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封仙 >

第269章

封仙-第269章

小说: 封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莲也是世间变数,把它栽在那里,命这老妖看护罢。”

    ……

    东海。

    先秦山海界。

    仙山福地,另有洞天。

    两人相对而坐。

    一人是少年面貌,身着道衣,有出尘脱俗之意,乃是紫霄宫门下,奉道祖之命,下界斩魔的清风。

    而另外一人,年约三十来许,未满四十,但见眼神淡然,皮肤白皙,显得神色温和。身上是一袭儒衫,但与中土样式略有不同,乃是古时儒衫的样式。

    在他手边,缠绕一条金蛇。

    那蛇约两指粗,半丈长,通体金色,鳞片细密。若细看之下,能见头顶之上,竟有宛如鹿角般的小角,腹下有四爪,嘴部有金须,尾部亦是如鳍如鬃。

    这竟是一头活生生的金龙。

    清风面对此人,未敢怠慢,且不说此人本身就是半仙之位,单是其身份,就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这位是如今暂代先秦山海界一切事务的人物。

    论起道行,论起身份,此人几乎不亚于中土的守正掌教。

    先秦山海界当代首徒,齐师正。

    “仙坞海市一事,不必再提。”

    齐师正含笑说道:“反倒是你,此次魔域斩魔,功德厚重,只是暂时在封神之势,未能回返仙界,只好暂居先秦山海界,倒是委屈了你这……”

    言语一顿,他陡然看向西北方向,眼里闪过一缕古怪的光芒。

    清风尽管仗着仙宝,世间无敌,但是道行还逊色于人仙之辈,见这位先秦山海界如此失态,不禁讶然。

    “不久前,牛宿身殒。”

    齐师正忽然说道:“按照祖师所说,关于它原来的命数,寿数还长,仍能再活数年之久,最终该死于守正道门正一手中,但不久前忽然夭折。牛宿本身道行不高,所以异象细微,我远在东海,未曾感应,只是后来有所耳闻,但现在这个……道行颇高,死后异象能传至这里,动静不小……”

    清风心中一凛,惊道:“道祖所见,即为天道……有人能乱天机?”

    齐师正点头道:“正是。”

    清风道:“魔祖?”

    齐师正摇头道:“不大清楚,或许是罢……毕竟这大魔是当世的变数,扰乱天地轨迹的祸端。”

    清风心中隐约觉得那大魔还未死绝,此刻不免有些骇意。

    能乱天机?

    原本神灵的命运,能作改变?

    这是有人逆天而行?

    “让守正掌教头疼去罢。”

    齐师正忽然开口,笑道:“你我俱有仙根,身具仙命,封神榜上无姓名,这封神之势如何去乱,也乱不到你我身上。”

    清风微微点头,但总有些不安的悸动。

    他脑海中莫名闪过一个人影。

    一个从仙宫下界而来,原本也不该出现在人世之间的人。

    清原?

    ……

    南梁。

    齐新年负手而立,遥望北方。

    耳道人在后,侧耳倾听天下之音,报知于这位南梁国师。

    “先有一头牛,后有一头猪。”

    齐新年哈哈笑道:“这二者的命数,乃是天定,正如水往低处流,皆是应有的道理。但是前后俱都夭折,如有人逆流而上……原来天命所见,也能更改?”

    他眼中闪过精光,跃跃欲试。

    如同当初见到正一时的光芒。

    此刻他想起了魔域那大魔。

    然后又想起了坎凌大河之中,斩杀青牛的年轻人。

    “道祖定下的局面,似乎有了三分乱象。”

    齐新年脸上泛起涟漪般的笑容,“我最恨死气沉沉的局面,如今变数越多,这局势越是有趣了。”

    耳道人闻言,莫名颤了一颤。

    经过一段时日的跟随,他已然知晓,眼前这位南梁的国师,实则是个肆意妄为的疯子,凡事全然不顾后果。

    ……

    南梁,极南处。

    山谷中。

    这是一个花甲老者,身着布衣,手提一杆长幡,看他模样,应是一个算命老人。

    此刻他在山谷之中,似乎正在布置着什么。

    忽然间,他心血来潮,目视北方,然后愈发心悸。

    这种悸动曾经有过。

    数年前坎凌青牛身殒,他便如此心悸。

    但这一次,他从悸动之中,感应出了熟悉的味道。

    “北方?蛮部?”

    相半仙想起了自家在北方的一些布局,眉头逐渐皱起,“又出变故了?”

    按道理说,苏关该去那里获取机缘,然后死在那里。

    而那蛮部的新神,命中不应短寿,还能再活一段时日。

    如今变故陡生,竟然有颠覆天地的味道。

    那么他在北方的布置,岂非落空?

    “又是斩杀牛宿的那人?”

    相半仙目光中诞生几分寒色,想起这莫名而来的悸动,预示着自家的劫数,哪怕是他再是沉稳,也不免有些烦躁。

    他看向山谷中。

    山谷中走出一个壮汉,面有纹路,身披豹皮,魁梧壮硕。

    “不,你天赋异禀,如今能化人形,倒也不枉老夫传你仙法。”

    相半仙微微点头,然后说道:“你代老夫往北方走一趟。”

    那壮汉看向北方,说道:“那是怎么回事?”

    相半仙沉吟道:“有神灵夭折,命数改变,预示着天机变化。”

    壮汉摸了摸脑袋,犹有几分愕。

    相半仙没有理会他,只是悄然算卦,掷下铜钱,然后看着卦象显示,怔怔出神。

    卦象显示,朦胧不堪。

    但关于自身的一方面,寓意……大凶。

    “果然还是如此。”

    相半仙叹了声,看向山谷里的阵法,“应该还有一段时日,能让老夫安心布置,以此保命。”

    ……

    蜀国往西。

    山林间。

    一头斑斓大虎,盯着眼前那文弱书生。

    这文士约四十来许,面白无须,看着那老虎,不惊不惧,神色平淡,忽然开口,不知说了什么。

    老虎未有开灵,并非精怪妖物,不通人言。

    但莫名其妙,竟是知晓对方意思。

    然后它忽然明白,自身不能吃了这人。

    正如那瀑布下的水,往下倾倒,而不是往上逆流……自己吃了他,就如瀑布逆流而上,是不应该的。

    于是老虎转身,隐入山林。

    云镜先生与那老虎说了道理,让它退走,旋即看向北方,思索着道:“跟坎凌镇的青牛一样?”

    “按道理说,不该如此的。”

    云镜先生神色间略显疑惑,他学究天人,通晓世界一切,堪称无所不知。

    但这个变化,着实让他有些迷茫。

    “有人逆天而行,乱了道理?”

    云镜先生思索着,“这是一个不该出现于人间的生灵,也是一个在世上没有轨迹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世间的变数,他所斩杀的生灵,都是不应死于当前的命数。”

    “例如坎凌的牛,例如北方的星,它们应死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死于何人之手,何时登上封神台,俱有定数。”

    “但死于此人之手,乃是提前夭折,斩断它们在人世间原有的命数,于是就成了变数。”

    “听说蜀八地界也是个世间的变数,但已经被清扫了。”

    云镜先生看着北方,蹙着眉头,“眼前这个更为可怕,因为他还不知晓,自身乃是如同蜀八地界一样的……人世变数?”

    “按道理说,既然不该有,便不该出现这样的人。”

    “但如今就出现了这样的人,没有道理可说。”

    云镜先生心想道:“变数。”

    ……

    蜀国。

    有道士行走于山林之间,云雾萦绕,脚不踏地。

    他行走在人世间。

    但他似乎不属于人世间。

    仙风道骨,出尘脱俗。

    守正道门当代首徒,正一。

    忽然,他停下脚步,看向北方。

    那种异象,是如当初坎凌青牛提前夭折一般。

    只不过这次夭折的神灵,要比坎凌青牛道行更高,异象更为明显。

    “在北方?”

    在人世间大海捞针的正一,似是见到了海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他纵起云光,往北。

    ……

    云霄之间。

    上是仙界,下是人界。

    此处介于当中,不在仙界,不在人间。

    虚空中有一座封神台,高三尺三寸三分,方圆一丈三,中间挂着一张封神榜。

    榜下有一白衣童子盘膝而坐,面貌俊美,神色冷漠,膝上横着一剑。

    在这死寂的虚空中,在这无声的神台上,一言不发且纹丝不动的童子,像是融入了这场面之中。

    忽地,前方有云雾翻滚,一个老道人升空而上,一礼拜倒,躬身道:“守正道门当代掌教,拜见白鹤师叔,此来是为……”

    不待他开口说完,那童子便道:“不曾归位。”

    守正掌教被打断言语,也未恼怒,对于这童子如此惜字如金的性子也早有耳闻,他得了童子回话,心中一沉,匆匆施了一礼,落下云层。

    白鹤童子眼神淡漠,一言不发。

    下界变数,动静越大,不久之后引动的声势,就越是惊天动地。

    他回望一眼,除却那妖神的神位还是黯淡之外,其实另有些许黯淡之位,也是死后未有归位的名字。

    而最近的一个,乃日游神之一,北方人士,余上人。

    死去的人,道行不高,未来神位也不如二十八星宿这等引人注目,所以被世人忽略。

    但他奉命看守封神台,还是看得清楚的。

    可他也只是奉命看守封神台罢了。

    看到的,听到的,不在职责之内,可说可不说,那就不说。

    白鹤童子从封神榜上收回目光,看向北方人世,彷如看透层层云雾,片刻后,才闭上双目。

    这里是无边无际的虚空,云雾朦胧,死寂无声。

    一切又安静下来。

    封神榜上那本应归位,而未归位的名字,依然黯淡。

    其中一个,最是显眼。

    二十八星宿之一。

    北方七宿第六宿。

    室火猪!

    ps:这章字数比上一章还多些O(∩_∩)O哈哈~(未完待续。)

 章四八一 余威

    蛮部。

    蛮部北方千里处,位列蛮部火神之位的妖神,已然陨落。

    在那刹那之间,但凡信奉火神的部落之人,无不心悸,无不痛苦,几近于窒息,几近于昏厥。

    人有精、气、神三者,而自身信奉的神灵,属于精神寄托所在。

    如今神灵陨落,精神崩塌,对于凡人而言,似是有了绝望二字的气息。

    对于绝大多数部落中人而言,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惊悸之感。然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而言,却已不是第一次经历。

    数十年前,元蒙大军攻来之时,便曾有一次。

    那一次之后,火神多年未现,直到许久之后,才重新显灵。

    只不过这些部落之中的信众,皆非修行中人,并不知晓这种源自于心里的变化,乃是源自于神灵的陨落。他们也不知晓,火神多年未现,后来显灵,实则乃是替换了新神。

    短短数十年间,他们依然虔诚信奉的神灵,早已不再是昔日神灵,尽管他们心中信奉的还是火神,但火神已经陨落,如今他们心目中依然未变的火神,实则已经暗中被妖神替代。

    尽管他们许多事情都并不知晓,但他们亲眼所见,火神与那年轻人一前一后,往北而行,正在斗法。

    如今火神正在与那位自称苍天使者的年轻人争斗。

    而他们却心生悸动。

    或许这预示着什么。

    这令人感到不安。

    部落惶然惊恐。

    ……

    而对于方明等四人而言,则感触更深。

    他们身怀火神种于体内的神术,在那刹那之间,神术陡然有所颤动。

    但不待四人有所思考,大地之下,火山之中,似乎察觉到了无形之间的一种动静,然后传来一个若有若无的气息,有着正在怒吼的觉。

    于是那地火荡动愈发剧烈,那火山喷发愈发强烈。

    四人本来抵御岩浆已经是极为勉强,而在此刻,地火岩浆喷发之势,忽然变得更为强烈,让勉强支撑的四人,都不禁骇然失色。

    在这一场荡动之中,即便是这四位上人,也有着来自于上人的不安。

    这是极为不安的预感,也是面临生死的征兆。

    “我们……”

    温老陡然开口,便想要招呼其余三人,一起弃了蛮部众人的生死,从岩浆之下脱身而走。

    然而就在这时,北方的天空响起一声惊雷。

    惊雷之下,是阴云密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