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封仙 >

第496章

封仙-第496章

小说: 封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帝见节节败退,心中蓦然想起了本不该身殒的陈芝云,心中充满了愤恨之感。

    “该死!”

    ……

    北方元蒙,察觉西方出现了这么一座庞然大物,亦是颇为沉重。

    原本将中土视作一块肥肉的元蒙上层人物,已是将大周视作了难啃的骨头。

    尽管元蒙大将熬岳自信满满,有意击破大周,然而在元蒙大汗等等人物心中,总是难免忆起当年的郭仲堪。

    当日对于郭仲堪下手,时机过早了些。

    元蒙大汗近些时日,总有这般悔恨之意。

    然而于事无补,大周如日中天,愈战愈勇,接连攻破梁国之国土,尽数收服,不仅未曾在战时消耗……反而以前朝传承的身份,降服各方军队,竟是越来越显壮大,如同雪山上的雪球滚动一般,日渐强盛。

    ……

    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清原心中亦是不免感慨。

    新唐本是刚刚成长起来,本不该如此强盛,然而自从李周儿射杀麋鹿之后,新唐气运强盛到了极点。

    哪怕是以凡人的目光,不谈气运之说,那也是射杀麋鹿之后,“恰逢”先帝李智驾崩,长公主李周儿亲自接位,排除异己,哪怕有大才之辈,只要不能归顺,亦是杀绝。

    到了最后,大周之中,少了许多阻碍,尽管痛失许多人杰,可却是凝成一股,如日中天,日渐强盛。

    不过短短时日,梁国尚未从与蜀国大战的余波中恢复过来,元蒙尚未准备好南下之事,可大周已经成了气候,主动进犯中土。

    饶是清原已成仙家,也不禁看得难以言语。

    “天命所归,莫过于此。”

    清原这般念着。

    从世俗军队来看,陈芝云已死,白衣军从蜀国一战,折损至今,尚未恢复,仅仅数千之众,缺了主帅,难成大器。

    而邓隐虽有才能,却不如蒋师仁之辈,率领大军,也敌不住西方大军。

    至于北方元蒙,本是虎狼之辈,然而此刻也龟缩了起来,少了郭仲堪,独有熬岳,却也让元蒙上下,惶然不安。

    当世之中,竟是显得以大周最为强盛。

    “木子射杀了麋鹿,得了金莲所归,得了人间朝堂之大气运。”

    清原暗道:“如今又把那金莲凝成的神物,制成了传国玉玺,聚敛了大周气运,以周天为名,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当真是各方仙家,都不敢挡……”

    各方仙家,无人抵挡。

    事关人间朝堂兴衰,但往远了看,关乎的是后世无数年的命运,关乎的是三界封神之事。

    如今大周气运所向,除了道祖,无人可挡。

    然而道祖之辈,难以揣测,但大约还是不会逆天而行的。

    至于梁国的修道人,也同样在败退。

    哪怕依附于梁国的修道人十分不甘,但是大周之中,也聚敛了各方散人,经由一位白虎道人,聚敛起来,实力之强盛,竟是比梁朝国师府尤为强盛。

    两方修道人,争斗不休,激烈之处,不亚于军队杀戮。

    “齐师正心中已生颓势,不求取胜,另有想法,日后必然要败。而他这位已然得了仙家道果的梁朝国师,其实也心知大势不可逆,如今不过是想要如何自保而已,实际上也没有想过取胜之事……”

    清原对于齐师正的想法,推测得十分准确。

    按照以往的猜测,各方修道人,扶持一方大国,力助此国夺得天下。若能成功,死后必能封神,生者之人,未来道途平坦,乃至于后世福缘深厚。

    可若是自家扶持的大国就此破败,气运必定消减,死者神位难高,生者气运浅薄。

    尽管在清原下界之前,一切都是定数,一切都是注定,但也只是对于道祖而言罢了,圣人之下,皆在世间浮沉挣扎,难见未来真相。

    可如今清原下界,便是道祖,都看不清楚未来。

    各方人物,只能力助自家大国夺得天下。

    前次蜀国灭亡,蜀国修道人已败,死者魂灵已入封神台,而生者依附在南梁之中,纵然气运削减,亦是聊胜于无。

    原本蜀国灭后,梁国及元蒙,都有夺得天下的机会,这两国麾下的修道人,都有极大的机缘。可是大周横空杀出,竟是隐约有着让两方修道人念想破灭的味道……

    这一场大战,无论是在凡尘军中,还是修道人当中,都极为激烈。

    这是夺取机缘的大战。

    此战,尤胜于梁蜀两国之战。

    此战之中,大周势如破竹,梁国节节败退,而元蒙本欲南下,亦是停下脚步,踌躇不安。

    ……

    人间战火纷飞。

    仙家在争斗。

    世人在流亡。

    有人死在战场上,有人死在饥荒里,有人死在半途中,战火燃烧,民不聊生。

    朝代更迭,兴衰交替,尽都百姓苦。

    “当今世道,果真是人命比草贱,上位者一言一行,决定的便是数十万大军的胜负,决定的便是无数百姓的生死安乐。”

    清原闭上眼睛,道:“人道之争,亦是好生残酷。”

    他这般想着,气息氤氲不定,然而下一刻,忽然睁开眼睛,眼眸之中,满是寒意。

    ……

    三危之山。

    由此往东南所见,只见天际火红。

    天穹赤红如血。

    云层染上火光。

    灼灼火焰,烧遍八方。

    一个少年,身着大红袍服,上缀白色纹饰,形如火焰,充满了难言的气息。

    少年神色冷漠,浑身火焰,然而眼眸森冷,如同物极必反,在极端的火焰下所形成的寒光。

    “天杀真君!”

    炎君一步迈出,来到三危之山,沉声道:“出来受死罢!”

    声音未有多么响亮,但却传遍天宇,遍及八方。

    但凡听闻此音者,无不震动。

    而在西山界内,方圆二百里,无论飞禽走兽,听闻此声,尽数暴毙,双耳溢血,双目暴突,死不瞑目。

    便是花草树木,得此声传开,也如被火烤一般,纷纷枯萎。

    仙家之威,超脱人世。

    纵然只是一声轻喝,可波及开来,亦能使方圆数百里,生机枯寂。

 章八七九 炎君驾临,火焚八方

    炎君驾临,仙家至此。

    威势之盛,惊天动地,一声余威,山林枯寂。

    一念至此,火焚八方!

    “清原!”

    “出来受死!”

    ……

    守正道门。

    守正掌教愈发憔悴,脸色惨白,已无仙风道骨之状,而显垂暮老者之态,宛如风中残烛。

    他曾尝试,大周东行,其中究竟真相如何,是否是诸天祖师之意,是否又能阻拦一番?

    然而才有推演,便受了气运反噬,就算是门中这位仙家,都不能替他医治。

    因为这是天谴。

    忽地,他目光一凝,看向了南方,低沉道:“炎君?”

    这一刻,他目光陡然凝重了许多。

    原本人间在封神期间,是无法承载仙家的,然而不知为何,封神之事,在蜀国灭后,依然未歇……但人间初步稳固,仙家已经能够下界。

    只是,仙家毕竟还是超出了人间的范畴。

    各方虽有仙家下界,但也仅是一掌之数,而齐师正甚至还不能归列在仙家之中。

    这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界限。

    尽管人间已经初步稳固,可以承载仙家,但也只有寥寥数位能够下界,同样也只有散仙级数,才能下界。

    可如今的炎君,又是怎么回事?

    他在仙家之中,也是上层人物,就不怕教人间封神之事就此崩了么?

    还是……

    守正掌教目光凝重,呼吸陡然一凛。

    就在这时,大殿之中,陡然迷雾重重。

    一位仙家现身出来。

    “结束了。”

    ……

    正仙道。

    后山。

    自道玄仙尊座下麋鹿吞食金莲之后,他自知大祸,归返山门,自囚于此,等侯祖师处置。

    “本座仔细想了想,这事当真是与本座无关。”

    当年的道玄仙尊,如今的玄松子,满面稚嫩,然而神色严肃,认真道:“此乃魔祖布置,本座是提早预感到了魔祖之事,追寻探查而去,未想他竟然已经得手,却让本座出手落空。”

    在他面前,是正仙道那位一向不理会世事的掌教真人。

    正仙道掌教面色古怪,终究叹了一声,道:“您这话不该与弟子,是该向诸圣交代,该向众仙交代,该向这人世交代……弟子信不信无所谓,但是他们信不信,才是关键。”

    玄松子忽然间满面苦恼,道:“这个,诸圣无所不知,尽管如今局势古怪,但封神之后,一切明朗,诸圣明白真相,自然是没有本座什么事情的。至于其他的……其实跟本座也没有多大关系,全是那头大魔的事情。”

    正仙道掌教叹道:“那大魔呢?您作为仙尊,可曾将这罪魁祸首擒拿下来?”

    “这厮是黑莲所化,如今黑莲枯萎,也就代表他是死了。”玄松子摊了摊手,道:“别我道行不复当年,就算是当年作为仙尊之时,也找不到这头大魔的本身啊……”

    正仙道掌教颇有恨铁不成钢地道:“您这没事去东海混什么?这一回出了事情,哪怕到头来真与您无关,但正仙道已经背了这个罪责,近两日本门弟子在外与守正道门弟子相见,无形之间都要弱了一筹。”

    玄松子无奈道:“这回真是好心办坏事了,可本座也是遭了陷阱啊。”

    “以往听闻您老人家年少之时,也是极为飞扬跳脱的性子,只是经过千年道行积累的底蕴,早已沉稳严肃。”正仙道掌教道:“本以为只是谣言,毕竟沉稳如仙尊之辈,怎么可能有年少轻狂之时?但没想到,此事竟然是不假……这回您斩了道行,回归少年心性,未想就有了这么些事,早知如此,您就不该入世,好生在洞府里便是了。”

    玄松子满面无辜,摊了摊手,道:“我好歹是本门创派祖师,你这么话,有些欺师灭祖的味道了,放在守正道门,可是要重罚的。”

    正仙道掌教看着他,心中不禁想起那个严肃且冷冽的道玄仙尊,两相对比,只觉眼前这位,未免太不省心了些。

    “这事……”

    话音未落,便有南方变化升腾。

    火光闪烁,焚烧八方。

    正仙道掌教露出惊愕之色。

    玄松子目光沉重,道:“吕阳仙尊门下的炎君,下界来了。”

    正仙道掌教看向天空,道:“怎么会这样?”

    玄松子深吸口气,道:“这个世道太乱了,乱得这天地都要提早了结封神事,重定未来……如今金莲已经落于西方大周,天命所归,接下来争斗再无悬念,而天上的封神榜所收容的人物,多半也临近圆满了。”

    正仙道掌教低声道:“那么?”

    玄松子点头道:“一切都将平息下来。”

    这般着,他沉默了下来,心中想起那个紫霄宫弃徒。

    实际上,对于清原,他并无恶感,站在一位前辈的角度来看,反觉这后辈颇为讨喜。

    只可惜,搅乱天下,命数如此。

    “可惜了。”

    ……

    临东。

    白氏祖遥望南方,目光沉重。

    “总算到头了,可惜这场封神事,被清原搅乱,白某终究还是没有太多好处。”

    他沉吟道:“不过,白虎入西,至少白某今后可登天为仙。”

    ……

    西方。

    齐师正回望一眼,眉目低沉。

    “炎君总算下界了。”

    “这场大事,终究该停下了罢?”

    “还好……”

    他想起了自己如今的状况,待封神事后,如能摆脱气运因果之纠缠,从而脱身而去,那么凭借恩师真仙巅峰的道行,应当足以让他仙家道果圆满,重新温养出仙家道体来。

    ……

    极南之地。

    浣花阁。

    “到此为止了。”

    一声悠远的叹息,落在浣花阁主耳中,有着松了口气的味道。

    天地各方,俱在维系封神之事。

    然而出现了一个清原。

    原本规划好的所有轨迹,都尽数打乱。

    乱到了如今,总算到了尾声。

    “走罢。”

    浣花阁主略微点头。

    而在浣花阁后山之中。

    一朵白莲,栽种在中央,只见白光闪烁,宛如月华。

    陆瑜霜及花魅,只站在这里,遥望中土。

    两人对视一眼,俱有黯然。

    封神事毕,变数也该被抹杀了?

    ……

    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清原把手从青莲上面收了回来,将之收入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