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点翠v270完结 >

第183章

点翠v270完结-第183章

小说: 点翠v270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么个方正君子,不由得觉得自己也太小市民了点儿。



    自惭形秽啊。



    “高先生也是常年在这儿行走的,难道不知道那么做的后果?坏人财路,不太地道啊”攻击是付小药唯一想到的自保本能,不看这么个君子,自然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高雪松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次的笑声听起来真诚了许多,解释道,“人问到我跟前来了,我总不能拒绝,毕竟,如今真正了解玉的人,还剩下几个呢?”



    付小药的心一下子就平衡下来了,笑容也真诚起来,“那么,倒是要请教高先生了。”



    付小药的敌意来的快,去的也快,在场的人除了高雪松,甚至没有人感受到,高雪松则是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付小药不过是好心提醒,哪儿知道付小药的那点儿心思。



    既然心结解开,确定这个人不会在无形中给她招惹麻烦,付小药也就不介意跟他走到一起了。



    实际上,高雪松确实是一个和田玉的专家,专攻和田玉,是个收藏家,除了和田玉以外的宝石都不懂,也就是这样的专注,让他成了一个在和田玉方面几乎无所不知的人。



    “学习和田玉,判断籽料的老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是判断料子好坏以及定价的重要标准。也许经常有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是一白的料子,有的只有几十块一克,有的要卖到上千?”



    “这其中,老熟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打个比方,同样是飘蓝花的翡翠镯子,冰碴子和老冰肯定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价格了。”



    “新人刚入门的时候,鲜少能体会到‘老熟度’这个概念,会看白度是初初级,会看细度、密度是初级,后来就认识水线了,会看脂粉了,再后来,就是会看料的老熟度,对老熟度有一定的把握,就脱离新手的范畴了。”



    “选料时有几个指标:纯净度,细腻度,浑厚度和密度。”



    高雪松拿着张书玉挑出来的一块白色的料子微笑着讲述道,语速略快,却是丝毫不会给人以紧迫的感觉,带着磁性的音质让人非常的享受,包括林枫都不由得被吸引了。



    “纯净度不言而喻了,后三个指标加起来,其实就是说的老熟的概念,一块老熟的料子,必定有好的细度、密度和混厚度,而一块生嫩的料子,它也许细度好、密度够,但是欠混厚度。维族人常说,这块料五百岁,这块料五千岁,说的就是老熟度这个概念。”



    “四个指标中并没有说到白度,并不是说白度不重要,而是说在保证玉质的前提下,去追求白度,玩了一段时间籽料的人都知道,越白的料子越不容易有好的浑厚度,有的白料就是显得很水、略透。”



    “发透就一定是青海料吗?不是的,白籽经常会有这种现象,这就是料子偏生嫩造成的,又白又细混厚度又好的料子很难得一见,见到了,价格也未必是普通人承受的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白的料子,价格会相差甚远的原因。”



    “一般很多闪青的料子都有非常好的混厚度,料质老熟,并不是说青白籽就一定便宜,同样的青白籽,有的只要几十、十几甚至几块钱一克,有的却要几百一克,这也是老熟度决定的。就好像翡翠里的种,好种的东西就贵,种新的东西就便宜,一样的道理。”



    “而你挑的这一块,你再看看?”高雪松微笑着将手中的料子递给张书玉。



    张书玉看了一眼,就唔了一声,皱了皱眉头,她还是没感性的认识。



    付小药见状在一边解释道,“这个跟翡翠不大一样,翡翠是要通透,水头好价格才贵。而判断和田玉的好坏是看脂粉,脂性,一般指润度,油润性,只是一种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来炒菜用。粉性,是质感,一种浑厚凝重的感觉。比如那种浓浓的牛奶和白开水相比较有质感,是因为有粉。”



    张书玉道,“意思就是说,通透的和田玉反而不好了?”


253  漂亮吗

    “和田玉的品质由脂粉共同确定,与成分和结构有关。脂欠,粉过,则干涩,譬如俄料发干,其实只要粉过,相对就脂欠,肯定发干涩,当然不一定俄料就一定是这样的。粉欠,脂也欠,那料子就水灵通透,也就是所谓的嫩,就像青海料,非常具有代表性。”



    “如果一块料子脂粉均匀,结构致密(所谓基本无结构)那这块料子就是所谓的老熟,外观看,油嘟嘟的,质感浑厚,不喜欢玉的也想摸上一把。”



    “与老熟相对应的就是广大的脂粉不足或者偏脂偏粉的料子,熟透的苹果和柿子,从内到外都是一种诱惑,这是那些青苹果所不能比的。”高雪松解释道。



    林枫道,“意思就是说,好玉其实是追求的一种脂粉之间的平衡了?”



    “没错。”高雪松笑道,“脂性太重轻浮,粉性太重干涩,就如同做人,至刚则易折,至柔则无形,只有刚柔并济,方是上者。”一边说,一边掏出包里的一颗玉石递给张书玉,“其实,说这些都是玩久了的人总结的经验,最直观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拿着玉石的时候,问问自己问问身边的人,漂亮吗?”



    张书玉眼睛一亮的接过玉石,“好漂亮。”



    这颗玉石放在手心大约占据了手掌一半大小,上面四分之一的地方是油润的黄色皮子,中间一节四分之一的部分皮子渐渐变薄,是褐色的,下面则是露出的白色玉石,看起来像是副漂亮的山水画。



    握在手里冰凉冰凉的,不过片刻功夫,玉石的皮面上就出现了淡淡的一层水。



    张书玉看的眼睛都直了,高雪松却是道,“可见漂亮的东西也会糊弄人这皮色是染的。”



    张书玉啊了一声,失望的看着高雪松,还以为他随身带的都是真货呢,略带几分指控的道,“你说要买漂亮的。”



    高雪松笑了笑道,“这是我初学的时候买的,现在还带在身边给自己作为提醒。这既不是籽料,皮色也不对,是用劣质的山料用滚筒机磨圆以后上色做成的。”



    说着环视了一圈周围的摊子,摊子上摆着的都是白色的细小玉石,“看见那种白花花一片的,绝大部分都是用滚筒机磨圆出来的,有些还会在皮子上上色。几块钱买来玩玩还无所谓,要是让你花大价钱,那可就不值得了。至于那些油光蹭亮的,远远的就能看见光彩的,还特地打个眼露出其中的玉质的,新手切记要远离。”



    张书玉已经有点儿晕乎了,摆了摆手道,“得了,挑这个不是我擅长的,小药,这事儿还是交给你吧。再让他侃下去,我这不看啥都假了么?”



    付小药见状就笑了起来,张书玉的天分确实不在这方面,“其实买玉石也没那么难,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要压手,密度大,握在手里起水雾,样子要漂亮,摸着要舒服,至于其他的细节,说起来就算一天也说不完。”



    “那这哪儿假了?”张书玉拉着付小药问道。



    把放大镜递给张书玉,付小药笑道,“你看这皮孔和鹅卵石的皮孔有啥区别?去河里捡鹅卵石仔细观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辨别是不是籽料,重要的是去理解自然与人工的感觉,而不是单纯的死记住几个要领,造假的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天然的永远都是天然的,人工的做的太像也还是人工的,只要你明白了天然于人工的区别,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高雪松一拍脑门,冲着付小药道,“当年我咋没想到这个办法?上当以后,回去还千辛万苦的借了个真的,对比着苦看了许久,这才算是不会走眼了。”



    付小药道,“我是俗人,虽然明白君子如玉,想要我拿多唯美的话来形容这玩意儿还是有点儿难度的,总觉得这玩意儿从本质上来说不就是石头么?也就是比鹅卵石的量少了点儿,要是鹅卵石的量比这玩意儿少,指不定价格比这个还贵呢这造假的东西拿出来也卖不上大价钱,自然没人肯用心思去钻研怎么造假,要是跟古董似的,有大利可图,做个以假乱真的出来也不难。大批量出产的东西,自然少不了人工的痕迹。”



    “不俗不俗”高雪松大笑道,“可比我说的简单易懂多了。我还是给你们讲件真人真事儿吧。”



    “我来这儿前几天,有位外地的玉友告诉我,他买了块三十公斤左右的大籽料,买来时已经从裂缝中裂成二半了,玉质还可以要到苏州切牌料,要我帮助找切料的师傅。等料到苏州上手一看,料是千真万确的籽料,但是整块料的表皮全部被染了一遍深桔红色,连从裂缝处被打裂的断面上有相当部位也被染了色,从断面处没被染色的部位看玉质确实细腻油润,白度亦可以。有着三代切料经验,今年五十出头的师傅看了也讲,可以出些好牌料的。”



    “第二天料被切出后大家都傻眼了,凡是表面有黑沁、裂缝处甚至是细小的浅裂里面暗糖色直沁肉中,最深处沁入有11公分以上,一般的也沁入了2…3公分深,更麻烦的是糖色的沁入还进行了橫向结合,使得存余的白玉部位要切牌就带不到皮,要带皮就必然带着糖,真是无可奈何啊。再仔细看料,凡是表皮和断面上被染上深桔红色的下面全是沁了糖的部位,这就很请楚的知道了染色者的用意了。也更清楚了玉贩子为什么要把料的大裂缝处砸开了,里面玉质干净的话,就卖大价钱了,玉质有脏不行的话就染上色随价而卖了。这块料30多公斤是一万一公斤买下的,也花了30多万啊!”



    这话一出,张书玉本来还在一边听,一边在旁边的摊子上翻翻捡捡的,想要挑快白玉出来,总不能空手而归不是么?吓的连忙一缩手,不敢再挑了。



    高雪松却是上去将张书玉放下的那块料子拿起来用放大镜看了看,“这块是真正的羊脂白玉戈壁料,你要是想做个挂件,还是很不错的。”



    一问价格,那个带着帽子的维族老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道,“一万块,不讲价的。”



    “戈壁料?”张书玉不解,“只听说过籽料和山料,戈壁料又是怎么会事儿?”



    高雪松闻言道,“戈壁料子的形成至今也是个迷,有很多种可能,有说是古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驼队运输时遗留的;也有人说是山料崩落,由河水带来山下,风化形成;还有一种说法,是喀什玉龙河历史中几经改道,以前的流域多被黄沙覆盖,而那个时候玉龙河所带来的籽料或者山流水暴露在风沙之中;和籽料一样,经过岁月的沧桑洗礼而形成的。”



    “籽料贵,戈壁料的价格还算适中,因为都是在茫茫的戈壁之中,开采难度很大,物以稀为贵,我个人以为非常的有收藏价值的。”



    “而且,也不容易造假,对于新手来说,玩这个,至少不会交太多的学费。”



    “不过,戈壁料还有个缺点,和田玉是越盘越润,戈壁料却是越盘越涩,最好还是做摆件。”



    张书玉看了看那个玉石,她不是玩玉的人,对和田羊脂白玉是情有独钟的,高雪松推荐的这个,虽然很漂亮,总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也许在若干年后流行起来了她会喜欢,问题是,现在不流行啊,也没那个底蕴在。



    高雪松见状也没有勉强,只是将玉石放了回去,跟那个老人道了谢,这才对着付小药道,“付小姐这次来是玩,还是来入货的?这边的巴扎上虽然有好东西,不过,假货要多的多,染色的更是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若是有兴趣,不妨同我一道去几亚瞧瞧?这边挖,那边卖,假货的概率少的多,就是考眼色了。”


    付小药无所谓,这次来就是为了开眼界,买不买在其次,有个常年出没这里的人带路总比导游来的靠谱,这高雪松是个君子,看起来还是很可靠的。



    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前方突然一阵骚动,一大群人都围了过去,高雪松见状面色一喜,“难道是出好料子了?”



    付小药和林枫张书玉三个闻言也是精神一振,在这边摊子上看见的东西都不咋滴,偶尔一个好东西立马就被人瞧见了,对于她来说,买来自己玩看不上眼,买来拿回店里卖,量显然不够,完全属于鸡肋一类的。何况,她来这儿,本来就是想开开眼界,如今被翡翠养的一般的东西根本瞧不上眼了。



    一行人飞快的跑了过去,数十人围着一辆车,车的主人正把好些个玉石从车上搬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