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漂亮朋友 >

第40章

漂亮朋友-第40章

小说: 漂亮朋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吗,拉罗舍已当上外交部长?”

“知道了。我刚才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关于阿尔及利亚的文章。”

“什么文章?”

“这篇文章你知道,就是我们第一次合写的那一篇:《非洲服役散记》。我根据当前的需要,把它重新改了改。”

“不错,此文对当前确实很适用,”玛德莱娜笑道。她想了想,又说道:“我在想,这篇文章的续篇,你当时应当把它写完,而你却……中途放下了。我们现在若能把它写出来,那将是一组很能对味的文章。”

“完全对,”杜·洛瓦一边在餐桌前坐下,一边说道:“弗雷斯蒂埃这个龟公既已作古,我们现在来写这几篇文章,也就没什么碍事的了。”

玛德莱娜觉得很不入耳,立即正色道:

“这种玩笑很是无聊,能否就此打住?你怎么总将它挂在嘴边?”

杜·洛瓦正想反唇相讥,仆人忽然走来递给他一封快信。

快信没有署名,只写了一句话:

“我一时昏了头,请予原谅。明日午后四时,请来蒙梭公园。”

一切不言自明,他心中一阵狂喜,随手将快信放入衣袋,向他妻子说道:

“亲爱的,我不会再同你开这种玩笑了。我承认,这不太好。”

他开始吃饭。

一边吃,一边又将快信的寥寥数语默诵了一遍:“我一时昏了头,请予原谅。明日午后四时,请来蒙梭公园。”这表明,她已让步,分明在说:“我听您的,在哪儿见面,什么时候见面,全由您定。”

他笑了起来,玛德莱娜问道:

“你怎么啦?”

“没什么。我刚才碰到一位神甫,他那张脸很是有趣。”

第二天,杜·洛瓦准时到达约会地点。公园的长凳上坐满不耐暑热的市民。孩子们在沙质小径上玩耍,看守他们的保姆,迷迷瞪瞪,似乎在凳子上做着美好的梦。

瓦尔特夫人已出现在一处流水潺潺的古代废墟旁,正满面愁容,惶惶不安地围着那一小圈圆柱转悠。

杜·洛瓦刚走过去同她寒暄两句,她便说道:

“这公园里的人可是真多!”

杜·洛瓦立即趁机进言:

“完全对,要不要换个地方?”

“去哪儿?”

“随便哪儿,比如坐在马车里也行呀。您可将身边的窗帘放下,谁也不会看见您的。”

“那倒不错。这个地方可真让我害怕。”

“那好,我去找车。五分钟后,咱们在对着环城大街的那个门边相见。”

他飞快地走了。少顷,她在杜·洛瓦所说的门前,同他一起登上了他叫来的马车。待她将身边的窗帘放下后,劈面第一句话便是:

“您对车夫说了吗,我们去哪儿?”

“这您就不用管了,”杜·洛瓦说,“他已经知道。”

他对车夫说的地方是君士坦丁堡街。

“为了您,”瓦尔特夫人又说道,“我受了多少苦,经受了怎样的折磨和煎熬,您是不可能知道的。我昨天在教堂里表现得很不冷静,当时是一定要离开您,非常害怕同您单独呆在一起。您能原谅我吗?”

“这还用说?”杜·洛瓦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我是这样地爱您,有什么不能原谅呢?”

“听我说,”瓦尔特夫人的目光近于央求,“您可不能对我胡来……不能……不能……否则我是不会再见您的。”

杜·洛瓦起先没有答理,嘴角只是挂着一丝令女人芳心激荡的狡黠微笑。后来还是喃喃地说了一句:

“一切都听您的,还不行吗?”

瓦尔特夫人于是向他讲了讲,她在得知他要娶玛德莱娜·弗雷斯蒂埃时,如何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他。她讲得很详细,连具体日期和她当时的内心活动,也说得很清楚。

她忽然收住自己的话语,因为车子此时已停了下来。杜·洛瓦一把打开了车门。

“这是什么地方?”她问。

“这里有间房子,”杜·洛瓦回道,“您就下来,去里边坐坐吧。这儿的环境要更为安静。”

“到底是什么地方?”

“我结婚前住的房子,我把它又租了下来……只是暂用几天而已……这样我们可以有个僻静的地方说说话。”

一想到自己马上要同他关进这间房内,瓦尔特夫人不禁吓得魂飞魄散,死死地抓住车上的座垫:

“不行,不行,我不去!我不去!”

杜·洛瓦的声音已变得严厉起来:

“我向您发誓,绝对不会碰您的。您瞧,有人在看着我们,这儿很快就会聚起一堆人。快……快……快点下来。”

他又说了一遍:“我向您发誓,绝对不会碰您。”

一酒店老板此时正站在店门口好奇地看着他们。瓦尔特夫人慌乱不已,赶紧跳下车,冲进楼里。

她正要上楼,杜·洛瓦一把抓住她的胳臂:

“不,在这儿,就在一楼。”

他一下将她推到了房内。

房门一关上,他便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把将她搂到怀里。她拼命挣扎着,反抗着,话也说不出来:“啊,上帝!……上帝!……”

杜·洛瓦不顾一切地吻着她的脖颈、眼睛和嘴唇,同时疯狂地在她身上乱摸,她怎么也躲不开。到后来,一直没命地推搡他,回避其嘴唇的瓦尔特夫人,却情不自禁地把嘴唇向他凑了过去。

她的挣扎也就突然停了下来。被征服了的她,现在是一切听任摆布,任他给她宽衣解带。在将她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时,杜·洛瓦的手同使女一样灵巧,敏捷。

瓦尔特夫人从他手上一把夺过胸衣,将脸捂了起来,任其肌肤玉骨赤裸着呆在那里,脚下到处扔着脱下的衣裙。只有脚上的鞋,他未给她脱去。就这样,一把将她抱起,往床边走去。这时,她俯耳向他说了一句,声音有点异样:“向您发誓,我这一生从未有过情人。”那语气很像一个年轻姑娘在说:“向您发誓,我是贞洁的。”

“这有什么?”杜·洛瓦心想,“我才不在乎这些呢!”

第五章

转眼已是秋天。杜·洛瓦夫妇整个夏天都是在巴黎度过的。值此议会短暂休假之机,他们在《法兰西生活报》连篇累牍,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支持新政府的文章。

现在虽然还只是十月初,议会却要复会了。因为摩洛哥事件已变得十分严峻。

实际上,谁也不相信会向丹吉尔派兵。然而议会休会那天,右翼议员朗贝尔·萨拉辛伯爵,却发表了一篇风趣诙谐、连中间派也鼓掌叫好的演说,说他敢以自己的胡须与政府总理的美髯打赌,新任内阁定会仿效其前任,向丹吉尔派出一支军队,使之同派往突尼斯城的军队彼此对称。这正如一个壁炉,必须左右两边都放上花瓶,方可产生对称效果一样。他还说:“先生们,对法国来说,非洲这块土地恰如一个壁炉。此壁炉不但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木柴,且因风门太大,为了能够点着而烧掉了我们许多纸币。

“你们忽然雅兴不浅,一厢情愿地不惜重金在壁炉的左边放了一尊突尼斯小摆设。既然如此,你们就等着瞧吧,马罗先生现在也会如法炮制,在壁炉的右边放上一尊摩洛哥小摆设。”

这篇讲话早已家喻户晓。杜·洛瓦便是受其启发而写了十来篇关于阿尔及利亚殖民地的文章,作为他初进报馆时所中断的文章续篇。他在文章中竭力鼓吹出兵,虽然他自己也认为,出兵的可能根本不存在。他在“爱国”的幌子下,大肆煽动人们的情绪,把西班牙视为敌国,对它展开了极其恶毒的攻击。

《法兰西生活报》因其与政府当局众所周知的密切关系而忽然名噪一时。对于政治方面的消息,它的报道总要先于其他严肃报刊。它并在报道时以这样那样的按语,点出其支持者——各位部长——的意图。因此该报一时成了巴黎和外省各报搜集新闻的场所,成了各类消息的重要来源。人人敬而远之,开始对它刮目相看。它已经不是一群投机政客暗中把持的报刊,而是政府的重要喉舌。报馆的幕后核心,就是拉罗舍—马蒂厄,杜·洛瓦则成了他的发言人。至于瓦尔特老头,这位平时很少发言的众院议员和精于心计的报馆经理,之所以隐而不露,据说在摩洛哥正暗中做着大笔铜矿生意。

玛德莱娜的客厅业已成为一处很有影响的场所,好几位内阁成员每星期都要来此聚会。连政府总理也已来她家吃过两次晚饭。这些政界要人的女眷,过去轻易不敢跨进她家门槛,如今却以有她这个朋友为荣,而且来访的次数远远超出她对她们的回访。

当今外交部长在这里随意出入,俨然成了家中的主人。他每天随时会来,而且总带来一些要发的电文、情报或消息,经他口授,由丈夫或妻子笔录下来,好像他们已成为他的秘书。

每当这位部长大人离去之后,同玛德莱娜面对面独处的杜·洛瓦,总要对这出身卑微的发迹小人火气连天地发泄一通,言语中不仅充满威胁,而且带有恶毒的含沙射影。

每逢此时,玛德莱娜总是耸耸肩,轻蔑地说道:

“你若有能耐,也像他一样,混个部长让我看看。到那时,你不也可趾高气扬起来?不过在此之前,劝你还是闭上你的臭嘴为好。”

杜·洛瓦乜斜着眼看着她,抚了抚嘴角的胡髭,说道:“我有什么能耐,现在也还无人知晓。也许总有一天,大家会发现的。”

“那好,”玛德莱娜捺住性子说道,“我们就等着看你什么时候会有这一天。”

两院复会那天早晨,尚未起床的玛德莱娜,向正在穿衣的杜·洛瓦作了反复叮咛。因为丈夫就要去拉罗舍—马蒂厄家吃午饭,想在开会之前,就《法兰西生活报》第二天要发表的一篇政论文章听听他的意见。不言而喻,此文应是内阁真实意图的一种半官方表露。

“特别是,”玛德莱娜说道,“别忘了问问他,贝龙克勒将军是否确像外界所传已被派往奥兰。如果确已派去,其意义可就非同一般了。”

“你能否少罗唆了两句,”杜·洛瓦不耐烦地说道,“让我安静一会儿。此去该问些什么,难道我自己还不清楚?”

“那可不见得,亲爱的,”玛德莱娜依然和颜悦色地说道,“每次你去部长家,我给你交办的事,你总要忘掉一半。”

“那是因为,”杜·洛瓦气哼哼地说,“你这位部长大人是个蠢货,我很讨厌他。”

“这是什么话?”玛德莱娜的语调仍旧十分平静,“他既不是我的部长,也不是你的部长。不过他对你比对我要更为有用。”

杜·洛瓦稍稍转过身,向她发出一声冷笑:

“对不起,他并未向我献殷勤。”

“对我也没有呀,”玛德莱娜不慌不忙地说,“别忘了,我们的前程可全都仰仗着他。”

杜·洛瓦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又说道:

“如果问我,在你的崇拜者中我喜欢谁,我倒还是倾向于沃德雷克那个老傻瓜。这家伙近来怎样?我已有一星期没见着他了。”

“他病了,”玛德莱娜说,神态分外镇定。“他给我写了封信,说他因关节炎发作而起不了床。你应当去看看他。你知道,他很喜欢你,你若去了,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是的,我一会儿就去,”杜·洛瓦说。

他已穿戴整齐,戴上帽子后又查了查,看有没有落下什么。见一切都已妥贴,他也就走到床边,亲了亲妻子的前额,说道:

“回头见,亲爱的。我晚上七点以前回不来。”

说完,他出了家门。拉罗舍—马蒂厄先生正在恭候他的光临。由于内阁须赶在议会复会之前的正午开会,他今天的午餐定于十点开始。

鉴于女主人不愿改变她的用餐习惯,饭桌上只坐了他们两人及部长的私人秘书。刚一落座,杜·洛瓦便谈了谈他那篇文章及其梗概,并不时地看了看匆匆写在几张名片上的笔记。“亲爱的部长先生,”他最后问道,“您看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大体上还可以,亲爱的朋友。只是对于摩洛哥问题,语气或许稍嫌肯定。文章应将出兵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同时又让人感到最终是不会出兵的,你自己就绝不相信。总之要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到,我们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陷得太深。”

“好极了,我已明白您的意思,并将努力在文章中将此点充分反映出来。对了,我妻子要我问您,会不会将贝龙克勒将军派往奥兰,听了您刚才的话,我认为不会派。”

“是的,”部长说。

话题随后转到议会当天的复会。拉罗舍一马蒂厄侃侃而谈,显然在对自己几小时后在议会的发言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作仔细的推敲。他的右手时而拿着叉子或刀子,时而拿着一小块面包,不断地挥舞着,好像已站在议会的讲坛上,不但语言铿锵,而且词藻华美,赛似清醇无比的美酒。他形质丰伟,衣冠楚楚,嘴角两撮短髭微微向上翘起,看去酷似竖着两条蝎子的尾巴。此外,他头发梳得油光可鉴,在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