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轩辕圣灵石 >

第219章

轩辕圣灵石-第219章

小说: 轩辕圣灵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这些官差又是如何得知的呢?难不成那伙人的确没有被杀,反而先他们一步进到了益州城报官?


第二百八十九章 询问详情

    刺史大人一脸威严正襟危坐,由于等了许久有些困倦,正准备起身活动活动时忽然听到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衙役跑上前来报告说嫌犯已带到,他便赶紧坐下来。

    李天启和周若琳方跨入公堂,便看到跪在地上的老妇人和那小男孩,那小男孩全身伤口已敷上膏药,可此时也是跟着老妇跪在地上。

    他现在已明白为何那些衙役会有他俩的画像了,想必是周若琳给那老妇人的银锭就是那所谓的官银,而她在不知道个中厉害的情况下而给了那老妇人,那老妇人便带那小男孩去找郎中看病,一定是付款是被那郎中发现了端倪,也就马上报官才引起了这段纠纷。

    可他本想如实说出林子所见的,但看到这刺史身居要职,看到遍体鳞伤的小童也没有看座,反而让他也跪在一旁,心里便觉有气。

    周若琳也是面色铁青,想必也是与李天启是同一个想法。

    那伙衙役在两人走进公堂后,便换上了甲杖,分列两旁,而那捕快则快速向前拱手后站在了一旁。

    那刺史骤一看到那李天启和周若琳,一个俊朗一个绝色,端是郎才女貌,与众不同,而且身穿绫罗也不像飞檐走壁的飞贼,不过他还是决定来个下马威。

    “啪!”那刺史一拍惊堂木便道:“大胆!见本官还不下跪,太不像话了!来人!”

    “大人!”那捕快叫了一声,便赶紧上前,对着那刺史耳语了一般。

    那刺史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算了,算了。”

    那捕快便再次退在一旁。

    想必是那捕快说了客栈遇到的事情,于是那刺史也就没有再追究这不跪之事,反而大声说道:“堂下之人,可知罪否?”

    李天启朗声道:“小民当然知醉,而且醉得没谱。”

    那刺史双目一蹬,大声说道:“既然已知罪,为何还不快快招供?”

    李天启笑道:“小民只是知道大人醉了,并非说小民有罪。”

    “大胆!”那刺史又一拍惊堂木,正想怒斥李天启,但想到了那捕快所说的话,便又忍住,干咳了两声说道:“本官一向廉洁奉公,此刻也是头脑清晰举止合乎礼制,你这刁民为何诽谤本官喝醉?”

    李天启伸手一指堂前下跪的两人道:“就算是嫌犯,也不用这般对待吧?况且那三岁孩童并不懂事,且周身是伤,你这父母官还说头脑清晰,举止合乎礼制?就算三岁孩童真的犯案,难道也要这样对待吗?”

    “你……你……你……”那刺史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他,一时气结。

    周若琳昂首道:“没错。这也不是父母官应该如此处置的。案情未明何苦要为难个小孩子?”

    李天启拱手向天道:“天子尚且礼贤下士,你这区区益州父母官更应以天子为表率,怎敢如此行事?”

    那刺史一听天子两字,全身一抖,他本就察觉到李天启和周若琳气势不凡,此刻听到这青年郎朗说出天子两字也面不改色,一脸正气浩然的样子,心里便打起了嘀咕,难道这两人还与天子有联系不成?不说是一般的草民,就是一些富贵公子和乡绅财主见了本官也会感到胆怯啊,可他俩却有一股怒意隐含其中,是什么原因呢?难不成他们是天子派来,暗中查访官银丢失一案的?想到此处,那刺史顿时感到了坐立不安。

    但不愧是多年经营的地方长官,他旋即指着那捕头怒道:“你这厮干得好事!还不赶紧搀扶他俩起来,后面歇息,好生伺候。”

    “是。”那捕快睁大了狗眼,一脸茫然的样子,但他也是浸在官场多年,什么世面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当下知道了背了黑锅,也只能默默忍住,赶紧招呼几个衙役将那老妇人和那小童扶起来。

    那老妇人由于跪的时间太久,有些恍惚,微微瞧了一眼李天启和周若琳,眼神中露出感谢的样子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就被他们扶回后面歇息去了。

    “散了!”那刺史挥了挥手,那班衙役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一会像是要打雷下雨,转眼却又云消雾散了。

    不过他们都没有说什么,此刻肚子早饿了,赶紧放好物什,散班了。

    那刺史满面堆笑,从座位上下来,拱手道:“二位,二位,二位,对不住,对不住啦。方才只是试一试二位,请见谅啊。”

    李天启和周若琳也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这益州之长,一会黑脸一会红脸的,真让人有些适应不了,不过他俩都看到此人还是马上改正,而且将那老妇人和小童扶回了后面歇息,便也没有了怒意。

    两人也拱手回礼。

    那刺史见状,心里更是有些忐忑,便伸手往后引,说道:“二位请随本官后院看茶,方才之事请听本官详细说说。”

    李天启本就觉得事情蹊跷,这偶然遇到的事情怎么突然又联系起来,而且还牵扯到了官银,他曾阅读过律法的书籍,这盗取官银可与一般偷窃普通银两的刑法有天壤之别,说重了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因此这并非小案件。

    所以方才看那老妇人和那小童无意之中被牵扯进来,他是一定要想方设法解救他俩脱困的。不过既然他俩现在已另行安置,暂不会受苦了,那接下来的确是应该详细了解案情了,这样才好对事情有个研判。

    “好,那就有劳刺史大人了。”李天启伸手一展道:“请。”既然对方也已如此有礼,他也不能有失礼数。

    那刺史看到李天启也是熟谙朝廷礼数之人,举止之间行云流水并不像临时抱佛脚之人,便更加肯定了心里的揣测。

    益州本就地域广阔,作为一州的父母官,他的庭院住所按体制也是颇大的,里面不仅有亭楼阁宇,也有锦鲤水池花园。

    往后院走了一会,来到了一个安静的楼宇,陪着两人坐下,那刺史便吩咐下人去沏一壶香茗,又准备一些四时瓜果和宵夜上来。

    闲聊了一会,那些一应食品和香茗便一一端了上来。

    那刺史支开了下人,然后关闭房门指着桌上的东西说道:“二位请便。”

    李天启和周若琳齐道:“大人请。”

    三人用了些香茗,那刺史便问道:“二位可是从皇城来?”

    李天启不解其意,待要细思的时候,周若琳便浅浅一笑道:“果然是刺史大人,眼光如炬,慧眼识人呐。”

    其实周若琳的这句话本有暗讽他办案糊涂之意,可那刺史听了却认为那是她对自己的一番赏识,不禁有些暗中沾沾自喜,也等于是默认他们便是从皇城来的人。他忽然心中一动,又有些忐忑起来。

    “那下官见过钦差大人!”那刺史赶紧起身,就要下拜,有些诚惶诚恐的样子,连自称都改变了。

    李天启心里好笑,没想到周若琳此番回答得如此巧妙,并没有明说,但居然吓得这刺史向自己叩拜。他当下也起身拉起了那刺史道:“大人这要做什么,不要声张。”

    李天启当然会意,说出这句话又更加圆了周若琳的话,此时那刺史早已深信不疑。他道谢后又跟着李天启坐回了座位,然后侃侃道来:“二位能来此地想必已经有些了解,下官这州府可闹了一件大案。”

    周若琳说道:“可是丢失了许多官银?”

    那刺史微微一怔,没有说话,只是狠狠地点了点头,然后锤了一桌子道:“可恨下官现在还没有线索。所以方才……”

    李天启说道:“原来是这样,难怪你一发现这官银的线索便急急将我们带来了。”

    那刺史闻言,额头冒汗,当下起身拱手道:“下官知道莽撞,还望上差体谅。”

    李天启说道:“不碍事不碍事。但那老妇人和那小童,你可好生对待,明日便将人放了,安顿好,另外,她们的银两有多少被你们没收了的,可要如数归还!”

    “这当然,不仅如数归还,下官还会为他俩置间房子。”那刺史不禁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

    “好。那这样最好。”周若琳笑道。

    李天启说道:“你现在可以将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了。”

    “是,是。”那刺史连连点头,微微颤抖地捧起了一杯茶水,喝下去后缓了缓神,便说道:“那是一个月前的事了。当时府库共有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三千万两。下官亲自验收后封库,准备择日运往长安,当时太子殿下还亲自过问了此事,可偏偏在紧要关头,府库内的所有黄金白银在一夜之间竟然不翼而飞,这让下官如何是好?太子殿下听说后勃然大怒,限令下官在一个月内勘破此案,可现在已过去十数天了,并没有找到一丝线索。唉……”

    那刺史说罢,一副愁眉苦脸却又无计可施的样子,看来他也实在是被这件案子压得没有办法了。

    如此多的金银之物,怎么就这样凭空消失了呢?


第二百九十章 盗银始末

    “一夜之间如此多的黄金白银居然不翼而飞,就算搬也费许多气力吧?”周若琳问道。

    那刺史说道:“姑娘说的是,这确实是怪事一件。就算用木箱子来装,也必须装个数百只,然后还得雇数百人搬搬抬抬吧,车马也必不可少,可是我们已征用管辖内所有知名捕快办案高手前来,可都没有发现什么线索,里面可是空空如也,毫无异常。”

    李天启听得兴起,虽然事情与自己并不相关,但由于牵扯到太子,他倒有些想了解下去,便问道:“难道你那府库中的守卫都是摆设吗?”

    那刺史以为李天启是要问责,有些慌张道:“请上差息怒,由于府库内银甚多,下官也加派了人手,总共一百零八人,但他们那夜并未听到任何响动,而且下官也的确查验过,连几道门锁都没有被撬过的痕迹。这些捕快们也都一一询问过了,的确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周若琳微微一笑道:“你这些金银之物看来是得罪神灵了。难道是它们的来源有问题?”

    李天启心中一动,又想起了那茶铺老板说的话,虽然他并非从政之人,但也知道河水属自然之物,取之并不用缴税,可在益州城附近却连下河取水都要打税,这税负似乎有些过了。

    那刺史一脸尴尬,他本不欲说,但却看到李天启望着他的眼神似乎也有询问的意思便轻声道:“姑娘说笑了,下官这辈子还没见过什么神灵呢。那些银两筹措之中虽然的确有些来之不易,不过话说回来,这……这还不是为了充实国库嘛。”

    那刺史说着,拱手向北,继续说道:“为天子筹措军饷可不能马虎啊。况且……”说到此处,他瞥了一眼周若琳,然后稍微停顿了一会,一副欲言即止的表情。

    李天启何其聪明,知道这刺史有些避讳,于是便说道:“这姑娘是郡主李璇凝的贴身侍卫笑修罗,这次随本人前来的,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哦——原来是郡主的……”那刺史当然知道郡主李璇凝是谁,而且能做到贴身侍卫的,必然不是什么普通的打手,必定关系密切,当下不敢怠慢,再次从座椅上起来,向周若琳作揖道:“笑侍卫,方才下官失礼了,只是这事关紧要机密,非太子所遣之人下官实在难以说出,下官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得罪。”

    周若琳起身道:“客气了,大人有什么尽管说便是。”

    那刺史点点头,干咳了几声,对着李天启道:“对了,方才心急,忘记问了,恕下官冒昧唐突,不知道太子殿下可有文书传达给下官?”

    李天启不知道他此话是什么意思,便摇摇头道:“并没有。”

    “哦——”那刺史点点头说道:“这样啊……”

    周若琳似乎瞧出了那刺史的盘算,这刺史一定是方才想吐露出什么信息的时候一时想起了并未真正验过李天启的身份,而一直自以为是的认为他就是钦差,只不过这么一问一答之下,倒让这多年沉浸于官场的刺史不得不踌躇起来。

    因为他现在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说了,假如这人是假钦差,而且两人的武功据那捕快说可是世外高人啊,但如若不说,万一眼前的青年汉子的确是钦差呢,那可又再次得罪了,一时之间他并没有拿定主意。

    周若琳说道:“刺史大人,看来你现在不仅怀疑我,连这位上差你都不相信了吧?难道要我们将印信官凭拿出来?”

    “是是是。”那刺史很干脆,但瞬即又连连摆手急道:“不是,不是,不是。”

    李天启此刻也已明白了他为何吞吞吐吐。

    “是或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