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轩辕圣灵石 >

第239章

轩辕圣灵石-第239章

小说: 轩辕圣灵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他们用过晚膳,便在屋中安静等待着外面的灯火熄灭。灯火熄灭之时,就由青儿悄悄溜出房间,然后暗地里将那些跟随之人迷倒,这些事情完成后再返回来通知李天启和周若琳出来。

    可这时,李天启的门外响了碎步疾跑的脚步声,看样子似乎有几个来人。周若琳和青儿不禁跳了起来,贴耳在自己的门后,想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没一会,李天启的房门就被敲响了。

    屋外一士兵气喘吁吁道:“李大人!李大人在吗?”

    “什么事?”李天启打开了房门,打量了一番来人,站在他面前的是三个腰间佩刀的军士,并非拿着长枪的士兵,看起来应该是卫将军的随从。

    先前说话的士兵拱手道:“李大人,卫将军差遣小的前来请李大人移步议事厅说话。不知大人可否……”

    “卫将军有说过是什么事情吗?”李天启问道。

    那士兵摇头道:“这却没有提起,想必事情从急,因此无暇多说,只要李大人前去,便知晓详情了。”

    自己如若此时离开,那计划还要不要继续进行呢?假若卫将军留自己在身边谈话良久呢?还是暂且不执行计划,推辞到明日再说?

    既然是将自己邀请到议事厅,看来应该不是私事。不过事情如何,还是得先去看看再行定夺了。

    对了,何不借此实施计划呢?我去吸引了卫将军的注意力,想必他的手下更不会想到周若琳和青儿会撇下我来实施计划,这样更从容。只要调查清楚那九头虫确实在这里,我们就马上离开。

    想到这里,李天启已拿定了主意。这时周若琳和青儿居然同一时间均推开房门走了过来。

    显然她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李天启笑道:“卫将军找我有事,你们且在这里待着,如若我太晚没回来,你们……。”他向她俩打了个眼色。

    周若琳问道:“要不,另定?”

    李天启摇摇头道:“事不宜迟,且听我的。卫将军找我前去,应该是突发什么情况了。如顺利,我将提前回来,如若有耽搁,你们……”

    周若琳和青儿想了想,点了点头。

    那士兵说道:“李大人,卫将军还在等小的回转呢,您如若方便,恳请速速与我们一起走。”

    周若琳颇有些不快道:“催什么催?卫将军虽然是一方之长,总不能催促代天说话的人吧?”

    那士兵吓得不敢吭声。

    “好了。别人也是职责所在,莫要说了。”李天启对着周若琳说道:“我现在就走,你们注意。”

    说罢,他举步往前迈去,说道:“前面引路!”

    那三个士兵赶紧跑上前头,向卫将军所在的议事厅快步走去……

    待他们离开后,周若琳轻声问道:“我们真要照计划行事吗?”

    青儿说道:“他的个性如此,必定是顾虑到那将军也许会将他挽留在身边许久,而影响了计划,他这么做也一定是想将卫将军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的身上,好让我们趁机从容行事。既然如此,我们就按照原计划吧。希望他能来得及赶回来。”

    周若琳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紧急军情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气氛有些令人感到压抑。一众人等皆面露关切的神色,却无一人说话,看来应该是发生了一些紧急的事情才让这伙人在夜里还齐聚此地。

    卫将军披着一袭风衣,来回踱步,眉宇之间略显沉重,他的副将此时也站在了他的身旁,方脸剑眉圆目,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可却也没有说话,安静地站在一边。而一些校尉以上军阶的士官也多是严肃的神色。但那冷放却不见在场。

    “禀报将军,李大人请到!”领头的士兵响亮地在厅外喊道,不敢随便敲门。

    “快请进!”里面响起了卫将军的声音。

    那士兵便推开了议事厅的门,李天启阔步迈入。他方迈入,身后的门就被紧紧关闭起来。

    李天启感到了这议事厅里凝重的气氛。

    卫将军大踏步上前,说道:“李大人,你可来了。”

    李天启看着屋内诸多没见过的陌生脸孔,不禁心生疑惑,说道:“将军,这是要做什么?”

    卫将军伸手指着那气宇轩昂的副将说道:“这是老夫的副将安拓路。”又对着安拓路介绍李天启道:“这是钦差李天启李大人。”

    副将安拓路对李天启拱手施礼。李天启便也回礼。

    卫将军跟着一一将他的军将介绍了给了李天启认识,可却只字不提到底是因为何事,这让李天启的心里不免着实着急。

    他看到了众人里面并没有那冷放,心里有些不踏实,他担心冷放被安排去盯梢周若琳和青儿了,由于不知道冷放的本领,他生怕周若琳和青儿的行迹会败露。

    “好了!既然众将皆到,老夫就说说召集大家所为何事!”卫将军捋须道。

    “愿听将军调遣!”诸军皆抱拳齐道。

    卫将军说道:“据前方探马传来紧急线报,吐番三千人众,化装成普通客商悄然跨过松潘地区,剑指益州腹地,同时吐谷浑、党项也有军队调集南下的迹象,兵力大概也有五千人众,三地兵力合计八千人。”

    安拓路说道:“哼!早就知道吐番他们狼子野心,想吞没南诏未曾,此时还想趁我大唐边境局势不稳,派兵偷袭?想钱想疯了吧?”

    “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将军,我们在此驻守已有多年,吃君禄为君事,我们可以一战!”

    “战!打这些王八羔子!”

    “事不宜迟,我们出战吧!”

    众军顿时愤然。

    李天启此时才知道原来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知道外敌入侵自己的国度,心里也是愤慨不已。但他又凭什么身份参与这军事的事情呢?

    卫将军摆手道:“大家安静。老夫为何请李大人前来呢?就是为我们决断此事!他毕竟代表的是天子,现在我们就算飞鸽传书也已来不及请示圣上,必须尽早有个判断进行下一步行动!”

    李天启感觉事情太过紧急,而且自己对与军事根本没有直接指挥过,现在让他突然来决定一项军事计划,听起来让人感到有些儿戏。不过看这卫将军凝重的脸色却又不像是开玩笑。

    安拓路说道:“将军,难道我们驻防此地的职责不就是为了保证这边境之地的安宁吗?既然已探明吐番等国贸然采取了军事行动,我们定当保家卫国啊。”

    “年轻!我们一直与邻近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况且吐番此次是化装成客商,而吐谷浑等皆是边境调集军队,看起来似乎是策应,实质是看看我们对付吐番的态度。现在吐番的态度尚未明朗,我们贸然出击,那不是给人口实吗?你是要为这挑起战争负责吗?”卫将军义正言辞道。

    安拓路被卫将军一通抢白,顿时脸色通红,没再说话。

    李天启说道:“卫将军,这……我这样不合适。况且对于带兵打仗的事情,相信诸位比我更清楚更在行。”

    卫将军轻声道:“李大人借一步说话。”说罢便拉着李天启走到了厅角落。

    李天启问道:“将军有话但讲无妨,却为何要拉我到这里?”他看到了那些将领在那边向他瞧过来的异样眼神。

    的确,似乎李天启反而成了卫将军信得过的人物了,而他们跟随了这么多年的一班兄弟却被晾在旁边。

    卫将军说道:“不用管他们,都是些鲁莽武夫,不带脑子做事!”

    李天启听出他话里有话,便没再吭声,静听看他会说些什么。

    卫将军说道:“李大人,您既然是代天子说话,那这份量肯定比老夫说出来更有作用,也更有理据。实不相瞒,老夫奉命在此驻守多年,看起来像是保边境安宁,但实质上却并非如此。”

    咦?这是怎么回事?西南大营的驻军不是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宁,难道还有其他用意吗?难道是为隐蔽那九头虫的秘密而设?

    李天启的脑海里不禁连闪出几个念头。

    卫将军看到他并没有问是什么原因,心里不禁暗赞不愧是圣上调教之人,于是继续说道:“至于原因由于圣上给老夫的手谕,在此也不便明说了。现在我们说说此事。”

    李天启已在心里猜得七七八八了,便点头道:“将军请说。”

    卫将军说道:“现在已得到确切的消息是吐番的确已遣人入关了,而且前期已有不少吐番军混入了益州城,假若让他们内外夹击,一旦发起攻势,益州城守军虽然有上千人,但仓促之间必将陷落。”

    “嗯。”李天启点点头。

    卫将军继续说道:“此时离此地最近的驻军在峨眉山,他们就算轻装简行,赶到益州也颇费时日,显然已来不及。”

    “那将军的意思是出战迎敌了?”李天启问道。

    卫将军微微一笑说道:“老夫当然想出战,可奈何皇命在身。”

    “那将军的意思是不出战?”李天启又问道。

    卫将军摇头道:“这才是老夫难已下决心的原因啊。”

    “为何?”李天启问道。

    卫将军盯着李天启看了一会,再次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李大人虽说与老夫初次见面,但老夫确相信李大人聪颖过人,必然知道老夫所想之事。”

    这卫将军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既然情况紧急,他又将所有将领都召集起来,是要做什么呢?

    假若按照卫将军所言,出兵打那些吐番,那么就会违反了皇命,但若不打,不出兵相救益州,那益州必然会陷落,假若益州陷落,他们这个地方也必然会暴露,势必导致秘密泄露,假若对方还带有能力的人,再与吐谷浑等联手的话,指不定还能攻入这里,那么卫将军到头来还是难以躲开皇上的追责。

    虽然李天启不太明白官场上的事情,可这么一分析后,他似乎已经明白了卫将军的考量,这也难怪卫将军会将自己请来此处,假若自己为他拿主意的话,一来他是钦差,说话自然有份量,这样一来,无论出战与否,未来有可能获罪的话,卫将军自然会对皇上有一番说辞,那么责罚必然会轻很多。假若有功呢?那卫将军可就是笑纳其中了,而自己却是旁外之人,自然也拿不到军队的奖励。

    真是老谋深算啊,李天启不得不佩服这老将军的脑筋。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吐番胆敢侵犯中原,那就必然得还击,而且这么一来,外围窥伺的其他国家必然不敢轻易冒犯,必然会回撤。否则一旦形成统一的思维,认为大唐软弱不堪,群起而攻之,导致四处烽火的话,那就麻烦了。

    既然决定了要打,就要看怎么个打法了。

    李天启说道:“我主张打。”

    卫将军眼神中略过一丝欣喜,便说道:“李大人确实考虑清楚了?”

    李天启说道:“此番必定是要出去迎敌的,而且颇有胜算,毕竟兵力在这里摆着。避而不战反而会失去先机,导致最后被围困的危险。这么一推算,还是出兵最有利。”

    “好!”卫将军的脸上那股愁云终于烟消云散,说道:“李大人果然知老夫所想啊。来,跟众军谈谈。”

    说罢,他俩又走回了那沙盘前。

    众军急问道:“将军,我们打还是不打?”

    “打!当然要打,而且要打得痛痛快快!要想个办法,弄出点名堂来才好打!”卫将军笑道。

    李天启却缓缓说道:“打要打,不过我们只能安安静静地打,而且还不能穿着军装打。”

    “什么?”众人皆是一惊。

    卫将军略微沉思,便明白了李天启的意思,顿时又哈哈笑了起来,“没错,没错,这样的话,就两全其美了。”

    既保了地方的安宁,又不让吐番有口实开战,假若将自己的属下扮成绿林好汉,这样对圣上还可以说是自己劝说之功,让绿林好汉为朝廷效力,却又不违反皇命。真是一举多得啊。卫将军想到这里,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拟定作战计划,计划敲定,马上连夜调集部队执行!”卫将军说道。

    “遵命!”众军拱手道。

    一众人等立刻在沙盘前开始商讨起来……


第三百一十八章 调虎离山

    按照计划,他们要打一场伏击战,卫将军与李天启带领两千人马在左侧,右侧则有安拓路带领的两千人马埋伏,另一千人马则由多位校尉领导,堵住吐番军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只待那伙从松潘过来的人马到达埋伏圈后就两面夹击将其消灭。

    一切作战人员一律布衣穿着,而且必须连夜开拔,尽快赶到埋伏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