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男宠 皓月公子 新版 >

第75章

男宠 皓月公子 新版-第75章

小说: 男宠 皓月公子 新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赵嫣然怕父亲对张俊不利,赵普道“放心罢,我不会为难他的。”
    张俊跟着赵普来到书房,赵普语气变得缓和道“听说你考中了进士?”
    “回禀老爷,张俊不才,只是中了进士,没能进入三甲,辜负了老爷的期望,但我对小姐是真心真意的,还请老爷成全。”
    赵普笑道“张俊你过谦了,当初我反对你和嫣然是怕你养活不了我这自幼娇生惯养的女儿,现在得知你竟是威震江南的张俊,老夫岂有不成全你们之理?”
    张俊听赵普如此一说,心中反倒惊奇不已“赵普这老东西的态度怎么会转变得如此之快?莫不是我有什么好被他利用的?”张俊深知赵普为人狡诈,绝没有这么便宜把女儿白白给自己。
    赵普拍着张俊的肩膀,微笑着道“老夫还可以帮助你在官场平步青云,只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张俊暗笑“这老狐狸终究要露出他的狐狸尾巴,早知道你没这么好死给这么多好处我的。”口中恭敬道“老爷如能成全我和小姐,莫说是一个条件,就算是一千个、一万个条件张俊也答应。”
    “我的条件很简单,你只需答应我这辈子都要对嫣然好,不许做出对不起她的事。”
    张俊听了更觉惊愕,他还以为赵普会狮子大开口,提出些过分的条件,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条件,张俊一脸真诚地道“老爷,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张俊一定会一辈子都疼爱嫣然,不让她受任何委屈。”
    “好,有你这句就够了,我可以把嫣然放心地交给你,以后你别再喊我老爷了,喊我伯父罢,亲近些。”
    张俊大喜,叫道“伯父!”
    赵普笑道“好,贤侄,我们出去罢,别让嫣然担心。”
    张俊虽不知赵普对自己这么好到底有何用意,但目前来说,张俊要攀上仕途的确需要赵普的鼎力支持,张俊觉得互相利用也是挺好的。
    和氏和赵嫣然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赵嫣然急道“娘,爹和张俊在里面谈了这么久怎么还不出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和氏心里也没底,但见女儿着急,只得安慰道“放心,不会有什么事的。”赵普和张俊两人从书房走了出来,赵嫣然见二人脸色和善,这才放下心来。赵普心情好转多了,张俊也笑意甚浓,两人一时“贤侄”、一时“伯父”,叫的好不亲热,直把和氏与赵嫣然看呆了。
    赵普亲善道“来,贤侄,我们一起用晚膳!”
    张俊躬身道“伯父请!”
    府中侍女早已安排好各色佳肴,四人一起来到桌前落座。赵普显然和张俊亲密了很多,不时对张俊讲着赵嫣然儿时的趣事,赵嫣然一旁听着,时而发出阵阵浅笑,她见父亲跟张俊这么谈的来,心里甚是欢喜。
    和氏目光专注地盯着赵普,时而发出一两声会心的微笑,风姿诱人到了极点。
    张俊忽然产生了一种极其大胆的念头,而且马上付诸实践,他的脚悄声无息地从桌下伸了出去,准确的寻找到和氏的纤足,用足背轻轻摩挲着她的脚踝。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十一章() 殿试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3…17 8:10:14 本章()字数:2401
    和氏娇躯一颤,刚刚夹起的菜又掉到托盘之中。
    赵普关切道“你怎么了?”
    和氏迅速镇静了下来,微笑道“没有,我只是一时失手。”

()
    赵嫣然有些奇怪地看了她母亲一眼,和氏纤足向后缩去,却仅仅后退了些许的距离,张俊继续跟上,用脚勾住她圆滑的足踝向前牵拉。
    张俊表面上却依然和赵普谈笑风生,和氏下意识地抓住赵普的臂膀。赵普微笑着牵住和氏的手,低声道“别这样,孩子们都看着呢。”虽然赵普说得很小声,可张俊却听在耳里,心中暗笑,他想起赵普与和氏在床上颠鸾倒凤的情景,不由得醋意大起,脚背大胆的沿着和氏足踝向上,轻轻摩擦着她的小腿。
    和氏再不退缩,小腿并拢将张俊不安份的脚夹住,两人目光瞬间相触,虽然是惊鸿一瞥,彼此的眼中同时荡漾出一丝春意。
    这种大胆、刺激的举动让张俊心跳加快,更加韵味无穷。直到赵普起身,张俊才把脚收回,和氏趁机看了他一眼,俏脸绯红地垂下头去。
    赵普道“贤侄,明日就要进行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你今晚早些休息吧,养足精神明早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
    张俊恭敬道“谢伯父教诲,小侄定当谨记。”
    这一晚,张俊兴奋地在床上打滚,他无论如何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赵普不仅答应了他能和赵嫣然在一起,还承诺要在仕途上帮张俊一把,张俊自觉喜从天降,他一生中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顺利的时候。在高兴的同时,他内心隐隐约约也感到一丝的担忧,张俊深知赵普的为人,绝不会做亏本买卖,他不知道赵普究竟要利用他做什么。
    张俊心道“且不管赵普要如何利用我,只要明天我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一但受到皇上赏识,何愁不飞黄腾达,到那时再也不用看赵普脸色做人了。张俊啊张俊,明日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张俊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机遇,勇往直前。
    皇宫位于汴京城中心位置,四周城墙环护,护城河深而广阔,俨若城中之城。张俊等三十名进士考生在主考官的带领下来到宫城宣德门下听候圣旨,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南、北各有一座高大的城门,张俊等所处的位置就是在皇宫正南门。
    宫城四角各矗立一座精美的角楼,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座宏大壮观,壁垒森严的城堡。
    不一会儿,一名太监从宫里急步向南门走来,他朗声宣读圣旨,主考官和学生等全都跪下聆听圣旨。张俊见主考官紧张得满头大汗,心里不由得发笑,想必这位主考官也是头一次进入皇宫。太监宣读完圣旨后领着众人进入皇宫,从正南门宣德门进入,依次还要经过奉天门、熙和门两座城门,每座城门都有禁军御前侍卫严格把守,每当太监出示了皇宫令牌,才得以通过。
    张俊小声问主考官道“大人,看你紧张的样子,是不是跟我们一样也是第一次进皇宫啊?”
    主考官很不情愿回答张俊的样子,见张俊纠缠问话,低声喝道“皇宫禁地,不许乱说话,本官身为当朝二品大员每次进入宫中都得小心谨慎,何况尔等是毫无官衔的进士,言行举止更应该注意。”张俊吐了吐舌头,不再多话。
    张俊一行人等在御道两侧行走,一路上中轴线两旁殿阁环立,忽然奉天门、熙和门城楼上钟鼓齐鸣,远处大殿台基御道上,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长达两华里,一目了然的金黄华盖、龙撵衬映下形成皇宫里一道协调亮丽的风景,直把张俊看傻了眼。
    太监急道“皇上移驾文德殿了,我们得加快脚步。”
    众人快步来到文德殿殿前等待皇上传召,文德殿位于皇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是皇帝接受文武官员朝贺的地方。大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屋脊两端安有大吻,檐角安上0个走兽,显得威严肃穆。张俊正在兴致勃勃地欣赏着门窗上部雕浮的云龙花纹图案,这时殿内走出一名年轻太监,传召令众人进殿。
    张俊等躬着身,唯唯诺诺进入大殿,殿内金砖铺地,正中央是皇帝御座,座位上有飞龙雕饰,两侧排有六根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象征着大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御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角端、仙鹤和香亭。
    三十位进士排成左右两列,跪下参拜皇帝,齐声高颂恭贺之词。
    “平身!”皇帝话音洪亮。
    这时,众人才敢站起来,得以瞻仰皇帝龙颜。这是张俊第一次见到名震天下的赵匡胤皇帝,心中怦怦乱跳,激动万分,只见赵匡胤他身材魁梧,额角宽广,两眼凛然有神,确有一方霸主的威仪。
    赵匡胤道“众位爱卿均是经过明经科考脱颖而出的人才,国家之栋梁,朕今日设三道考题,众爱卿当朝作答。”
    第一道题由皇帝身边太监念出,问的是这御座前的四对宝物为何要摆放在大殿之内。考生们心里清楚,皇上出这道题显然是要考察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
    赵匡胤看着名册道“就由进士第一名的薛爱卿作答。”
    薛居正大步迈入殿中,从容镇定地道“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角端是传说中吉祥的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赵匡胤听了龙颜大悦,称赞薛居正学识渊博,张俊心里懊悔“皇上怎么不点我回答,这道常识题我也会呀!没想到皇上出的题竟如此简单,看来皇上的知识跟我们还不是同一个层次的。”
    所谓殿试,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是由皇帝亲自点名的考生方能作答,殿试是皇帝为了防范贡试中有人舞弊而专门设置的,以求公道。皇帝只是抽查其中个别考生当廷对答,所以“殿试”又称“廷对”。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十二章() 御边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3…17 8:10:14 本章()字数:2351
    赵匡胤顿了顿,道“伦平,你是科举第二名,朕也看了你的文章(),写的是行军布阵之法,我大宋行兵打仗历来讲究阵法,你在文章()里写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不过八阵图失传已久,爱卿是从何得知八阵图的布法?”
    “臣自幼喜研奇门遁甲,这八阵图……臣斗胆,臣是揣摩而出。”林伦平说话时声音抖颤。

()免费TXT小说下载
    考生们都以为皇上肯定会大怒,林伦平可是犯了欺君之罪。
    没想到赵匡胤非但不生气,反而赞扬林伦平见解独到,喜道“朕当年随周帝南征北战,也颇喜欢行军布阵,记得当年朕随周帝北伐幽云,辽军铁骑素以勇猛彪悍著称,而我中原将士大都步兵,本来是难以抵挡辽军的冲刺。幸好周帝采取朕的建议,摆出冲方阵、车轮阵、雁行阵,以阵克敌,杀得辽军丢盔弃甲,我军连夺益津、瓦桥、淤口三关,威震契丹。”赵匡胤越说越兴奋,仿佛当年那场胜利还沥沥在目。
    众人齐声高颂“皇上神威,无人能敌。”
    张俊暗道“早知皇上这么喜欢行军布阵,我也写布阵图,可是我会写么我。”
    赵匡胤问道“伦平,不知你对‘孙子兵法’里的阵法又有何见解?”
    林伦平受到皇帝称赞,胆子也变大了,他慢条斯理地道“孙子有十阵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囊阵、疏阵、数阵、水阵、火阵。其中水阵和火阵是水战和火战的战法而非队行,疏阵可加大行列间距,用于伪装强大,多设置旗帜和武器迷惑敌军,同时派出小部队与敌军周旋;数阵则刚好相反,使队行尽量密集,屹立不动用于固守,既不出击也不追击,使敌军无机可趁;玄囊阵不断变化部署,多设旌旗金鼓,阵容却保持严整,使敌军摸不清情况,迷惑敌人不敢轻易行动;圆阵用于……”
    林伦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赵匡胤频频点头微笑,显然非常满意林伦平的见解。赵匡胤大悦道“居正、伦平两位爱卿深得正意,状元、榜眼当之无愧。”其余考生听了都暗暗羡慕,看来状元、榜眼位置非他俩莫属了。
    赵匡胤又问道“如今中原四分五裂,我大宋面临的形势岌岌可危,北有强辽和以辽国为依托的北汉,南面又有江南诸国为患。不知众位爱卿对御边之策有何妙计?若虚,你的诗词文采飞扬,令朕叹为观止,但朝廷之臣不应只通文墨,还须了解国事,你说说看,我大宋采取的战略是应该‘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
    其他没被问及的考生都觉失望,张俊也沮丧异常,三道题就这样与自己失之交臂,皇帝恐怕都没瞧过自己一眼。
    张若虚沉吟道“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这首诗是隋朝萧后所作,张若虚引用她的诗意在说明大宋应该采取先南后北战略。
    “皇上,辽国实力雄厚,我大宋尚不具备与其一决雌雄的实力,倘若与辽开战,必两败俱伤,到时江南诸国再趁虚而入,我大宋危矣。”张若虚真挚道。
    只见赵匡胤眉头微皱,众考生已知张若虚的回答不合上意,赵匡胤再问林伦平“伦平,你认为呢?”
    “臣闻兵家有三阵,日月风云,天阵也;山陵水泉,地阵也;兵车士卒,人阵也。今用地阵而设险,建设陂塘,垣连沧海,纵有边骑,何惧奔冲!今顺安至西山,地虽数军,路才百里,纵有丘陵冈埠,亦多高山泉源,倘因而广之,设伏兵于此,则可劫敌骑,息边患矣。”林伦平的观点显然是要先北后南,他利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