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

第55章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55章

小说: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邻生见其病惫,日遣馆僮馈给食饮。生至是疑李,因谓李曰:“吾悔不听莲香之言,以至于此!”言讫而瞑。

移时复苏,张目四顾,则李已去,自是遂绝。

生赢卧空斋'37',思莲香如望岁'38'。 一日,方凝想间,忽有搴帘入者,则莲香也。临榻哂曰:“田舍郎'39',我岂妄哉!”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莲曰:“病入膏肓'40',实无救法。姑来永诀,以明非妒。”生大悲曰:“枕底一物,烦代碎之。”莲搜得履,持就灯前,反复展玩。李女入'41',卒见莲香'42',返身欲遁。莲以身蔽门'43',李窘急不知所出。生责数之'44',李不能答。莲笑曰:“妾今始得与阿姨面相质'45'。 昔谓郎君旧疾,未必非妾致,今竟何如?”李俯首谢过。莲曰:“佳丽如此,乃以爱结仇耶?”李即投地陨泣'46',乞垂怜救。莲遂扶起,细诘生平。曰:“妾,李通判女'47',早夭,瘗于墙外'48'。已死春蚕,遗丝未尽'49'。 与郎偕好,妾之愿也;致郎于死,良非素心。”莲曰:“闻鬼利人死,以死后可常聚,然否?”曰:“不然。两鬼相逢,并无乐处;如乐也,泉下少年郎岂少哉!”莲曰:“痴哉!夜夜为之,人且不堪,而况于鬼!”李问:“狐能死人,何术独否?”莲曰:“是采补者流,妾非其类。故世有不害人之狐,断无不害人之鬼,以阴气盛也。”生闻其语,始知狐鬼皆真,幸习常见惯,颇不为骇。但念残息如丝,不觉失声大痛。莲顾问:“何以处郎君者?”李赧然逊谢。莲笑曰'50':“恐郎强健,醋娘子要食杨梅也。”李敛衽曰'51':“如有医国手'52',使妾得无负郎君,便当埋首地下,敢复然于人世耶!”莲解囊出药,曰:“妾早知有今,别后采药三山'53',凡三阅月'54',物料始备,瘵蛊至死'55',投之无不苏者。然症何由得,仍以何引'56',不得不转求效力。”问:“何需?”曰:“樱口中一点香唾耳。

我一丸进,烦接口而唾之。“李晕生颐颊,俯首转侧而视其履。莲戏曰:”妹所得意惟履耳!“李益惭,俯仰若无所容。莲曰:”此平时熟技,今何吝焉?“

遂以丸纳生吻,转促逼之。李不得已,唾之。莲曰:“再!”又唾之。凡三四唾,丸已下咽。少间,腹殷然如雷鸣。复纳一丸,自乃接唇而布以气。生觉丹田火热'57',精神焕发。莲曰:“愈矣!”李听鸡呜,徨别去。莲以新瘥,尚须调摄'58',就食非计;因将户外反关,伪示生归,以绝交往,日夜守护之。李亦每夕必至,给奉殷勤,事莲犹姊。莲亦深怜爱之。居三月,生健如初。李遂数夕不至;偶至,一望即去。相对时,亦悒悒不乐。莲常留与共寝,必不肯。生追出,提抱以归,身轻若刍灵'59'。 女不得遁,遂着衣偃卧,其体不盈二尺。莲益怜之,阴使生狎抱之,而撼摇亦不得醒。生睡去;

觉而索之,已杳。后十余日,更不复至。生怀思殊切,恒出履共弄。莲曰:“窈娜如此'60',妾见犹怜,何况男子。”生曰:“昔日弄履则至,心固疑之,然终不料其鬼。今对履思容,实所怆恻'61'。 ”因而泣下。

先是,富室张姓有女字燕儿,年十五,不汗而死。终夜复苏,起顾欲奔。

张扃户,不得出。女自言:“我通判女魂。感桑郎眷注'62',遗舄犹存彼处。我真鬼耳,锢我何益?”以其言有因,诘其至此之由。女低徊反顾,茫不自解。或有言桑生病归者,女执辨其诬。家人大疑。东邻生闻之,逾垣往窥,见生方与美人对语;掩入逼之,张皇间已失所在。邻生骇诘。生笑曰:“向固与君言,雌者则纳之耳。”邻生述燕儿之言。

生乃启关,将往侦探,苦无由。张母闻生果未归,益奇之。故使佣媪索履,生遂出以授。燕儿得之喜。试着之,鞋小于足者盈寸,大骇。揽镜自照,忽恍然悟己之借躯以生也者,因陈所由。母始信之。女镜面大哭曰:“当日形貌,颇堪自信,每见莲姊,犹增惭怍。今反若此,人也不如其鬼也!”把履号,劝之不解。蒙衾僵卧。食之,亦不食,体肤尽肿;凡七日不食,卒不死,而肿渐消;觉饥不可忍,乃复食。数日,遍体瘙痒,皮尽脱。晨起,睡舄遗堕,索着之,则硕大无朋矣'63'。 因试前履,肥瘦吻合,乃喜。复自镜,则眉目颐颊,宛肖生平'64',益喜。盥栉见母,见者尽胎'65'。 莲香闻其异,劝生媒通之;而以贫富悬邈,不敢遽进。会媪初度'66',因从其子婿行,往为寿。媪睹生名,故使燕儿窥帘志客'67'。 生最后至,女骤出,捉袂,欲从与俱归。母诃谯之'68',始惭而入。生审视宛然,不觉零涕,因拜伏不起。

媪扶之,不以为侮。生出,浼女舅执柯'69'。 媪议择吉赘生'70'。 生归告莲香,且商所处。莲怅然良久,便欲别去。生大骇泣下。莲曰:“君行花烛于人家,妾从而往,亦何形颜?”生谋先与旋里'71',而后迎燕,莲乃从之。生以情白张。张闻其有室,怒加诮让。燕儿力白之,乃如所请。

至日,生住亲迎。家中备具,颇甚草草;及归,则自门达堂,悉以毯贴地'72',百千笼烛,灿列如锦。莲香扶新妇入青庐'73',搭面既揭,欢若生平。莲陪卺饮'74',因细诘还魂之异。燕曰:“尔日抑郁无聊'75',徒以身为异物,自觉形秽。别后愤不归墓,随风漾泊'76'。 每见生人则羡之。昼凭草木,夜则信足浮沉。偶至张家,见少女卧床上,近附之,未知遂能活也。”

莲闻之,默默若有所恩。逾两月,莲举一子,产后暴病,日就沉绵。捉燕臂曰:“敢以孽种相累,我儿即若儿。”燕泣下,姑慰藉之。为召巫医,辄却之。沉痼弥留'77',气如悬丝。生及燕儿皆哭。忽张目曰:“勿尔!子乐生,我乐死。如有缘,十年后可复得见。”言讫而卒。启衾将敛,尸化为狐。生不忍异视,厚葬之。子名狐儿,燕抚如己出。每清明,必抱儿哭诸其墓。

后生举于乡'78',家渐裕。而燕苦不育。狐儿颇慧,然单弱多疾。燕每欲生置媵。一日,婢忽白:“门外一妪,携女求售。”燕呼入。卒见,大惊曰:“莲姊复出耶!”生视之,真似,亦骇。问:“年几何?”答云:“十四。”“聘金几何?”曰:“老身止此一块肉'79',但俾得所,妾亦得啖饭处,后日老骨不至委沟壑,足矣。”生优价而留之。燕握女手,入密室,撮其颔而笑曰:“汝识我否?”答言:“不识。”诘其姓氏,曰:“妾韦姓。

父徐城卖浆者,死三年矣。“燕屈指停思,莲死恰十有四载。又审视女,仪容态度,无一不神肖者。乃拍其顶而呼曰:”莲姊,莲姊!十年相见之约,当不欺吾!“女忽如梦醒,豁然曰:”咦!“熟视燕儿。生笑曰:”此‘似曾相识燕归来’也'80'。 “女泫然曰'81':”是矣。闻母言,妾生时便能言,

以为不祥,犬血饮之,遂昧宿因'82'。 今日始如梦寤。娘子其耻于为鬼之李妹耶?“共话前生,悲喜交至。

一日,寒食,燕曰:“此每岁妾与郎君哭姊日也。”遂与亲登其墓,荒草离离'83',木已拱矣'84'。 女亦太息。燕谓生曰:“妾与莲姊,两世情好,不忍相离,宜令白骨同穴。”生从其言,启李冢得骸,舁归而合葬之。亲朋闻其异,吉服临穴'85',不期而会者数百人。余庚戌南游至沂'86',阻雨,休于旅舍。有刘生子敬,其中表亲,出同社王子章所撰桑生传,约万余言,得卒读。此其崖略耳'87'。 异史氏曰:“嗟乎!死者而求其生,生者又求其死,天下所难得者,非人身哉?奈何具此身者,往往而置之,遂至然而生不如狐,泯然而死不如鬼。”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沂州:州名。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县。

'2' 孤:失去父亲。《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日孤。”

'3' 馆:寓舍。此谓寓居。

'4' 静穆自喜:以沉静平和自矜。

'5' 日再出:每日出去两次。

'6' 偶至: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此二字。

'7' 丈夫:大丈夫,犹言男子汉。

'8' 斋:书房。

'9' 倾国之姝:谓绝色女子。倾国,或作“倾国倾城”,指美女。《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人与倾国,佳人难再得。“'10'青楼;指妓馆。《玉台新咏》刘邈《万山见采桑人》:”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11'承逆:迎接。逆,迎。

'12'(duǒ朵)袖垂髫(tiáo 条):双肩瘦削,头发下垂。,下垂。袖,垂袖,此谓肩削。髫,头发下垂,此谓少女。少女未笄不束发,鬓发下垂。

'13'秀曼:秀美。曼,美。

'14'若还若往:像是回退,又像前行。言其体态轻盈娜。

'15'葳蕤(w ēi ruí威)之质:谓娇嫩柔弱的处女之身。葳蕤,草名。

任防《述异记》:“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江浙中呼娃草。美女曰娃,故以为名。”

'16'顾亦不常,据二十四卷抄本,原脱“亦”字。

'17'谨:小心。

'18'院中人:妓院中人,指妓女。

'19'绣履一钩:绣鞋一只。履,鞋。钩,旧时女子裹足,致使足尖小而弯,鞋形尖端翘起如钩,故称。

'20'萧索:本指秋日景物凄凉,此谓精神萎靡、气色灰暗。

'21'对妾云尔:原文脱一“妾”字: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22'月殿仙人:传说中的月中仙女,即嫦娥。旧时诗文常用以喻美丽的女子。

'23'惫损:疲惫、消瘦。

'24'析析:散乱的样子。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拆拆”。

'25'旦旦而伐之:本谓天天砍伐树木,见《孟子。告子上》;此谓天天放纵淫欲。旦旦,日日,每天每天地。伐,砍伐。旧谓淫乐伐性伤身。《吕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日伐性之斧。”

'26'痨尸瘵(zhài 债)鬼,指因患肺病而死的人。旧时肺结核为不治之症,称痨瘵。痨,此据青柯亭刻本,原作“病”。

'27'刀圭药:一小匙药。刀圭,古时量取药末的用具。章炳麟《新方言。释器》谓刀即“”;刀圭,古读如“条耕”,即今之“调羹”。'28'洞下三两行:泻了两三次。洞,中医术语,下泻,通“”。行,次。

'29'德:感激。

'30'肤革充盈:谓身体又结实起来。肤革,皮肤。

'31'巫医:巫师和医师。此指行医治病。

'32'为怼(duì对):产生怨恨。

'33'结舌:说不出话。

'34'不虞:没有意料到的事。

'35'怫(f ú孚)然:恼怒的样子。

'36'(zhān 占)粥:黏粥。《礼记。檀弓》:“粥之食。”《疏》:“厚曰,稀曰粥。”

'37'赢卧: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赢卧”。

'38'望岁:饥饿而盼望谷熟。《左传。昭公三十年》:“闵闵焉如农夫望岁,惧以待食。”望,原作“往”,据二十四卷抄本改。

'39'田舍郎:农家子弟,含讥讽之意的戏称。

'40'病入膏盲(huāng荒):谓病情恶化无法可医。《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苦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膏盲,古代医学指心脏与隔膜之间。'41'(x ū须)入:一闪而入。,同”“,忽然。

'42'卒:同“猝”,突然。

'43'蔽: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闭”。

'44'责数(shǔ暑),列举事实加以责问。

'45'面相质:当面对质。质,询问。

'46'投地陨泣:谓伏地哭泣。投地,下拜,拜伏于地,陨泣,落泪。'47'通判:官名。明、清为知府之佐,各府置员不等,分掌粮运、督捕及农田水利等事务。

'48'瘗(y ì意):埋葬。

'49'“已死”二句:意谓人虽已死而情丝未断。丝,谐“思”。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遗丝,原作“遗思”,此据二十四卷抄本改。

'50'曰:原无此字,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51'敛衽(r èn 任):整理衣襟而拜。衽,衣襟。

'52'医国手:本指医术居全国之首的高手,此指能起死回生的神奇手段、本领。

'53'三山:神话传说中的三神山,即方丈、蓬莱、瀛洲。见王嘉《拾遗

记。高辛》。

'54'凡三阅月:共历三月。阅,历。

'55'瘵(zhài 债)蛊(g ǔ古):劳(痨)瘵、蛊疾。即民间所谓“色痨”。古人以为淫欲过度所患之痨病(肺结核),为不治之症。蛊疾,犹痼疾。经久不愈之病。

'56'引:药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