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世间自在仙 >

第85章

世间自在仙-第85章

小说: 世间自在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马老目光灼灼,盯视着茶楼之中,专门给说书人留出来一处方桌,根本就无视了小二的热诚表现。

惹得店小二一阵幽怨,大有眉眼抛给瞎子看的凌乱。

杨晨随着马掌柜的,很快就到了一楼说书的地方。

这是一张方桌,上面有着一块方形的木头,其余之外,什么都没有。

“相公,这里是天然居之中说书的地方,你看看,还需不需要准备一些东西?”

杨晨笑道,“还请掌柜的给我准备一碗茶水润润嗓子。”

掌柜的立即让人送来一碗天然居的好茶。

杨晨喝了,舌下生香,满嘴生津,忍不住赞了一声,“好茶!”

马掌柜听了颇有得色,仍是矜持着:“相公谬赞了!”

喝完茶,润过嗓子。

杨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自己的心神宁静下来。

自长这么大以来,杨晨还是第一次面对着这么多的人讲故事,以前的他,从来没有在这么多的人面前说过话。

心中十分的紧张,生怕自己说不好,辜负了整个故事。

“我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上说过,若是站在高台上,对着很多的人说事情的时候,就把这所有的人,都当做一根根的木头,那样的话,就不会紧张了。”

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心中默念,“都是木头,都是木头,都是木头,没有什么好紧张的,没有什么好紧张的。”

一边默念给自己鼓气,一边踏上讲书台。

走到了讲书台上站定。

“那不是邀月才子杨晨吗?”

“他怎么去了讲书台?”

“那是下里巴人为了生计才不得不抛头露面的地方,他去那里干什么,不会是要为我们讲书吧?”

“开什么玩笑,邀月才子可是咱们渭城的骄傲,他怎么会说书呢?”

茶楼之中,不乏有认识杨晨的,此时见了杨晨登上讲书台,眼中都闪过一丝疑惑和不解。

便听得杨晨在讲书台上,抬起头来,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轻轻一敲手中木头,发出轰隆一声闷雷也似的声音。

熟悉的老客都知道。

这是天然居中的讲书人,要开始讲书了。

“他真是要讲书啊?”

“真是丢了我等读书人的脸面!”

“以后,我再也不看杨晨写的诗词文章,免得丢了我等的体统!”

“他这是自甘堕落,这样的大才子自甘堕落,还得挽救一下!”

天然居之中的读书人,看着杨晨,都是目瞪口呆,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同为读书人,他们的同行却讲起了书,简直是给读书人的脸上抹黑。

“我看看他能够讲出个什么,若是还是那老一套,古今奇谈一类,我定然要喷他个满脸开花,让他滚下台下,好好读书,切莫辜负了大好年华和一身才学。”一些读书人,已经决定要狠狠的喷杨晨。

只要杨晨的讲的有一点不好,就把他喷下台去。

一个个读书人,眼睛圆瞪,大有立即化身喷子,猛喷杨晨趋势。

李府。

“什么?杨晨他去天然居讲书了?”躲在书房之中,埋头读书的李刚,听到下人提起,杨晨要在天然居讲书,忍不住一阵狂笑。

“他这是自甘堕落,自寻死路!”

“也只有他这样的土包子,才会如此的目光短浅,真以为讲书博取名望,这样的事情别人想不到吗?”

“只要他这样做了,就是给天下的读书人的脸上抹黑,天下的读书人都容不得他!”

“他以后,还想不想在士林中混?”

“真以为写了几首好诗词,天下读书人就该宠着你吗?真是狂的没边了,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说书,这一次,他死定了!”

“走,咱们也去天然居,好好看看,他会闹出个什么笑话!”

旁边的狗令儿轻声道,“少爷,老爷因为你和杨晨闹别扭的事情,把你禁足了,这几天,不让你踏出书房半步!”

李刚一脸羞恼,“看不上杨晨的笑话,真是心有不甘!”

“你速速去把杨晨说的东西,都给我记上,我定然要找人好好的把这件事在《文报》上大肆宣扬一番,让杨晨名臭渭城。”

云起书院中。

陈夫子皱了皱眉,“真是胡闹,放着好好的才子不做,说什么书?”

“这不是自甘堕落,自找麻烦吗?”

“这杨晨又是炼丹,又是说书,不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简直是不务正业。”

“炼丹也好,说书也罢,都是副业,唯有读书封神才是正道,杨晨他怎么做的都是副业,反而丢了正业,从来没有听人说过,他曾沉心读书过!”

“我必须过去看看,一来给他压压场子,二来规劝他一下,放下俗事,一心读书,争取在开春大考之中,一举考的头名,为自己争光。”

“要知道,金榜题名,便如一****日才捧出,人间万姓自然是抬头争相观望,名声自然而然的就会大涨。”

说着,便带着护身武者,离了云起书院,急匆匆,赶往天然居。

三味书院之中,正在给学子们上课的陆先生,忽然有武者近前,附耳把事情一说,陆先生眉头也是一皱,停了下来。

心中暗闹。

“胡闹,真是胡闹啊!”

“堂堂读书人,放着金榜题名的路子不走,尽做这些歪门邪道的事情!”

“一旦做了讲书人,士林中,谁容得下他?”

“不行,我得去阻止他,免得坏了他前程!”

陆先生顾不得继续教书育人,放下课本,环顾一圈,声音十分严厉,“你们在学堂好好读书,待我回来,便会检查你们的功课,但凡不合格着,便继续在这里学习,直到合格之后,才能回家。”

吩咐完毕,陆先生便匆匆离开了学堂,直奔天然居而去。

且不说众人心思。

单说杨晨登台,心思放空,一瞧讲书木,把众人的目光凝聚到自己身上之后,立刻开讲。

声音朗朗。

环绕在天然居之中。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今天我说的故事是《西厢记》!”

一首诗出,半空之中,仿若有着虚幻的鲜花纷纷落了下来。

众人震惊。

“好一首诗,必成经典啊!”

“开篇第一首诗,就这么厉害,这《西厢记》得有多经典!”

“简直是先声夺人!”

“必须得好好的听一听,这故事,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虚幻的落花纷纷,带着忧伤的气氛。

杨晨不为所动。

继续讲着。

“《西厢记》第一本,张相公闹道场!”

“话说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於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

众人屏息,细细听讲。(未完待续。)

第162章:‘太监’吗?

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点绛唇信手拈来。

杨晨把张郎闹道场这处戏,徐徐讲来。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驽箭乍离弦。。

每一段独白之后,便是一首小曲子。

每一首曲子,都做的华丽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唇齿生香。

在座的每一人,都沉浸其中。

仿佛一个个都代入其中,化身张郎赴京赶考。

仿佛也看到了那黄河九道流雪山,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一段故事,直讲到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却是普救寺中,张郎遇到了崔莺莺,引得意乱情迷。

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佳人远去,空留惆怅。

张郎寄居普救寺中,早晚温习经史,准备赴京赶考。

说到这里。

杨晨喘了一口气。

说道,“这是《西厢记》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的第一折,这一本,共有四折!”

“今天就讲第一折,明日这个时候,我将继续在这里讲《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每日一讲,还请大家光临捧场。”

言毕,杨晨深深的鞠躬。

走下讲台。

天然居中,开始是一阵沉寂。

随后,便有着纷纷杂杂的议论响了起来。

“这是什么东西,都是淫词艳曲!”

“这样的东西,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来讲,简直是不知羞耻。”

“你瞧瞧,都写的是什么?”

“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軃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这一处处都是风流冤业,写这样的东西,就不怕受了恶报,下十八层地狱吗?”

“确实不好,这张君瑞明明是见色起意,品质恶劣之极,怎么就成了才子佳人?要知道,这崔莺莺可是孝期,怎能谈情说爱?”

说这些话的,都是久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听了杨晨讲的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第一折之后,一个个的都面红耳热,心跳不已。

陈夫子、陆先生听了,也是先皱眉,随后渐渐的疏解开来。

“这只是个故事的开头,一个书生,在普救寺中,遇到了河中开府的小姐崔莺莺,从而引得这书生心猿意马。”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一个年轻的书生,一旦遇到貌美如花的女子不心动神摇?”

“只是这曲子,描述的太过露骨,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

讲完第一本第一折后,杨晨并没有立即离开。

而是在天然居之中,寻了一间房子,坐了下来。

细细的听着,天然居中的客人,对这个话本的看法。

这《西厢记》是元朝四大爱情剧之一,此剧一出,便引得天下议论纷纷。

有人说其是淫书,理当烧之成灰,不可流传于世。

有人说是道书,可以令人大彻大悟。

也许,会看的人,这《西厢记》便是道书,可以令人大彻大悟,看破阎浮万象,红粉白骨,不会看的人,看佛经也会入地狱。

至于杨晨,则只是把这《西厢记》当成了一个故事而已,他只是喜欢其中的一曲曲优美的曲子,至于剧情,实则也不是很喜欢。

因为这整篇《西厢记》虽然最终是以大团圆的形式完本的,可是其中对于偷情的描述,却着墨过多。

若是成年人来听的话,倒也无所谓,因为大人的品质基本成型,心智坚定,并不会受到故事的影响。

然而若是少年郎来看的话,则是大大的不妙,因为这类人的心智还没有成型,很容易受到故事的影响。

若是真有少年郎,如《西厢记》中的张君瑞一般,看中了人家姑娘以后,便与之偷情的话,便会坏了人间的伦常,败了社会的风气,影响了世界的和谐。

由此说来,却是大大的不好。

此时,听了天然居之中,读书人的议论。

杨晨便皱了皱眉。

心中也觉得有些不妥。

“或许,自己选择《西厢记》开场,确实是个错误。”

“毕竟,这《西厢记》写的确实精彩,把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写的跌宕起伏,精彩绝伦,一首首的小曲子,更是妙不可言。”

“当这《西厢记》一旦传播开来,被万千之人所知后,若是有少年男女,受此影响,作出那苟且之事来,却是我的罪过了。”

“这样的罪过,这样的因果,纵使我做过千万功德,也不见得能够抵消的了啊。”

一个人不讲道德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甚至走向犯罪;一个家庭没有道德,就会家庭破裂甚至家破人亡;一个社会不讲道德就会导致社会犯罪率升高,恐怖暴力、离婚、赌博、奢侈腐败、邪淫等乱相流行;一个国家民族丧失了传统的道德就会导致这个国家民族的衰败。

所以作为读书人,要立言立功立德,立言要有功、要有德行,不要那麼尽写一些刻薄语、秽污词、淫词、艳诗之类的。若是这样,恐怕得到不好的果报,或者做哑巴,或者做聋子,或者做瘫子、拽子等,种种不同的果报都会受到。

甚至会横尸街头。

至于靠之博取名望,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