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qq群谋杀案 >

第4章

qq群谋杀案-第4章

小说: qq群谋杀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命运捉弄人!他们本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如果在出差途中或任何一个场合邂逅,肯定会搂成一团。可现在黄飞是逃犯,而华天雄负责将黄飞缉拿归案!

黄飞坐在电脑前,脑子一片混乱。那混乱,已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看到华天雄的信息,使他忽然回忆起在特种部队服役的时光。

那时的他,是多么的英雄神武。可现在,他是一个逃犯!

回忆如同无形的铁丝网,死死地纠缠住黄飞,使他脑海如同电影的碎片在一闪一闪而过,难以自拔,无处可逃……

2

特种部队的大队长,声若洪钟,亲自下达作战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特种部队,野战生存训练现在开始,全体出发!”

临出发前,队员们身上的零钱都被统一收存,为的是防止途中购买群众的食物充饥。但从地图上看,这种以防万一的做法似无太大意义——小分队将要穿越的这片热带丛林山深岭峻,罕见人迹,就算有万贯家财恐怕也换不到半两大米。

第一小分队共计5人,分队长是位黑脸少尉,几颗粉刺在颊上闪着光,⑤⑨②眼睛很小但特别有神,暗夜里也能反着光。

队员的脸上,都涂上了油彩,即使是白天,乍一见他们也很难辨出谁是谁来,迷彩头盔、满脸油彩加上一身迷彩作训服,使得他们拥有最佳隐蔽效果。除了头盔跟陆战战靴,队员们的武器是长、短、重、轻、无(微)声五大件,外加野战佩刀。当然在途中,他们还将娴熟地使用一些常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便携式激光红外热成像等新奇装备。

在每名战士的军用挎包中,装着此次行程100公里、7天7夜所需的干粮:

1公斤大米加上5小块压缩饼干,凭这少得可怜的粮食,要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

夜,深不见五指。

从“出发”的命令下达起,所有人员都必须按战场的要求完成此次演练,在这海拔2000多米的丛林地带,小分队不仅在危险的条件下完成,还得随时注意经受断炊的严峻挑战……凡是在战斗过程中所能遇到的情况,“前指”都已提前安排好。

这将是一场智慧加技能的较量。

黑脸少尉带着他的5人小分队,如同一把尖刀插进暗夜。

“沙沙”的脚步,惊醒初眠的野鸟,它们扇起翅膀,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常人到这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站着不动,也会胸闷气短,这是“高原反应”。可这一支特种小分队,才一个小时,已经走出了10公里!要知道,这10公里可是直线距离,如果把沿途曲里拐弯、纵横交错的山道全计算起来,恐怕15公里也打不住!

“啾——啾——”两声很难轻易察觉的鸟鸣。这是那种在热带丛林中最常见的小个子灰山雀儿发出的声音。

小分队一下子止住脚步。

“啾——啾!”黑脸少尉的嘴里,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啾——啾啾啾——啾啾……”前方又传来节奏感很强的回应。

黑脸少尉一挥手,小分队5名成员分散开去,迅速隐藏于树干和巨石之后。

黑脸少尉又做了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条黑影便猫着腰,如离弦之箭向前疾奔!

前面是一个山口,山风呼啸着,树叶和草茎发出如同浪涛般的声响。

隐约的星光下,两个人影在山口左边的巨石上来回走动。

他们是敌人派在此观察我小分队行动的,他们肩上都携有武器,看见情况异常就会发出警告,到时不仅会惊动敌人大部队,小分队也会面临被歼危险。

仿佛是听到了什么,这两个敌哨兵停了下来,互相看了一眼,从肩上取下了枪,朝着黑漆漆的深林屏息静听。

除了虫子在一如既往地鸣唱,毫无生息。

两人放了心,便端枪继续走动,观察情况。

就在这时,一条黑影从天而降,一下扑在一名敌哨兵后脊背,一个漂亮的锁喉,哨兵断了气。

实施第一突袭任务的队员,是一名老兵,代号02。

首战就是决战。一击必须置敌死地!否则,惊动敌人,不仅前功尽弃,而且小分队有被敌全歼的危险!老兵02不负众望,麻利地完成了任务。

几乎是与此同时,另一条黑影于巨石边缘,伸出强有力的双手拽住敌哨兵双腿,猛一使劲,敌哨兵就被摔了个“狗啃屎”。敌哨兵刚想挣扎着爬起来,后背上已被骑上了一个彪形大汉。这汉子硬如铁棒的左臂弯,死死锁住了被袭者的咽喉,另一只手扒在其前额狠命往后一扳,这敌哨兵也和同伴一道去见了阎王。

配合队员02消灭敌人的,正是小分队指挥员黑脸少尉,他的代号是01。

两名出色完成任务的小分队队员,并未掉以轻心。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互相掩护着返回队员们身边。

打了一个代表“胜利”的手势之后,小分队所有的成员继续前进。

晨曦透过浓密的树林,斜斜地照进来。

已是清晨5点钟。小分队决定就地休息半小时,吃过早餐再向前进发。

在小分队里,没有姓名只有代号。黑脸少尉代号01,老兵代号02,其余依次为03、04、05。

根本无须分工,因为早已达成高度默契。两名队员在一片空地上挖起坑来。并拾石块垒灶。另一位已将铜盔的布带取下来,倒入大米,再将军用水壶的水倒入,就等着生火做饭了。

可是没有火,在这荒无人烟的丛林深处,火是生命之源。

只见老兵02找来一根粗壮的干树枝。一头着地,一头斜架在一块大石头上。在树干悬空处,已填上了些许干草和木屑。老兵02取出野战佩刀,砍下一截枯死在一棵大树上的藤条,并对之做了简单的修理,使其光滑平整。老兵将藤条套住干树枝,双脚踩在树干两头,弯下腰双手各捏藤条两端,迅速有力地左右抽动起来!

不到一分钟,由于摩擦发热,靠近摩擦部的干草冒起一缕青烟。另一名队员跪在地上,趁势朝着火苗吹了几口气,“珍贵”的火苗蹿了起来。

虽然没有“四菜一汤”,可今早的大米饭吃起来格外地喷香。

一名队员放哨,其余队员休息。

快6点钟的时候,太阳从山顶上露出来了。小分队也又一次出发了。

3

山更高,路更险。

穿过一片小树林,眼前猛然开阔。正当大伙精神一振,以为可以不再翻山越岭爬坡过洞时,才发现横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道天堑——一道宽近百米、深五十多米的山涧!

从涧上往下望,悬崖如同墙壁般垂直而下,洞底有一条河流正奔泻而过,轰隆声令人胆战心惊。若从涧上一不留神失足而下,不摔成粉身碎骨才是怪事!

然而,绝处逢生正是特种兵的拿手好戏。

只见黑脸少尉01从行军背囊中取出一捆粗绳,一端拴在崖顶一棵大松树的根部,然后将另一端抛到涧底,绳子刚好够长。这时,有队员将另一根长绳拴在黑脸少尉的腰际,它将是维系特战队员生命的保险绳。

黑脸少尉双手握住粗绳,用力扯了两下看是否捆扎结实,然后,他一纵身就跃下深涧!

如同一只掠食的鹰,黑脸少尉双手握住绳索,迅速滑了下去。在坠到10米左右的地方,他借着惯性双脚一蹬崖壁一块巨石(若石块不结实会造成危险),乘势又飞速下掠二三十米!

也就两分钟,黑脸少尉已立于涧底,他朝涧上的人挥手示意,上面的人看到他,只不过是一个黑点。

黑脸少尉将粗绳一端拽紧,使它尽量呈倾斜角度。而他腰上的保险绳,已被涧上的战友收起,并拴在了第二个即将下涧的队员腰际。'Zei8。Com电子书下载:。 '

由于粗绳的两端都已固定,所以接下来的滑翔相对轻松。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从天而降,就是苍鹰看见也会自叹弗如。特种兵们做这种高难度动作时,并无任何特殊装置——因为高速下滑,双手很容易被绳索磨烂,所以他们都戴上了帆布手套,但是保护装置,也就仅此而已。

从50米的高空,双手握着下垂的绳索飞速滑下来,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臂力!

惊心动魄的一幕刚刚结束,眼前的困境依然重重。

涧底的河流阻挡了小分队的前进。这条河流并不是太宽,可那湍急的巨浪和骤急的落差,暗示了它的深和险。小分队绝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唯有保存自己,才能打击消灭敌人。

老兵02自告奋勇要求打前站。他取出野战佩刀,三下五除二,就砍下一根二米多长的木棒,握到手中。涉过山区的河流有严格要求,因为水流湍急水温低,再加上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应将木棒支撑于水的上游,以保身体平衡。

老兵02小心翼翼地往前摸索。以防水底的尖石伤脚,也为更好保持平衡,老兵全副武装,而且按要求脚着防暴靴。

水流看来太急了,老兵在河流中左摆右晃,如同走在钢丝绳上飘忽不定。在这边的战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轰鸣的水声,正暗合了小分队焦躁不安的心情。

突然,危险发生了。在一刹那,众人还未看清是怎么回事,老兵02脚下一沉,整个人失去了平衡,一下子没入水面!那根刚刚经老兵精心削制的木棒,顺着激流飞速漂下去,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战友的心,都蹦出嗓子眼了。一名新兵,面对这惊险一幕,尖叫了一声,朝河水奔去。

黑脸少尉01的脸更加黑了。但他一手扯过新兵,双眼刀子一样直插河流,仿佛能透过激浪追寻失足战友的身影。

“呼啦!”一声水响,老兵02冒出水面!

老兵02依然艰难前行。更湍急的激浪冲向他,他依然左摇右晃,可步子更稳健了。只是,老兵的背略有些弓,前进得也更加吃力了。

终于,老兵到达了河对岸。一上岸,老兵如释重负地扔下一块足有二三十斤重的大石头!

原来,他一脚踩着了河底的圆石块后,失去重心,被冲入水流。

此时,训练有素的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就势屏住呼吸索性沉入水底,双手抱起了这块“肇事者”,凭借着它的重量与自己的体重,抵挡一阵猛过一阵的巨浪冲击!

河岸两边扯起了绳索。

特战队员们手扶着绳索一个紧接一个,顺利地涉过了有惊有险的河流。

然而,摆在前面的路更加艰难——和当初滑翔而下相反,他们又得攀过陡如峭壁的50米悬崖,才能到达山涧的另一端!但这,同样难不住已练就超人本领的中国特种兵。

还是黑脸少尉01先显身手。只见他紧走了几步,来到峭岩之前。屏息,换气,突然一纵身,整个身躯已贴在了一米多高的石壁之上。这之后,他双掌紧撑岩石,两腿内侧紧贴岩面,运足气力腾空弹起,每跃至半米多高,便稍微停顿。如此者数十回,不到五分钟,全副武装的黑脸少尉,已经站定在了50米高的崖顶之上!

这飞檐走壁的过程,全发生在半空之中。他稍有不慎,就会摔在乱石丛中,必定粉身碎骨,后果不堪设想!

少尉放下随身携带的绳索,下面的队员开始一个接一个双手拽着绳子往上攀登。这种“抓绳上”的技能,特种兵们平时已演练过千百次,这次应用于“实践”,一个个身手敏捷,整个小分队全部攀上崖顶,前后不超过20分钟!

弹未尽,粮先绝。

特种兵们一路上奔袭,体能消耗大,需要极大的热量来补充能量,可是,最后一粒米吃完了,真正意义上的“野战生存”开始了。

上午下了一场雨,天再没有晴。

这时,小分队迷路了。

这丛林中多为松树。老兵02来到一棵斜卧着的巨松底下,进行了细致观察。

1分钟后,他得出了结论——向左,是他们此次将要走的目的地的方向。

他的判断来自他的常识。夏天炎热,松柏在烈日炙烤下,将流出许多的胶汁。靠南的树干上流出的油脂比北面的多,而且结块大。在这棵卧松的树底下,有一个蚂蚁窝,它的坐向正在树脂多的一面。而蚂蚁窝边上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头,上面长了许多青苔。因为青苔喜欢潮湿,不耐阳光,所以青苔长势最好的方向就是北方。

种种情况表明,往左,就是去往北方。于是小分队继续前进。突然,队伍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哎哟!”声。黑脸少尉凝神一看,原来03的腿里钻入了一只山蚂蟥。

这种软体动物,足有一支钢笔长。扁平的身躯此时因为全身用力,已经微微拱起。吸盘紧紧贴在03的腿上。身子不易察觉地一耸一耸,隐约可见淡淡的血液沿着蚂蟥的血管进入它的腹内。被咬的03眉头紧锁,有汗珠从额头上渗出。

有战士用野战佩刀照着蚂蟥的胖嘟嘟的脊背用力一拍,这“吸血鬼”只是有弹性地鼓了一下身子,继续它的美餐。

其实,为了防止蚊虫、扁虱、蚂蟥袭扰,小分队出发前已扎紧裤腿和袖口领口,裤腿还按野战要求塞进靴子,而且,每人的靴面上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