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邱晓悠然 >

第12章

邱晓悠然-第12章

小说: 邱晓悠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下午五点四十了,小智提醒了邱晓,邱晓忙收拾好自己和三儿的书包,拎着下了楼,叫上还在疯玩的三儿和另两个同村的小孩。一起向镇西的坐车点走去。快六点众人等到李二喜,坐上三轮回村了。

邱晓回到家,放下书包,倒水喝了后,先去“昆明池”里收了水,然后准备做饭了。经过近半个月的学习与实践,邱晓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用厨房里的灶台生火做饭了。做晚饭的时候,邱晓多做了一些,准备待会找个饭盒装上,明天带到学校当午饭。

吃过饭以后,邱晓看到池里的水又蓄了起来,在院子里走了一圈,让小智观察菜地里的小芽们长势如何,是否需要浇水。这些种子种下去已经有4天了,昨天起邱晓就发现已经有好些种子发芽了,那些还没有发芽的据小智观察也都有发芽的迹象了。看着刚刚冒出来颤巍巍、绿油油的小嫩芽们。邱晓表示心情很好。

巡视完菜地,邱晓学习兴趣高涨地决定继续英语学习,现在他通过一中午和下午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在小智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全部字母的发音,还学了几个简单的单词。当然记忆是否深刻这需要今后长时间的复习和考验了。

到了晚上十点,小智提醒该休息了。邱晓这才收拾书包根据早上抄的课程表提示准备好明天所需要的课本后,上床休息了。

18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9月11日,早上6点,邱晓就起床了。忙完早上的“功课”,不等三儿来找,就背着书包拿着饭盒袋子出门上学了。

从今天起,对邱晓来说,崭新的生活开始了。

正式开学后,邱晓基本上每天都过着规律的生活,平时上学,按时做“早晚课”,而周末则继续进山,准备趁着现在是秋天,山里出货多,多收一些,帮小智也多完成一些任务。

在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邱晓对他们的学校和老师也都有些了解。整个镇中学加上校长一共只有八个老师,再加上负责食堂的老钟夫妻俩和看门的老吴头,统共就11个人。绝对算得上是所“袖珍版”的中学校了。其中八个老师之中教初二和初三的各有三个老师,而他们初一年级一共就俩,小郭老师和老程老师(也是校长)。

因为学习老师太少了,根据这所学校的惯例,一般每组接初一的老师都会把这一届的学生一直带到初三毕业,因此邱晓他们这届初中三年就会只有两个老师授课了。其中,老程老师教语文、历史、地理和生物并且担任初一一班的班主任,而小郭老师则教英语、数学、和之后的学期要学的物理和化学,对了,因为小郭老师年纪轻又是男老师,还是从省城大学里毕业的高材生,因此他还兼任了整所学校六个班的所有体育课和音乐课。

邱晓看不出来,郭老师的体育到底好不好,因为他上体育课的时候基本自己不怎么动的,最多只是在做准备活动和某项运动的时候给大家做过一两次的示范,剩下时间都是让学生们自己来,他只负责在旁边看着,有时候甚至直接给几个篮球让大家自由活动了。但是在音乐课上,郭老师却是表现出了很好的音乐素养。他不但会弹手风琴(这是学校唯一的一件乐器,年龄已经不可考了,但目前还算能正常发挥功效),还会吹口琴、笛子,甚至有次郭老师还向大家吹嘘自己会的乐器多了,不提钢琴小提琴,甚至还会拉二胡、弹三弦呢。为此邱晓班上有个同学家里有亲戚在县文化馆,一次特意借来了这几样乐器(钢琴体积太过庞大就算了),大家就是想试试郭老师是不是真的有他说的那么“神”?但是没有想到,郭老师还真的就有他自己说得那样“神”!什么乐器到他手里都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为此大家都私下谈论,不知道为什么郭老师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就跑到他们这个贫困县来了?甚至现在又到了他们这个更贫困的乡镇中学来教书呢?对于答案直到很久以后,邱晓才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一点因由,原来小郭老师这是“一切为了爱情啊”。郭老师在大学时谈的女朋友老家就是清澜县的,毕业后女方家长给她在自己县里安排了一个公务员的位子,那时正处在热恋期的郭老师为了能和女朋友长相厮守,依然放弃了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来到了清澜县,当时被女方家长给安排到了县中工作,这样看起来好像在清澜县这里也很是不错的工作了。可是,郭老师的千里追随的爱情,最终没有抵过现实社会里的利益纠葛,他的那位女朋友一年后换了一个县委书记的公子做男朋友。而郭老师的存在就在其他两人眼里有些“多余”了,这不,龙角镇一向县里申请要人,原本开学就应该带自己第一个高三毕业班的郭老师就被“以组织需要”的名义“借”调到了这个全县最穷的乡中学教书了。而能否再回县上这就取决于那位县委书记会干多久了。

————

升做初中生的邱晓,现在对学习是十分用心的,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邱晓每天都在小智的督促与辅导下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认真复习。因为是初一课程,其实大家也都是新生,课程与小学没有太多的延续性,所以学习上很快赶上了进度,并且有着赶超所有人的趋势。

但在初一二班,邱晓的人缘居然和城里小学时一样,都不太好,只是这次的原因和以前不同。而造成班里其他人不怎么理睬邱晓的原因居然是——

因为邱晓长得“太好”了,像个“城里人”。对邱晓班上的男生来说,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邱晓就像个女孩子(当然这是要看和谁对比了,邱晓其实长得很标准的十三岁小男孩身材,而且现在的邱晓其实已经比在A市黑很多了,可是他的皮肤不怎么晒得黑,他也没办法啊),大家觉得带他一块玩,感觉像和女生玩,太怪异了。而女生则觉得邱晓居然比自己还白净好看,处于说不清楚的自卑和嫉妒心理,也都是离邱晓远远的。

对此,邱晓很苦恼,他不想自己的初中生活和小学一样,自己一个人度过。可是却一直打不破这种局面。但是,转机却在不经意间出现了。

开学没过几天,同时兼上英语课的班主任郭老师发现,班里的邱晓同学的英语发音非常标准,这在一所大家普遍口音较重的乡镇学校里来说是很少见的。更何况邱晓的发音居然比自己都要标准。这不太好理解啊。于是一天英语课后,郭老师把邱晓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向其询问“发音标准”的原因。

邱晓乍一听老师的问话,楞了一下,过一久才反应上来,忙答道,自己的发音是跟着磁带练习的。遂讲述自己到县城买了复读机和初一课本同步的英语磁带,这段时间一直在家自学的事情。

郭老师听了很高兴,充分表扬了邱晓这种热爱学习的行为。之后又委婉地提出请求,做为一所镇中学,虽然现在校舍已经被翻新了,但在其他配件上却是无法再做要求的,毕竟县教育局的工作也不好开展啊,不能有什么好处都叫你们九龙乡都站了去啊,县上还是要兼顾全局的嘛。因此镇中学除了拥有了全县最好的校舍外,其他就……大家都懂的。

而学校原来的一台可以播放磁带的收音机早就老旧的不能用了,据镇上电器修理铺的老板说,已经没有什么修理的必要了,直接扔了比较划算——不占地啊。而作为山村里的人家能出钱让自家孩子来上学已经不错了,是不可能有多余投入给孩子学其他的。即便是镇上的人家一次拿出几百元就买个小小的放磁带的小机器也是要深思熟虑的。因此,郭老师希望邱晓,看他能不能把自己的复读机和磁带共享出来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学习进步?

邱晓听了郭老师的请求,只是踌躇了一下就同意了,但提出要求,复读机耗用的电池自己是不会负担的。郭老师看到邱晓很轻易地就同意了。又夸赞了一番才让邱晓回班级教室了。

虽然我们的邱晓同学是有些“财迷”,有些“护食”的。但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13岁男孩,对自己的一些小的付出能够帮助到自己的同学,他还是愿意做的,另外,邱晓也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善他和班里同学人际关系的好机会。想通这些,邱晓大方地把自己的复读机和磁带拿到了班里,又去镇上的电器店买了一对小音箱。便于把声音放出来,有助于大家一起听。

就这样,之后的日子里,在初一二班,每天中午一吃完饭,路过他们教室的人就会发现,这时总有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听着磁带里的标准发音跟着一起练习英语的场景。渐渐地这个现象把隔壁初一一班的同学吸引了过来,而之后更是还影响到了往上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甚至是老师。初二、初三的英语老师特地找到郭老师,商量着看能不能把邱晓的复读机借一下,大家轮着听啊,当然了,电池和初二、初三的磁带他们会自己解决的。郭老师不得已抹不开面子,只能又找邱晓商量,但是邱晓没有说什么就答应了下来,邱晓想的简单,反正复读机已经借出去了,实际上成为“公用物品”了,这借一个是借,借一群也是借啊,对他没什么影响,说不得反而还会有好处呢,这谁也说不定的。

从此,邱晓因一台小小的复读机从“闻名”全年级进而“闻名”全校,学校老师、同学、学生家长们都对他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纷纷提出高度表扬。而邱晓想改善和同学之间关系的目的,绝对是超额完成了。此后邱晓不仅和自己班同学打成一片,关系“铁”得不得了,而且啊,邱晓之后三年间和几乎全校的师生相处的关系一直都不错。而他之后不断表现出来的好成绩,则把自己的知名度一再提升,通过几届全校师生的对外宣扬,几年后邱晓离开镇中学去了县中上高中时,他的名字在整个九龙乡的学生的家长之间几乎是家喻户晓,好多人家都知道,石湾村出了一个好后生,不仅学习好得很呐,而且人家的人品更是没话说。

而那台给邱晓带来好运的复读机则在邱晓离校后,被邱晓送给了母校,让他的学弟学妹们因此继续受益,而这台复读机的质量也确实如当初卖它的书店老板说得那样——非常过硬啊,在如此高频率的使用情况下,一直为镇中的学生们服务到了邱晓离校后的第三年。而它的“遗体”也被当时的镇中校长收藏了起来,说是作为镇中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

19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进入10月后,天气渐凉,山里的物产就慢慢少了,而山里有时可能会有雨雪,也使得进山变得很不安全,李叔严厉警告过邱晓。因此邱晓为了抓紧今年最后的时机,国庆放假的七天时间里邱晓几乎都是在山里过的,每天早早起来,天擦黑才回家。整个人累得不行,但是收获颇为丰富,如果小智有嘴巴的话,这时肯定已经把嘴角扯到耳根了。

因为邱晓一直表现的很独立,而且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时间长了,李叔李婶也都比较放心,对他的关注就少了。之前每个周末进山时,三儿经常会跟着的,就是李叔也跟过那么一两次。而对于他们的陪伴,邱晓不能拒绝,也不会拒绝,因为他们都是为邱晓好,是真正关心邱晓的人。

有人在的时候,邱晓就会很注意,只是自己采一些蘑菇、野菜带回家或晒或吃。只在自己有机会单独进山时才会大肆收取。通常这种时候最高兴的是小智,因为一方面每收取一些食材,离任务完成可以(可能)升级就会更近一点,而且这种无外人的时候小智可以肆无忌惮地和邱晓聊天,而不会被邱晓拒绝。小智也是个怕寂寞的孩纸。

但对于李家因为农忙,三儿在休息日多半都要帮家里干活,所以邱晓才能自己一个人经常进山。

过了国庆以后,天气逐渐变冷了,院子里的菜地也都收的差不多了,邱晓为了能继续种菜,一面做部分任务一面也为了能继续吃上新鲜蔬菜,决定在自家院子里搭个简易暖棚。邱晓在自家柴房里翻找出一卷透明塑料布,又找李叔帮着在后院向阳的墙角用竹子搭建了简易架子,再在上面蒙上找出来的塑料布。

因为塑料布数量有限,简易暖棚面积不大只有不到十来个平方。只依着墙根种了一点冬天难吃到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还有小白菜等叶子菜。这个暖棚种的菜,最终收进戒指的其实不多,一部分自己平时吃掉了,一部分送给了李叔李婶家,还保留了一部分,藏在地窖里,准备放假后带给在城里的爸妈,因为冬天北方城市的菜,价钱又贵,又不新鲜。邱晓一直想把自己的劳动果实能和爸妈一起分享的。

————

邱晓跟着爸妈做了这么多年的小生意,再有自己的财迷属性。因此对任何能赚钱的事情都是比较敏感的。这不,在元旦前的一天,邱晓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