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封仙 >

第310章

封仙-第310章

小说: 封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丽的面容上,带着几分苍白,令人颇是怜惜。

    “姑娘,这是三爷交给你的东西。”

    有一人躬身说道:“根据三爷的交代,已经将你送出京城,不过接下来往那边走,便看姑娘自己的了。适才我等已经将痕迹清理干净,那些个尾巴也尽数切掉……只要姑娘不再逗留京城附近,一路离去,想来不会被人轻易寻得的。”

    葛瑜儿接过那锦囊,略微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那人一身黑袍,大约也是谢三手下的刺客之类,听得葛瑜儿回复,当下只是稍微点头,便即转身上马,匆匆而去。

    葛瑜儿略微沉默,这一次入京,未能查知当年真相,反而让葛氏后人的身份显露出来,确实是让人无法欢喜得起来。

    “但至少知道了姜柏鉴不是当年的凶手。”清原的声音,从锦袋之中传来,缓缓说道:“更何况,除去蒋费和胡皓这边,对于当年的事,也不算一无所获了。”

    葛瑜儿怔了一怔,旋即想起什么,当即大喜,道:“先生查知到了什么?”

    “算是罢。”清原缓缓说道:“先前被人拦住了,只是拦着我的人,与我曾有一面之缘,在他身上,得知到了适才运用符剑的人。”

    他顿了一顿,才道:“虽然只是一面之缘,谈不上什么交情,但先前所说,以我的推算,该是不假。”

    想要瞒过清原的感知,以李八百如今的道行,犹是未足。

    葛瑜儿抿着唇,未敢打断先生的话,只是眼神之中,能见情绪起伏。

    “运使符剑的人,名为陈九殿。”

    清原说道:“今年才成上人境,但他的师父……名为古见渊,道行有八重天巅峰,临近人仙之境。”

    葛瑜儿身子略微一震,脸色愈发苍白了些。

    “陈九殿杀人灭口,但他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倒也不太清楚,至于此事和他的师父古见渊是否有关,也还待查知。”

    清原略微沉吟,说道:“但是,据李八百说,古见渊不属于任何一人的麾下,此外……他是唐时生人,近年来才出关入世,与当年葛氏灭门一事,未必对得上。关于这一点,便让你姑姑去查……”

    说着,清原停了一停,说道:“当年的事情,以你如今的道行,确实不能掺和其中。至于你姑姑,无论如何,毕竟是一位修道真人,便让她来查罢……她若查不出来,你也无力查知。”

    葛瑜儿稍显低落,片刻后,道:“多谢先生指点,小瑜明白。”

    “这便好。”清原说道:“快些离开京城,避免有人追上……此后的事情,便交给你那位姑姑,你自己好生修行便是了。”

    “离开?”葛瑜儿怔了一怔,道:“先生适才那一具化身,可还未归来的……”

    “归不来了。”清原笑了声,道:“我不知规矩,在京城出手,被人拦住了,问过一些事之后,便还他一个人情,任他毁了去。”

    “啊?”葛瑜儿惊叫一声,不禁捂住了口。

    “区区一个木雕罢了,虽然有我一缕分神,但他出剑之前,先有言语暗示,于是我便在冥冥之中,将分神已经收回到了这符纸之上,未有损伤。”

    清原说道:“剪纸为马的道术,本就是在符纸之上,这一张符纸留在你手,哪怕失了木雕,威力也不会逊色太多的。”

    “但是……”葛瑜儿欲言又止,脸上带着不舍,稍显黯然。

    “行了,你快些离京。”清原说道:“这八方道眼之术,并不能时时施展。”

    说着,清原又笑道:“更何况,也该给你留些空隙,总觉得有人窥探,难免有些不甚自在……接下来我收了道术,你孤身上路,如若半途出现变故,可用我教你的方法,施展这剪纸为马之术,那时我会得知,亲自操纵的。”

    “先生……”葛瑜儿眼神愈发黯淡,似是想说什么。

    “还有什么?”清原问道。

    “对了。”葛瑜儿说道:“爷爷与我说过,那相半仙的几分异处。”

    “相半仙?”清原声音略有凝重。

    “是的。”葛瑜儿道:“爷爷说过,当年他初见相半仙时,与漓城再遇相半仙时,时过多年,这位相半仙……竟然相貌未改。”

    “相貌未改?”清原心有沉吟,这对常人而言,可算是极为稀奇的事情,当放在修道人身上,自是再寻常不过了。更何况,相半仙的道行,该是极高的……

    “爷爷说他本该想起,但是在漓城之时,却不知为何,未有在意,后来才忽然想起这点异处。”葛瑜儿说道:“现在想来,此人不单单是能够测算天机,本身必定也是修道中人……”

    “此事我已知晓。”清原说道:“前段时日,算是间接与他打过交道了,这人确是非同寻常。另外,当年的时候,那个纨绔招惹上我等一行人,大约也是被相半仙所影响,如此算来,葛老忽略了这人关于相貌未改的一点,倒也不算什么。”

    想起当初那纨绔,哪怕是在这个时候,哪怕是不甚欢喜的场面,但此时葛瑜儿也不禁绽放出几分笑意,令得心中的郁闷不快消去了几分。

    “先生。”

    “嗯?”

    “今后再见了。”

    “会再见的。”

    ……

    符纸上的气息,逐渐消去。

    葛瑜儿叹了口气。

    不过这符纸上面,依然有先生的道术,只要施展开来,先生便能够知晓。这么算来,也并不是就这么断去了联系。

    如此想着,倒也轻松了几分。

    她想起什么,取过手中锦囊,伸手打开,内中有一张纸。

    见状,葛瑜儿略感疑惑,将纸张摊开。

    上面写了几行字,字体笔划丰满,可见书写之人造诣颇深,只是不知为何,每当末梢,总有几许纤细的痕迹,似是收笔不住。

    这大约是久经战阵的杀机,不知不觉,也渗入了书法之中。

    “姜柏鉴的字?”

    葛瑜儿微微皱眉,细看下去。

    然后,她脸色渐变。

    昔年葛氏灭门,尚有一孩童,被姜柏鉴及时救下。

    这孩童当年不过七岁,乃是葛盏亲子。

    后来,这孩子姜柏鉴送入民间,交由常人抚养,只盼能安稳度日,作个平凡百姓。

    再后来,谢三无意间得知,此子在数年前,已被一道人收去。

    后经查探,那道人曾与葛相有旧,并无恶意,只收留故人之后而已。

    今年夏初,得知消息,此子根骨寻常,资质稍差,已于两年前离山,在渭州定居,已然娶妻,如今替人消灾解难,仍用名号:玄松子。(未完待续。)

 章五五五 临近阳神

    明源道观。

    古镜光芒闪烁,内中场景泛起涟漪,旋即平息,变作古朴镜面。

    清原伸手一挥,古镜落在怀中,这才站起身来。

    近些日子,他运用八方道眼之术,探查京城一番,但也并未荒废自身修行。

    阴神之内,那一缕阳和之气,已经逐渐扩散,几乎便要把阴神尽数化作阳神……进益之快,比清原本来所想的,更快了许多。

    这让清原自身都不免惊异。

    修道之人,往往穷尽心力也未必得以突破,若说心有感悟,闭关数百年而得成真人的,便已经算是稍快。当然,古见渊闭关之后,不仅是初入真人境,更是几近人仙,实则是进境非凡。

    修行之辈,虽说未必是年月而论,但岁月的积累,终究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如青莲剑仙李八百,看似四十不惑,实则其年岁怕也不低……

    毕竟真人之辈,延年益寿,岁数长远,已非常人可比。

    而清原修行至今,才有多久?

    “快得……连我自身都有些骇然了些……”

    清原微微皱眉,神色稍显凝重。

    超出自身预料之外的事情,哪怕是益处,也不见得多好。

    因为这已是超脱掌控之外了。

    在此之前,他已经把自身异于常人的益处,尽数都计算在内。

    如地龙在身、如仙火真焱、如雾光神水、如本命至宝、如古镜推演、如六月不净观等等等等的各类益处,他都算在其中。但未曾想过,尽管他已经把这些都算在其中,以此推算出自身彻底踏足阳神所需的时日,可实际上,自身道行的进益,却依然比推算出来的时日,更快许多。

    “身在这个封神大势之中?”

    “大世所向,故而有所助益?”

    “还是说,魔域一事,功德加身,至今还让我获益无穷?”

    清原微微闭目,心神沉入云海楼当中。

    阴神显化,已与本身并无异处,乃至于隐约凝成筋骨百脉,内脏髓血,有了几分阳刚之气。

    他可算是道祖门下的传承,任何道祖门下,例如守正道门、正仙道、先秦山海界等等真传弟子,都不能在传承这一方面,比他更具优势。

    可他修行至今,却还比道祖门下的弟子更为出色……

    除却本身悟性心境及毅力等等原因之外,更是因为,他还得了广元古业天尊的机缘。

    “旷世机缘……”

    清原看着眼前无上祖师的神像,心中对于那位至今未曾拜见的天尊,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

    广元古业天尊,虽非道祖,却也是最为古老的仙人,他所布的机缘,可谓是夺天地造化。

    或许道祖也有这等手笔,乃至于更为惊人,但是混元大罗金仙之辈一举一动,暗合天道,纵然是有布置,也只是为了整个天地……即便目光凝聚下来,放在自家山门之中,却也只是均分于那数百上千的出色弟子。

    而广元古业天尊没有道统,没有成千上万的后辈弟子,这些机缘只是凝聚在清原身上,这便是厚重得无以复加的旷世机缘。

    若无广元古业天尊的机缘,清原断然不可能有今日成就,甚至被阻隔在修道门槛之外。

    “天尊……道祖……”

    清原闭上眼睛,细细体悟阳神变化。

    ……

    十日后。

    清原缓缓起身。

    一缕阳光从天窗照下,光芒之中,可见尘埃滚滚。

    但道行如清原之高,已是尘埃不染。

    他眼中闪过一缕光芒,刹那之间……仿佛让这房内都亮了一瞬。

    虚室生白。

    “阳神……”

    清原将心神从九重楼之中收回来。

    如今只差临门一脚。

    只须最后一步,推开七重楼,立成真人。

    “快了。”

    “比想象中更快。”

    其实,纵然他机缘厚重,但道行进益原本也不该这么快。

    他本该是在山河楼这一步,驻足数十年之久,但是因为当年黄公子那一十三杯仙酒,让他省去了数十年苦修。

    再加上种种机缘,再有阻隔魔域的救世功德,才显得这般快。

    若不是那一十三杯仙酒,他要走到今日这一步,只怕还要数十年。

    可他终究是饮了仙酒,在短短时日之内,走到了这一步。

    落在外人眼里,不会看到仙酒的作用,而是认为……他道行进益,便是这等惊世骇俗。

    “不知为何,阳神将成,反而愈发心悸……”

    清原低语道:“修道之人,步步有劫,莫非我成就真人后,要迎一场大劫?”

    这绝不是一种觉。

    这是一种预感。

    常人会有觉,但临近真人的清原,断然不会出,除非大神通者蒙蔽于他。

    这种得以趋吉避凶的预感,源自于六月不净观的非凡异处,也源自于他阳神将成的敏锐感知。

    论感知,他早就不逊色于任何七重天的真人,何况如今道行又有进益?

    “我总不可能因为惧怕,而停止修行,止步不前罢?”

    清原长长吐出口气,“修道之路,漫漫无尽,终究是要遇上许多阻碍的……我有玉尺在手,尽数破之!”

    “可惜不能踏足洞玄楼,否则在勘破虚妄,望穿虚实这一方面,我便有着寻常人仙都未必有的本事……那么心头悸动的源头,大约也能见得一二。”

    “容今后再说罢。”

    他深深看了眼前神像一眼。

    如今是白日,何清正沉睡其中,未敢现身。

    “叨扰多日,是该走了。”

    清原转身过去,推开房门。

    十余日静坐房中,刹那间,有豁然开朗之意。

    沿着走廊,他徐徐行走,走过了当年井院所在。

    井中蛟龙犹在,阵法压制仍在。

    那一根镇龙柱,依旧纹丝不动。

    “倒也不必再出手了。”

    清原笑了笑,他原想是否将这阵法,再度出手,巩固一番,但细看之下,当初的布置实则也算不差,已能将这蛟龙稳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