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世间自在仙 >

第104章

世间自在仙-第104章

小说: 世间自在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海之中,浮现出来龙象般若功的修行方法,这门功夫十分的好修行,天资聪明的,或许可以进展迅速,但是纵使天资愚笨,只要刻苦修行,这门功夫也可以循序渐进,直至大成。

“这龙象般若功足够我练一辈子,可是修行这龙象般若功的前几层好说,可是五层之后,便需要用药草调理身体,而且越是后面,需要的药草,也越珍贵,甚至有些草药的名字都是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越是没有听说过的草药,估计越是珍贵,越是千金难求吧!”

“想要把这么护法神功,修行到大成,我也需要不断准备!”

王大同如今凝聚神格,成为黄巾力士,也明白想要做好一个神,也是一件非常的不容易的事情。

“罢了,暂时便是边修行龙象般若功,其他的,一步步来吧!”

且不说王大同如何凝聚神力,修行龙象般若功。

单说杨晨回转家中,也是累的够呛,有些精疲力竭。

倒头便睡了,一夜到天明。

这一睡,直到太阳高挂,还没有起来了。

“坏了,还得去天然居中,讲《西厢记》呢!”(未完待续。)

第198章:活字印刷术

第二更!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

西厢记已经讲了近乎一多半了!

还剩余一部分没有讲!

杨晨醒来之后,神采奕奕,脑海中的福德符印不断的震动,一道道的念力,从冥冥虚空之中传来。

一道、十道、百道…三百道,一直到了五百到念力的时候,这才停了下来。

“五百道念力?”

这个太疯狂了吧!

原本对晚去天然居还有些自责的杨晨,感受到冥冥虚空之中传来的五百道念力,震惊的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念力!

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是昨夜的烟王庄的村民,一夜之间,全都全心全意的信奉自己了,还是说,《西厢记》火爆非常,吸引了大量的书粉?”

杨晨觉得特别的震撼!

静下心来,就要从福德符印之中,查看这些念力的来源。

眼睛一瞥,便见到自己的学生,马文才已经等在屋子外面,一个人静静的站着,守在屋外没有进来。

“是个不错的苗子!”

马文才看起来嬉皮笑脸,可是作为渭城首富的孙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其家教也是甚严,别的不说,起码尊师重道这一方面,马文才做的非常的不错。

作为商人子弟,他们更知道,知识来之不易,学习起来,更加刻苦,更加认真,对于师父,也更是更加的尊重。

“文才,你什么时候来的,来了,怎么不进来,直接喊醒师父就行!”

院子外,有着奇门八卦迷踪阵守护着,杨晨睡起来,死气沉沉,也不警醒。

听到杨晨的声音,马文才这才走进屋里。

“师父,你起来了,我这是看你还没睡醒,就没有打扰你!”

“师父,你知道吗,你让我印刷的三字经,昨天我让人印刷了二百本,本以为不好卖,谁知道,今天早晨的时候,刚刚把货铺在各处的铺子里,一大早,就销售一空,而且这些铺子的掌柜的,还一一都向家里提出加紧印刷的要求。”

马文才说起来《三字经》的事情,眉飞色舞,得意洋洋。

《三字经》敢说一个经字,便是真经宝典,对于开启生灵启蒙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

印刷这样的书,可谓是名利双收,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不过,若是其他的书香世家,有着的真经宝典的话,早就私藏起来,流传给后代,作为家传之宝,也只有杨晨这样胸怀万象的人,才有把这样的真经宝典公之于众的大气魄。

杨晨笑而不语。

对这样的结果,他早有预料。

要知道,《三字经》可是杨晨前世三大启蒙神读物之一,流传数百年,一直被各个朝代所推崇,由此可知,这本书是何等的魅力!

“你爷爷,打算加印多少?”

“要知道,这一本书,足够让马府买一辈子,大周皇朝有着多少府,多少城,多少乡村,多少人口,除了大周皇朝,大周朝之外,也有着其他国家,你想一下,这得买多久,卖多少钱,就算是买上几代人,也不见得,能够把这本书买遍天下!”

随着杨晨的描述的未来的蓝图,马文才的呼吸,都有些沉重起来。

这样的未来,太过于美好了。

但是,马文才相信这样的前景。

《三字经》可是真经宝典,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没有钱的,谁不希望,自己能够买的这样的一本宝典留给自己的子孙。

不过,旋即马文才的眉头有些耷拉下来。

“师父,书是好书,我看很多人,也肯定是疯抢了,可是想要印刷这《三字经》的成本很高,爷爷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买到这本宝典,开出来的价格并不高,除去成本费,盈利了了,想要大幅度的印刷,有些不太现实。”

杨晨眉头一皱,“印刷个东西,需要多少成本,很贵吗?”

马文才道,“师父你是个读书人,对这些商业上的事情,有些还是不太清楚,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用的是最好的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

“《三字经》这本书,里面有着好多字,想要雕版,也需要好些日子。”

“如今印刷的二百本,也都是《三字经》前面的一部分内容,后面的内容,都还在加紧雕版中,何时能够印刷出来,还是个未知数呢?”

“再说了,费时费力的雕刻完之后,印刷完《三字经》就没有了别的用途,成本也很高的,可以说,印刷书籍,大多都是没有利润可言,得不偿失。”

“只有这本宝典,印刷的越多,才越有利润可言。”

在商言商,若非这是自己的师父杨晨写的宝典,马文才会留下手抄本,但若是想要这么大规模的印刷,却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也不算是白费工法,你不知道,师父自从铺子出售《三字经》前面的部分内容,便有了无数的人,前来铺子抢购一空,一些没有买到的,都还在排队在铺子门前等着,队伍如长龙一般,蜿蜒数里,看到看不到边。”

“能买到这本宝典的,无不对马家感恩戴德,更是奉师父为半师!”

杨晨若有所思,怪不得自己的福德正神的符印之中,会有着这么多的念力汹涌而入,定然是和这《三字经》的发行有关。

只是,对马文才提到的雕版印刷术,感到有些怪异。

“雕版印刷确实成本太高,你们难道不能用活字印刷术吗?”(未完待续。)

第199章:梁山泊与马文才

第一更!

求订阅、打赏、收藏、月票、推荐票票。

…美丽分割线…

“活字印刷术?”

马文才一愣,听起来很是不明觉厉啊。

最好的技术,就是雕版印刷了!

这活字印刷术,还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马文才摇了摇头,“活字印刷术,从来没有听说过,马府的生意也算是遍及五湖四海,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活字印刷术这门技术。”

马文才知道,能够被自己的师父郑重提起的技术,定然是极好的技术。

“师父,什么是活字印刷术?”

杨晨疑惑了一下,大周朝立国千载,蓬勃发展,想不到,还没有发展出来活字印刷术!

不过如今有了雕版印刷术,出现活字印刷术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于是开口道,“你一说,我想到这雕版印刷术天然带着几个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这些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而活字印刷则不然,基本上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马文才对于雕版印刷的缺点,自然是心知肚明,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师父,第一次听说雕版印刷,便一眼看出来这些缺点。

更令他感到震撼的是,看出来这些缺点之后,还能够举一反三,找出来了解决这些缺点的方法。

活字印刷!

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

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

这简直是天才的点子!

和雕版印刷一比,看似没有什么区别,可是这种观念上的改变,使的印刷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甚至会开辟大印刷时代。

不需要一页书一个雕版,只需要常用字的单独的字模,然后按照所需要印刷的书籍重新排列一下字模就可以了。

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马文才的眼睛都亮了。

“师父,这点子是你想出来的?”

杨晨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我这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读的书比你们多,知道的也比你们多。”

“好好去干吧,有了这活字印刷术,我相信,能够很快把《三字经》印刷出来!”

马文才狂点头。

“师父,有了这活字印刷技术,不知道会节省多少时间,多少成本,以后印刷的速度和质量,就会成倍增加。”

“以前,印一本书,还要一页刻一个雕版,一旦出现错别字,还需要重新刻,现在好了,出现错别字,直接换一个字模就是,省时省力。”

“我听爷爷说,任何新东西降世,若是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的话,所出现的第一个东西,都会受到苍天的佑护,会在上面刻下道韵,有着神秘莫测的威力。”

“师父,你看看,能不能陪我去马府的印刷作坊中,亲自指导,做出来第一个字模!”

杨晨点了点头,“也可以!”

“不过,去之前,我还需要把今天的功课,给你布置一下!”

“你随我学习以来,已经学了《声律启蒙》、《三字经》两书,今日我在教你另外一部书,这部书并不比《三字经》差,也是启蒙书籍。”

不比《三字经》差?

马文才一听,差点儿跳了起来!

《三字经》可是真经宝典!

第一次成书的时候,其中绽放出来的启蒙之光,还曾经给自己的神魂洗礼,使自己的神魂的力量大增。

这样的宝经,乃是世间不可多得的!

有些读书做学问,做了一辈子的人,一生之中,也不见得能够写出来这样的宝经中的几句!

可是自己的师父,写出来《三字经》看起来是毫不费力,简直是信手拈来,便是宝典!

如今,轻飘飘一句!

又是一部不比《三字经》差的宝典!

这也太逆天了吧!

马文才眼神有怪异的看着自己的师父。

这还是人吗?

就算是儒道圣人,也不过如此吧?

我听人说,五百年必有圣者出!

圣人生而知之,犹如明灯,可以指点世间,给世间带来光明,照亮前行的路!

难道说!

自己的师父,便是传说之中,生而知之,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生圣人?

就算不是天生圣人,估计也不会差太多了吧!

马文才激动!

兴奋!

甚至有些颤抖起来!

“师父,是真的吗?”

“又是一部不比《三字经》差的传世宝典?”

杨晨点头!

“准备好笔墨纸砚,为师先背诵一些其中的句子,你仔细记下,好好揣摩!”

“这部经典的名字是《千字文》”。

“我要背诵了,你且记好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共一千字!

篇幅并算长!

杨晨徐徐念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马文才则是认真的听写着,每有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便虚心请教。

《千字文》通篇没有一个重复的字,而且四字成句,十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从有了天有了地,再继续说日月、星星、霜雾、天气的变化等等等,有了天气的变化,当然就有了金银珍宝这些等等东西,有了东西,当然就少了不了人吗?当然也就说起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