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76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76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移动,使铁水均匀地淋到熟铁上。同时,不停地翻动熟铁,使熟铁各部分
都能均匀地吸收铁水。淋完两次后,便把熟铁夹到铁砧上锻打。去除杂质,
就得到了需要的钢坯,俗称“钢团”。
     以上我们介绍了“灌钢”的不同操作工艺,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正是由于他们的发明创造,使我国古代
的炼钢技术自立于世界之林,为我们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世界钟王——永乐大钟
                      
     北京海淀区魏公村东,北三环路北侧的“大钟寺”,原本称为“觉生寺”
后来因为寺里悬挂了一口非常大非常大的铜钟,所以,人们就称这座寺院为
“大钟寺”。大钟寺是清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修建的。它的规模可以
用“宏大”两个字来形容。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后殿、藏
经楼、大钟殿、配殿等。名为“华严钟”的大钟,便悬挂在大钟殿内。
     大钟殿从外面看颇像天坛的祈年殿,下方上圆,高五丈,四面皆窗。大
钟便悬挂在 8 根立柱支起来的钟架上。这 8 根立柱每根都有一合抱粗,上面
绘着五彩金龙。这些金龙栩栩如生,把大钟更衬托得气势非凡。大钟通高 6.75
米,钟唇厚 22 厘米,钟口最大直径 3.67 米,总重量约为 46.5 吨。这口足有
两层楼高的大钟,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铸满了文字,每个字 1~1.5 厘米见
方,字体恭楷端正,古朴遒劲,相传是明初著名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据考证,
这口大钟铸有 7 部佛经,9 项汉文咒语和 100 多项梵文咒语。总计 23 万余字,
至今钟文清晰可辨。
     大钟除“华严钟”这一名称外,又称“永乐大钟”。这是因为它铸于明
朝永乐年间而得名。大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公认的“钟王”。《大
英百科全书》把它排在世界著名古钟的榜首。1733 年,俄国沙皇为了超过中
国的这口大钟,曾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用了 5 年时间,在莫斯科铸
造了一口约 193 吨重的大钟。可是,还没等沙皇高兴上多一会儿,那口大钟
浇铸冷却后便裂了一条大缝,成为敲不响的哑钟。而我国的大钟,至今完整
无损,钟声远播,这不能不归功于我国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
     永乐大钟是冶炼工匠采用我国传统铸造技术“泥范法”一次铸造成功的。
它的具体做法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内型,上面涂
上极细极纯的泥,把写好字的宣纸反贴在细泥上,刻好阴字,再加热烧成陶
范,然后再一圈圈地做好外范。最后,将熔好的铜汁一次灌入,大钟便铸成
了。
     这做法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种巧妙而又需要熟练技巧和很好组织协
同的工艺措施,哪一环节出现偏差,都可导致铸件的失败。别说是在古代手
工业生产技术的条件下,就是在今天,要成功地浇铸 40 多吨的大铸件,也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工匠们的冶铸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
青的地步。
     经专家们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大钟的合金比率非常科学合理:其中铜
80.54%,锡 16.4%,铅 1.12%,还有其他一些少量金属元素。专家们认为,
正是由于这种合理的合金比率,才使得大钟质地坚固,硬度适中,虽经重击,
音质也不受破坏。大钟的钟声声级可达 120 分贝,在声音传播条件好的情况

下,声响可传百里之遥,而且能持续 3 分钟之久。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
钟的振动频率与音乐的标准音频率相差无几。钟壁自上而下,还可依次分出
高低不同的音阶。难怪日本著名声学家北村音一教授在聆听了大钟的钟声
后,赞叹地说:“这是我听到的世界上最美妙的钟声。”
                   
                   植物纤维的最早利用——葛布
                  
    葛布是用葛的韧皮作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纺织而成的织物。葛是一种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叶子挺大,茎蔓生,开着紫红色的小花。喜欢生长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山区。
    我国利用葛的历史非常悠久。还是在旧石器时代的时候,我们的先人便
知道挖取葛的根来作食物,并用葛的藤条来捆绑捕获的猎物。渐渐地,先人
们发现,葛的用处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它还能派更大的用场。
    那还是旧石器晚期的日子。有一天,先人们用葛藤提着捕获的猎物,回
到了他们栖息的山洞。出去一天了,大家都很饿。因此,他们顾不得解去葛
条,就把猎物投进了瓦罐里,点火煮起来。
    香味蒸腾在山洞里,饥饿的人们用树枝拨拉掉葛藤条,夹起香喷喷的肉,
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当他们吃了肉,喝了汤,正准备收拾瓦罐、存储火种休
息时,即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经过沸水煮过的葛藤,变得是那么的柔软,
并能分离出一缕缕发白的纤维来。这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他们忘记了疲劳,
议论起怎样利用这新东西来。有人说:“用它搓葛绳不错,肯定很耐用。”
这人的话音刚落,又有人说:“可以用它编网捕鸟。”“这主意挺好。”许
多人都表示赞同,说干就干。先人们把平日里扔掉的葛藤又捡了回来,放到
瓦罐里煮。然后把分离出来的一缕缕葛纤维搓成了纤细的绳子,又编结成了
大网。这创造性的发明让先人们大大地高兴。他们围着篝火,唱起了快乐的
歌,跳起了欢快的舞。一直到天亮,还兴犹未尽。
    后来,有人受这大网的启发,把葛纤维用最原始的工具加工成了粗纱线,
并编织成片。这就是最初的葛布。葛布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古人的生活条
件。在葛布发明之前,古人冬天穿兽皮御寒,夏天用树叶遮体。因树叶极易
破损,常给古人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当原始的葛布被织造出来后,马上受
到人们的青睐。大家纷纷上山采葛藤,回洞煮葛藤取纤维,然后织葛布,做
葛衣。说来也怪,这葛衣也特别适宜夏季穿着,它不仅耐穿,还透气不粘身。
就这样,葛纤维成了我们祖先最早利用来纺织的植物纤维,葛布走进了人们
的生活。
    第一块葛布我们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见到了。但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却于
1972 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遗址中,发掘出 3 块葛布残片。这是现在我
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葛布。这 3 片葛布尽管还很粗糙,但价值却十分重大。
它说明,我们的祖先至少在 6000 多年前,就已创造了纺织葛布的技术。
    早期利用的葛,都是野生的。商、周之后,人们便注意采集葛种,并不
失时机地加以种植。周代还专门设立“掌葛”的官吏,来专门负责葛的种植
和纺织。一部《诗经》,涉及到葛的种植和纺织的,就有四十余处。
    西汉以后,由于纺织技术的大幅度提高,葛布的质地更为精良,甚至可
以跟丝织品相媲美。
    葛布的优点毋庸多言,但因为葛藤生长较慢,加工困难,所以,到唐宋

时,在中原地区,葛已被丝、麻所取代。只是在南方的一些山区,还有人采
葛织布。明清时代,我国不论北方还是南方,都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葛布
衣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仅有个别地区用葛布来制做工艺品。
                   
       谁发明了养蚕缫丝
                  
    传说黄帝战胜了凶恶的蚩尤,由小姑娘变成的蚕神便亲自手捧着两束洁
白的丝,前来敬献给黄帝,向他表示祝贺,黄帝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而希
罕的东西,现在一见,高兴得不行,忙吩咐皇后嫘祖,叫她用这丝来织绢。
嫘祖是位心灵手巧的女人,没多久,她就织了一幅又轻又软的绢。随后,她
又用绢给黄帝做了一套礼服和一顶礼帽;黄帝则把剩下的绢赐给了大臣伯
余,伯余拿它做了一套衣裳。
    后来,嫘祖亲自养育起蚕来,黄帝还下令让他的臣民种植桑树。就这样,
蚕种不断地滋生繁衍,越来越多,遍及我们祖先居住的大地;它又一代一代
地传下去,一直传到现代。
    另有一则故事说:黄帝战胜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大家一致推选黄
帝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一天,黄帝把他的大臣还有皇后嫘祖召集到一块儿,对他们说:“以前,
战争不断,咱们无力发展生产,更谈不上制作生活用品了。如今,天下太平
了,咱们要种植五谷,制造工具,缝做衣裳。这种五谷、造工具的事,由我
负责,这缝作衣服的事,由嫘祖操持,胡曹、伯余、于则,你们三人也帮着
嫘祖多做些事情。”
    嫘祖是位既聪明又能干的皇后。她听了黄帝的话,马上应道:“请夫君
放心,我一定要让大家都有衣服穿!”随后,她便吩咐那辅助她做事的大臣:
“胡曹,你具体负责做帽子;伯余,你具体负责做衣服;于则,你具体负责
做鞋。我带着人剥树皮,纺麻网,加工皮毛,为你们提供材料。”
    在嫘祖的操持下,很快,部落里的人全都穿上了合体的衣裳,戴上了漂
亮的帽子,脚上也有了舒服的鞋子。可是,由于过度劳累,嫘祖却病倒了,
好几天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守护在她身边的侍女,想尽各种办法,为她做了
可口的饭菜,而她见了,总是摇摇头,不想吃,黄帝和大臣们见嫘祖日渐消
瘦,很是着急,但也没有办法。
    后来,侍女们悄悄商量说:“这里的饭菜也许是太没味道了,所以,皇
后娘娘不愿意吃。咱们为什么不能上山去给她采摘点新鲜果子吃呢,也许她
会喜欢吃的。”商量好了以后,第二天一早,她们留下一个在家看护嫘祖,
其余的人都上了山。她们走遍了山山岭岭,跑遍了沟沟岔岔,但采摘到的野
果不是苦,就是涩,没有一种觉得可口。天快黑了,侍女们很沮丧:咳,折
腾了整整一天,什么果子也没找到,这可怎么是好呢?大家垂头丧气地准备
往回走。忽然,一位到河沟里找水喝的侍女高声喊叫起来:“快来看哪,这
小白果有多漂亮。”侍女们随着她的喊声跑了过去。她们惊异地发现,在河
沟旁有一片桑树林,桑树上结满了雪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上等的果
子,便欢呼着采摘起来。她们太高兴了,竟忘了品尝。等到拿回宫去用嘴一
咬,才知道这小白果根本咬不动,而且什么滋味也没有。侍女们愣了,你看
我,我看你,谁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位名叫共鼓的大臣恰巧从这几位侍女面前走过,见此情形,忙

问发生了什么事。侍女便把事情的原委向他说了一遍。共鼓一听随口说道:
“咬不动有什么关系,用水煮熟了,不就能咬动了吗!”侍女们一听,觉得
很有道理,便忙拿来瓦罐,放上水,把白果倒进水里,烧着火煮起来。可是,
煮了好一阵子,还是咬不动。有位侍女急了,拿起一根细木棍,便在罐里乱
搅起来。搅了一阵,搅累了,她想把木棍拽出来。谁知,木棍上缠绕着许多
许多像头发那样粗细的白丝线。
    这新奇事被嫘祖知道了,她强撑着让人把她扶到瓦罐旁。嫘祖仔细瞅着
罐里连着罐外、罐外连着木棍的白丝线,笑了,说:“姑娘们,这果子虽然
不能吃,却可以派大用场。如果用这细丝织成布,那做出来的衣服准保又舒
服又漂亮。”说来也怪,嫘祖见了白丝线,病竟然不治而愈了。
    第二天,嫘祖便让侍女们领着来到了那片桑树林。经过观察发现,那白
果子并不是树上结出来的。它是一条蠕蠕而动的虫子口中吐出的细丝绕织而
成的。嫘祖给这虫于取名为“蚕”,给它织成的白果于取名为“茧”。自此
以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做衣就在嫘祖的领导下开始了。后人为了纪念嫘祖
的功绩,尊称她为“先蚕娘娘”。有的地方还建庙祭祀她。
    这些美丽而动听的传说,虽然不足以作为养蚕、缫丝、织绸、制衣起源
的论据,但它却至少说明,我国最早是用野蚕丝织造丝绸的,后来才改用家
蚕丝。丝绸的出现比棉布要早得多,大约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原始的蚕丝利
用技术。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也多有记载。《尚书·禹贡》中便说:在大禹统治
中国时候,是按各地土地的出产,确定贡赋的。当时的兖州、青州、徐州、
豫州,东至山东半岛,南到江淮流域,都种桑出丝。他们的贡赋,除了丝之
外,还有用竹筐装着的彩绸。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则早有了“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