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

第21章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21章

小说: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有不少,光是东汉末年就有4位之多。但是除了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以外,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而言,没有人能超过北魏的冯太后。冯太后有千古第一后之称。人们为什么对冯太后的评价这么高呢?
  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冯太后,她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冯太后指导献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拓跋宏,进行大量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从而使北魏的国力达到鼎盛的阶段。
  事实上在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以前,孝文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实际上,国家大事都是由冯太后做出决定。《北史·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说:“自太后临朝专政,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
  冯太后的这些成就有目共睹:
  一是实行官员俸禄制。鲜卑人是骑马打天下,武力夺取天下的。一开始他们的官员都是没有俸禄的,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即,他们收的赋税,自己可以留一部分,作为薪水;另外就是打仗掠夺了很多东西,然后就赏赐给有功之人。所以鲜卑人愿意打仗,打胜了他们就能得到很多赏赐,尤其是当官的。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俸禄,所以官员们很容易形成对老百姓的重重剥削,而且贪贿成风,弱肉强食。公元484年,就是孝文帝拓跋宏18岁那年,冯太后就决定实行俸禄制。从此,北魏的官员根据各个不同的级别领取俸禄。
  二是均田制。这是对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重新调查,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合理的分配。其中一个制度对后代的影响非常大,叫“三长制”。三长制就是每五户为一邻,设一个邻长;每五邻为一里,也就是说25户设一个里长;每五里设一个党,那就是125户设一个党长;然后党长的上面就是县令。这样的话,朝廷的政令就可以通过州、郡、县,一直到达每个家庭。这个三长制的建立,对于中央加强对地方各级政权的管理,对于合理地承担赋税等,都有很大的进步作用。唐朝实行均田制、户调制、租庸调,就受北魏的影响。
  三是实行汉化制。孝文帝是冯太后一手教育出来的,所以他有很好的汉文化根底。冯太后去世后,他迁都洛阳,颁布了很多政令。孝文帝后来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领袖带领本族人民融入汉族、实行民族大团结的伟大代表。
  四是户调制。户调制就是赋税,比过去更加合理,人民负担减轻。

()好看的txt电子书
  冯太后还亲自编写教材,来教育小皇帝。她编得还特别多,据史书上记载,她编了三百多章,叫《劝戒歌》,《劝戒歌》都是押韵的,让小孩背,又认字,又学到里边的道理,小孩也容易记住,编了三百多章。后来还写了《皇诰》18篇,以皇帝诏书的名义,历朝历代,国家领导人能亲自编教材,冯太后是第一个,
  
“文明”女性:冯太后(3)
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逝世,其年49岁,冯太后是后人对她的称呼,而她的一生政绩不虚此名。
  
品读:较量文明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对北魏冯太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和国力达到鼎盛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不亚于武则天”。特别提出了冯太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用,这与后人给她的谥号“文明”同出一辙。冯太后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文明女性。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告别了野蛮时代;文明是人类有了固定居所;社会有了分工;文明是财产分配由有序的社会管理而不是武力抢夺;文明是人类用文字帮助交流超越时间和空间;文明是使得技术发展有保障。北魏是西汉之后崛起的一个游牧民族,这样一个民族要发展、壮大,必须跟进中原汉族早已经进入的文明制度——封建制度的转变。冯太后作为北魏朝中的汉族女性就此承担起北魏这个历史性的转变。
  冯太后一步步独尊天下的同时,她也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才华的女性,临朝称制的冯太后扶持着自己的孙子拓跋宏,倚仗男宏王睿、李冲的辅佐,以及其他文武大臣的襄助,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史称“太和改制”,今天所称的“孝文帝改革”,其中大部份都是由冯太后所执行或者是冯太后政策的延续。这些政治改革中第一个就是实行的官员俸禄制。
  文明改革的另两项就是户调制和均田制,户调制就是赋税,比过去更加合理,更加减轻。
  冯太后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即封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冯太后颁布的“均田令”,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式,这一制度历经北齐、北周,到隋唐约三百年,不仅使北魏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奠定了后来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
  冯太后掌权达二十年,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过程中,虽然古今历史学家一致都公认孝文帝拓跋宏推进了改革,但是,孝文帝真正的推动力量是来自于他的祖母冯太后。魏收在《魏书·高祖纪》的后论里说:“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在男子居支配地位的封建社会,女性要掌握政权是谈何容易的事,所以一旦女性掌握了权力,她不仅能玩权力也要能玩政治,这两者冯太后都做到了,她两度扶植幼子登上帝位,在帝位悬空,皇权将要处于混乱之际,自己力顶大厦,让皇权平安过渡。同时,在学习汉族先进性方面她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难能可贵之处是,亲自为幼子编写识今古的教材,这一切都是冯太后的创新之举。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义难成:千金公主(1)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安在?空自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泊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千金公主
  历代和亲远嫁番邦的都是汉族公主,惟独千金公主是鲜卑族人后裔。她每一个出塞和亲的女子,都是十分忠诚地执行着朝廷赋予的安邦任务,独有千金公主特别,她怀着仇恨和壮志,一心要击败中原的王朝,实现自己酝酿已久的复国梦,而这个梦是否能实现呢?
    父死朝亡
  千金公主,字文芳,是北周宣帝的弟弟——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她不仅在当时美貌首屈一指,而且是宫廷内外一致公认的才女,才华出众,技压群芳。非常特别的是,因为她是汉人和胡人的混血儿,所以两类人种的优点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她的身上。那五官和身材有胡人的轮廓,大眼睛,高鼻梁,线条分明,棱角清晰,体态颀长,健壮丰满,浑身上下充满野趣;性情上既有鲜卑人的豪放健朗,不拘一格,又不失汉族大家闺秀的端庄贤淑,温文尔雅。千金公主自幼爱好读书写字,对于经史、诗文、书画、政治、工艺,甚至建筑都有相当程度的研究。
  所以,千金公主这朵鲜花开得格外艳丽,与众不同。
  千金公主的美貌和修养,也得益于名门的造就和熏陶。北周虽然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但生活习惯和文化思想都已相当汉化,北周鲜卑人过的是汉族一般的生活,鲜卑人和汉人甚至通婚。千金公主的母亲就是一位汉族女子,她父亲却是鲜卑人,自然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诗书,尤其能作一手好画。
  可惜,她这一朵耀眼的鲜花却开放在###年代的狂风暴雨之中。当时,塞外的突厥国已经强盛起来,拥有骑兵百万,跃跃欲试要吞并北周,对北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北周皇帝为了保全边境安宁,保住国家稳定,就仿效汉代的和亲政策,把侄女千金公主许配给当时的突厥国王沙钵略可汗,想以女人的温柔安抚突厥国。
  沙钵略可汗很宠爱这位娇弱美丽的小妻子,在丈夫的帮助下,千金公主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并慢慢适应了新环境。

()
  然而命运是残酷的,就在千金公主下嫁的第二年,宣帝病死,辅政大臣、国丈杨坚以“禅让”的形式废掉并毒死了年仅七岁的北周静帝,于公元581年2月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北周的宗室诸王被斩杀殆尽,千金公主的父亲起兵反对杨坚,被诛灭九族。
  噩耗传来,千金公主悲痛欲绝,自己的宇文氏叔伯与兄弟一个个惨死在杨坚刀下,从此,杨坚成了她不共戴天的仇人,深仇大恨已经刻骨铭心,她要报灭族之仇。
    复仇公主
  隋文帝其实是个心怀大业、志向远大的人,建立隋朝后就有心要统一全国。首先他的计划是吞并南朝,把全国的军事力量都用在对付南朝,因忙于内战,忽略了与突厥的往来,双方关系日益紧张。
  千金公主也日夜筹谋,精心策划,在“枕边风”的强大威力下,沙钵略可汗开始向隋朝提要求建立双边市场,以便互通有无,杨坚一口应允了;沙钵略可汗又要求南迁到隋朝的边土白道川,以逐水草进行放牧,杨坚也毫不吝啬地答应了。这得寸进尺、一步步的侵略行径,还只是试探。千金公主使出美女蛇的本领,又泪水婆娑地向沙钵略可汗诉说自己家庭与杨坚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跪地恳请他与隋朝绝交,攻打隋朝。沙钵略可汗不答应,她就不站起来,疼爱妻子的沙钵可沙同意了她的请求,先书后兵,直攻隋朝边关。
  沙钵略可汗对隋朝使节说:“我本是北周家的亲戚,如今杨坚灭了北周,自己当上皇帝,如果我袖手旁观,不是太无能了么?让我以后有何脸面再见我的王后?”公元582年,突厥正式向隋朝宣战。为了实现自己的复国梦想,千金公主亲自跨上战马随军出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英姿飒爽。凭她的才能,还亲自谱写战歌以鼓舞士气。40万大军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延安、天水等6城,长安震动。杨坚采取长孙晟的建议,以离间计挑拨突厥各部落的关系。离间计取得了极大成功,沙钵略可汗的叔侄纷纷反叛,沙钵略可汗腹背受敌,陷入困境。
  
大义难成:千金公主(2)
千金公主此时不到20岁,然而过往的经历早已经使她认识到命运的残酷与无奈,她早早地成熟了。她明白杨坚最希望看到突厥内部自相残杀。万般无奈下,千金公主决定暂时将自己的国恨家仇放在一边,先帮助丈夫走出绝境。
  她向杨坚写去亲笔信,表示自己虽是北周公主,却十分钦佩杨坚的圣明,请求做大隋皇帝之女。杨坚此时也没有足够精力对付突厥,于是顺水推舟,赐公主杨姓,收为养女,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和突厥安定做出贡献,此后,两国来往不断,取得暂时的安宁。
  当然,这样的安宁只是暂时的,杨坚表面上对公主恩宠有加,心中却无法信任;公主忍辱负重,为两国的友好交往也确实做了一些事,但对杨坚灭其宗族的仇恨始终无法释怀,双方都只是利用对方,各藏心机,只要有机会必将对方一口咬死。
    明和暗斗
  这时的隋文帝正处心积虑地经营着江南一带:趁陈后主新立,派贺若迅出镇广陵、韩擒虎出镇庐江,伺机逼进陈都建康。眼看胜利在望,就在这节骨眼上,北方突厥人又出兵扰境,杨坚当然不愿腹背受敌。隋文帝忍住怒气,以缓兵之计派遣使者前往突厥国,一方面向沙钵略可汗许下许多好处,让他停止进军,重归于好;一方面派人求见千金公主,劝说她以两国关系为重,保持和平相处的局面,以免生灵涂炭。
  千金公主答应隋朝使者的请求,让突厥部队撤回本土。千金公主本来身负深仇大恨,其实不信隋朝使者的话,以两国关系为重,保持和平相处的局面,以免生灵涂炭,千金公主暗想,即使此举突厥国获得胜利,那取得统治地位的也只能是突厥人,绝不是她宇文家的人,自己的复国梦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趁机退下一步,再做更深入周密的复国准备。
  她想:要想恢复宇文家族的北周,必须先找到宇文家族的“皇种”才行。于是,千金公主暗地里派人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四处明查暗访,才在隋国的僻野之地,找到了北周皇族幸存的一位宇文氏王子。于是,千金公主在突厥招兵买马,加强训练,企图攻入中原,灭隋复周。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