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世间自在仙 >

第495章

世间自在仙-第495章

小说: 世间自在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所知有限,知识浅薄,若是有着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之处,到时候,咱们一同交流,共同进步。”

“另外,我有蒲团三个,但凡最后能够坐上蒲团者,与我有缘,可以为我弟子,入我门庭,修我妙法,从此长生无量。”

说过几句话。

杨晨不再废话,直接开讲。

今天第一讲!

讲的是儒道的修行法门。

儒道修行与其他的修行不同,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千秋万载,史书留名,万古流芳,乃是儒道至圣,万劫同存,不死不灭。

杨晨开口,金声玉振,传之四方,但凡是心中想学儒道的人,都可以听到这个声音,讲的是才气灵光,讲的是儒道真意,讲的是诗词经典,讲的是花团锦绣,妙语连珠。

从而言之,言而总之!

儒道修行,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读书。

多读书,读多书,书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的多了,读通了,理解了,领悟了其中的真意,就有机会生出才气灵光。

有了才气灵光,诗词文章,笔墨纸砚才能发挥出来绝世的战力,此时才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儒道修士。

若是没有才气灵光,顶多就是读书人,算不得是儒道修者。

讲到才气灵光的时候,杨晨把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文心雕龙等等著作,一一剖析了一遍。

通俗易懂,一些有些基础的读书人,听了杨晨的金声玉振,顿时领悟,一道道的才气,如同喷泉一样,在许多的读书人的头顶冲天而起,灵光点点,散落在人群中,犹如满天星辰。

许多读书人,叩开了儒道修行的大门。

才气冲天,灵光点点。

“读书一辈子,今日方知书中自有道和理,道和理交织在一起,便是儒道。”一老儒痛哭流涕,却没有出声,唯有泪满面。

一生读书,终究有了成就。

“读书人的事情,不是死读书,而是读书之后,为国为民,造福天下,我读书一生,让父母操劳,让妻子操劳,让孩子受罪,猪狗不如,从此以后,我洗心革面,从身边做起,让我读的书,能够造福自家,达济天下。”

一个老儒身披才气,体流灵光,站了起来,无声无息,朝着坐在石莲上面的杨晨,五体投地,跪拜在地,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站了起来,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去。

回家!

照顾年老的父母,分担妻子的家务、田事,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家尚无法独善,何来其他?

读书的事情,就是修身齐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读书多年,终于明白,读书人的事情,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却是不如行万里路,把书中道理,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检验我学到的东西,是否对百姓有用,对百姓有用的,可以造福天下的,才算是我学到了真学问,不然的话,都是无病呻吟。”

“只有可以造福天下的学问,才算是真正的儒道,儒道修行,从来都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是胸怀天下,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许多读书人,受益匪浅,心中有所感悟,有泪水自眼眶中流出。

读书人的事情,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

石莲上面!

讲道的声音,一直不曾断,金声玉振,如暮鼓晨钟一样,声音入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纵使是修行神道、仙道的人,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讲过了最基础的读书生灵光窍门,杨晨开始深入的去讲。

领悟了道理,知道了自己的人生的努力方向,儒道之门为你开启,才气灵光助你踏上成功之路。

然而修行路上,多有磨难,想要走的更远,还需要掌握儒道秘术。

儒道真意,一字如山。

儒家的典籍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真意,每一个字,都重如泰山,横压天地。

若是能够领悟字的真意,便能够发挥出来每一个字的威力,每一个字自出现之后,便被万民念诵,无尽念力加持,更是受到天地垂青,与天地中的规则勾连,威力无穷。

儒道典籍中的字,浩瀚如烟海,想要全部领悟,难上加难,几乎是每一个读书人,都穷尽毕生精力,也难以做到的。

这一次,杨晨便选了几个儒道中,非常有着代表意义的字来讲它们的儒道真意。

几个字,流转在杨晨的身旁。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第1015章:道德经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每一个字,都是一种道和理,蕴含着儒道中最为强大的真意和力量。

领悟其中任何一个字,都有可能让一个儒者天下无敌。

仁者无敌!

义气无双!

不学礼,无以立。

……

杨晨把其中的真意,分解开来,一一的讲授,随之讲授,紫竹苑的上空,在那莫名的虚空中,当即便传来了朗朗的读书的声音。

清亮的声音,带着一种难言的沧桑和岁月的沉重,仿佛是有着一位儒道的智者,跨越了时空,降临到了这里,诉说着儒道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才气汹涌起来,灵光如海,弥漫在了整个紫竹苑的上空,任何人站在这里,都会觉得自己的才情喷涌,若是手中持笔,就能写出了一番锦绣文章。

儒道真意、锦绣文章、书中世界……

讲到锦绣文章的时候,一天的时间过去了,至于书中世界却是没有来得及去讲,杨晨便停了下来。

“下面,我讲的是仙道修行。”

下面听讲的人,为之一静,随即便有着许多的读书人,呼喊起来,所有的声音,形成了一股洪流。

“杨师,我们想继续听,有关儒道的事情,还请杨师继续讲儒道修行,才气灵光、儒道真意、锦绣文章、书中世界。”

杨晨摇了摇头。

“世间大道相通,儒道、仙道、神道三道一体,无论是修行儒道、仙道、神道,都可以触类旁通,儒道今天便讲到这里,讲到深处,讲的太多,都不是好事,修行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说到这里!

杨晨继续开始说起来仙道修行,从打熬气血,锻炼体魄,凝聚真气,步入先天,气接云霞,修成法力,高铸丹台,凝聚法相一步步的说起,每一处,都讲的详详细细,通俗易懂。

纵使是一个从来没有修行过的人,听了杨晨的讲解之后,也可以按照杨晨说的东西去做,定然可以修行出来法力。

这一讲,又是一天过去了。

讲到深处,很多人,都听不懂,但是也没有闲着,取出本子,一一的把杨晨讲的东西,都记了下来。

记下来之后,等有了时间,慢慢的领悟、理解,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和修行的底蕴。

一直讲到高铸丹台的时候,时间悄然过去,许多修为高深的人,顿时心中有些焦急,很是希望杨晨能够继续往下讲,讲一讲法相、金丹、元神、合道等等。

不过,杨晨依然是止住不讲!

开始讲解起来神道的修行之路,从最初的神道种子,灵魂的极尽升华,神格的形成,神域的诞生开始讲解起来。

不知不觉,时光如流水,三天时间过去了。

到了临近第三天,将要结束的时候。

“这三天中,我讲了有关儒道、仙道、神道,三道修行中,一下基础的东西,照此修行,总是能取得一些成绩。”

“下面一点时间,我讲一些深的东西,三道一体,大道相通,听得懂,是机缘到了,听不懂,是机缘不足。”

这一次!

杨晨讲的是道,无论是神道、仙道、儒者圣道,都是道,讲的是道德,道和功德。

一部道德经!

随着杨晨的讲解,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道天音响彻紫竹苑,天上的元气凝聚成一位位飞天神女,手挽花篮,洒下一朵朵的花蕊,花落满天,清香扑鼻。

地上的元气,结成一朵朵的金色的莲花,莲花绽放,五光十色。

天女散花,地涌金莲。

云蒸霞蔚,光芒万丈,天音入耳,振聋发聩,神光罩体,身心通明。

一部道德经,上下五千言。

杨晨把这部经书,从头到尾,用大道天音念了一遍,传之四方。

许多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修为低的,听了之后,有所领悟,修为高的,听了之后,也有所领悟。

世俗的、修行的、妖精、神道、儒道、仙道、鬼道,无论是何种修士,听了道德经,都有所领悟。

仿佛这道德经,真的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许久后!

无数的修士,醒过神来,但觉得自己的修为精进,一颗修行的心,也变得圆润起来。

“这是什么经书,蕴含着天地至理,世间从未现过这样的经书,深奥莫测,仿佛道尽了天地的一切变化。”

“道德经,一篇经,讲了道和德,道高伏龙虎,德磬鬼神钦。”

“常诵此经,对修行,大有好处。”

这一篇道德经,仿佛是刻在了众人的心中,挥之不去,心中的震撼,早已不可以言语来形容其千万分之一。

这样的经文,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从来没有出现过。

“想不到,当世圣贤的境界,已经高深到了这个地步,居然可以写出来这样的经文,已然是圣者祖师一流的人物。”

看向杨晨的眸子里,充满了敬畏。

而望向刘菲身后的三个蒲团的眸子里,此时也充满了火热。

若是能够拜一位圣者祖师一流的人物为师,对任何修士而言,都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

不过,杨晨在此。

众人都不敢放肆,接着便听到杨晨说着。

“各位,现在大家若是有着什么修行中遇到的疑问,皆可前来问我,我力所能及,必然会给出答案。”

杨晨高坐石莲。

当下有人站了出来,是个读书人。

“杨师,我修行的时候,每一次写锦绣文章的时候,却是写不成完整的文章,却是为何?”

杨晨道,“想要写出来锦绣文章,需要领悟儒道真意,儒道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道和理,唯有理解了它们,才能写出来。”

“这些字,想要发挥出来威力,需要才气加持,你写锦绣文章的时候,每写一个字,都要消耗一份才气,你如今才气不足,承受不住一篇锦绣文章。”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积累才气,多多领悟每一个字的儒道真意,争取有一天,可以写出来锦绣文章。”

读书人,“多谢杨师解惑。”

退下。

又有人上前,继续问心中所惑。

第1016章:踏破两界之门

一个人、接着一个人,都上前,请杨晨为自己解惑。

杨晨熊罗万象,任何功法,只需要看上一眼,便能够总结出来缺点,指点起来,毫不费力,许多修士经此指点,修为精进。

对杨晨,都是颇为感激。

很快,这一场盛宴,随之而去,大周天子令人把杨晨这几天所讲的东西,整理成册,印刷之后,迅速的传遍天下。

使得大周帝国的子民,可以很好的学习到许多的知识。

其他国度的学子,见到大周帝国迅速的把书籍印刷出来,都是非常的吃惊,吃惊于大周帝国的新的印刷技术。

“大周帝国,有此技术,十年之后,大周帝国中尽是读书人,怕是再无文盲。”

“国力日盛,出此圣贤,出此技术,这是大周帝国要飞黄腾达,将来国力雄厚,并吞六合,囊括四海之意将会显露出来。”

“问天下诸国,谁与争锋?”

带着一缕叹息,各国的学子,悄然离去。

大周天子并没有对其他国度的学子动手,任由他们离去。

大周皇宫!

杨晨、大周天子。

杨晨,“陛下,大周帝国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日盛,我们可以施展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计策,吞并大周周围的国度,先把这些小国吞并,再北伐大燕,南征大楚,西出大秦!”

大周帝国东临汪洋大海,大海无量,广阔无边。

其正北方向,乃是七大国之一的大燕帝国,南部是大楚帝国,西方是一些小的国度,随后便是大秦帝国。

“把周边各国,逐一蚕食,一统天下。”

大周天子道,“如今大周帝国兵强马壮,军伍中人更是修行杨师传下来的龙象般若功,每一个士兵,都有些弟子,身强体壮,力量强大了不少。”

“更是有着一部分士兵,把龙象般若功修行到了第二重境界,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二龙二象的绝世伟力加持己身”。

“这样的士兵,一个顶五六个,组合在一起,就是战场绞肉机,无人能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