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横波 沁清 >

第9章

横波 沁清-第9章

小说: 横波 沁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播前三分钟倒计时,她紧张地双手颤抖,几乎握不住锅把。
傅增湘走过来,双手轻轻搭在她肩上,强迫她直视他的眼睛,“横波,听我说,放松,深呼吸……对,再来一次……记住,就像在你自己家里一样,你在想,今天做什么好呢?什么能带给家人新的惊喜?你一边做着一边自言自语微笑着……对,就这样!”他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来。
助导开始倒计时,“30,29,28……”
傅增湘放下手来,临走鼓励地轻拍她的背,“横波,用你发抖的手握住另一只的手腕……试试看!”他眨着眼睛退了下去。
“3,2,1……camera!”
开始了!
因为是同期录音,所有的人都静下来,现场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
镁光灯那样强烈,刺得她不得不睁大双眼。
有一瞬间,她几乎不知道要做什么好,呆呆地站在那里。
大部分人的脸色一黯。
傅增湘的目光则一直跟随着她,笑容不变,充满了信心。
那明朗的笑颜似乎隔空为她注入了温暖的力量,似由个僵硬的木偶霎时间变回活人。
她开始冲着镜头微笑,“嗨,你们好!我是横波,正和你们一样……在准备今天的晚饭。”语气轻松自然,出乎她自己和所有人的预料。
横波精神一振,渐渐忘记了身处录制棚内,忽略了身遭所有人,全神贯注地对着摄像机笑着,说着。
“妈妈煮粥一直是先烧水,让水沸一会儿,然后再下米。”她一边做着示意,一边对着镜头耸耸肩,“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有时为了省事,就把米和水一同放进去才点火。”说到这里,她吐了下舌头,“结果就是……”略有些羞赧地笑了下,“妈妈的粥被孩子们喝得精光,而我的……只喝了一碗而已。”对自己摇着头,仿佛在忏悔不听老人言的后果,“呵,那一碗还是我为了比较两锅粥的差异强逼着自己喝下去的。”过了一会儿她才神色认真地凑近了镜头说。
场中传来几声工作人员压抑的轻笑。
他们原本对傅增湘怀疑的目光再度变为无比钦佩。
他确实是独具慧眼的伯乐。
谁能知道那羞怯不自信的小妇人一上镜头便这般的自然随意,充满着让人无法抵挡的亲和力,话语朴实又那般……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傅增湘亦满意地望着横波。
她克服了最初的恐惧,渐入佳境了。
“粥,有“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美誉。自古至今,由北及南,依着原料、食性、季节可以自由调配,品种繁多,不一而足。今天,我却要介绍最普通,最平实的一味,白粥。”横波开始脱稿了,没有按着提示板照本宣科。
导演和助导神色凝重起来,齐齐望向傅增湘。
他摆摆手,示意他们等等看。
一边为以防万一,要导播准备好插广告。
重新望入场中时,他却禁不住对她钦佩。
第一次上节目,还是被临时抓刀,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犹能脱稿发挥,实在是有其表演天赋。
他暗暗期待着她能给他带来更大惊喜。
横波还在继续,“大火烧滚后用中小火来笃,使水性动荡。这段时间不宜搅拌,会破坏粥的味道。若是米汤过满,怕溢出锅外,可以加点食用油。几滴便可,效果却十分好。”她说到这里笑了,“别忙着夸我聪明……这是女儿们上学后自课堂听来的,教给我这个笨妈妈。嗳,不过,都说母亲愚钝女儿便聪明,反之亦然。所以,天下父母心呐,还是心甘情愿拿我的笨去换女儿的聪明了。呵,有点阿Q对不对?”她又笑,“姑且称之为,笨妈妈的哲学吧。”
傅增湘注意到在场所有年纪稍长有儿女的人都被感染了,人人均浮现出微笑来。
他在心里暗暗给她喝彩,好样的,横波,充分抓住了人们的心理。
“你问用什么米最好?拿普通的白米来说,最理想的是香稻,晚稻性稍嫌软,早稻更差些。陈米不宜煮粥,失于平淡味松懈,一点也不粘绵鲜美。其他的,粳米甘平,滋养补益;而糯米甘温,为温养胃气妙品。”她又笑了,“当然,若你记不下来我这一大堆照本宣科,又不耐烦做口粥便细分得像学究般,那么,记住一定要用新米!”她打开盖子,示意摄像头拉近,“像这样米粒随水沸腾起来,米汤也渐渐变稠时,盖上锅盖,”她说着示意,“用小火煨熬,把米粒里滋胶都“熬”了出来,米粥也就稠糯润厚,喝起来有滋有味了。”
这时镜头切换,一边的工作人员赶忙盛上一钵“后台”熬好的白粥。
镜头重新切回,对着白粥来个特写。商家早做足了功夫,那粥白如雪、稠似蜜、糯似元宵,清香阵阵,虽薄却不稀,虽腻却不粘,望之便使人垂涎欲滴。
横波盛了一小碗,舀一汤匙,吹气后作势品尝,脸上无限惬意的神情。
傅增湘分明看到摄影师的喉结一动,咽下一口口水。
他好笑之余,也极想尝上一口那粥。
横波微笑,“说了这么多,其实一碗好粥的奥秘很简单。”她对着镜头前的观众竖起一根手指,“想象一下,以至快乐的心情,去给你最心爱的家人熬至一锅粥,会是什么结果?”她美丽的笑靥上转而有几分凝重,“你们的爱与心意,胜过一切茶楼粥肆花样百出的辅料……一碗爱心熬就的白粥,胜过所有,不是吗?”她最后笑着说。
镜头拉远,导播插入字幕,接下来打广告。
现场气氛仍保持在刚刚结束的状态中,一片静谧。
然后,没有任何预期的,不知谁带头鼓起掌来。
所有的人,放下手中的东西跟着拍起手掌。
他们感谢她带来如斯美好的享受,亦是被她展现的美好心灵所震撼。
如此至真至纯的情感,在生活节奏繁忙的现代社会真是少之又少了啊。
善于煽动观众情感、而自己却不轻易会感动的一班电视人们,被这个略面带羞赧的小女人所深深折服了。
横波很吃惊,脸蛋儿绯红,美丽的大眼睛从不解到噙满了感动的泪水。
她弯下腰去,向大家深深鞠躬致意。
掌声更响了。
良久,横波才直起身来。
她不知道,那一瞬间,傅增湘仿佛看到了嘉兰绽放,香飘千里。
    他决定这个栏目今后便改名为“横波的厨房”。 
第九章  纤纤执素
(感动味蕾)
 
 
横波和她的“厨房”迅速红遍了全港大街小巷。
各大报刊不约而同地在醒目版面登出了这个有着美丽笑靥亲切少妇的有关报道。
总编们奇怪地发现,凡登有横波大幅照片的出版物均卖得极好。本着新闻人敏锐的直觉,他们知道,又一个平民明星诞生了,且前途不可限量。
几乎在同时,他们亦嗅到了一股“钱”的味道。
这些半路出道的“小角色”看似普通,实则拥有巨星气质,一旦被发掘,鸿运之势不可挡。呵,抑或是红运?直接与娱乐传媒业一本万利的经济利益挂钩。
此类人又往往天生具有一种亲和力,在其身周营造出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人们牢牢聚拢在他(她)身边。
TVB高层对傅增湘大力称赞,据秘传已将他高得不能再高的年薪再度翻番,只怕其挟势跳槽而去。
又有说法言TVB从不做亏本的买卖,必然要在傅君与横波身上加倍赚回来。他们和那些报社的总编一样,认准她会是棵摇钱树,而他是天赋异禀撼树的摇钱童子。
他在圈中的传奇色彩已够浓。此次独具慧眼,“点石成金”,在众人景仰的目光中,其头上的神圣光环不免又自动增加几圈。
实际上傅增湘本人心中也不无震撼。
原以为她只堪可一试,却不料发现了一块璞玉。
虽未经打磨,尚未散发出其全部光芒,已然耀眼得让所有人侧目。
他本着职业制作人的眼光,预见到横波的潜质远不止众人看到的这些。
她不是那类只局限于某一类人群的公众人物。
横波她……老少皆宜,男女都爱。
首先在外形上便讨喜。秀丽婉约,神清气宏,望之便知道是好人家出身的小家碧玉。一双美目波光流转,极得男性的青睐;但眼神坦诚善良,于是又得到了其善妒同类——女性观众的原谅。
人又谦逊好学,懂得不恃宠而骄。
处事一颗平常心,但必要时坚持自己的原则。
还很聪明,坚强,自立及守信。
印象中……本港娱乐圈里只独大姐汪明荃一人兼具这些优良品格。
他为他已发现的感到震惊,同时又在每天的新发现中不断将这种震惊扩大。
他很惊异地得知她已离异,独自带着两个女儿过活。
禁不住纳闷……什么样的男人,出于哪种不可思议的理由,才会狠下心来抛却如此善良美丽的妻子?
 
 
若傅君知晓横波正与家人朋友一起为同一个原因庆祝,会更加吃惊吧?
可她们……确实在这样做。
“致火凤涅磐的大姐,”流波先举起酒杯。
连波轻摆着头,“姐,这杯酒先替你给某个我们需要感谢的男人……”当着可爱的甥女,她很有天良地敛起自己丰富贬人词汇。
罗珊娜笑了,“敬做得一手美味,并准备继续为我们奉献下去的横波!”
陆明姗也轻扯唇瓣,“为成功地以美食堵住罗律师大嘴的巧厨娘……”
刚赶回来的艳旻眨着眼睛,从众人各异的祝词中探得一丝端倪,装作同情地苦着脸,“可怜的横波……我先代你喝了自己这杯!”
横波只是微笑,很高兴她们所有人能聚在一起。
母亲今天坚持要亲自掌厨,这时才端出最后一道热腾腾的香薷水果羹来。
玛嘉与吉莲牵着外婆的裙角跟在后面。
终于……一个也不少。
她们——清一色的老少三辈女子,齐聚一堂,举杯同贺,为了……她。
横波感动得眼中又氤氲着泪雾。
她……是多么幸运啊。
就连……年余前的失婚也包括在内。
大家一起向劳苦功高的母亲祝酒,而后同时举箸。
呵,相信吗?
此时此刻,就连顺着嘴角淌下的一滴清泪,在味蕾上也舞出一番喜悦的甜来。
 
 
旧同事阿森今天给她打电话,为一宗广告希望能替他在傅增湘面前美言几句。
横波言会尽力而为。
她很乖觉。虽知晓傅君定会允她所请,却也不愿贸然挟私入公,滥用他赋予她的这种特权。
也许正因如此……他才对她格外另眼相看。
不,别误会!傅增湘为人极其磊落,绝不会对自己偏爱的人有任何的徇私牵就。
他亦绝不会因谁“红”到了什么地步便见人矮上半截,一味顺从。
美食栏目上任主持“一哥”便是明证。
横波听说那人现在混得很惨,整个人心灰意冷,几乎要淡出电视圈。
“傅增湘”三个字,在电视界不啻铁腕帝皇。也唯有他,驾驭得住那一班骄奢的红星们。
但……他又不似传言中的那般无情。
有人传前两天他派人去找“一哥”过来,给了他试镜机会。“一哥”涕泪纵横,直言会痛改前非。
那是个新栏目,很有发展潜力。
别说傅增湘没给那曾经嚣张地不知自己姓甚的“一哥”最后一次机会。
他……确实够聪明,有手腕,又极具魄力,天生的制作人材料。
但……他对她又不同。
似乎在种种因素背后,特别让着她三分。
有时几乎感到自己在受着宠爱。
那……还是自孩提长大后久未尝过的一种滋味。
呵,与烈尚伦亦不一样。
他的“宠爱”是为他自己,换得她对他更加的柔顺与全心全意。
傅君却好似一无所求,只为他想这样做。
就像当初一炮而红后他想让她马上辞掉莫氏的工作,却被拒绝。
她的理由是年末事忙,公司人手不足,而且以她做人的一贯标准不可以这样随便打个招呼就走人。
虽然对莫氏传媒无甚留恋,毕竟它在最彷徨无助时接纳过自己,是她重新步入社会的新起点和训练场。
何况,父亲常教导她们姐妹,做人做事都要有头尾。
傅增湘拗不过她,只得答应她暂时兼着做,节目也因此由每周两期改为一期。
她心含歉意,但仍打算做满三月,等公司找到合适的人接替再离开。
还是经理先找她谈的话,婉转地言明她大可不必如此迂腐……替公司拉到的广告客户已远远超过提前离职造成的不便。
现在想来……那时也真是幼稚。
而他……竟也默许她依性而为。
换了别的制作也不奇怪。
但他是傅增湘呵!
谁不知道他是TVB的铁面制作,很少容人忤逆的天才?
她……暂且称之为幸运吧。
说也奇怪,仿佛自打与烈尚伦分手以后,幸运之神便一直眷顾着她,万事皆顺。
正如现在的工作,不……按陆明姗的话讲,是她的“事业”一样。
很顺利,超出她和所有人的想像。
 
 
新一期“横波的厨房”,最美味的夏饭。
“嘉嘉和小莲在玩‘你最喜欢’的游戏,”横波微笑着说,“当我听到‘最喜欢的饭是……日式鳗鱼饭’时,有些自责作为‘煮妇’的失败。”稍顿,“我承认……我很迂腐。也许在哈日哈韩的潮流中,日本料理和长今美食当道的今天,传统的民族美食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