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家寡妇 作者:暮烟秋雨(晋江vip2013-04-22完结,穿越,种田) >

第6章

农家寡妇 作者:暮烟秋雨(晋江vip2013-04-22完结,穿越,种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家嫂子没有接莲蓬,却一把也大宝也揽在怀里,“吧唧”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还是我们大宝孝顺婶婶,不像小宝,吃了婶婶那么多枣子,竟连一棵莲蓬也不记得给婶婶。”
  
  说罢,还假装生气的把小宝看似粗鲁,实则温柔的放进程曼柔怀里,小宝只是翻来覆去的在程曼柔怀里乱动,抓了放置一旁的莲蓬就往程曼柔嘴里送,还口口声声道:“娘,吃!”
  
  林家嫂子不满意了。“哎哟!这小子还真是只孝顺自己娘亲啊!臭小子,以后再有枣子婶婶就只给大宝,不给你吃!”
  
  程曼柔给小宝调好姿势,小宝稍微安静了些,抓过他手里的莲蓬放到一边,又从中选出一颗最大的莲蓬赛到小宝手里道:“我们小宝怎么不孝顺婶婶呢!他只是在找一颗最大的莲蓬给婶婶是不是?”
  
  程曼柔让小宝面朝林家嫂子,扶着他拿着莲蓬的那条小胳膊,那个姿势就好像是小宝在给林家嫂子莲蓬。
  
  小宝也终于明白鸟过来,后来便不用程曼柔扶着,他自己双手捧着莲蓬就要往林家嫂子那里凑,还甜甜的叫着:“婶婶,吃,吃!”
  
  林家嫂子满脸惊喜,右手怀抱大宝,左手接过莲蓬放在一边,道:“臭小子,终于想起婶婶来啦?”
  
  小宝只是满脸童真笑容,躲在程曼柔怀里继续翻滚去了。
  
  林家嫂子不甚欣喜道:“这两个小子可真是想让人疼到心坎里了,有这两个小子傍身,他们以后一定会孝顺你的,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程曼柔笑着点点头,满眼疼爱的看着怀中翻滚的小宝。
  
  两个大人,两个孩童,欢声笑语,真是一幅温馨唯美的画面。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更新,但是最早11点,最晚12点。明天早上还要更新~打滚求收藏,求花~ 俺滴专栏,求包养:




8

8、细盐 。。。 
 
 
  程曼柔用卖鱼的钱买了二斤粗盐,花掉了四十文钱,先只用了半斤放到清水中融化,等粗盐完全融化。把糙纸做成漏斗状,过滤已经完全融化水中的粗盐。古代造纸技术不发达,现如今她也买不起过滤机,只能这样先试验一下。几番过滤之后,水质比较干净了,便把谁倒入刷的干净无比的锅中,点火加温,搅拌蒸发之后,终于获得了还算精细的盐。
  
  放到秤上称了下重量,竟有三两多!半斤左右粗盐可以产出三两多细盐,那么一斤粗盐便是七两左右,这个结果程曼柔还是很满意的。只是古代的技术不发达,过滤所用的纸也略有些粗糙,提炼出的细盐中与现代想比难免多了些杂质。饶是如此,这种细盐在古代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将剩下的一斤半粗盐又陆续提炼成细盐,而今粗盐竟产出一斤三两细盐,程曼柔不甚欢喜。
  
  把结果给李老爹和林家嫂子都看了,李老爹笑眯眯的点点头,林家嫂子还帮着她寻找买家。而程曼柔有自己的想法,这东西在这个时代是稀有之物,而且走在法律的边沿,既不能大张旗鼓的道出叨嚷,也不能随随便便卖给了普通之家。
  
  既然稀有,那么她的目标就盯住了那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不会在乎一星半点的银子,只要能让他们满意,何愁银子不来?
  
  提炼出来的细盐白如雪,细如糖,颗颗晶莹剔透,且绝不会再有苦涩味道,大户人家绝对能看得上。
  
  故而,第二日,程曼柔便携了盛入罐中的细盐镇上。这镇子虽不大,但因为地理位置好,附近山清水秀,常常有那么辞官的员外,富户商贾来此落户,所以这镇子还是比较繁盛的。
  
  程曼柔早就打听清楚了镇上的几个大户人家,镇东有王员外和孙员外,镇西则是柳府和齐府两个富商大户。程曼柔将目光锁定在柳府上,因为富商总是要比当过官的人财大气粗,且她还知道柳府柳老爷有一嗜好,那就是品尝天下美食。如此,她送上细盐,岂不正合适?
  
  在柳府后门徘徊了几个小时,才终于见到有人出门,一个中年大婶左手挎着篮子正要关门。程曼柔忙上前相问:“大婶,请问这里是柳府吗?”明知故问,只是为了挑开话头。
  
  这大婶倒也是个和煦之人,她温和细语的答道:“是啊!这里正是柳府,娘子有何事?”
  
  程曼柔忙切入正题,把自己篮子中的那盛了细盐的罐子拿出,道:“这是我自己捉摸用平常所吃的粗盐提炼出来的细盐,听闻柳老爷喜欢美食,我相信用这细盐所做出来的菜肴会更加美味,还请大婶问一下厨房管事,看这能不能入得管事大人的眼。”
  
  说罢,拿开罐子盖,又从篮子中拿出小勺舀出一点给那大婶看。大婶见这盐精细白匀,眼睛也是一亮,手指沾了些细盐放入嘴中品尝,对这味道也很满意,但是她还是没有表示要进去帮程曼柔去请厨房管事。
  
  无奈,程曼柔只能使出最后一招了,从袖中掏出二百文钱偷偷塞入大婶手中,朝她柔柔一笑道:“大婶留着补贴家用。”
  
  大户人家即便是下人也多是眼明聪慧之人,那大婶这才一脸笑容接过钱,口中却还道:“这怎么好意思!姑娘稍等一下,我进去叫了厨房管事马上就回来。”
  
  程曼柔笑着回答:“如此就多谢大婶了。”
  
  大婶一脸爽快答道:“这小意思,要是管事大人能看上娘子的细盐,能让我们老爷开心,这可比什么都重要!”说罢,大婶便转身又回了柳府。
  
  不一会儿一个留着青山胡须的男人同刚才那大婶一起,这男人声如洪钟,对身后的大神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卖细盐的娘子?”
  
  大婶忙点头道:“是是,就是她!”
  
  男人头颅微点,然后转向程曼柔。“我从来没听过什么细盐,要是没你说的那么好,就莫要怪我把你轰离开柳府。我们柳府可是不是什么人都毛遂自荐的!”
  
  不过是个大户人家的管事派头居然这样足!哼!任你高高在上,我自悠闲入常。于是程曼柔不卑不亢道:“管事大人若觉得我提炼出的细盐无法入你的眼,我自然退开,今后决不再接近柳府半步。可若是恰恰入了您的眼,那还请管事大人给我合理价。”
  
  管事见程曼柔如此,也略略收起高高在上之色。“这个自然,你的东西若真的好,我岂有不买之理?”
  程曼柔也笑了,将罐子和勺子奉上。“如此就请管事大人先尝一下我所说的是否属实。”
  
  管事接过罐子,但从中舀出晶莹的白盐时,眼睛也不由一亮,将勺中是盐放到手上品了一点。他同大婶一样露出满意的眼神,程曼柔这才放下心来。
  
  那大婶也笑道:“徐管事,你看我没说错吧。这娘子的盐的确是好,我活了这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精细的盐!”
  
  管事也点点头,道:“的确不错!”说罢,才抬头对程曼柔说:“你这罐细盐打算卖多少?”
  程曼柔想都没想就朝管事伸出一根食指。
  
  “一两?”管事惊疑道。
  
  程曼柔点点头。
  
  “啊?!这么贵?”旁边的大神不由惊呼。
  
  是啊!价格的确是贵了些,一两银子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月所用,只是这么一罐细盐就赚来一个月之用,也难怪大婶惊呼了。
  
  不过程曼柔对此有绝对的信心。“这细盐不仅可以食用,还有一项用途是不为人所知的。”
  
  “什么用途?”管事和大婶异口同声问道。
  
  “用盐沐浴有减身瘦型之功用,对于贵府小姐这也许是个好消息……”
  
  “一派胡言!”
  
  程曼柔话还未说完,便被人断,抬起头无声的看着面目微冷的管事,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管事道:“我从来没听说过盐还能让人变瘦的,刚才见你还算是个老实人,这会儿子竟然胡说八道起来!”
  
  程曼柔没有说谎,细盐的确可以减肥,现代人在洗澡时还常用浴盐呢!她之说以说出这一条是因为柳老爷有位千金,这位千金总是嫌弃自己没有纤柳细枝,总是想着法子要瘦身。这个时代并不似唐朝一般以胖为美,反而追求那些如赵飞燕一般的身形,因此这柳府千金才终日苦恼。
  
  “信不信自然是由管事自己说了算!这罐细盐有一斤三两重,我的确是赚了些,但是想必您也猜得出,提炼这细盐的过程可是复杂许多,您总要让我赚些辛苦费吧!”
  
  管事也不想在这里与程曼柔多耽搁,厨房中的事情多如牛毛,还是快快了事的好。当下,他也不再与程曼柔多做纠缠,既然她想要一两银子那便一两银子吧,左右这些都可以记到账上,又不花费他一分一毫。“好!我便一两银子买下你的细盐!”
  
  管事爽快的给了程曼柔一两银子,大婶在程曼柔走后长吁短叹,直道这么简单就赚了一两银子。
  程曼柔怀揣着自己在古代的第一桶金激动不已,她的人生在于开始起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俺滴专栏,求包养:




9

9、起名 。。。 
 
 
  程曼柔用这一两银子买了一只老母鸡,一斤猪肉,又狠狠心买了猪苓。猪苓是洗发所用,普通人家通常用皂角,只有富裕人家才会舍得用猪苓,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又量了几尺布,打算给李老爹大宝小宝和自己都做上件新衣服。如此下来,一两银子也只剩下半两了。
  
  回了家,李老爹见她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虽然有些不满意,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尤其是在知道程曼柔打算给自己做新衣服的时候就更说不出话来了。
  
  老母鸡可以下蛋,这样他们平常也总能吃上个鸡蛋,如今还没到开春时候,还没有卖小鸡幼崽,她也只能直接买只鸡了。待明年开春,有走乡串户卖小鸡幼崽的,她再买上几只幼崽。
  
  晚饭做了道青椒炒肉,几日没吃到肉的大宝和小宝吃的不亦乐乎。用过晚饭,程曼柔借着微弱的烛光就开始裁剪衣服。晚饭后,她已经为李老爹大宝和小宝量好尺寸,在此之前她就跟着林家嫂子学会了做衣服,想来做这四件衣服也难不倒她。
  
  接下来的几日,程曼柔闲暇时就在为家人做衣服的日子中度过,给李老爹做的衣服已经做好,当李老爹穿上新衣服的时候双目含泪。他有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了?而且这还是儿媳妇亲手做的衣服。、
  
  一日,李老爹对她说,东边有个寺庙,那庙里的主持了无大师佛法精深,我们附近这些村子的人都经常求他给孩子赐名,让她也带着大宝和小宝去,让大师赐他的孙子好名字。
  
  对此,程曼柔不以为然。名字本就是为了让人识别,让人记住罢了。古代人为了孩子好养活,通常都给孩子起个贱名,比如狗剩子,二愣子等。古代人,尤其是这些普通百姓,通常都没有文化,即便是想起名字只怕也起不出什么寓意深刻的,所以很多人都会求一些识字的人赐名。
  
  去找大师赐名,倒不如由她来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名字。如此想,她便也如此对李老爹说:“爹,我们找大师给孩子赐名,总不能空手而去。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我们拿不出什么东西给大师啊!如果您真的想给大宝和小宝起个名字,不如就由我来取吧?”
  
  李老爹摇摇头道:“你又不识字,怎么能给孩子起出好名字呢?”
  
  程曼柔笑道:“谁说我不识字?”
  
  李老爹惊讶。“你识字?一起怎么没听说过?咱们村里不记得有识字的人啊!”
  
  这个还真不好解释!程曼柔咋舌,脑筋翻转,她飞快的想出一个理由。“爹,我小时候曾在那庙里住过些日子,您说的那个大师教过我识字。”
  
  她也只能扯出这么一个烂到家的理由,只是希望李老爹不要因为好奇真的去追查。
  
  “原来你竟跟着了无大师认过字,那敢情好!没想到,咱们家竟出了一个识字的人。那你说咱们该给大宝小宝起个什么名字好?”李老爹一听自己儿媳妇居然识字,高兴地不得了,当下便同程曼柔商议起孩子的名字来。
  
  这时,大宝和小宝也回来了,小宝像往常一样扑进程曼柔怀里,大宝则乖乖的在后面跟随照看着小宝。
  
  李老爹见孙子回来,脸上溢满笑容。“回来了?”
  
  大宝甜甜的叫了句:“爷爷!”小宝才随着也叫了句“爷爷!”
  
  程曼柔招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