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庆历商路by叶微铃 >

第35章

庆历商路by叶微铃-第35章

小说: 庆历商路by叶微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玉涵先是吃惊的看着我,点着我的鼻子说:“我的毕飞怎么成了个小奸商了。”
  “我还不是跟你学的。无商不奸吧。而且这可是没损害我们大宋的一点利益啊!”
  “是啊,是啊。我是个大奸商行了吧!”
  房间里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终于笑声止住了。张玉涵严肃地看着我说:“毕飞,这议和的事你有必要跟柳尚源商量一下。毕竟我们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靠他。”
  我心情一下子变地沉闷起来。不过,我还是点头道:“我待会而去柳府。”
  “我让人准备马车,早去早会,还有记得……”
  “跟柳新宸保持距离嘛!知道了。我现在就去柳府,很快就回来。”我笑着接道。
  说完,我就笑着离开了。
  在柳府柳尚辕的书房,我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柳尚辕在那里写字。这书房里挂着很多字画。我看柳尚辕可以改行当个书法家了。
  终于柳尚辕放下手中的笔说:“毕飞,你来看看这字怎么样?”
  我走近看。只见一个雄劲有力的“和”字。从上次收过他的“始”字经验看,他绝对不可能简单地让我品这个“和”字。
  “和”——议和。我只觉后背一阵冷汗。柳尚辕到底拥有怎样的情报网啊!才两个时辰前朝堂发生的事,他现在已经知道了。
  柳尚辕看我的表情知道我已经猜到他意思了。他开口说:“毕飞,这次议和你可要小心谨慎啊!一个弄不好,可是要以“死”谢罪的。“他特地在“死”字上加中的语气。
  我只觉的脖子一阵凉飕飕的。
  柳尚辕深沉的看了我一眼,从桌上拿起几张纸递过来,说:“这是这次西夏使者的名单,和他们各自的喜好、特点。这次西夏的主使是西夏皇族李文贵。而其他有分量的使臣有刚浪陵和遇乞,还有就是张元。这有刚浪陵和遇乞皆属野利氏。那元昊娶野利氏女为第五妃,便是两人的女弟,因此两人深得元昊宠任,又是很有才干的,并握大权,夏人皆称为大王。而张元更是那元昊的宠臣。他们都是非常狡猾之人。毕飞,你要小心应付。”
  我一时觉得心情益发的沉重起来。我严肃地回答道:“我会的。”
  我抬起头,看着柳尚辕真诚地说:“柳当家,谢谢您。”
  柳尚辕一楞,盯着我说:“老夫只是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帮我应该帮的人。”
  我疑惑的问道:“帮你应该帮的人?“
  柳尚辕转过身,看着那副美人图,深沉地说:“对。我是帮你。“
  他转过身,以那种洞悉一切的眼光看着疑惑的我说:“我会尽一切的力量帮助你。因为你是能改变我们商贾命运之人。”
  我感到他眼里的信任和真诚。这让我对柳尚辕有了个重新的认识。我深深向柳尚辕做了揖,说:“感谢柳当家的赏识,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很快,我们就结束了这次谈话。我刚出书房门口,就见柳新宸迎上来,说:“我送你。”
  一路上,一片沉默。
  终于,柳新宸停住了脚步说:“毕飞,听说你要去和西夏的使者议和。”
  我转过头看着柳新宸,点头道:“是的。”
  柳新宸一脸当心地看着我说:“这议和表面看似没什么危险,但是一个弄不好会引起两国的战事的。到时,你……”
  我转过身,走到他面前自信地说:“柳大哥,我从来不会打没把握的战。同样,如果我没把握那我也不会答应议和之事,请你相信我。”
  柳新宸看着满脸自信的我,说:“我相信你。”
  我转过身,看着已经在眼前的大门,说:“柳大哥,我先走了。”
  看着那离去的身影,柳新宸喃喃着:“我相信你。我相信你。”
  这时,一双手地放在柳新宸的肩上。柳新宸转过头,看到自己的父亲。
  “新宸,你要相信毕飞的能力。他可是我看上,决定帮助的人。他绝对有应付这次议和的能力。你要相信爹的眼光。”
  看着身边眼中透露着同样自信的父亲,柳新宸一扫先前的担心,说:“恩。我相信你。”
  看着儿子信任的眼光,柳尚辕欣慰地说:“好了。进去吧。”
  我一回到家,快步走向张辽和老胡他们研制基地——张府的地下室。当初,一到张府,我们就决定把张府的地下室作为他们的研制基地。
  这地下室的入口在张辽的房间床的后面。只能通过机关,把床给移开才会出现入口。我按动旁边的机关。只见张大床缓缓的移动,一个石门出现在眼前。我使力推开。进去。经过一段长阶梯,终于,进到他们的研制室。我奇怪地发现里面多了一位,我不认识的人——一一位三十岁左右长像一般的男子。
  看到我进来。张辽放下手中的东西,迎上来,说:“毕飞,你今天怎么有空来啊?”
  看着我打量着他身边的男子,笑着说:“毕飞,这是我以前在益州跟你提过的那位铁匠。他是我的大哥,叫张阔。他也是逃兵。当初我们兄弟二人可是一起参军的。他的打铁的手艺那还真不是盖的。来来,看看这最新的成果。”
  张辽神密西西地把我引到一个盖着红布的东西。张辽自豪地揭开那红布。只见一个原始的大炮出现在我眼前。我激动地伸手摸着这原始的大炮。
  张辽在旁边自豪地讲解着:“我大哥可真厉害,仅凭你给我的那个大炮图就已经造出这样。”
  我抬起头重新打量着张阔。论长相他绝对比不上张辽,但是他那沉默的气质和眼里的真诚让人一眼就觉得他是个值得深交之人。
  我转过身问张辽:“张大哥,你们火器的研制到什么程度了?”
  张辽高兴地说:“现在我正研制怎么做出更有杀伤力的炮弹。”
  我震惊地问:“张大哥,现在能用着大炮了。”
  张辽抬高头,说:“当然。虽然才试了几次。走,让你见识一下。”
  张辽推着大炮,向另一扇门推去。这底下室有一个最好的地方,就是另一个出口通向,张府后山。这后山除了有地下室进去外,别无他路。这后山最严密的地方就是它其实是个三面环山的山谷的小山坡。平时连柴夫都没有。
  张辽把大炮对着事先安排好的一片摆着十几个木头人的空地。张辽点着了导线。我马上捂住耳朵。
  “轰。”仍可听见一声巨响。虽然我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开炮的场面,但是亲生经历还是第一次。
  我揉着嗡嗡做响的耳朵,走过去看效果:只见那空地上出现了一个大坑,而坑的最旁边已经没有一个木头人了。而稍微远的地方横七竖八的躺着几个断手断脚的木头人。
  张辽兴奋地拍着我的背,说:“怎么样?效果厉害吧!“
  “咳咳……“这家伙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大吗?拍得我要吐血了。我马上避开他的魔掌。
  我平定的气息,说:“还好。不过,没我想象中的厉害。“
  张辽不平的叫嚷着:“什么还好啊!我想不可能比这更厉害的效果。“
  我盯着他,说:“张辽,你说在炮弹里加些铁之类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张辽先是一楞,接着马上又伸过魔掌。我见状,马上跳开了。等我确定已经到了安全位置后,我抱怨道:“张大哥,请你以后要高抬贵手。小弟我身子薄弱,经不起你的拍打。“
  张辽摸着头,笑着说:“我一时改不了军营养成的习惯。以后我会注意的。不过,毕飞,你真是太了不起了。这样做出来的炮弹效果确实会比教好。“
  我走到张辽身边说:“张大哥你有把握在三天之内做出来吗?”
  张辽摸着下巴说:“三天有点赶,但是应该可以做出来的。”
  我兴奋地说:“张大哥,如果成功的话,你们就可以洗脱逃兵的身份,光明正大地为我大宋报效了。”
  我就把议和的事告诉他们。
  张辽一听,双眼露出一丝光芒,说:“毕飞,我保证一定在三天之内做出来。”
  老胡同样脸上露出了那种终于可以重见光芒的表情说:“毕飞,谢谢你。”
  我不好意思摸着头,说:“胡叔,这是我答应你们的事。”
  我这时注意到炮身从刚才在我十米前,变成了在我身后。这要是在战场上可是致命处啊!我转过身对张阔说:“张大哥,你可不可在炮身下加个固定的脚架,这样炮身才不会因为反冲力而后退如此之多。”
  张阔眼里闪过一丝赞赏,恭敬地回答道:“叶总管,我会在三天之内在炮身上装上脚架的。”
  我笑着道:“张阔大哥,你就跟张辽大哥一样叫我毕飞吧!”
  张阔先是一楞,接着说:“毕飞,我一定会办好的。”
  老胡从身后拿出出一副小巧的弓递过来,说:“这是我特地为你所做的弓。虽然其效果比不上神臂弓,但是他的效果也绝对比一般的弓来的厉害。”
  我接过这小巧精致的弓。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弓,非常适合我。
  老胡有递过一袋箭,说:“这下面有小袋子的就是装有火药的,没有的就是一般的弓。”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般的弓试起来。我不用怎么力气就拉开了弓,对着不远出的树就射过出。但是,却射偏了。
  我不好意思地收起这副弓。
  老胡在旁边安慰道:“这射是需要的练习的。相信我,只要你好好练,将来一定可以百步穿杨的。而且,它还是保命的利器。”
  “保命。”我疑惑地问道。
  老胡叹口气说:“毕飞,这汴都不比益州。一个不小心,连自己怎么丢了命都不知道。”
  我看着老胡一脸真诚,点头道:“放心,胡叔。我以后会勤加练习的。”
  我因此养成了每天练习射箭的习惯。而正是因为老胡的这番话,我才在日后用这副弓保住自己的性命。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朝廷接见西夏使者的日子在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拉开了序幕。
  在威武的“崇政殿”上,大宋的官员等待着迟迟未到的西夏使者。高挂天空的烈日显示了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强烈的日光照在赵祯紧锁眉头的脸上。由于我官位低,因此我站在最后。从后面可以看到时不时交头接耳的大臣。我心里抱怨地想:虽然我知道何谓早朝,但是也不用早成这样吧。凌晨六点开始上朝。我好怀念以前睡懒觉的日子。最郁闷的是这么早过来只是在干等。
  终于,赵祯站起身准备退朝时,高公公从后堂进来,在赵祯耳边嘀咕的几声。只见赵祯收起不悦地表情,重新坐下。
  这时,一声尖细的声音传来:“宣西夏使者见晋……”
  我好奇的转过头对着大门口。只见走进四个人,奇怪的是他们的衣着跟宋朝的官服非常的相像:其中两个头戴幞头,脚着靴笏,衣着紫衣和绯衣,另外两个都戴冠,其中一个戴银贴间金镂冠,另一个戴金贴起云镂冠,衣着衣紫旋襴,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椎、短刀、弓箭。其中有三个人的耳朵上挂着很大的耳垂。这么重的东西挂在耳朵上不重吗?我奇怪地想。
  这四个人走到中间,面对赵祯,但是没下跪。
  马上有官员站起来指责道:“大胆,见到陛下还不下跪。”
  只见其中唯一一个没带耳垂的人站直身体回答道:“在西夏见陛下没有跪拜的礼仪。”
  赵祯深沉地看了一眼那个人说道:“朕免你们跪拜之礼。”
  一场风波消失于无形中。四个人就依次向赵祯介绍自己。我这才知道:那位没带耳垂的人就是张元。我从柳尚辕给我的资料中知道这李元可是西夏王朝的开国元勋,是李元昊的首席谋士。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宋朝人。他原是为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由于他不愿皓首穷经,因此屡试不第。我仔细打量着这在宋人眼里的“汉奸”:他大约三十来岁,长的非常儒雅,一看就是包读诗书之人。我好羡慕他身上那种儒生的气质啊!想我读书也有十几年了,连“儒雅”的边都沾不到。
  另一个戴幞头是西夏皇族李文贵,而戴金贴起云镂冠刚浪陵,戴银贴间金镂冠是遇乞。这两个可是西夏的有名的武将。
  等他们介绍完后,李文贵恭谨地递上一份写满西夏要求的纸。旁边的小太监接过来,恭谨地递给赵祯。
  只见赵祯越看脸越臭。终于赵祯重重的合上了纸,阴冷地说:“你们要大宋每年供应四十万贯的岁银,娟三十万匹,茶六万斤。还要在你们西夏过节日时在供岁银。而且还要我们开放边界的城市来跟你们夏人互市。你们夏人好大的胃口啊!”
  我终于见识到何谓“天子怒”。还真是吓人。不过,这西夏也太过分了。要求竟然增加了一倍。不过,我到挺佩服他们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