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长公主 >

第102章

大唐长公主-第102章

小说: 大唐长公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喜欢看的史书去读给父亲听。
    出宫建府的英王李显也带着英王妃韦氏入宫。
    父亲和母亲大概是有事情要和李显说,于是便让小公族陪着三嫂韦氏在宫里转一转。
    陪着韦氏的不只有李沄,还有永安县主周兰若。
    这是自从李显纳了英王妃韦氏之后,李沄和周兰若第一次这样私下跟韦氏相处。
    韦氏出身望族,长得端庄明艳,举止又落落大方。虽然不曾私下跟李沄和周兰若相处过,但她很会聊天,小娘子之间聚在一起会聊的话题信手拈来,随便一件事都能让她说出花来,偏偏又不会令人觉得反感。
    “前几天,我与三郎去了百草园。百草园种了许多香料,还有一片茉莉花。英王说西域一带,也有熏香和香露传到长安,茉莉花的芳香十分宜人,倒是可以效仿西域胡人,用来制作香料。我听三郎那么说,便让人摘了一些茉莉花,风干后又配了一些其他香料,做成了香囊。”
    与李沄和周兰若走在太掖湖边的英王妃韦氏,一边说话一边拿出两个香囊,“我特别带了两个香囊进宫给太平和永安。”
    李沄眨了眨眼,看着眼前的香囊。
    香囊是用上好的布料做成,外面绣了几朵白色的茉莉花,绿底白花,显得十分雅致。
    李沄接过其中一个香囊放至鼻端轻嗅,淡淡的茉莉花香扑鼻而来,十分宜人。
    “多谢三嫂。”
    韦氏弯着眼睛,“太平不嫌弃就好。”
    周兰若手里拿着韦氏递过来的香囊,却十分好奇,叽叽喳喳地问韦氏香囊是怎么做的,除了茉莉花,还放其他的香料一起调配吗?三表兄出宫后,是不是天天就往东市的铺子里钻啊?
    巴拉巴拉。
    也难怪周兰若好奇,从前李显还没出宫的时候,在宫里是三天两头带着几个小郎君跑到丹阳阁找小公主,不然就是把小公主和永安县主都请到承乾殿玩耍,日子过得十分热闹。
    可自从李显出宫建府之后,也没人拽着几个小郎君折腾,几个小郎君去丹阳阁的次数明显减少,从前十分热闹的大明宫,因为一代顽主李显的出宫,而变得冷清不少。
    出了宫的英王李显,跟飞出笼子的鸟儿似的。从前在宫里,就在父母眼皮底下,就是肚子里有再多的馊主意,也只能偷偷摸摸地折腾。如今好不容易出宫里,还纳了一个貌美如花的英王妃,简直是如鱼得水。
    英王李显自己折腾还不够,还要拽着自己的王妃一起折腾。
    今日在英王府中住,明日就带着英王妃韦氏到百草园中去度假,心里还琢磨着他的生意经。就说英王妃韦氏如今带进宫里送给两位小贵主的香囊,主意就是李显先想出来的。
    年前的时候,英王想卖百草园的茶叶,于是就想了个斗茶这样的事情,交给太平公主和永安县主两个人帮忙推广。所谓推广,无非就是叫小公主跟小贵主们在一起的时候,玩分茶的游戏,看谁能用茶汤分成复杂的图案,又看谁分出来的图案持久时间更长。
    太平公主和永安县主在那些聚会的场合,大概就是露了一两手,自那之后,斗茶就风靡长安贵女圈。百草园的茶叶如今已经供不应求,大唐境内自前几年全民种番薯的风气后,如今又掀起了一股中茶树的风气,尤其是在江南一带,种茶喝茶之风更盛。
    李显尝到了种番薯种茶树的好处后,如今又盯上了香料。
    他看到自家王妃做的香囊后,就跟韦氏说:“你不如送两个进宫里,就送给太平和永安好了。那两个小家伙要是觉得好,你就再多送几个给她们,让她们送给交情好的小贵主,旁人要是问起配方,就说这是由你和护国寺的高僧研究出来的配方,十分珍贵。”
    韦氏初始时还十分犹豫,跟李显说:“万一太平和永安觉得不好,怎么办?”
    李显却嘿嘿笑道:“没事儿,就算太平和永安觉得不好,也不会说什么的。你准备两个贵重的金手镯,要是太平想说不好,你就把金手镯送给她。”
    韦氏:“……”
    韦氏从没想到天家的皇子和公主,原来是这么相处的。
    韦氏金手镯都准备好了,小公主和永安县主却没说香囊不好。小公主将香囊收好,等活泼又多话的周兰若问完一堆问题之后,才慢悠悠地问韦氏——
    “三兄是不是叫三嫂准备了一些香囊放在英王府?”
    韦氏愣住。
    周兰若看着韦氏怔愣的声色,嘻嘻地笑着说:“三表嫂,三表兄从来不会主动送这些东西给太平呢。他要是送了,那就肯定要太平帮忙,太平帮忙的话,你们是要付出代价的哦。”
    韦氏听得一头雾水,不由得睁大了一双美眸:“什、什么?”
第113章 有匪君子43
    113
    韦氏看着眼前笑得十分可爱的永安县主,又看了看笑容可掬的小公主; 默默地朝身后的侍女伸手。
    侍女上前; 交给英王妃一个精美的梨木盒子。
    她还以为李显叫她准备的镯子可以不用派上用场了呢。
    韦氏将锦盒打开; 一对黄金虾丝镯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特有的光芒。
    ——要闪瞎眼了。
    在大唐; 做黄金虾丝镯并不十分成熟,一对工艺精美的黄金虾丝镯,其珍贵不仅取决于黄金; 更取决于工艺。李显给韦氏支招的时候; 就已经给她打过招呼——
    太平从小就喜欢金灿灿、亮晶晶的东西。
    按照李显的意思,最好是送两个镶金兽首玉臂环,因为阿妹小时候收到过一对那样的臂环; 喜欢得不得了。韦氏却想着既然小公主已经有了一对那样的臂环; 她再送; 或许小公主就没那么稀罕了。
    想来想去; 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嫁妆。
    那是她出嫁的时候; 外祖母专门为她准备的。
    识货之人; 只要看到这黄金虾丝镯的工艺; 便知价值不菲。
    永安县主嘻嘻笑,抱着三表嫂韦氏的胳膊; 语气十分亲密; “知太平者; 三表兄和三表嫂是也。自从三表兄出宫后; 便极少入宫找我们玩; 太平昨天还在念叨; 说三表兄是不是忘记了我们呢。”
    韦氏微笑,“怎么会呢?这对黄金虾丝镯,可是三郎在东市的铺子里看到的,店家仅有这一对了。三郎说太平向来喜欢这些稀罕玩意儿,便买下来了。”
    韦氏将锦盒交给了李沄,笑着说道:“太平,这是三郎和我的一点心意。”
    李沄弯着眼睛,心想三兄这家伙,这些年来好宝贝都送到她的库房去了,哪里还有这样样式精美的黄金虾丝镯,这肯定是三嫂的。
    这个三嫂可真会说话,给三兄挣足了面子。
    小公主笑盈盈地将韦氏手中的锦盒接了过来,“太平多谢三嫂和三兄。”
    周兰若这时也凑过来,语气十分轻快地说道:“三表嫂赶紧让三表兄将英王府里放着的香囊都送进宫里来吧。下个月是中秋节了,每年中秋节,太平都会提前准备一些小礼物给诸位小贵主哒!”
    韦氏:“……”
    韦氏脸上的笑容礼貌而不失尴尬,“好的,等回英王府之后,我便让人送进宫里给太平。”
    可心中却暗骂起自己的郎君李显来,想来这样的事情他从前也没少做,竟然也没告诉她。
    而此时,正在长生殿聆听父母教诲的李显,猝不及防地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他接过宦官递给他的手帕,心中忍不住嘀咕,谁在骂他?
    ***
    李沄和周兰若一起回了丹阳阁。
    周兰若问李沄:“几个表嫂,太平最喜欢哪个啊?”
    李沄想了想,笑着说道:“都喜欢。”
    周兰若也跟着笑,“从前没有跟三表嫂私下相处,心中还十分好奇她是什么样的人。三表嫂长得好看,人也聪明。”
    几个皇家的媳妇,太子妃在东宫,两个小贵主平时老去串门,感情自然是亲密一些。但是她们对雍王妃房氏和英王妃韦氏的观感也很不错,毕竟是帝王夫妻精挑细选的少女,不管家世还是才貌,都是一等一的。
    李沄手里摩挲着韦氏送给她的那对手镯,心想韦氏岂止是聪明漂亮那么简单。
    不过,韦氏如今并没有做错什么,那样花容月貌的少女,才情相貌都是顶尖的,三兄能娶到她,也是缘分。
    许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定数。
    她对韦氏的感觉也挺好,是个很会应酬的人,要是三兄日后真的天天琢磨着这些经商之道,韦氏会是他的贤内助。
    周兰若见李沄不说话,凑到她身旁,“这镯子有什么好看的吗?”
    太平看这镯子,都顾不上跟她说话了!
    “嗯,挺好看的。”小公主笑着点头,随手拿起了其中一只,“送给永安一只。”
    周兰若摇头,“我不要,这个是三表嫂要送给太平的。而且镯子是一对的,你拿了一只给我,镯子就不成对了。这样不好。”
    李沄却笑着将镯子塞到周兰若的手里,“这有什么不好?这镯子你一只我一只,日后要是永安出嫁了,像临川姑姑一样跟着郎君到了长安之外的地方,看到这镯子,便想到我也有一只一样的,不好吗?”
    周兰若眨了眨眼,接过李沄给她的镯子,十分郑重地说:“好,以后不管我去到哪儿,都会带着这只镯子。我要把它传给我的孩子,然后再让我的孩子再传给她的孩子,就让这只镯子这样子子孙孙地传下去,流芳百世。”
    李沄哈哈大笑,她伸手摸了一把周兰若的嫩脸,开玩笑似的说道:“子子孙孙的传下去,等到千百年后,说不定就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宝贝啦。”
    周兰若没听清楚,狐疑地看向李沄,“什么?”
    李沄摇头,声音含笑道:“没什么,就是没想到永安已经想到这么长远了。要不,你再为这虾丝镯写篇颂什么的,好让以后你的子子孙孙都知道我们的故事。”
    周兰若听出李沄在取笑她,干脆整个人扑到了李沄身上,“太平,你取笑我?”
    李沄猝不及防被她那么一扑,整个人都撞向了身后的大迎枕,“哎哟,我可要被你砸死了。”
    周兰若听她那么一说,变本加厉,双手挠着李沄的痒痒肉,“谁让你取笑我的,我不止要砸你,我还要挠你!”
    李沄被她弄得又笑又叫。
    两个小贵主在丹阳阁的雪堂里闹成两个小疯子似的。
    怀里抱着几本书籍到了雪堂门外的上官婉儿停下了脚步,听着从雪堂里传出来的笑声,脸上神情复杂。
    这两年来小公主已经越来越少要她来陪读了。
    从前英王李显还没出宫的时候,还时常拉着平阳县子薛绍到丹阳阁来找小公主挑战的。每次薛绍到丹阳阁的时候,就是她心中最快乐的时候。
    少年眉目如画,性情温柔体贴。
    每次和少年吟诗作对,接飞花令的时候,上官婉儿才觉得自己在这大明宫中,不曾被人低看。想起少年时常挂在脸上的温柔笑意,上官婉儿心里又是一阵失落。
    可是这一年多,薛绍再到丹阳阁里找太平公主切磋读书写文章,太平公主都是自己亲自上场,已经极少派她去与薛绍切磋。
    上元节的时候,薛绍又为来太平公主身受重伤,如今太平公主对薛绍也越发上心了。
    上官婉儿低头,看着被她抱在怀里的几本古书,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本该是太平公主的伴读,可太平公主如今已经不需要她当伴读了。
    大明宫里,不需要无用之人,但她不是无用之人!
    上官婉儿抿了抿红唇,转身离开。
    而太平公主和永安县主的嬉闹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令她觉得刺耳,却又无计可施。
    少女离开的脚步越走越急,到最后,一个踉跄,整个人摔倒在地,抱在怀里的书撒了一地。
    可偌大的大明宫里,那么多人的人,没有谁来扶她,也没有谁来帮她。
    翌日,李沄和周兰若一起去清宁宫向母亲请安,意外地发现上官婉儿居然站在了母亲武则天的身边。
    武则天看到宝贝女儿,脸上是温柔的笑容,朝她伸手,“太平,过来。”
    李沄走了过去,一只手搭在母亲的手上,用软软的声音喊着阿娘。
    武则天拉着李沄坐在她的身侧。
    李沄依偎在母亲身旁,一双明亮的眼睛却落在了上官婉儿的身上,小公主笑着跟母亲说:“阿娘,婉儿怎么会在清宁宫?您找她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武则天笑着伸手扶了扶李沄头发上的一朵水晶珠花,不紧不慢地淡声说道:“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是婉儿来求见我。”
    大明宫中,想要见皇后殿下一面的人有很多,想要在皇后殿下跟前说上一句话的人更多,即使上官婉儿是公主的伴读,没有武则天的传召,她凭什么来求见?而武则天,又为什么要见上官婉儿?
    李沄的目光落在上官婉儿身上。
    上官婉儿迎着李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