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封仙 >

第170章

封仙-第170章

小说: 封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魔气沾染,能使性情愈发邪恶,但也同样能够增强体魄,甚至对于修道人而言,可以增长斗法的本事。”

    清原杀尽了这些魔狼,领着古苍往前而去。

    山风习习,却如是冬季出现潮湿的风,似是能够透过衣物,渗入骨髓。

    入眼处,阴暗冷冽。

    “不愧是魔域之名。”

    清原往前走了不到十里,天空一声长鸣。

    一只硕大的雄鹰,扑了下来。

    雄鹰展翅,居然有一人大小,双眸锐利,尖爪如刀,闪烁着森然寒芒。

    清原顺手一拍,火光闪过,道术立时施发,顿时将之打成焦炭,随后走近了去,心道:“凶性影响竟是如此严重?”

    古苍亦是十分惊异。

    寻常精怪,在山中遭遇了老虎,都要被其凶威震慑。

    而先生与自身,都是道行极高的人。

    先生还有着一种隐匿的法门,气息不泄,然而自身可是一头怀有妖仙血脉的山魈,并已成就妖类。莫说这些寻常的野兽,就算是成了精的虎狼,都不敢轻易近身,这便是最为本能的趋吉避凶。

    羊遇上狼,势必要逃,不可能主动迎上。

    但偏偏这些飞禽走兽,却凶悍得不知死活了。

    “先生,它们……”

    “等等……”清原忽然出声,截断了古苍的话,说道:“你自己当心。”

    古苍亦是听到了些许动静,左手探入古仙袋,取出了丈二雷金镗,单手提着,锋刃斜指。

    ……

    大片猩红的目光,围在了四周。

    气息浮动不定。

    有些是寻常的野兽,有些已经是精怪之流,而领头的几只,竟已是成妖了。

    “一座方圆仅是二三百里的小山,竟是出了上百精怪,五头妖怪……”

    清原吐出口气,看向古苍,低声说道:“这还仅仅是你我所见,暗中藏匿多少,却还不知。我想,这只怕都是借着此地魔气修行的妖魔,约莫也不乏被大魔从周边地界收拢而来的罢?”

    古苍正想答话,便见那无数猩红的目光都闪烁了起来。

    不论是野兽,还是精怪,亦或是妖怪,俱都猛地冲了过来,施行围杀。

    四面八方,仿佛潮水一般,朝着内里收缩而来。

    “好!”

    清原笑道:“正好尝试一番。”

    他脚下狠狠一踏。

    以他落脚为中央,裂缝宛如蛛网般,往外蔓延,刹那之间,方圆十里,尽数布满了土地裂痕。

    这许多野兽,精怪,乃至于妖物,俱都脚下凝滞。

    清原把古镜一翻,镜光照射出来,宛如实质,随即化作了滔滔大河。

    河中有无数兵器浮沉,有凡兵,有法器,有法宝。

    虽然并未凝成炼魔鼎,然而这神宝天河,已然是非同寻常。

    清原一手执着白玉尺,一手掌着古镜。

    镜光化河,所过之处,内中浮沉的凡兵,法器,法宝,仿佛都有人在运用,仿佛都有人在施展,尽数发挥出了应有的效用。

    古镜转动,神宝天河扫了过去,这许多的兽类,便尽数被其中兵器扫得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来得再多又如何?”

    清原看向前方,说道:“驱使数百兽类,而且是入了魔,性情狂躁凶厉的兽类,想来是颇为不易的,这应是御兽宗的手段罢?你也是御兽宗的余孽?”

    四周寂静,只有神宝天河横扫屠杀之后残留的动静,还依然未止。

    古苍悄然走到先生身边,低声道:“先生是认为有人驱使飞禽走兽来阻路?”

    清原略微点头,说道:“定是如此。”

    古苍低声道:“那先生……”

    清原微微摇头,说道:“不妨事,他道行不可能太高,否则也不至于满是试探,又尝试用这些东西来围杀你我。”

    这里曾有一位天上道童扫荡过,连大魔都已被击溃,尽管如今是镇压幽冥缺口,但是这魔域之中,断然是少有邪魔,既是不愿留下,也是不能留下,否则必然又被清扫一回。

    另外,为了避免幽冥缺口被封堵,这魔域之中的邪魔,合谋去截杀守正道门,阻止三生石送入魔域。为此,他们必是竭力而为,倾巢而出,否则又如何敌得过守正道门?

    哪怕是已经抽出大量人力去镇压八方的守正道门,也仍是魔域无法匹敌的庞然大物,所以倾巢而出之后,留在魔域的必然不多。

    “而以道行论……据说有四位真人受得侵染,号为四大魔将,如今也已死绝了,那么那人便应是在真人境以下。”

    “就算魔域有着踏足真人境,而未有被守正道门及正仙道知晓的邪魔,也应该去截杀守正道门了。”

    清原握着白玉尺,上面雷纹闪现光泽。

    哪怕对方经过魔气沾染,本领大增,但既然不是真人境,便还有胜算。(未完待续。)

 章三零四 正一,白继业

    隐藏在暗处的人,终究没有现身。

    清原收回目光,说道:“走。”

    古苍嗯了一声。

    在这魔域之地,清原不能轻易运用阴神,于是前方难测,只能借用肉眼所见,至于缩地成寸的法门,也只局限在视线所及,否则只怕陷入危险之处。

    两人匆匆离开,往双桂山深处而去。

    双桂山方圆不过三百里,魔域藏于其中,然而这浩浩魔域,却远不止三百里。

    隐约是类似于古镜和古仙袋之中,内藏小千世界的手段,把这双桂山之中,化作了另外一方天地,一方充满阴邪妖魔气息的魔域。

    “此处隔绝外界,须得尽快寻到幽冥缺口所在。”

    清原说道:“旁边那人,暂时不必理会。”

    古苍说道:“但是他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清原说道:“我知道,所以接下来,就看他有几分本事了……”

    说着,清原从怀中取出一沓符纸,朝天上一扬。

    符纸落地,有些化作人形,其色森白,无五官相貌,有些化作虎狼,凶威凛然,有些化作牛马,低声嗥叫。

    剪纸为马!

    ……

    山洞。

    阴暗潮湿。

    有水滴淌落,滴答作响。

    黑暗深处,忽地发出一声冷笑,艰涩森然。

    ……

    天空阴暗。

    或许在魔域之中,从来就没有阳光,向来是阴云遮蔽,阴风凛冽。

    清原和古苍行走在这片大地之上。

    不时有精怪妖物前来袭扰。

    “先生,这座山里的妖精,似乎数之不尽,杀之不绝?”

    古苍也隐约有些惊骇之意,说道:“这也太多了些?”

    清原吐出一口气,说道:“这不是一座山,是一座魔域。”

    哪怕是如伏重山那等地方,有广元古业天尊的布置,复返五行,温养先天至宝,灵气充韵,但经过千年繁衍,最为繁盛之时,山中精怪也是不多,而妖类更是屈指可数,唯有一个花魅,修得六重天上境,进入浣花阁之后,才得妖王之位。

    但这座方圆三百里的双桂山,却比伏重山,多了无数精怪,多了无数妖物。

    不说其他,单是这双桂山的精怪,或许就要比别处一座大山的所有寻常飞禽走兽,数量更多……

    但这里是双桂山,也是魔域。

    魔域之中,远不止三百里。

    魔域之中,非别处可比。

    魔域堪称自成一界,类似道门的洞天福地,然而此地阴邪入魔,却非仙山福地那等灵气充裕之处了。

    “先生,那人依然如旧……”

    “不必理会。”

    清原说道:“要揪出他并不难。”

    说着,他山河楼中,转至东方,青龙睁眼,然后顺手一弹,手中一缕法力,化作生机,打入了小童身上。

    ……

    蜀国南部。

    源镜城。

    有道士行走于城中。

    这道士神色淡然,气质出尘,仿若谪仙下界,他徐徐走过,脚步宛如行云流水。

    周边不乏女子频频侧目,露出迷蒙神色。

    这道士仿若不觉,眉宇淡漠。

    若有细心之人,便可发觉此人脚下,竟是离地半寸,未有踏足土地。

    他来到了白家之前,看着这偌大的府邸。

    门前有两名家丁,按道理来说,外人停于门前,即便不是上前驱赶,也是加以询问,然而这两名家丁,却仿佛着了魔一般,怔怔不语。

    过了片刻,大门陡然打开。

    内中有一人出来。

    这人身着白衣,手执折扇,脸色苍白,偶尔低咳一声,脸色又自涨红。

    这病弱书生便是白家家主白继业。

    “白氏源镜城分支,家主白继业,见过正一道长。”

    白继业面色依然苍白,只是勉强带了两分笑意,说道:“今日正一道长仙驾临此,来此有何贵干?”

    正一眉宇微凝,道:“你认得我?”

    他自幼在守正道门之中,不曾踏足尘世,只有这一次,因牛宿意外死于他人之手,才提前下山。但下山以来,也不过数年之间,见过他的人并不多,而认得他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白继业闻言,轻笑一声,说道:“白某其他的本事没有,一些消息还是精通的,尤其是正一道长这等人物,实如谪仙下界,最是好认不过。试想,世间能有这等‘生于人世,却凌驾在尘世之上’的,也仅有您一位罢了。”

    正一默然片刻,说道:“你知道我为何而来?”

    白继业笑道:“大约猜得出来。”

    正一淡淡道:“他在哪里?”

    白继业答道:“白某与之仅有一面之缘,不算熟悉,比如前次,他便曾来我府上拜访,白某也都不愿见他,而是闭门不见,以别事搪塞过去。试问这一面之缘的人,与白某又有几分干系,如何得知他的下落?”

    白继业笑容依旧,眼睛黑白分明,并无半点异色。

    正一默然不语,在这白家门前扫过一眼,仿佛看到了数年之前的景象,过得片刻,才淡漠道:“确实只有一面之缘。”

    说着,正一没有多言,只是转身离去。

    白继业双手一拱,躬身一稽。

    待得抬起头来时,只见这位白家家主,脸色白得宛如霜雪一般,眼神逐渐黯淡下去。

    “家主……”

    身边的家丁连忙上前来,将他扶住,入手只觉家主浑身疲软,竟是没有了半点气力。

    白继业急促喘息,陡然咳嗽一声,喉咙一股气涌上来,张口吐出大片鲜血,大多落在地上,少数则溅红了胸前白衣。

    “上次心中悸动,对清原闭门不见,果然是明智之举,倘如当时见了清原,这一次怕是躲不过去。”

    他捂着胸口,眼神中犹有余悸,“守正道门正字辈首席大弟子,果然名不虚传……竟是要我运转出先祖的秘法,才能遮掩过去……”

    ……

    明源道观。

    那道士拾阶而上,看着半山腰的道观,神色淡漠。

    那个以白皇洞主自居的年轻人,不知修炼了什么秘法,竟然能够避过他的追索。

    如今只能凭借这年轻人在修成那“封闭气息的秘法”之前,所留下的一些痕迹,逐渐追索。

    只是时日越久,这些痕迹越发淡了。

    眼前这座道观,正是最后一个还留着痕迹的地方。

    或许前面还有一些痕迹,但那里经过漓江。

    曾经有大人物施法,冲灭漓城,形成了这漓江,而在那时,便也冲断了那年轻人以往留下的痕迹。

    过往的痕迹到此为止,而在那年轻人修成那秘术之后的痕迹,已然是无法追寻了。

    正一站在台阶前,看着这座道观。

    “唐时钦天监,在覆灭之后,所留下传承?”

    他抬起手,便想动作。

    然而就在这时,身后蓦然传来一声呼唤。

    正一收回手,看向山下。

    有一少年道人匆忙上山,不是明源道观之人,而是守正道门弟子。

    “鸿梁师叔有命,请师兄往北而行,护送至宝,荡灭邪魔。”那弟子躬身道。

    “这是掌教的号令?”正一问道。

    “不,这是鸿梁师叔的意思。”那弟子答道。

    “守正道门这些年的传承,镇守天地之后,便没有余力去荡灭邪魔了?”

    正一淡淡道:“凭借本门的底蕴,还不足以让我北上……而且,我还有要事在身……”

    那弟子急道:“但是……”

    正一神色淡然,说道:“你要记着,鸿梁师叔不能让我行事,守正道门之中,我只听掌教师尊的法令。若要我北上,就让师叔去请掌教下令罢……”

    话说,他轻轻拂袖,那弟子眼前一晃,只觉身周变化,眼前已经不见了正一师兄,而周边景色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