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娇宠之驭灵悍妃 >

第6章

盛世娇宠之驭灵悍妃-第6章

小说: 盛世娇宠之驭灵悍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知县大人此时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发了好人卡,在处理完了正事后,他终于把心里的那个想法问了出来,“小壮士看着家境像是不怎么好的样子,有没有心来我们县衙挂职?不需要你每天当值,只需要再遇上像猛虎为恶这一类需要武力解决的事情的时候站出来就行,我们县衙不但管吃管住,还帮你找个武师来学本事,一个月有五两月银,若你年岁够了,想要考武考,我还帮忙写推荐信,你看怎么样?”

    五两月银够普通百姓好吃好喝的过上一个月了,但与县衙里其他衙役的工钱却没法比,不是县太爷小气,他给出这个月银也是思量再三才决定的,必竟他管吃管住,而小壮士他——很能吃!

    再有,他帮着小壮士请师傅,还帮忙推荐,其实等于送了他一份前程,比起前面那一项,这才是重中之重,但凡有点上进心的都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才对,所以县太爷还是很有信心可以留下小壮士的。

    而一旁的总捕头总算是知道了县太爷今年特别好说话的原因了,小壮士帮了他,他自然就原意他好,现在县太爷肯出面给他一份前途,总捕头半点不酸,只觉的欣慰。

    可惜,楚朝生与普通人的脑回路不一样,前途什么的,能吃么?

    虽然说可以免费的吃住,但是也要负相应的责任,出点武力什么的到不怕,但是县衙里收女的吗?

    现在的世道虽然对女子开放了许多,但是也就这样了,整个大景朝,众所周知除了徐老将军的孙女在军中挂了一个闲职,收编了一只女子军外,就没有听说谁可以在朝为官的……衙役什么的,干的也是官家的活那,她实在是不原意因为自己的原因,让这位好心的县太爷陷入什么不好的麻烦中去。

    于是,她果断的拒绝了!

    “为,为什么那?”

    县太爷显然不肯接受啊,再好有脾气,这心中也觉的不舒服了,他拧着眉头想了半天道,“难道你觉的本官给的待偶不够好吗?”

    楚朝生摇头,“不,大人给出的条件已经足够好了,只是我不适合。”

    “怎么就不适合那,我看你很适合吗?猛虎都能猎的,其他的一些小事情又怎么可能难的倒你那,你年纪在这,太过危险的事情,我也不可能让你去做啊,如果你是在担心这方面的话,那完全可以放心,就留下来吧,我不但包吃包住,我还跟你保证餐餐都有肉怎么样?”

    咕咚……

    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楚朝生一听有肉吃,眼睛瞬间就亮了,但是很快便又灭了下去,她摇了摇头道,“大人先听我说完原因,然后再决定吧。”

    “好,你讲。”

    明明眼看都要同意了,可是下一秒却又摇了头,知县大人大感可惜的同时,这心里也多多少少的存了些气,必竟,他如此诚意的挽留了,结果这小子却不买帐,不管是面子还是心里,县太爷都过不去,所以,他到是要听听看这小子有什么理由,如果说服不了他的话,哼!他也不强人所难,只是,以后也不想再打交道就对了。

    别看县太爷似乎并没有什么过激的想法,但饶是如此,以后楚朝生想走仕途的话,会走不少的弯路不说,在本县生活也会少了许多的优待,那怕她猎虎帮了县太爷大忙。

    一时的好心,不代表一辈子一好心,县太爷平常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今天他主要是起了爱才之才,要不然,他才不会为楚朝生打算。

    瞧着知县大人吹胡子瞪眼的,显然生气了,一直留在内堂的总捕头也在一个劲的冲她使眼色,但楚朝生却半点不急,还冲着县太爷笑了笑,这才一脸正色的跪了下去脆生道。

    “大人,民女有天大的冤情要告状,若此事解决了之后,大人您还是原意用我,我决不推辞,便是您不用我了,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的,只要赏金合适,我决不推辞,随叫随到!”

    “啊,你要告状……等等,民女,不对啊……你是女孩子?”

    县太爷瞪的眼睛都差点脱窗,手指不敢置信的指着楚朝生,惊的一连后退了数步……太吓人了,这要是个小子,他对于他的年纪与力气还能释怀,以后说不定还能凭着这项本事,为自己谋个前程什么的,但这要是个女子……瞧瞧她那食量,再瞧瞧她那力气?别说那家父母养的起了,就是往后,那个好男儿敢娶啊,娶回去揍自己吗?一个不小心还会把家吃垮……莫名的打个冷颤,县太爷大人都不敢想像那场景!

    

    

第一卷 将军山下武家村 第十一章 壮士要伸冤

    总捕头现在也好不到那去,心里震惊不已,不过他与县太爷关注的东西不一样,总捕头大人是个脑子比较简单,却一直立志要做第一名捕的汉子,一直努力,却从未成功,万幸县太爷一直器重他,他才能活的像现在这么恣意,背地里有不少人酸他,他心里清楚,但却不想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他觉的是因为没有什么能让他表现能力的机会,所以他才会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成就。

    与楚朝生不喜欢出名正好相反,总捕头自认为是一个有大志向的男人,就应该让自己的名字响彻整个景王朝……当然,前提是他要先有表现的机会,所以,总捕头有个毛病,那就是见了案子,他的双眼就发光,而现在他觉的机会来了。

    但是县太爷光顾着震惊了半天都没进入正题,他在一旁看的直着急,终于忍不住上前扯了扯县太爷的袖子小声道,“案子。”

    县太爷轻咳了一声,他本来就准备要过问的,是总捕头太心急了好不好。

    遇上了案子,自然是要上堂了,总不能在这里问,显的不正式不说,也怕被人私下里议论他寻私什么的,于是众人转移到衙门大堂之上。

    随着一声威武,所有的衙役都跑了进来,分排站好,当看到跪在堂上的是谁后,全都忍不住吃惊的瞪大了眼睛,但是随着县令的惊堂木一拍,他们一个个的敢紧的站好了,不敢有半点走神,只是心那眼神却忍不住向楚朝生的方向飘。

    “堂下何人?”

    虽然没经历过,但知道饶不了这一遭,到也不惧,小小年纪跪在大堂中,却不卑不亢,一脸淡然的道,“民女将军山下武家村楚朝生!”

    楚朝生……县太爷这才反应过来,他今天一直处于震惊中,似乎一直忘记问打虎壮士的名字了,心中暗道疏忽的同时,又忍不住想道,这名字如此男性化,便是报上来,他也照样会误会了楚朝生的性别吧,所以这事真不怪他,而且,也不只是他一个人认错,这不一县衙的人都陪着自己吗?

    这么一想,再瞧瞧堂下那些衙役几乎瞪到脱窗的眼睛,刚刚心中升起的那点疙瘩终于散了,却不想,整个县衙都没瞧出楚朝生是个女的,这不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吗?做为专职办案的县衙却没有一点观察能力,所以这到底有什么好光荣的?

    “尔等状告何人,有何冤屈速速道来!”

    “民女状告,祖母与一众叔伯谋财害命,民女母亲早亡,由父亲扶养长大,三年前,家父分家后从军一直未归,前日村里同去的人带回家父已经亡故的消息,民女当场哭倒在房内,再睁眼的时候,却已经身处将军山深谷,抬头便见那吊额白睛猛虎冲着民女扑来,民女不想死,所以便与它缠斗了起来,后来的事情大人也就知道了,民女晕倒在家中,不可能无故出现在深山里,家父从军走时,为民女留下三间大瓦房,二十倾良田,数十银两,祖母走时答应父亲好好的,不会动这些东西,若父亲有个万一,将做为嫁妆陪嫁到夫家,可是父亲刚走,就带着众叔伯直接搬到了民女的家里,抢占了所有的房间不说,还赶民女去睡马棚,由着堂姐霸占民女的房间、衣服、首饰,每天对民女非打即骂,民女为了父亲,全数忍了下来,可却并没有让祖母就此罢休,他们搜走了父亲留给民女的银子,还一直逼着民女交出地契和分家时签定的契约,民女不交出来,他们便与族里勾结重新办了地契将民女的良田尽数霸占,将民女关在地窖中,经常不给食物,如果不是惧怕民女的父亲回来找他们算帐,摊上人命官司,只怕民女都活不到现在!民女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就是他们将民女扔到深山的,但是民女手中有真正的房契地契来证明民女所数句句属实!”

    楚朝生说到这里,将一直挂在脖子上的一兽骨项链取了下来,在兽骨打磨而成的小葫芦的顶端一按,一拧,便打了开来,再轻轻一抽,便抽出一卷卷的非常瓷实的纸卷来,然如如此炮制,又将另外两个小葫芦打开,共抽出三个纸卷来,展开一看,果然房契地契都在,除此之外还有一纸合约,说的正是当初分家的事情。

    原主懦弱胆小,空有力量却不敢反抗,没一样拿的出手的,但总算还知道保住亡父留给她的这些东西,总算不至于真傻。

    地契分为白契和红契两种。

    典押、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法律文据。其中载明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条件等,由当事人双方和见证人签字盖章。是转让土地所有权的证明文件。地契由卖方书立,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坐落、四至,地价,出让条件,当事人双方、亲属、四邻、中人及官衙等签字盖章。未向官府纳税前的地契称为“白契”,经官府验契并纳税后称为“红契”。只有“红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买方保存,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可以凭它作抵押。

    而楚朝生拿出的这三张契约,都是在官府里备了案的标准的红契,虽然纸张已经有些损坏,但是上面官府的印章和日期依然清晰,知县大人拿到手中,一对比就知道,这几张契约是真的,它们的时间创立时间段写的很清楚,地契是在十年前生成的,而房契则是在九年前,最后的分家契约则是在三年前,上面明确的表示,楚朝生的父亲,楚萧在楚朝生出生后,便被家里扫地出门,一直借住在同村娄敬文以前的旧茅屋里,以打猎为生,靠着自己的本事,选后置田产五十亩,瓦房三间,因宗族一直不肯让楚朝生上族谱,双方纠缠十多年,直到三年前,楚父却世后,楚萧才下定决心分脱离宗族,分家另过,愿意用二十亩良田一次性缴纳清父母以后五十年的养老费,十亩交由宗族算是分宗的代价。

    

    

第一卷 将军山下武家村 第十二章 鬼子由来

    宗族同意了,但是楚母却不同意,因为正逢征兵,每家都需要出一个壮劳力,不想出劳力就得出钱,楚母不原意出钱,便提出要求,只要楚萧代出这个钱,那么她便同意分家,但是不知道楚萧是怎么想的,他居然提出了代替长兄去当兵,不管是出钱还是出人,都算是解决了问题,楚母这才没话说,终于肯签了字,楚萧为了给女儿一个名字,原意重新谱写一本属于他这一支的族谱,足以看出他对女儿的重视,可是紧接着他又做出了替兄从军的事来,让所有人都闹不明白,他走前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帮女儿上族谱,只勿忙拜托自己相看好的那家人和养女照顾好女儿后,第二天便走了,甚至没有与楚朝生告别,只由养女转告。

    最终楚萧所脱非人,他走后不久,他看好的女婿人选便在楚家人的见证下与自己的养女定了婚,楚萧亏就亏在,只与那家人口头约定,并没有举行仪式,所以就算是养女抢了自己给女儿选的夫婿,他女儿这亏也吃定了。

    两家人仪亲,虽然没有过明礼,但总有风声露出来,村里不少人知道这事,那些与楚萧交好的,见楚朝生被抢了婚事自己都不站出来,他们自然也就不好插手,而其他人因着楚朝生的名声,就更加不会理会了,只茶前饭后当做笑话一样偶尔提起,再然后,谁还会去注意一个名声不怎么好,让人看了就晦气的鬼子啊,自然也就察觉不出,她是否出过门。

    显然,这些情况不可能在契约中一一写明,后面关于楚萧的事情是帮着楚朝生递上契约的师爷小声的告诉县太爷的,县太爷是调来的,虽然也十多年了,但是对于本土的一些事情,到底不如本地土生土长的师父清楚,这楚朝生的出生,也算是奇事一桩了,当初还曾被当做奇谈传遍了整个县城,而之后,师父之所以对楚朝生的事情这么了解,完全是因为他认识楚萧,而这些地契房契什么的,恰好全都出自他手。

    楚萧是个好猎手,别人不敢去的深山,他敢进,别人不敢打的猎物,他手到擒来,由他在巡山队时,帮了官府大忙,每年京城来的圣使前往将军墓的时候,把驱逐野兽这事交给楚萧那是妥妥的。

    所以,他也乐的卖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