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奉子相夫(完结) >

第33章

奉子相夫(完结)-第33章

小说: 奉子相夫(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老太太、大*奶:二爷房里的香蕊姑娘,生了,是个哥儿”

    老太太大喜:“是个哥儿?真太好了不是未到日子吗?这就生了?”

    婆子低着头:“香蕊姑娘不小心碰着了,哥儿提前来的”

    徐小敏高兴地拍手道:“二哥哥有儿子了父亲不定有多高兴呢”

    徐小婉暗暗瞪了她一眼,徐小敏一怔,回头看见宁如兰头垂到胸口,忙伸手掩住嘴巴。

    媚娘笑道:“恭喜老祖宗,又添重孙儿这哥儿来得正是时候,明天冬至,一年里最隆重的祭祖之日,他这是来拜祖先了呢”

    大家都笑了起来,徐老太太更高兴了:“对对,这孩子真真是个有福气的唤季妈妈来,进内室取两样礼,一样赏香蕊,一样给哥儿”

    媚娘说:“香蕊生产,公里原也该有赏的物件和银子,孙媳这就回去让人……”

    徐老太太沉吟了一下:“朗儿这么些年只有一个大姐儿,如今也算儿女双全了。你如今管着家,该亲自走一趟,也算是替我看看孩子……若是下雪路滑,让婆子们抬了软桥去”

    媚娘应了声,回头去看着徐俊英,徐俊英不等她开口,点头道:“去吧,这些事你原该做的”

    本想装个样子嘱他回去时小心路滑之类,反得了他这句冰冷的话,媚娘彻底无语,转身往外走,却听宁如兰道:

    “大嫂等等,还是我陪你去吧?”

    媚娘边走边摆手:“外边冷得很,你不用来……三爷送如兰回屋吧”

    甘氏看了看四爷,又看了看老太太,终是不敢作声。

    徐俊轩却站起来:“老祖宗,外边雪下得很大,园子里黑咕隆冬的,我也往那边走,顺路和大嫂过去吧?”

    徐老太太想了想,对瑞雪说道:“我倒忘了,老六进来时满身雪花,他倒是有件披风。你去开柜子拿那件大红绣金牡丹带斗蓬的厚绒披风给大*奶,她还弱着,莫冻坏了。再多叫些婆子跟去,拿它十几二十个灯笼,防着莫让跌倒了。老六就一起回去罢,带上三姑娘四姑娘,她们也往那边走,一路有个照应,你记住:送你大嫂到院门口就好,千万莫跨进那院子你是要赶考的人,女人生孩子不是玩的,带着煞气和晦气,你近不得”

    徐俊轩应着:“孙儿记住了”

    徐小婉和徐小容向老太太和哥嫂行了礼,早有婆子送来厚披风,服侍着系好,准备跟着徐俊轩出门。

    瑞虹帮徐俊轩系上披风,朝屋里人团团做了个揖,带上两个妹妹转过屏风,出门赶媚娘去了。

    徐俊英看着那扇洒金点梅屏风,终究做了决定:“还是我跟去吧,待会接了媚娘直接回清华院,只让婆子们来回老太太话,省得两边跑”

    徐老太太看着他,一脸的紧张:“你却不能去过那院门口都不行的坐着喝杯茶,让婆子们拿了灯笼送你回院歇着,明日要早起拜天地各方神位,祭祖……老三老四也一样,祖上积德,你们大哥承了爵位,又多建功勋,自是要照应着家里,你们出了年就各有官职,今晚要歇好,养足精神,明日祖宗牌位前可力儿磕头,知道了没有?”

    徐俊雅、徐俊庭并排站好,躬身到地:“孙儿记住了孙儿铭记祖宗恩德,不忘祖母慈爱,和大哥的提携”

    徐老太太满意地点着头,脸上绽开笑容:“好好,都是我徐家的好儿郎”

    又对站在身旁的徐小容说道:“明日祭祖,姑娘们也要认真些,祖宗庇佑,你们日后嫁得好婆家,那是一辈子的福份”

    徐小容福下身子:“谨遵祖母训示”

    徐老太太伸手牵过她来:“等会与你三哥三嫂嫂一路回去,看看婆子有没有送了披风来,若没有,祖母也给你一件”

    徐小容往老太太身边靠了靠,笑着说道:“谢谢祖母”

    自婆子来报香蕊生子,媚娘起身离去,徐俊轩急忙带了徐小婉、徐小敏顺路跟着,徐俊英也要走,这屋里便乱了套。徐老太太训话,徐家子孙自是要团团围站在她面前听,宁如兰、甘氏都悄悄站到自己丈夫身后去,没人在茶案边陪庄玉兰,她独自守着茶案,看着一炉旺旺的炭火,冒着热气的黄铜水壶,什么情绪都没有了,直恨不得捡起个茶杯砸烂,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正文 第四十六章冬至

    第四十六章冬至

    冬至日,瑞雪纷飞,寒气逼人,房顶、地上、路面、树冠,到处都覆上一层软绵绵的厚厚积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天亮之后鹅毛大雪越下越大,十步开外就分辨不出人影。

    祭祀活动照常按时进行,合府上下老幼穿戴整齐,天不亮就聚到祠堂里去,与别府赶来的族人一道,准备应吉时祭拜祖先。

    三牲礼和各种各样的供品是早备好了的,一声令下,热气腾腾地就摆到供桌上去。

    然后是徐姓男丁依班辈长幼之序在祖宗牌位前列队站好,司礼先高声颂赞祖先德行,之后才唱跪拜之礼,反反复复,起起跪跪,大约一个时辰,才算完成,还不能走开,仍要定定站在原地,听族中长辈训话,再述祖先各种仁德事迹,告诫族中子弟应禀承祖先优良传统,不忘列祖列宗云云,如许又过大半个时辰,男丁祭拜活动才算结束。

    男人退下,女人们仍按前例,排队进入祠堂,同样的程序,女人们做起来就难些,起起跪跪,便有人当场损了腰,腿脚打颤,几乎不能坚持到最后。

    这就是一年到头最隆重的冬至祭拜礼仪,媚娘做为长房大*奶,又是候夫人,全幅诰命头面装束,身份显贵,原是站在第三位,却被派上了第一柱香,面对上边林立的祖宗牌位,她面上神情恭敬端肃,内心却暗自腹诽:还不知道能不能从徐府得点好处去,倒先花大力气辛辛苦苦拜了徐家祖先。唉就算是为了恒儿吧,可人疼的恒儿啊,说到天上去都是自己的儿子了

    嗯,是秦媚娘和岑梅梅共同的儿子

    还有那个,徐俊英,他也有份。

    真是可笑,说不得啊

    今天的祭祀恒儿也参加了,由一名年轻家丁抱着站在他该站的位置上,紫色锦袍,缀金箔珍珠虎头帽,颈上是八宝攒金丝长命锁,脚上蹬着镶宝石厚底小牛皮靴,郑夫人把他打扮得一点不含糊,偏他很懂事,祭祀过程历经那么长的时间,他既不哭也不闹,抿着小嘴儿,好奇地四面张望,注视长辈们的举动,族中老辈人看着这个健壮可爱的小娃娃,禁不住喜笑颜开,不住口地夸赞他有乃父和祖上之风,徐俊英只淡淡一笑,并不搭腔。

    之后便是小辈给长辈行礼,其意义就跟春节里给长辈磕头一样,只是需要小辈们拿出足够的诚意,因为这一天里长辈只管受礼,没有压岁钱相赠。

    媚娘和宁如兰站在一起,看恒哥儿在那个年轻家丁的扶持下,先跪拜了太祖母,徐老太太看见恒哥儿这副讨喜模样,也爱得不行,硬是要抱他一抱,亲了亲才放下,恒哥儿又和慎哥儿一道,给二老爷徐西平磕头,徐西平呵呵笑着,一一扶起,摸了摸慎哥儿的脸,把恒哥儿抱起颠了颠,恒哥儿便咯咯笑出声。再下来便是给徐俊英磕头,徐俊英背着手,站得挺直,只淡淡说声:

    “好,快快长大,起吧”

    竟是一个也不扶,两名家丁只好各自扶了小主子起来。

    两个小男孩再往下行礼,际遇便越来越好,叔父们一般都会抱着哄逗一番,才放他们走。

    媚娘看着徐俊英那臭屁样,恨得牙根痒痒:那算什么父亲,算什么长辈啊?

    当过将军了不起吗?很铁血很酷别娶妻当爹啊,人家小小孩儿,一跪一拜容易吗,就这样给他赚到了

    她心里默默回想了一下,从她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天来,徐俊英竟然像是一次都没抱过恒儿,只除了那晚上怀疑她是僵尸,想从她怀里抢走恒儿除外。

    他不喜欢恒儿

    为什么?这么漂亮可爱的孩子,他的亲生骨肉,他竟然看着不动心,没有一点要抱要亲的欲望?

    媚娘满腹疑虑地看着徐俊英,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的徐俊英也很有压力,恒儿送回到徐老太太面前,老太太笑呵呵地招手叫徐俊英过去:

    “来来你常年在外,父子本就生份,可不能再冷落了恒儿去,该抱着亲近一下。你啊,当父亲的人了,那脸儿不要总板着,这是你儿子,不是你手下的兵卒”

    徐俊英没奈何,只好从家丁手上接过恒儿,小小的恒儿许是不习惯徐俊英的冷漠,不敢笑也不敢哭,父子俩同样板着个脸,大眼瞪小眼,谁也不作声,反逗得旁边的人们笑声不断。

    二太太笑道:“真真是,父子就是父子,一个脾气,这眉眼神情,差不了半分”

    徐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可不是恒儿又像他祖父,又像他父亲,可人疼着呢。俊朗昨晚刚生的哥儿怎样?哭不哭闹?刚才可是在祠堂报了讯?”

    二太太喜滋滋地道:“承老太太记着,有二老爷呢。那孩子真是好,不哭不闹,按说早来了半个多月,却机灵得很,头发黑缎子似的,两只眼睛,啧啧,可有神采了”

    徐老太太不住点头:“好好,是个好孩子俊英的恒儿推迟了半个多月,前番为他掐算的游方道士说因了这一迟,是个极贵的命。俊朗这个,却是早来了半个多月,寻个时机也给他算一算。这兄弟俩,一迟一早,却也奇异得很”

    “可不是,二老爷问过人了,也说是个极好的命相呢”

    “那就好,那就好哎哟这两个小冤家,真是喜煞人了。”

    徐俊英没耐心听这些,转头见媚娘站在那边看着他,可巧恒儿也瞧见了媚娘,躁动起来,扯着徐俊英的领子,指着媚娘呀呀喊出声,媚娘想着徐俊英会把孩子抱过来给她,谁知他一招手,还是那个年轻家丁走出来,徐俊英把恒儿交给家丁,吩咐了两句,那家丁竟抱了恒儿走开,见都不让见着媚娘了。

    媚娘气得吸了口冷气,宁如兰拍拍她的手:“你待会要做的事多着呢,大爷也是怕恒儿在这反而拖累了你。”

    媚娘想想一会真的会很忙,要打理很多善后事务,又要随老太太见很多族里人,之后就是开宴,打点派送祭品等等,还真没有空闲抱恒儿,只好闭嘴,不作声了。

    将近午时,祭祀方告结束,全族人一起,将在祠堂院内两侧的敞厅摆开宴席,男女老幼几百口人,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团圆饭,因防着大雪路滑,行走不便,媚娘回过徐老太太和二老爷,发话下去,各桌只放一小坛酒,让大家喝一两口暖身便行,族人无不赞同,夸当家大*奶年纪轻轻,却思虑周全。又见大雪仍厚厚地下着,也没心机多待,都想赶早回家,于是吃饱饭食,各家领了些大供桌上撤下的祭品,欲带回家再供于各自的小祠堂小供桌,纷纷辞别而去。

    入夜,徐府又在大花厅里摆了两桌,仍由媚娘亲自挑选食材,让蔡妈妈张罗的火锅宴,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着,媚娘和宁如兰也入席一起吃,不时起身照看,为长辈布菜,劝弟妹多吃,媚娘又让从酒库搬了几坛上好的杏花酒来,二老爷一看,不禁暗喜,却隐忍着不作声。

    他是爱喝酒的,顾念着七爷徐俊杰刚去世,作为长辈,家宴上不但自己不喝或少喝,还应控制着小辈子们喝酒作乐。但他新添了孙儿,长子徐俊朗终于有了儿子,心里早想着该喝杯酒以示庆贺,又怕老太太责怪,嫂嫂郑氏不喜,便没提出来,侄媳媚娘却是个爽快人,不声不响上了酒,他乐得顺水推舟,什么也不说,子侄给斟上了便喝,清香甘洌、柔顺醇美的杏花酒入口,满心舒畅,眉开眼笑。

    郑夫人眼里带着红丝,不满地看着媚娘,这没心没肺的女人,这时候拿酒来让人喝,一点不为俊杰伤心,她真的就什么都忘记了吗?

    她今天躲起来哭了几次,看着族里子侄祭祖,往年儿子徐俊杰站的位置,今年站了别人恒儿给族里长辈行礼,给俊英磕头,他那冷冰冰的样子刺痛了她的心,若是俊杰在,他会双手把恒儿扶起来,抱在怀里花厅里全家热热闹闹过冬至,吃香的喝辣的,她的儿子在哪里?老七俊杰,他被家里人忘怀,一个人孤单单地躺在黑暗冰冷的地下

    酒过三巡,老太太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郑夫人再也忍受不住,忽然捂着嘴痛哭出声

    热闹和乐的厅里瞬间静了下来,喝酒的悄然放下了杯子,吃菜的轻轻放下筷子。

    媚娘正抱着恒儿,喂了他两口肉汤,见状头脑里嗡然一声响:糟糕昏头了竟然让上酒,那个,那个什么老七徐俊杰,徐俊英的异母弟弟不是刚死不久吗?自己忘了个一干二净

    她呆望着郑夫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