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附庸风雅录 作者:阿堵 >

第156章

附庸风雅录 作者:阿堵-第156章

小说: 附庸风雅录 作者:阿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獍茫俊
  洪鑫垚也乐了:“杜雨祥?听着这么像神棍呢?嘿,这小屁孩……”
  八月,方思慎往玉门书院讲学。
  凉州玉门书院这几年声名鹊起,学校各方面都做了许多改革,在学制上也相当灵活。为充分利用外聘师资,八月设了一个小学期,作专业研修之用。
  方思慎这回动身,带着一小两大三个拖油瓶。小的是杜宇翔,大的是洪鑫垚跟厚着脸皮跟过来的梁若谷。梁才子十年奋斗,混进了中央党部直属某政策研究机构,最近心情不好,跑到方老师家里求安慰,听说方思慎要去凉州,立马编个西部基层调研题目,光明正大黏了一路。
  幸亏郝奕如今身为副校长,可为师弟提供许多方便,临时腾出一套周转房,安置这大小四口。洪鑫垚这两年越发低调,基本老婆在哪里就跟到哪里,顺便找些事做。他是头一回到凉州,第二天便联系了当地关系户,四处转悠,挖掘发财机会。而梁若谷调研的名头竟然也不全是虚的,每天早出晚归,神秘兮兮。唯独一个半大孩子杜宇翔,忠心耿耿守在方思慎身边,不离三步之外。
  于是玉门书院国学系便出现了一桩奇景。国立高等人文学院过来的著名学者、客座教授方思慎,不论上课、讲座、研讨,身边都带着个小孩。所有人都传是方教授的儿子,真有人去问时,当事人微微一笑:“不是儿子,是弟子。”
  大家都不信。然而那孩子不论何时,都正儿八经坐在方教授身边,要么自己看书,要么睁大眼睛听课,一副当真听进去了的样子。赶上人不那么多的场合,方教授还会偶尔问他几个基础问题,居然答得一板一眼,由不得你不信。
  玉门书院再如何,也不过是个州级重点。那些想考入京城的学生,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巴结方教授的,不在少数。本着曲线救国的原则,许多人变着法儿讨好杜宇翔。可惜这娃儿连自己爹妈娘舅都不怎么搭理,何况不认识的路人甲,任凭利诱逗哄,毫无反应。
  有了杜宇翔这个挡箭牌,方思慎倒是方便许多。
  “对不起,小宇饿了,他不吃外面的东西。”
  “对不起,小宇累了,我先送他回去休息。”
  没多久,众人又纷纷传说,肯定是儿子,不是儿子哪有这么照顾的。
  直到某天,一个漂亮女生连追大半个校园,拦住方教授,磕磕绊绊告白,杜宇翔扯着方思慎衣袖道:“爸爸,我饿了。”从此方思慎再碰上有人问,尴尬一笑,不做解释,算是坐实了传言。
  洪鑫垚不知从哪里听说此事,得意大笑,把外甥好一通夸赞。
  三个星期后,郝奕才抽出时间,弄了辆越野车,拉着师弟和他的拖油瓶们,往玉门关遗址一游。毕竟方思慎虽然去过多次,另外三位客人可都是头一遭。
  汽车先穿过一座仿古关楼,牌匾上书“玉门”两个大字。杜宇翔眼巴巴地回头张望,又转头望着方思慎,那意思是为什么不在这儿停留。几个大人都知道真正的遗址在一百公里外,方思慎微笑道:“你想知道,请郝老师给你讲一讲。”
  见他转头去看郝奕,便点点头。郝奕得了暗示,慢慢开始讲解,小孩的注意力渐渐吸引过去。后排另外两个听众看得明白,方思慎这是尽一切可能让杜宇翔学习如何与其他人交流。梁若谷靠在椅背上,忿忿然:“金土,你丫就是他妈命好。”
  洪鑫垚勾勾嘴角,不答话。
  郝奕一肚子真材实料,又在玉门盘踞多年,各种史料典故,如数家珍。下车以后,杜宇翔和梁若谷都跟在他身边听故事,洪方二人在后头随便溜达。因为郝副校长的司机打过招呼,并没有工作人员上来拦住要门票。
  天气很好,特意选了傍晚到达,远没有中午那么热。微风拂面,甚至可以称得上凉爽。一座千疮百孔的关隘遗址耸立在天地间,无限高远的蓝天与无边无际的黄沙构成了巨大的背景,衬得那城堡无比渺小孤独。
  几个人静立许久,才开始走动参观。
  方思慎望着梁若谷的背影,道:“他跑出来这么久,没关系吗?”
  洪鑫垚不以为然:“有什么关系,他妈妈有孙子可带,天大的事也挺得过去。太子爷这回折腾狠了,这会儿大概正后悔呢,又拉不下脸来哄人,不随他在外边玩儿高兴了,还能怎么着?”
  方思慎等闲不评论此二人关系,这时候忍不住开口:“汪浵自己结婚生子,却跑到梁妈妈那里去闹,太不厚道。”
  洪鑫垚斟酌一下,才道:“梁子虽然被他搅得结不成婚,这些年可没少招惹,不然你以为他风流才子的名声从哪里来的?连私生子都搞出来了,结不结婚有什么差?”
  汪浵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二十五岁一过,就由家里安排相亲结了婚。期间梁若谷交过几个女朋友,都被他暗地使绊子搅黄了。直到两年前,汪太子有事腾不出手,梁才子偷空出国交流,搭上个外国妞,不想珠胎暗结。女方原本自己带着孩子,最近打算嫁人,几番周折找到孩子他爹,把孩子送回夏国来了。
  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婴儿,梁若谷当成责任收下,梁妈妈却是喜出望外,视若珍宝。汪太子得知此事,怒火中烧,跑到梁母那里放言威胁,他儿子再敢跟别人乱搞,就弄到监狱里去,下半辈子都别想出来。多亏老太太身体硬朗,没有气不得的毛病,否则只怕当场就呜呼了。
  这些乱七八糟,方思慎陆陆续续听洪鑫垚叨咕得差不多。照他的想法,到这地步,不如散了,彼此安生。这时皱着眉不说话,一脸不敢苟同。
  洪鑫垚瞅他一眼,继续道:“汪浵这几年都在外地,老婆孩子留在京里,实际上早就分居了,不过表面维持而已。”犹豫片刻,接着往下说,“他自己虽然不出面,其实一直在背后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真心堂的公益基金,自从他提出来,每年有十分之一固定投在这上头。他的想法,我大概能猜出两分,可惜梁子并不知道……”
  说到这,忽然一笑:“也没准知道,否则以他的脾气,哪里肯忍这么久。说是到凉州来散心,那什么西部基层调研,还不是为了某人明年可能到这边州府上任?”
  两人随意逛着,走到了遗址隔离护栏前。这座孤伶伶的石头城堡,远看只觉渺小,近处抬头仰视,却叫人瞧出雄奇伟岸来。周遭一片荒凉贫瘠,越发显出这历经岁月沧桑的人造景观背后所蕴藏的决心和力量。
  不远处,郝奕正在给杜宇翔和梁若谷讲述,当年那个叫做司代诺的西方人,如何在关城脚下挖出大量汉简,断定此处就是玉门关遗址,然后不打招呼把所有文物带回了自己国家。
  洪鑫垚背起双手,望着戈壁堡垒上风化出的一道道沟壑。
  “哥,你一直不肯跟我去花旗国登记,现在想想,确实也是这么回事。我堂堂大夏国人,干什么要去拿外国的证?以前做不到,现在做不到的事,未必将来也做不到。”
  他想:就这样吧。你既不愿离开,我便陪你留下。竭尽所能,一点点让它变好。
  
    跋

  《附庸风雅录》从2010年11月开始挖坑,到2013年3月完结,用了差不多两年半时间。开始一整年,就在听雪夕照轩论坛有一搭没一搭地更着,当时完全不知道能不能写完,以及会写成什么样子,不过是心里有种表达的冲动,有个编织的念头,手痒不能停。
  然后居然码完了。当设计MM发来排版样稿,三卷页数一模一样,简直巧合得吓人,真是得意非常。又做完了一件事,充实与空虚并至。原本在写的过程中,有过许多杂七杂八的念头,预备完结时都写在后记里。结果面对近乎完美的页码,作为一名强迫症患者,忽然觉得后记很多余。
  更何况,过了这么久,不管当初想说什么,如今大多不记得了。
  最初决定写这样一个故事,是希望拯救自己于日益沉沦的现实生活中。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轻易不可将文字所呈现出的形象去对应作者本人形象。这就跟找对象一样,互补效应很常见。比方说我,会努力写我喜爱的人,渴望的事,尤其是自己无法成为的人,无能做到的事。所以故事里的形象仅是我自己所向往。
  正因为如此,中间几度写得超级郁闷,还是竭尽全力向光明了写。 
  结果反而更加郁闷。因为它更清晰地提醒自己和看文的亲:这不过是个编造的故事。而我们,依旧在泥泞的现实里沉沦。
  我不敢回忆,十八岁考上大学,第一次坐在高等学府课堂里,如何暗暗打定主意,要一口气念书念到念无可念。仅仅不过两年后,就彻底放弃了当初的理想。
  许多年过去,希望、正义、善良、真诚、勇气、坚持……曾经引以为傲视若珍宝的东西,无不一点点主动或被动地舍弃。每一次,都无语望天,无颜自省。活得越来越卑微,越来越胆怯,越来越懦弱,越来越变成自己也不喜欢的样子。
  码字,可以暂时忘记这些。码字也可以提醒自己一些事,不至于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有了这样的理由,我很珍视自己码的文字。哪里好,哪里不好,作为写的人,心里其实再清楚不过。当然,我不会说,也没有所谓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想法。码字是爱好,爱好应该顺应心意,我一贯这样想,也努力这样做。拜托大家体谅。
  最近挖了一个新坑。新坑是本文的反弹效应导致的结果,所以看起来比较欢脱。我不确定故事之后的走向会如何。所谓轻松码字,到我这就是想一出是一出,故而颇神展开鬼画符。有兴趣的亲欢迎去看看。
  本文实体书现货发售中,链接在目录页上面。
  这次属于作者部分的收益将仍旧用于支持王克勤“大爱清尘”慈善项目。有一天跟好朋友提起此事,她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好的慈善活动知道的人不多,影响也不大。我想了一下说,大概是因为它面对的是最纯粹的黑暗和苦难吧。人之本性趋吉避凶,太过纯粹的黑暗和苦难,会令人望而却步。比方我,也就偶尔捐点业余灰色收入,真去当一线志愿者,是做不到的。
  不敢奢望升华,但求免于无止境的沉沦。
  与君共勉。
  阿堵
  癸巳年秋
  


━━━━━━━━━━━━━━━━━━━━━━━━━━━━━━━
小说下载尽在http://。。 ……【】整理 
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