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玉石焚 作者:妫长安.女猴子(晋江2014.3.13完结) >

第3章

玉石焚 作者:妫长安.女猴子(晋江2014.3.13完结)-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实心眼的孩子,过不去这道坎,便用最决绝的方式来了断,这是何苦?
  
  再看怀里小脸泛红,皱巴巴的小小孙儿,太后禁不住落泪,苦命的孩子!慕容氏的列祖列宗可千万要保佑这孩子不要一出生便没了父皇母后……
  
  慕容铩的轻功绝顶,可他此刻心如刀绞,意念不集中,却怎么也施展不开。很快就被后面追赶的卢宇飞截住了,
  
  “陛下,北宜宫已经化为一片废墟了,陛下……”
  
  慕容铩双眼无神,身子飘忽,意志涣散,他什么都听不见,他只想去找她。他已经快一年没见到她了,他有多想她,她知道吗?他有多痛苦,她又知道吗?
  
  “翊儿……”他轻唤,意识里全然都是她。
  
  突然,他看见了她。如以往,策马奔腾,英姿飒爽,她潸然回眸,冲他一笑,“阿去……”
  
  庆丰四年。
  大西国皇后殁。诞下皇子,当即册封为皇太子。皇帝陛下大病,朝堂上下,举国震惊。
  
  一年前打入冷宫的皇后,突然诞下皇子。这……
  
  这足以说明,皇帝陛下对冷宫的定义与一般人是有差的。
  
  皇帝陛下病了。一向精神极好、亲征勤于政务体察民情上五楼不喘气儿的皇帝陛下居然病倒了。
  
  这足以说明,爱情,是健康的坟墓。
  
  皇帝陛下病了,可江山社稷还在,国家大事总还得有人料理的。
  
  于是,皇上下诏,九位王爷登上大西国的政治舞台。尽管,他们的年龄总和,差不多才内阁首辅大人的一半。
  
  可有句古话说得好,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皇帝陛下虽然病了,可脑袋那还是绝顶聪明的,除了有皇后的那一块。于某一日趁清醒之际,下达了一份密诏,其中主要,便是九王的职事任命:
  
  老大:昭王慕容璋自小善断,且思维缜密,着任吏部左侍郎,刑部郎中。
  老二:允王慕容棣活泼好动,且擅长兵法,着任兵部右侍郎,工部郎中。
  老三:玄王慕容基温文尔雅,且文采出众,着任国子监司业,吏部文选司。
  老四:穆王慕容镇和礼分明,且长于计算,着任入翰林院,礼部郎中。
  老五:夏王慕容樘孝廉于幼,且勤劳有加,着任吏部考功司,兵部左侍郎。
  老六:瑞王慕容深亲善坚固,且善解人意,着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工部郎中。
  老七:靖王慕容熜聪颖过人,且行事稳妥,着任鸿胪寺卿,吏部右侍郎。
  老八:昌王慕容钧智谋有分,且个性鲜明,着任礼部左侍郎,吏科都给事中。
  老九:定王慕容检是非明断,且文武兼备,着任大理寺少卿,户部都给事中。
  此等安排,证明了皇帝陛下挑选人才的眼光独到。
  九王日后各司其职,为辅佐翊太子治理大西国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九王联合内阁主政,举国一片祥和。
  稚子孩童,亦可主掌天下。
  
  太子殿下此时尚在襁褓,由太后抚养。陛下大病,皇太子尚未得名号。因他是六个时辰方才出世,故小名唤作六辰。
  
  是年,皇上病愈。册封太子殿下为大西国翊太子。赐名,慕容羽。
  据《大西国史》记载,大西国西宣宗慕容铩与大西国西圣宗慕容羽统治将近八十年间,大西国的繁荣鼎盛可与西始祖慕容梓琅统治时期相比,故为彰显其功勋,史称“宣圣中兴”。
  
  太后已然顾不上悲伤,尽管她十分疼爱皇后归来翊。一直以来更是将其视为亲生。可她毕竟是太后,如今皇帝大病,皇孙还小,她若也不顾大局,大西国天下如何?
  
  于是,女强人皇太后准备大手大脚的干一场。务必要对得起大西国历代列祖列宗和自己的夫君。
  
  哪知道她才刚挽起一只袖子,淡香就打消了她挽另一只袖子的冲动,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丧葬之事,靖王已全部办妥,再过五日,便可发丧。”
  
  “内阁、朝中大臣在昭王和夏王的召集下,已恢复秩序,朝廷上下井然有序。”
  
  太后愣了神。半响回过神来,不甘心、不放心地抖了抖脚,“那边疆……”
  
  旁边的太监,慈仁宫掌事总管杨毅躬身答,“回太后,允王及定王已于昨日在皇后娘娘灵前立誓尽孝,今日一早,赶往边塞,与骠骑大将军花木北回合。”
  
  “……那监学?”
  
  杨毅再答,“玄王、穆王掌国子监,翰林院,与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大学士共理天下德才兼备之人,以备陛下所需。”
  
  太后突然笑了,还不住的点头,望一眼小床上睡得正香的小皇孙,很是满意,“既如此,那皇后的陵寝……”
  
  一向不问政事的素萦也忍不住插嘴,“太后,皇后陵寝之事,瑞王与昌王已在日前布置妥当,现正在栖梧山监工。”
  
  “钧儿和深儿亲自监工?”
  
  “正是。”
  
  “那哀家去看看皇帝吧,陪他说会儿话,来儿去了,这九个儿子也忙,他一个人,唉,哀家……”
  
  淡香、素萦、杨毅对视一眼,淡香躬身,“太后,九位皇子除允王、定王前赴边塞,其余七位皇子均是日日早晚到东赤殿向陛下请安,靖王更是除上朝办公以外,日夜守护在陛下身前,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太后大可不必介怀。”
  
  太后静静坐在小皇孙的床前,潜着一丝释然的笑。久久才道,“翊儿当年收养这几个孩子,哀家还不答应,百般阻扰……现在看来,正是他们,挽救了大西国啊!”
  
  三人又是一眼对视,杨毅从怀里拿出一封文谏,“太后,九位皇子联名上书于太后,望太后过目。”
  
  再是一愣,太后摆手,“罢罢罢,大伙都忙着,许是觉着我这老太婆闲了,给哀家找点事干,念给哀家听!”
  
  “皇祖母在上,九子慕容璋、慕容棣、慕容基、慕容樘、慕容深、慕容镇、慕容熜、慕容钧、慕容检恳请祖母切莫哀痛,凤体万安。小皇弟周全,万望祖母挂怀,九子代母后叩谢祖母。九子敬上。太后,念完了!”
  
  “哼!”太后欲要拍案而起,又怕惊扰小皇孙,憋着气低喝,“这帮猴孩子,竟不信哀家,这是哀家的孙子,难不成哀家会吃了他?”
  
  话是这么说,可太后娘娘却不自觉的干着起劲了。
  
  她家的小皇孙,也渐渐长大。
  
  转眼间,大西国皇后,已经过世两年了。
  
  皇帝陛下却依旧不理朝政,两年前大病一场,病愈之后,陛下搬到了北宜宫,稍作修葺之后,改名来翊殿。
  
  再不回东赤殿的皇帝,已然开起了小差。江山社稷不顾,自家儿子不管,一门心思只念着些邪门歪道——为了见到已逝的皇后,一件不可能的事。
  
  这就有点像商朝国王武丁,为了确定他的王后妇好在冥间过得好不好,多次用甲骨文占卜询问。甚至还多次举行冥婚,将妇好先后许配给他的祖上大甲、成汤等人,希望先祖可以代他照顾妇好,他最爱的女人。
  
  当然了,大西国的皇帝陛下是没这么大器量的。他非但活着是他的人,死了,也只能是他的。
  
  就算是只鬼,也不能另嫁他人,否则,他就下去找她。
  
  但他无法得知皇后在底下过得好不好,于是,方术之类的便替代了皇帝陛下的治国之策,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才让陛下如梦初醒。
  




☆、前奏  六辰唤母

  庆丰六年。
  
  这天太后带着皇太子在御花园晒太阳。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很匪夷所思。
  
  太后坐在秋千上假寐,旁边就放着小皇孙,可等太后从假寐变成睡着了,再一觉惊醒过来时,她身边的皇太子居然不见了!!!
  
  当时附近是有太监宫女的,可神奇的是,这些太监宫女并未看到有人出现将太子掳走,抑或是太子自己爬走(毕竟太子没有隐身衣,爬行速度也不咋样)。
  
  于是,大西国最诡异的事情出现了,皇太子在众人眼皮底下不见了。
  
  这还了得?
  
  太后当场急晕了。
  
  而好方术(只是暂时)的陛下也清醒了:这毕竟是他和她唯一的儿子,是她用命换来的。不行,这下事情麻烦了。
  
  太子究竟在何处?
  
  正当皇宫上下忙得团团转时,邹公公突然来报,靖王殿下抱着小太子出现了。
  
  皇帝大怒,下令三司会审靖王。
  
  昭王慕容璋(刑部郎中)、瑞王慕容深(都察院副都御史)闻讯即刻前来,双双跪求皇帝陛下从轻发落。就连老老实实在国子监、翰林院修学的玄王慕容基、穆王慕容镇也前来求情。
  
  朝中大臣也纷纷上疏,表示靖王殿下年少懵懂无知,陛下犯不着生气。
  
  太后也当众表示,太子是她不小心弄丢的,与靖王无关。
  
  好了,事情到这份上,按理说无非就是罚靖王抄抄三字经、面面壁之类的场面活儿,实在不是个大事,纯粹虚惊一场,实则相安无事。
  
  可就在皇帝陛下快要消气之时,一直未曾露面的夏王慕容樘、昌王慕容钧出现了,他俩公开在朝中表示,靖王理应受到重罚。
  
  这下可就不好收场了。
  
  群臣议论纷纷,太后也纳闷了,就连一向了解九子的皇帝,也被这帮猴孩子搞懵了。
  
  这是要窝里反吗?
  
  至此,本事件的主人公,靖王殿下抱着小太子出场,毅然决然表示,甘愿受罚。还自己说出了处罚方案,
  
  “儿臣恳请父皇免去孩儿官职,孩儿愿终身为母后守陵。”
  
  小太子在他七哥怀里啃手指,好奇的眼珠子继续瞎转悠。
  
  底下一片喧哗,群臣议论声再起。
  
  皇帝的脸色有些难看。
  
  “孩儿也愿随七弟一同为母后守陵。”夏王、昌王紧跟其后。
  
  昭王、瑞王、玄王、穆王对视一眼,也齐声共求,“儿臣也愿为母后守陵。”
  
  这下大臣们都沉默了。
  
  两年过去了,之前不守陵,干嘛去了,现在都这么久了,还提守陵?
  
  敞亮的大殿上鸦雀无声,除了小太子咂嘴咬手指的声响。望着七位王爷,其实不过是七个不足十岁的孩子,那般决心和孝心,却比这里任何一个人都要果敢坚毅,让人不得叹惋,这是几个懂事的孩子,绝对不一般的人物。
  
  内阁首辅杨天铭不动声色,小心打量皇帝陛下的脸色,却找不到任何异常。刚才还盛怒,此刻竟一点表情也没有。
  
  “各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群臣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看看跪得齐整的七个孩子,呃,要是算上襁褓中的那个咬手指的小太子,是八个,不知道该不该做点什么。
  
  “若无事,各爱卿都散了。”
  
  “陛下……”杨天铭看不下去了,正要求情,却被陛下一口打断,
  
  “都去吧。朕的家务事,朕自己处理!”
  
  “陛下圣明。”一干大臣躬身退去,无不悉悉索索,感慨唏嘘一番。
  
  待众人退尽,慕容铩令内侍们也全部退下。下了龙椅走到殿下,行至靖王慕容熜面前,一扫跪成一线的七位皇子。
  
  他在慕容熜面前蹲下,小太子咬着指头望着他,黑菩提般的眼珠里倒映着面部僵硬的慕容铩。
  
  他伸手去抱,慕容熜愣了一瞬,随即小心奉上。
  
  小太子也不认生,从嘴里拿出满是哈喇子的手去拽慕容铩的领子,嘴里伊伊呀呀的直嚷嚷。
  
  慕容熜偷瞄了一眼慕容铩,又低下头数地砖。
  
  慕容铩看着这个小东西,都快入神了。这两年来,他从没抱过他——他们的儿子,她不负责任的生下就撇下他们一走了之。
  
  “你们的母后,”慕容铩看着小太子,喃喃自语,“真是狠得下心……”
  
  慕容熜再次抬起头,望着神情恍惚的父皇,慕容璋、慕容樘等人也都抬起头,有些不忍。
  
  “他还不会说话,不会叫母后,不会用膳,不会走路,什么都不会……他还那么小,那么小……她怎么忍心丢下……”慕容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她、还有这个仅仅两岁的稚子……
  
  七子已是泪水涟涟,最小的昌王慕容钧已经哭得直喘气,穆王慕容镇和瑞王慕容深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