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开海 >

第359章

开海-第359章

小说: 开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今后这条航线的贸易跑熟,他们产出的毛皮、海象牙、野牛角、火油之类的特产能与中原买卖,到时再说练新兵的事也不迟。
  赵用贤就蒙圈了,这会儿他不寻死觅活了,对陈沐道:“陈帅,这个地方,修造城池不难,一座纵横八百步的小城六个月就够了,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麻家港并无设立城池之必要啊。”
  他说的六个月不是起大城,麻家港已有现成的几座木寨,半年扎下边沿木栅夯土还是够的,不过要修砖墙,怎么着也要等到第二年夏天了。
  “有必要,这座城将用于商贾集散,也是周边方圆百里的治所,周围有林场、猎场、火油井、渔场和田地,扼守海湾险要,西南海口海岛设前后百户所,城池左右设立左中右三部百户所。”
  “手工业方面,将来主要有造船厂、砖瓦厂、煤油厂与军服厂,本地出产木料、火油、野牛皮及船队输送棉花加工制造,这里将在你手中成为亚洲西部首屈一指的贸易港,”
  不是首屈一指,亚洲西部就这么大了,其他地方要么不适宜人类生存就是人迹罕至,只有这一个地方合适,很有可能将来也只有这一个贸易港口。
  “左督军府设在状元桥以南,总兵官麻贵,我给你补满一个千户的旗军,千户、百户由你从旧部中自行择选,待定下驻地后名单呈送东洋军府驻地,你的县官是吴子道。”
  吴子道就是吴中行,有了赵用贤的例子,吴中行听到陈沐的话当即起身提着大袄棉袖行礼道:“陈帅放心,在下会将筑城教化之事做好,全力配合麻帅,主官一地造福一方。”
  状元桥暖和呀,哪儿像麻家港,冻得蒙古人都蓄长发了。
  麻贵是亚洲的老人了,手下有一批明朝最优秀的探险生存专家,抱起拳来胸有成竹,道:“陈帅,在下已有方略,先探查周边诸地,规划林场、农场、牧场、渔场,择易守难攻交通方便之地设立住所,立五部百户所于方圆百里互为犄角。”
  “待稍事生息,还请军府多拨犬马,即遣五百户向东探寻,收编土民教化,教授言语、耕作之法,有状元桥郑屠部为前驱,当事半功倍。”
  陈沐满意地点头,道:“我将游击将军林晓及其标下三百鸟铳手划拨你部,北洋二期旗军来的时候会带一批山主矿徒,到你的辖地帮助探矿。”
  说着陈沐抱起手臂,他想了想道:“原本陈某想给你在的地方起名叫金城,不过麻帅很有起名的天赋,陈某就不越庖代俎了。”
  “金城?”麻贵不解地问道:“为何要叫金城县?”
  陈沐思索着撇撇嘴,最后还是没想出什么合适理由,道:“取个好彩头,我希望那有五金。”
  说着他一拍手道:“右督军府在分界半岛,将来就让付元和杜桐在那,我听说他赢了一批羊毛生得极好的西羊,原本那个地就是个巡防海上的地方,正好让他半岛上农垦、采矿、放牧,再加上海上巡防。”
  “那边的县官就由艾和甫担任了,你的城不要筑到半岛上,要在界碑旁边,名字就叫界县吧。”
  “东洋军府与中督军府驻地设在巴拿马,这个名字以后不用了,北方属西班牙的地方叫巴拿马,南边属大明的叫右直隶,常驻三千户,石岐、林满爵及杜松所率陈某家兵,县官邹元标,陛下的右京就由你……算了,咱过去看看西班牙人有没有现成的城,直接占了省事。”
  “大帅英明!”
  邹元标得意地朝同僚挑挑眉毛,踌躇满志:“学生这就能教化百姓了!”
  “这几个月给你看的书你看得怎么样?你不用教化百姓,好好把这些东西编修成书就行。”
  陈沐根本不理会邹元标一脸怨念,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指派到下一个人,道:“最后是前督军府,在南亚西海岸的沙漠沿岸,由现在还在分界半岛的邵廷达任总兵官,沈纯父同去。”
  “五部督军府今年各补两千兵力,明年皆补为一卫,你们就是大明帝国在亚洲的开拓者了。”


第33章 贵族
  西海岸,东洋军府舰队浩浩荡荡向南开去,分界半岛为争夺自由而跟随明军远征的原住民向北大举回还。
  邵廷达派了八艘大福船一批一批地在沿海来回输送,虽然状元桥离界碑只有一千七八百里,但要靠原住民的两条腿,他们会走很久。
  其实原住民行军速度不慢,各个部落最老练的猎人们在前带路,靠的不是他们认路,而是因为他们能跑。
  北亚最常见的狩猎方式是追逐,非常笨也非常科学,不论是时速八十公里的叉角羚还是重达一吨时速六十公里像坦克般的野牛,猎人们最终依靠追逐总能填饱肚子。
  它们冲刺跑得快,人的冲刺速度很慢,但人的慢跑速度比大部分动物慢跑快,为躲避人类,野兽必须冲刺,因厚实的毛发它们一直冲刺跑会中暑,为散热就必须停下来歇会。
  人不一样,人只要身体有水分,边跑边出汗,最后总能追上猎物。
  一场这样的狩猎有时会持续奔跑三十到七十里地,因此在行军时,这些善奔的猎人跑在队列最前探路,走错了就跑回来再跑出去,速度快得很。
  让他们行军速度慢的恰恰是亚洲丰富的自然环境,原住民军队是没有辎重队的,十几甚至几十个部落聚集上千兵力,由各部落选出的战争领袖率领分兵齐进穿林而过,走哪吃哪儿,行军能快起来才奇怪。
  郑屠率领部下从邵廷达的福船靠岸时景象很神奇,八条红头鱼眼福船放下三十余条小桨船,在几名执旗明军下级军官的带领下,六百多个衣甲整齐清一色西班牙式铠甲、火枪的原住民部队登陆休整,看上去威风凛凛。
  陈沐在船上看着岸边两支明军部队汇合向海上行礼,满足地拍了拍船舷,吩咐部下传令起航。
  “这人呐,拿上铁家伙就是不一样了。”
  如果这片土地的原住民先遇到的是中国人,会发生什么呢?
  朱晓恩抖了抖蟒袍,道:“陛下会发下王印,封爵赐官,但如果不是将军,可能没人会对这片土地本身感兴趣。”
  “在北洋和北京,我也认识一些官员,他们并非对海外一无所知,只是不感兴趣,从北京到扬州比从都柏林到巴黎还远,但从别人的话语中,似乎巴黎并没有扬州繁华。”
  说着,朱晓恩摇摇头道:“你们自称天朝上国,百姓自诩天朝子民,就像经书里描述的天国一样,我没见过天主显圣,正好似我很少见到中国人对海外感兴趣一样。”
  陈沐转过头笑道:“你没有去过扬州,怎么知道它比巴黎繁华?”
  说着陈沐不由瘪瘪嘴接上一句:“可惜了,我也没去过扬州。”
  “在北京、天津卫甚至北洋,人们对扬州比北京繁华是共有之识,有人说扬州是四十万人,也有人说扬州有八十万人,一座城养活那么多人,在下很难想像那是怎样光景。”
  “难么?扬州城不单只有扬州人,那是商贸最繁荣的地方,贸易繁荣的地方人口是流动的,多数人以服务少数人为生,只要有钱,那是个享乐的好去处。”
  “中国商人很幸福,你们所有人都很幸福。”朱晓恩怀着羡慕的心这样说着:“欧洲的商人也很厉害,大家族能把数百万枚金币放贷借给国王,资助战争、支持教皇或从事探险,就像西班牙的富格尔家族,掌握着西班牙的铜、银、汞、纺织和海关,并将权力放到西班牙每一个海外领地。”
  “将军在南亚有可能会见到他们家族的人,欧洲每个城镇都会有这样的商人家族,他们高大的房子在集市林立,用横梁支撑,上面覆盖灰泥、砂浆、金属丝网,屋子里堆满了昂贵的中国绸缎、土耳其地毯和用容器装的南洋香料。”
  陈沐咧嘴笑着,手指在嘴唇间轻轻撑着,听起来欧洲商人一点儿都不可怜啊,恰恰相反,他们非常富有。
  “他们都出身农民,可财富让他们穿金戴银,也让他们承受不该承受的东西——落魄的骑士厌恶他们,躲在城镇外的林间伏击,抢走商货并砍掉他们的右手。”
  这就有点血腥了,陈沐能看出来,这种行径不单单为了图财,还有泄愤与震慑的意思在内。
  朱晓恩对陈将军的表情非常满意,他苦恼地缓缓点头道:“世界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商人有了财富可以雇佣更多农民,用金银购置盔甲来武装他们。”
  “在贵族眼中不应该这样的,一个英格兰农民拿一张破杉木弓或造价低廉的鸟铳,一下就能射穿一个骑士的喉咙,哪怕骑士把长矛捅进农民的胸口也无济于事,他们眼里两条命并不对等。”
  说着朱晓恩带着骄傲转过头对陈沐道:“我们不这样,和大明一样,在一千五百年前,一斧头干掉一个罗马指挥官和用投矛扎死一个青年兵没什么区别。”
  听着凯尔特人难得的光荣故事,陈沐差点想要鼓掌叫好了,他两手在胸前转着解释道:“大明的军法是不一样的,战场上干掉敌军指挥官要记斩将功,通常会官升两级。”
  “贵族会被淘汰的,就像你说的,世界在发展,即使在这个时间上,骑士比商人未起家前的农夫在获得财富上都更有优势,只是他们没有去做,以前我们也有生来就是贵族的人,在汉朝就没了。”
  “汉家天子是农民,汉朝两个开国皇帝,都是农民,国朝也是如此。”陈沐带着一点泄露天机的诡异笑容道:“不过你们可能不会这样。”
  “刚才你说,在南亚会遇到你说的那个家族,你觉得他们会造反么?西班牙人说的新贵族,就是他们?”
  朱晓恩的头摇得像拨浪鼓,道:“他们不会造反,富格尔家族的财富与权势遍布西班牙每个角落,那些新贵族与他们相比什么都不算,会造反的是冒险家,那些人除了在新大陆抢到的一切外一无所有,现在这些东西被将军抢走了。”
  “就像伏击商人的落魄骑士一样,不过在下觉得他们不会光想拿走将军的右手。”
  海风带着咸咸的味道打在陈沐脸颊,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陈沐的肩膀一耸一耸。
  “巧了,我会把他们的右手送到墨西哥的。”


第34章 革漕
  万历六年,中原出了一件此时看上去不过寻常,对今后影响却极为重要的事。
  办完父亲丧事回返朝中的张居正返乡来去一途挨尽了旁人戳脊梁骨痛骂不忠不孝贪恋权势,回到京师又做出一个会遭受更多骂名的决策。
  在北直隶、南直隶、山东、浙江四省设立官办工匠学堂,由工部直接管辖,学科分织造的棉纺毛纺帆布、作谷的酿酒制曲榨油制盐与制茶、日用的服装百货造纸印刷、匠器的工具制作与建材砖瓦,最后还有造船修船木煤火油等燃料学科。
  工匠学堂在明朝已经不是新东西了,由熟悉分科教学的官员制定规则也不奇怪,唯独张居正一条命令让整个大运河风声鹤唳。
  四大官办学堂不面向天下吏民招生,这个时代任何国家的基本盘都是农业,尤其像明朝这样的大国,一旦农户都放下锄头做别的,亡国有日。
  三成学员准各地军匠民匠入学,余下七成只准运河上的漕户子弟进学。
  四省官办匠人学堂牛气哄哄,一年四省合计招生三千二百学员,学制四年,官府只给学堂场地,每名学员一年交学费白银三两,多交三两才在学堂管吃。
  住宿基本上也是学员自理了,学堂给地,但从学堂、食堂到宿舍,全部都是这些交了银子来上学的学员自己出工出力,每个学堂先盖起来的都是砖瓦窑和小棚屋。
  所幸工部的心没有太黑,砖土由各省布政司调拨,没再让学员花钱。
  待遇如此之差,结果不言而喻,招生告示从北京印刷,顺着运河发到每一个漕长手中,由漕长向漕户宣读,三个月后四省学堂哪个都没招够学员。
  南直隶仅招到一百单八人,被人称作梁山学堂,成了万历六年最大的笑话。
  朝野只有少之又少的人对张居正这一行为有所揣度——朝廷以海运代漕运的事,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现实。
  谁都知道海运的成本比漕运低得多,但一来漕运在数百年以来与商业、军事相联系,成为极大的产业,影响甚多;二来漕运从业人口超过十万,再算上他们的家人足有百万漕民指着这个活儿吃饭。
  这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上百万人的生计,这些人一没土地二没手艺,就算想去当兵都没有军队收——这年头从戚继光、俞大猷始,募兵都讲究个非良家子不用。
  漕民大部分是城市人口,用戚氏的话说就是城里人套路深。
  没了漕运,这些人会让社会动荡。
  就算是陈沐的海运,都没能触动漕运分毫,他们海上运的不过是南洋的钱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