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qq群谋杀案 >

第24章

qq群谋杀案-第24章

小说: qq群谋杀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逃亡时,曾有位叫林菲的女孩帮过我,我欠她600块钱。人情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所以我欠她的金钱是多少现在就还她多少,至于别的,如果有朝一日我还能以自由之身再次见到她,就当面向她道谢吧!”

屋外,冷风稠密。

黄飞将离开这温暖的小院。黄飞将离开帮自己太多的燕子。

黄飞将又孤身一人去逃亡。

“嘤嘤……我不能让你就这么走!”

燕子的哭声,令黄飞心碎……

第十二章 游戏开始

1

2004年11月15日。

周一。

本来,黄飞应该去自首了。

但燕子都已相信黄飞是无罪的了,那黄飞又何必这么拘守陈规?

黄飞不想连累燕子,虽然黄飞已使燕子牵连进来了。早一步离开,会使燕子早一步解脱。

更重要的是,在新加坡伍氏房产集团的官方网站上,黄飞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11月15日上午,伍秋桐将出席新闻发布会,就北京最新的房产项目“秋桐嘉园”楼盘开盘发售一事答记者问。

这,或许是黄飞惟一可以和这位华人房产大亨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上午9:35。

黄飞出现在北京朝阳区汇信大厦的多功能厅。

主席台已经安排就绪。茶杯、饮料一应俱全,就差“主席”们就座了。

多功能厅后面摆放了许多的桌椅,但距主席台却十分遥远。

任何人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在这观众席参观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整齐的单椅前,拦了一道粗粗的横绳。在横绳和主席台之间,已然挤满了人。

从他们手中的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可以看出,他们是一群记者。

其实,新闻发布会从来都是由记者唱主角的。

黄飞试图也挤到那人堆中,但被保安人员礼貌地拦住了。

因为黄飞的脖子上,缺了一张由主办单位发放的采访证。

世界上什么都缺,惟独不会缺办法。

于是,黄飞走出多功能厅,径去了洗手间。

黄飞进了最靠近洗手池的一个小隔间,却并不脱衣解裤。

黄飞在等。恰好在木板壁缝中,可以观察到任何一个方便之后去洗手池洗手的人。

也就十分钟之后,一个大胖子从里走出来,马桶的水声哗啦啦挺响。

他的脖子上挂着兰色的特制的采访证。

他弯下腰,证件差一点落入洗手池。他干脆从脖子上取下它,扔到大理石台面上,以便尽情地将手和脸洗净。

黄飞一闪身,就从他身后推门而出。

当然,那沉甸甸的采访证,便挂到了黄飞的脖子上。

这回,黄飞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光明正大地就站在了一群同行中间。

“伍先生,我是《中华房产报》的记者,请问你如何看待人民币增息之后的房价——是升还是落?”一个瘦削脸上戴厚眼镜的中年男子问。

伍秋桐,黄飞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他。

他面色红润,看上去不过六十出头。白发,整齐地向后梳着。戴金丝眼镜,面带微笑。*倭*僦*唉*收*寄*电*自*束*论*谈*打真丝领带,着纯毛西服,坐得笔直。

一个国民党的前少将长官,现在的华人巨富。

“鄙人此次投资大陆,只想能为大陆同胞谋取福祉。人民币利息调整,事关政府重大国策,鄙人不敢妄论。但以房产市场与供求现状论,我坚信房价依然有上升空间……”

又一人往前挤。一个梳马尾辫的漂亮女记者。

于是,许多的相机和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伍秋桐先生,当您的'秋桐嘉园'入住户数超过了三分之二,就必须要经过民主程序成立业主委员会。我想请问,您会同意业主委员会炒掉他们不满意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吗?”

漂亮女记者还在提问,“咔嚓!咔嚓!”相机的快门声不断,闪光灯使人有些目眩。

黄飞等不及去聆听伍秋桐的回答,挤到最靠左前方的地方,向一位看上去是伍秋桐集团的高级工作人员递上一个信封——

“这个非常重要,必须亲手交给伍秋桐先生!”

然后,黄飞便又挤出了记者群。

这封信会有什么反响,黄飞不得而知。但以黄飞的经验判断,这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如果伍秋桐先生真地看到了那封信并打开它,那它也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行文字:

你女儿的男朋友韩冰要杀死你。我要和你面谈……

2

这是位于朝阳花家地附近的一个四合院。

关于这个四合院,黄飞已从互联网了解过,它是清末一个王爷的小妾住过的旧宅。伍秋桐花了3200万人民币把它买下,又花100万进行彻底装修。

在大门上,有一块匾,上书:

秋桐听雨斋。

这么大的院子,伍秋桐称它为“斋”!

黄飞被领进一个房间。黄飞一进大院,就可以感觉这儿四处都布下了监视系统。只不过,考虑来者的感受,摄像探头什么的都安装得尽量隐蔽。

但凭着6年特种兵的经验,黄飞已经发现这个大院至少有3处安全漏洞。

这是一间大约有40平米的办公室。

刚刚见过的伍秋桐,现在,坐在足有三米长的巨大老板桌后,神情疲倦。

是的,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一天到晚不知要处理多少公事私事,做为一个商人特别是大商人,他的公司可能叫“有限责任公司”,可他本人所承担的却是“无限责任”。

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安静地为黄飞倒了一杯水。

黄飞坐在伍秋桐对面的沙发上,尽量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望着伍秋桐。

这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老人。

面对这样的人,你不能说废话,更不能说假话。

“黄飞先生?”

“是的。”

“你的信我看了。请详细些说吧!”

“不知伍先生能不能给我多一点时间?因为此事说来话长。我怕您百忙之中不能听完。”

“是这样……”伍秋桐似乎不能决定。他倒不是矜持,而是的确要日理万机。

“伍先生,请务必相信我——我曾经是一名特种兵。我以军人的荣誉担保,您将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十分重要!”

“是这样?——请讲。”

于是,黄飞从2004年的11月1日开始讲述。

黄飞被陷入圈套。

黄飞逃亡。

寻找肖羽日记。

和罗盘见面。

刘小阳之死。

在蛛丝马迹中寻找韩冰行踪。

网上聊天诱出韩冰。

在麦当劳被韩冰耍弄。

“如沐春风一命散”的存在。

韩冰的下一步计划是要杀死伍秋桐。

……

最后,黄飞说:

“伍先生,我是来帮您的。韩冰是个变态狂,他已经杀死了一个肖羽,下一个就是您本人。我担心,您的女儿早晚也会难逃其手。”

许久,伍秋桐没有说话。

他的右手指头在厚实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脸上无任何表情。

这是一个久经风雨的老人。

又过了差不多10分钟,伍秋桐站起来。

黄飞赶紧也站起身。

“黄飞先生,你是说——韩冰已决定要用什么一命散杀死我?”

“是的,伍先生。”

“他将在何时下手?”

“这个,我的确不知道。”

“他杀死我的理由,就是要早一点拥有我的家产?”

“这是确定无疑的,伍先生。”

“黄飞先生,你现在是什么身份?”

“……”

“你是个杀人逃犯。”

黄飞心一凉。

伍秋桐的眼神渐冷。

黄飞从中读出了一个杀过许多人的老兵的冷酷和坚定。

“所以,你根本就不该来。”

伍秋桐走到窗前。阳光很好。玻璃窗外,是一排白杨树。

“你走吧。我是一个商人,我不想介入太多是非。”

伍秋桐回转身,目光冷冷地刺在黄飞的脸上:

“送客!”

3

幸亏还有互联网。

黄飞在一家不起眼的网吧,搜索关于“伍秋桐”生平的更多信息。

这个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前国民党军官,他为什么就这么无情地将黄飞逐之门外呢?

这一篇文章,或许对黄飞进一步了解伍秋桐有帮助——

台儿庄大捷中的指挥官伍秋桐

来源:新安晚报

伍秋桐,出生于民初,浙籍。少年时代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学校。后逢冯玉祥将军招募学生兵,他报考学兵团并被录取。

后伍秋桐在冯玉祥部历任见习少尉、少尉排长、中尉连长、上尉营长,曾先后与蒋介石和共产党作战。

1938年3月,时任营长的伍秋桐所在30师接到增援台儿庄的命令。3月26日,伍秋桐率三营官兵,乘船渡过台儿庄运河,来到31师设在运河岸边一个大桥底下的指挥所。

31师师长池奉城向增援的176团三营营长伍秋桐亲援命令:“由于敌人从西北角窜进城内,我城内官兵大部分伤亡,现已失去联系,你奉命固守台儿庄!”

伍秋桐受命后,当即挑出40名精壮青年组成敢死队,除装备步枪手榴弹外,另背大砍刀,步枪上刺刀。

天将晚。敢死队在命令声中发起进攻,冲进城门。日军疯狂射击,守门之敌被敢死队逐一击毙。

伍秋桐亲率一个连攻入敌火力封锁区,并推倒山墙与敌作战。混战中,敌我双方竟在同一堵墙两边同时挖洞,隔墙相互夺抢!

伍秋桐所率三营,兵分三路攻入城内。经一夜血战,街道两边日军被伍秋桐营一一歼灭。日军残部被迫撤出,向城西北角溃退。

第二日,城内日军大部被歼。一小部日军被困在城西北角的土围子内负隅顽抗。城外日军集中大炮,轰击伍秋桐三营阵地。

第三日,伍秋桐果断下令迫击炮占领城内制高点,不加药包直接瞄准日军阵地,并架上两挺重机枪阻击日军城外援敌。

然后,伍秋桐身先士卒,冲入敌阵贴身肉搏。40名敢死队员,仅有两名受伤幸存……

台儿庄大捷后,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亲至台儿庄外,授予伍秋桐“甲种一等嘉禾奖章”。民国报刊也于显要位置刊载伍秋桐营的惨烈战况……

看完伍秋桐台儿庄大捷的往事回放,黄飞的血不禁再次沸腾。

是的。黄飞过去是一名解放军的特种兵,而伍秋桐曾官至国民党少将。他们的差别,就如同他们的年龄一样不可逾越。

但是,在那抵抗外敌入侵的年月,国共两党是一奶同胞的兄弟。

在黄飞的心底,渐渐升起一股对老兵伍秋桐的深深敬意……

4

夜已深,黄飞在那肮脏的布面沙发上坐着。

这家网吧,黄飞年龄最大。

几个小男孩,还穿着校服,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游戏。

“喂,老板——能不能帮我找件大衣?”

那老板并不老,而是个典型的南方小伙。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尖嘴猴腮。他二话不说,走到一间小屋,给黄飞抱来一床棉被。

那被子特别是在经常与人脖颈亲密处,漆黑油亮,还散出一股令人作呕的异味。

“谢谢。我得歪一会儿。”

黄飞把这被子盖到身上,侧躺在了沙发里。

奇怪,睡不着。

反而,诸多的往事,潮水样冲击黄飞记忆的堤坝。

莫名其妙地,黄飞大脑中又重回那一幕。

那是10年前的一个普通日子。

黄飞22岁,时任特种部队第三中队一班班长。

突然接到命令,要黄飞率领全班火速赶赴某部大院,那里发生一起中尉军官持刀劫持女友的恶性事件。

那是一个有着近三千人的部队大院。已是中午时分,却一切静悄悄——部队习惯中午睡觉。

在一幢红色的楼前,有大群干部战士神情凝重地三三两两来回走动。

很快,黄飞他们就弄清了事情的来胧去脉——

那中尉军官毕业于某著名军事学府,时任军务参谋。却有一不可告人的嗜好——嗜臭。这有违正常人的一般喜好,因此他刻意隐瞒自己怪癖,长时间下来竟心态扭曲。

他先后谈过四个女友,都因为不堪忍受他的这一怪癖,而先后弃他而去。

后来,他终于认识了一个女孩。据说也是最打动他的。女孩正在林业学校上学。

今天是个周六。一早,女孩又来营院找他,却是来下绝交书的。

于是,这中尉军官顿感绝望,决心铤而走险,干脆持军刺将女孩劫持。

案发地点就是二楼一间干部宿舍。

全楼的人都已疏散,狙击手也已进入位置。

只要一声令下,从六个不同角度射出的子弹就会将他击毙,但不能确保人质安全。

那间屋子,一片令人不安的平静。

门紧关着,窗帘遮着,里面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什么不能确知。

但凭着经验可以判断,中尉军官肯定不会正和女孩坐在床上聊天,而是做好了令人一时无法想像的某种可怕安排。

劫持人质,有些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向他人进行要挟;有些就是抱着与人质同归于尽的必死决心,以泄心头之恨。

这中尉军官,无疑就属于后者。

他想死,黄飞不想他死。

为情而死的,自古至今何止千万。但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