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封仙 >

第403章

封仙-第403章

小说: 封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时过月余。

    叶独三人从京城出来后,急急行走,以他们武学造诣,非同寻常,仅数日间,便到京城东南的八百里外,恰好与那二百精兵会面,旋即动身,朝着西山而来。

    又是一路行来,已过一月之久。

    叶独此人,能被文先生引为心腹,确实有着不小的才能,不单单是本身武学造诣颇高,在领兵这一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

    这二百精兵,从各方汇聚而来,初时如一盘散沙,如今已被他炼成一团精铁,甚至度过了磨合之期,已能配合得当,其中袍泽之情,也显得十分浓烈。

    而将众人凝聚到这一步的叶独,更是在众人心中,有了极高的地位。

    毕竟叶独,除却身份地位及手腕之外,本身也是一位内劲大成的人物,在武林之中便足能开宗立派。

    “要尽快了。”

    叶独对着另外两人说道:“关于此事,先生似乎颇为急切。”

    另外两人对视一眼,略微点头。

    包括叶独在内,三人都是从文先生府上出来的高手,而这紫檀木盒子就在三人眼前,裹了一层淡黄色的丝绸。

    这紫檀木宝盒,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离开他们的视线。

    或许会有一人因事离开,例如近期时常锤炼精兵的叶独,便多是离开马车。但看着紫檀木宝盒的,至少会留两人,他们心知肚明,这也算互相制衡。

    或许也是因为互相监察的缘故,时至今日,三人也仅是知道包袱当中是紫檀木所制的宝盒,但却不知宝盒之中是什么物事。

    他们心中也颇好奇,但不敢打开,只是暗中难免猜测。

    “你们看着,我下去看看。”

    叶独这般说了一句,下了马车。

    他回望一眼,眼神之中,满是深深的疑惑。

    比起另外两人,他知道得稍多一些,至少……这一次离开京城的路径,只有他一人得知。

    “从京城出来,去往西山,然后回返京城?”

    叶独皱着眉,心道:“一来一回,数千里之遥,尽管是两百精兵,但行军数千里,也要耗费两三个月时日,文先生这是要干什么?”

    饶是让他想破脑袋,也无法想到真相所在。

    但这些时日,跟随着文先生,他对于这位智谋远虑的人物,也极为信服,尽管心中满是疑惑,却也未有违逆。

    “莫非是让我带领二百精兵,引人耳目?”

    “但文先生分明是让我暗中行事,莫要泄露行踪……”

    “此外,我自问武艺高深,几近武道大宗师,在京城之中办事妥当,也可是先生的左膀右臂……若不是大事,又怎么把我派遣到数千里之外,且要两三个月之久?”

    ……

    西山。

    镇守此处的守正道门弟子,共有十三人。

    而为首的是一位阳神大真人,八重天之境,道行高深,名为鸿梁。

    原本是鸿烁请命镇守在此,但如今封神之世,守正道门把守着世间秩序,消耗极重,伤亡极多,宗门底蕴至今也消了许多,单是魔域一事,就有数位人仙陨落……时至如今,便是号称中土第一道门的守正道门,也对封神人世,显得力有不逮,而像是鸿烁这等人仙,足能在人世间任何局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不能留在此处,作为闲人。

    最终是守正掌教亲自下令,命鸿梁留下,时刻注意洞天福地所在。

    虽说鸿梁道行不比鸿烁这等人仙,但实际上,若是清原当真要重现于世,那么就是人仙鸿烁在此,也是抵挡不住的。

    如今的这位天杀真君,远非临东之时可比,就连正一都不是对手,鸿烁也同样不会是他对手。因此,镇守在此的守正道门弟子,并不是为了阻拦清原,也不是为了截杀清原,而仅仅是为了在清原有意现世之时,立即上禀宗门。

    鸿梁是八重天大真人,面对清原之时,或许不是对手,甚至逃命也不易,但他足以拖得喘息之机,让其他守正道门弟子,将消息传回宗门。

    这就是他们镇守在此的真正用处。

    用性命来让宗门得知清原的消息。

    “安心修行罢。”

    鸿烁微微笑了笑,看向那年轻道士,说道:“只等封神事毕,自会有上界仙家,乃至于道祖人物,强行打破洞天福地,灭杀这天杀真君,你我也就能够回返宗门复命了……”

    那道士略微点头,勉强一笑,道:“是,师父。”

    他名为正行。

    昔日伏重山时,他剑敌孙家老祖,傲视各方修道中人。

    那时,他曾俯视清原,居高临下。

    今日,再非往昔。

 章七一五 正行

    章七一五 正行

    西山所在。 。。

    这处山脉的地势走向,溪流湖泊,树木生长,岩石所在,俱都略有灵韵之处,外界吹拂而来的风,经过地势,千回百转,清流通澈。

    这便是山间的风水。

    对于常人而言,在此定居,已算是难得的安静灵韵之所,但对于修道人而言,再是寻常不过。

    而对于守正道门这些自幼生长在仙山福地的道士而言,此处便几乎如同穷山恶水一般。

    “这种地方,就是那些无门无派的散人修道者,怕也没有几位看得上罢?”

    有位中年道士苦笑了声,道:“但谁也想不到,这里显得如此普通的地势,居然孕生出一座洞天福地,真是世间万千事,无奇不有。”

    这位也是鸿字辈的弟子,道号鸿暮,比起其余道人,他道行稍次,在当年凝就阴魂之后,便在这一步驻足数十年,至今未能再进一步,而时至如今,他也逐渐要步入苍老垂暮之年。

    此行受派来此,在众人之中,便以他最为恼怒。

    因为在这种地方修行,远比不得在守正道门当中,无形之间,对于他的修行,也颇为不利。

    “听说这里也就孕生了一两头精怪,可惜在当初围杀清原之时,众修道人至此,顺手打杀了去。”

    另一位道人笑着说道:“不然倒也可以捉来玩玩。”

    鸿暮略微摇头,说道:“你若是玩心较重,倒也可以暂离此处,去捉几头精怪妖物来耍耍。”

    那道人摇头笑道:“你我身为守正道门弟子,如今掌教下令,让你我在此看护,哪敢擅离职守?就是那天杀真君出来,你我也是要去赴死的。”

    就在这时,一声轻喝,斥道:“好生修行,不要多话。”

    这是鸿梁的声音,身为八重天大真人,且岁数最高,并为此行一十三人的领头之人,守正道门一向尊卑有序,他一发话,顿时众人肃静,不敢开口。

    整座西山,几乎都安静下来。

    只有风吹树动,轻轻作响,偶尔能听飞禽长鸣,或有走兽低吼。

    十三位道人,各占一方位,感知尽出,便将这西山守得滴水不漏,但凡风吹草动,尽都知晓。

    “嗯?”

    就在这时,鸿梁眉宇轻皱,道:“这一行人?”

    正行仅是上人,阴神比不得鸿梁的阳神,不禁问道:“师父,莫非有何动静?”

    鸿梁沉吟片刻,说道:“前方有一行人来此,在数百里外我便发觉,本不以为意,但他们一路行来,没有转折方向,而是径直往西山来……看起来,倒真是要来西山的。”

    正行闻言,略感讶异,道:“西山?对于修道人而言,这里藏有一座洞天,乃是那位……那位天杀真君藏匿之处,但是对于凡人而言,这里哪有什么隐秘?”

    说到这里,正行说道:“不如让弟子前去打发了?”

    鸿梁微微摇头,说道:“他们不是寻常人,而是梁国军中之人,有着气运在身,并聚着军中杀意,颇为厉害……我等虽然不惧,但不可擅自出手,打破了梁国军队的布置。”

    正行闻言,不禁问道:“那要怎么做?”

    “不必理会了。”鸿梁说道:“这一行人,共有二百人,但都是精锐,杀机聚合,颇为凝实,换作寻常凝就法意的修道人,都要被他们冲散法意,变得软弱不堪……但我等十三人,道行最低的也已经凝就阴神,练就法力,倒也不用畏惧区区二百精锐。”

    说罢,鸿梁又是思索片刻,旋即传音到各方道人耳中。

    “过一会儿,将有二百精兵临近。”

    “暂且收回感知,不要与军中杀意冲撞,避免有所变化。”

    “待他们离开西山之后,再恢复原状。”

    鸿梁声音,徐徐传开,随风而至。

    各位道人俱都齐声应是,旋即收了感知,收了气息,暂时隐匿身形。

    “师父……”正行皱眉道:“你这如此谨慎,又是为何?”

    鸿梁说道:“虽然我等不惧这二百精兵,但是他们各自怀有战场杀敌而来的杀意,加上天地气运,俱都颇为不凡。若是你这阴神与他们身上的军中杀意有所冲撞,且不说损伤,单是气运的反噬,就有几分不利之处,或许你仗着道行,觉得不甚重要,但不利的事情,还是避免为好……此外,对于这些士卒而言,他们身上气运杀机受创,冥冥之中就会消了气运,接着若是遇上山贼土匪还好,但若要是遇上修道人,缺了气运加身,哪怕他们杀机强盛,也不会是修道人的对手,甚至,冲撞得若是狠了,他们甚至也活不下来,当场毙毙命也是可以预见的。”

    正行闻言,略有明悟,但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若是天杀真君在此期间出世,岂非误事?”

    鸿梁笑了声,道:“你道行还浅,见识还低……洞天福地隔绝内外,你我察觉不到内中如何,而这位天杀真君身在洞天福地之内,也同样察觉不到外界的情形。既然他不能察觉外界,那么就不可能有这般巧合,在我等收了感知时,他便刚好现世。再者说,他若是现世了,无论是打开洞天福地的大门,还是跟这二百精兵杀机冲撞,都会有几分动静,那时,以我的阳神造诣,也能知晓一二,你也不必过于担忧了。”

    正行略微皱眉,沉思不语。

    鸿梁见他如此,不禁说道:“我阳神造诣,已非寻常真人可比,虽然比不得他紫霄宫六月不净观的洞玄楼,但也能不受迷惑,不会有事的。”

    正行低声道:“可他是变数啊。”

    闻言,便是鸿梁也沉吟了下,道:“既然你不放心,便动身去你鸿暮师叔那边,由东望西,神光西照,能见洞天……现在洞天已经关上,是无法看见的,但若是清原打开了洞天福地的大门,你也能察觉一二。”

    正行闻言,沉重点头,道:“弟子明白。”

    就在这时,又听鸿梁顿了一顿,低沉道:“如若当真发觉动静,立即示警,传讯宗门,不必阻拦,也不必逃了……”

    正行顿时沉默,心中沉了下去。

    不必阻拦,不必逃命。

    他们只需要传讯。

    然后,死于天杀真君之手?

    这就是他们在西山的真正用处。

    正行微微闭目,深吸口气,才徐徐吐出。

    睁开眼来,但见他眼中闪过一缕寒光,旋即往后而去。

    遥想昔日伏重山,他剑敌孙家老祖,傲视众修道人,也曾居高临下,俯视清原。

    悠悠岁月,十余年光景,一晃而逝。

    时至今日,他镇守在此,不是为了斩杀清原,甚至不是为了拦阻清原,而仅仅是要在清原试图出世的时候,用自身性命拼搏,再借机将清原消息,传讯于宗门。

    更不仅是他,便是他的授业恩师,一位八重天的大真人,也只能是在急切之间拖住清原,给他们这些弟子一个传讯的喘息之机罢了。

    一晃十余年,其实不算长久,对他这类已成阴神的修道人而言,仅是一场闭关的时日罢了,相较之下,就如常人沉睡了一夜醒来。

    但就在这宛如“一夜之间”的短暂时日当中,对方就已经站在了这个人世的最高峰。

    连守正道门如今最强大的那位谪仙,也都败在了他的手上,甚至为此挫败,而弃了仙体。

    “昨日如梦不敢忆,今朝实情不敢比。”

    正行心中苦笑道:“当年曾俯视于他,却也不曾想过,放在今时今日,便是他出现在眼前,我怕也未敢直视。”

    这年轻道人略微抬头,望向蔚蓝天穹,心中思绪纷呈。

    当年他居高临下,俯视清原的场景,历历在目,万分清晰。

    若当日在伏重山时对他出手,要杀了这人,似乎也不算难事……但是今日,整个天下,都不再是他对手了。

 章七一六 迷惑

    章七一六 迷惑

    洞天福地。 。。

    黑色茅屋之外。

    清原站在门口之处,望着眼前的古镜。

    这古镜悬浮当空,镜面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