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世间自在仙 >

第156章

世间自在仙-第156章

小说: 世间自在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诵完这几句之后,东郭四海深有感触,暗暗折服。

“谁能想到,曾经的一个不起眼的书生,一朝名声鹊起,再也无人能挡。”

“《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通篇锦绣文章,邀月才子能够写出来这样的文章,放眼大周朝,也是千百载难得一见的绝世大才。”

“古籍上说,五百年必有圣者出,这杨晨便是生而知之的绝世圣者了吧,若是将来,我能有机会,拜在杨晨门下,潜心研读学习,也能够成为古之圣贤一样的存在。”

“只是如今我贸然前去,不知道杨晨会不会愿意收下我?”

如今的东郭四海看到了《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这三部绝世经典散发出来的宝光之后,早已经熄了与杨晨相斗的念头。

他明白,与杨晨文斗,绝对是拿起鸡蛋砰石头,简直是输的不要太容易。

“呵呵,封神家族李家,虽然底蕴深厚,不容小觑,这次确实踢到铁板了,堂堂封神家族的嫡传公子,竟然霸占过邀月才子的未婚妻,这仇可接大了。”

“他们之间,将来估计会分个你死我活。”

“若是杨晨能够跨过这一劫数,天下之大,谁也挡不住杨晨的崛起了。”

“炼丹师,邀月才子,创世经典的作者,杨晨的大势已成了啊。”

“平妖卫绝非无辜来寻杨晨的麻烦,据我所知,封神家族李家的家主,刚刚去过平妖卫一趟,二人之间不知道生了什么龌龊,怕是来者不善啊。”

东郭四海眼中神光闪耀,宛如雷光电火,悄然的望了一眼四周,但觉得,人群中,有着几道非常浩瀚的气息弥漫。

“来的强者不少,而真正的强者,估计会更多。”

就在东郭四海打量着周围的时候,杨晨的目光也看到了东郭四海身上。

不过。

杨晨并没有招呼东郭四海。

他和东郭四海并不熟。

也没有给东郭四海下请帖,更是不知道东郭四海的来意,敌友难分。

他这一眸子也是一扫而过。

“三味书苑陆先生到!”

一直注视着来宾的马文才急忙找到杨晨,给杨晨说着。

“陆先生到了?”杨晨一喜。

“这家伙,比我来的晚,好大的派头!”一旁的陈夫子也笑道。

“杨晨,我随你去迎上一迎他。”

杨晨道,“请!”

二人并肩而行,但见到一辆朴素的马车徐徐行来。

马车到了杨家村村之后,便找了一处空闲的地方停了下来。

陆先生下了马车,带着一个护身武者,朝着邀月私塾行来,远远的就看见了迎来的杨晨和陈夫子。

“哎呀,怎么两位来了?”

陆先生疾走起来,一边走,一边拱手行礼。

“不敢当,不敢当啊。”

陆先生一直想拜杨晨为师,自然不敢让杨晨迎自己,看见了杨晨之后,他几乎是小跑着赶了上来。

“陆先生来了啊,欢迎,欢迎!”

杨晨作为东道主,对着陆先生微微行礼。

“陆先生一来,真是令此处蓬荜生辉啊。”

陆先生急忙道,“来晚了,来晚了,恕罪,恕罪,我来的路上,感应到杨家村的上空,宝光迷蒙,直透九天,莫非是这里出了重宝?”

杨晨默然一笑。

这宝光是自己搞出来的。

总不好自己夸自己吧。

旁边的陈夫子笑道,“这是邀月才子写出了三部传世经典之作,宝光冲天,光耀四周,给众人启蒙罐顶,功德无量啊。”

“传世经典?”陆先生愣了!

这也太猛了吧!

竟然是传世经典!

竟然是三部传世经典?(未完待续。)

第298章:龟虽寿

求订阅、求打赏。

求月票、求推荐票。

……

陆先生真的是愣住了。

三部传世经典!

这可不是三棵大白菜。

不要说三部了!

纵使是一部传世经典,也能够把一个读书人推上神坛,成为文道大神。

更何况是三部传世经典!

这杨晨将来若是不能成神,简直是没有天理了。

原本陆先生只是觉得杨晨写出来的诗词,足以流传千古,将来可以成神,可是他从来没有敢想过,杨晨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这么的牛气哄哄。

“这样粗壮的大腿,必须及时、尽快的抱住,此时不抱,更待何时?”陆先生的脸庞激动的游戏潮红。

姿态放的更低了。

“邀月才子真是天纵奇才,竟然写出来三部传世经典,将来神坛之上,定然有邀月才子的一尊神位。”

陆先生面含羡慕。

“想我读书多年,如今却是一事无成!”

“诗也不成,文章也不成,邀月才子年纪轻轻,便已经诗名动天下,文章传渭城了啊。”

“未来的前途,简直是不可限量。”

“不知道在下,有没有荣幸,跟随邀月才子学习一二。”

跟随我学习?

杨晨愣了。

要知道,陆先生可是渭城之中,数一数二的大书院的先生,手底下,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这样的一位先生,要跟随自己学习,学习。

“陆先生,你这是开玩笑的吧?”杨晨有些拘谨。

真心不敢想,若是自己真的收了陆先生做自己的弟子

这天下的许多读书人,还不都要吃了自己。

陆先生神色一正,语气严肃,“杨相公,我陆某人绝没有一丝玩笑,是真心想拜在先生门下,跟随先生学习文道经典。”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杨先生年纪轻轻,便学究天人,比起我来,一在地上,一在天,若是我有幸能够拜在先生门下学习,乃是我的荣幸。”

“还请先生不要因我的资质粗愚不堪,而不愿意收我入门。”

说着,陆先生对着杨晨就是深深一礼。

杨晨一惊。

忙纵身跳开,他可不敢再众目睽睽之下受了陆先生的大礼。

“先生,你这可是开玩笑的吧,你可是我们大周朝的进士,学问精深,而我什么都不是,连个秀才都不是,你若是拜我为师,让人情何以堪?”

“你还是不要开玩笑了,你这样做,会把我吓死的。”

杨晨一言拒绝。

真心不想收这么一个弟子。

旁边的陈夫子也是笑了笑,“杨相公,你就收下他吧,看得出来,他是真心的想要拜你为师,跟随你学习的。”

“若非我的身份使然,就算是我也是希望能够拜入杨相公的门下的。”

“古籍上说,五百年必有圣者出,我看杨相公就是五百年一出的文道圣者,不然的话,何以杨相公年纪轻轻,就可以写出来这样的传世经典。”

“要知道,这样的传世经典,纵使是当朝的饱学大儒,穷经皓首,钻研一生的学问,也不见得能够写出来这样的经典。”

“而杨相公一写就是三部,学问之精深,阅历之丰厚,试问天下儒者,谁能有你这般惨才学?”

杨晨还是有些不愿意收。

“其实,陆先生想要学习,根本无须拜我为师,我写出来的书籍,不会藏私,都会逐渐的印刷出来,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售出,争取让这些书籍可以流传天下。”

“到时候,大家都可以去购买的,里面的东西,通俗易懂,学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杨晨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

陆先生也明白,这杨晨是真的不想收自己为徒。

毕竟!

自己的年龄也到了。

估计水平,也就到这个地步了。

想要提高难上加难。

这样的弟子,确实不太受欢迎。

“算了,既然杨相公不愿意收我,夫子,就不要难为他了。”

“我也知道,自己资质不好,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什么建树,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杨晨看着有些意志消沉,神色黯然的陆先生,心中一动。

说着,“陆先生,我不收你,不是说你资质不行,先生你能够高中进士,学问之精深,自是不可说,资质之高明,更是无需多言。”

“只是你执掌三味书苑,桃李满天下,德高望重,而我只是一介白身,德行浅薄,若是收了你做弟子,这天下的读书人,还不把我的脊梁骨给戳烂了啊。”

“至于说年龄,更是不成问题。”

“我有一首诗,送给先生,愿先生能够听听。”

陆先生、陈夫子的眼睛一亮。

“你要作诗?”

要知道!

杨晨的每一首诗,都是经典!

诗成生灵光,妙音传天下。

杨晨出品,必属精品。

从来没有例外。

“什么诗?你快说说?”

一提到诗词,陈夫子、陆先生都忘了要继续向杨晨拜师的事情了。

杨晨沉吟了一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陈夫子、陆先生眼睛都明亮起来,第一句,便亮了。

意思是说,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卧躺在马槽边,却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人们常以这句“老骥伏枥”来比喻有志之士,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陈夫子、陆先生听了。

更是心动不已,这首诗写的太好了。

杨晨吟诵到这里,便不再吟诵了。

“怎么不继续了啊,这首诗,听起来,像是掐头去尾了啊,全诗是什么啊,邀月才子,你可不要这样,这首诗不说完的话,我和老陆回去之后,可就睡不着了啊。”

杨晨一看,两人眼神勾勾的直盯视着自己。

大有得不到全诗,决不罢休的意思。

“也罢!”

“这首诗的名字是《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滕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表现出来诗人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

这首诗,写的太好了。

简直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写的。

年轻人怎么可能写出来这样的诗。

陆先生、陈夫子看着杨晨,就像在看一个妖孽一般。

“这还是人吗?”(未完待续。)

第299章:来者不善

第一更,感谢弑神弑仙的打赏。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

……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陈夫子、陆先生看了一眼杨晨之后,心中有着种种不可思议。

随后,便在心中默默的念诵着这一首《龟虽寿》。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这一首诗开始出现的时候,便有着滚滚的才气灵光随着杨晨的吟诵涌动起来,不过杨晨的脑海之中,三色土上面的一株拥有着三千枝条的白玉枝条,开始剧烈的摇曳起来。

把外在波动的文气灵光,都吸收在白玉枝条上面,使得白玉枝条上面绽放出来莹莹的宝光,流霞溢彩,绚丽多姿。

从而使得这波动的文气灵光刹那恢复平静。

这种异象,尚没有显现,便被杨晨凭着神道种子给抚平了下来。

“真不知道,你的脑子是什么做的!”

陈夫子已然把这首《龟虽寿》全部的记在心中,这一首诗写的确实极好,富有哲理。

“杨相公,你年纪轻轻,怎么看得这么透彻,写的这首诗,真的是把老当益壮、锐意进取这种精神面貌写出来了。”

陆先生也是目瞪口呆。

心中一直不停的默诵着这一首《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尤其是这几句,更令陆先生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来。

是啊!

自己虽然年龄大了,可是只要努力,依然有着机会成就神灵之位。

然而,自己的心已经懈怠,缺少了自信。

一直想着能够拜在杨晨的门下,一直想着,将来杨晨成神之后,可以把他的香火赐予自己一部分,也让自己能够凝聚神格,执掌神位。

一直不再有年轻时的念头,年轻时的自己,也是一方才子,名声远播,当时也是心高万丈,豪情不减,觉得但凭着自己的努力,将来读书封神,绝不会是什么难事。

然而,人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便已经到了瓶颈,没有了什么好的作品,也没有做出来过什么对天地有着功德的事情。

从而使得人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人气逐渐减少。

甚至一年不如一年。

时至今日,他几乎已经断绝了凭着自己的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