有恶狠狠地抢走了一大块最受陆辞垂青的羊肉。


第一百六十四章 
  在这场中秋小宴中,狄青一不留心暴露出的真实本事,直让柳七和朱说大吃一惊。
  因心事重重,狄青在用膳时,就忘了似平日一般克制自己,而全凭本能地进食着,暴露出了真正的食量。
  他与陆辞颇为相似的地方在于,用餐时速度并不显快,成果却同样斐然——也正是在柳七才刚动了眼前盘子五六筷后,无意间望见狄青面前的那盘菜已空了,饭也让下仆悄悄地帮着添了第三碗后,才察觉到势头有些不对。
  他是咋吃这么多,动作还这么快?
  柳七愕然,用力地眨了眨眼,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竟连小饕餮都赶不上他!
  ……不过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小子精瘦结实,能吃一些也不奇怪。
  柳七这么想着,勉强说服了自己,遂将目光从狄青身上移开。
  当看向朱说时,就在对方眼中捕捉到了相似的震惊。
  在陆辞锁院的这个把月中,跟在教导狄青课业时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闲懒态度不同,朱说最为用心,也与狄青相处时间较长。
  自然清楚,狄青平时表现出的饭量,顶多比他的稍微多上小半碗饭,用时也斯斯文文的,很快就饱了。
  现在这无底洞,又是怎么回事?
  陆辞却早在汾州时就见识过狄青非比寻常的战斗力了,对此已是甘拜下风,见狄青势不可挡地逐一消灭菜盘时,并不觉诧异,只神色自若的小声叮嘱边上下仆,让他们多煮一锅饭,再换个大碗来,方便狄青一次盛更多的饭。
  就在陆辞的默默纵容下,狄青苦苦思忖着两全之策时,并未察觉到桌上其他人逐渐放下了碗筷,一脸叹为观止地看他表演……
  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大半桌够六人份的菜肴,加一大盆饭,很快给一扫而空了。
  他平时不好意思吓着人,也不想叫陆公祖觉得养他费劲儿,用饭时都极克制,只吃个五成饱,现破天荒地敞开肚皮吃了顿饱的,还打了个小饱嗝儿时,整个人才倏然清醒了。
  不好!
  狄青被结结实实吓出一身冷汗,后知后觉地抬起头来,不安地看向四周时,就听柳七感慨道:“我还纳闷狄弟缘何与摅羽这般投缘,原来缘分出在饭菜间啊!”
  陆辞懒洋洋道:“那可不?”
  朱说哪儿还不知真相,顿时心生愧疚,看着局促不安的狄青叹了口气:“直到今日我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