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女帝师 >

第362章

女帝师-第362章

小说: 女帝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云的肉身已化作白骨。脊骨截断之处,渗出青锋的森冷无情。
  没有父亲,我永远只是一个奴婢。他受尽酷刑,以身殉志,更牺牲了自己唯一的亲生孩子的性命。他固然骗了我,可是他对自己,更加狠辣和决绝。熙平长公主高思语亦是如此。他们以死明志,我也完成了父亲与高氏所托,扶助高曜登基,可谓各得其所,彼此无怨无尤。
  后半生,我是我自己的。
  两日后,便是我与高旸约定的日子。小钱从地窖中搬出一小坛自酿的葡萄酒,先往父亲和芳馨的墓前祭奠过,这才搬回下厨装壶整杯。绿萼特地从箱底翻了一只水晶杯出来,细细洗干净了,又用滚水烫过。银杏倚着门笑道:“绿萼姐姐,你固是为了讨信王的欢喜,可是咱们姑娘最是骄傲不过,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姐姐可知道么?”
  此时我正坐在窗下读书,闻言不觉愣住了。只见绿萼笑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没有夜光杯,用水晶杯也抵得过了。这不是哄谁高兴,而是过日子细致,你年年跟着姑娘游历,自然不懂。我还知道姑娘是不饮酒的,特备了这只白玉杯给姑娘饮茶,也算与水晶杯相称了。”
  银杏嘻嘻道:“是是是,整个府里就只有姐姐的日子过得最细致。”
  家中一个年长女人正站在梯子上挂竹帘,忍不住插口道:“两位姑娘多少年也不见一次,好容易见了,就只是拌嘴。”她一转头,梯子一晃,惊叫一声,连忙扶着柱子站稳了。
  绿萼笑道:“您老人家还是专心挂帘子,摔下来我和银杏妹妹都是没有手扶的!”
  那女人笑着低低说了句什么,我也没有听见。竹帘垂下一片阴凉,耳畔只有绿萼和银杏明晃晃的笑声。许久没有听见这样的笑声了,霎时间填满了字里行间的落寞,又随着卷了边角的书页瑟瑟翻成了过去。
  四月十四,月亮将满而未满。我在塘边的柳树下呆坐着,就像那一夜在陈桥驿的船上,无聊地等高旸来。忽忆当年曾与柔桑在这棵树下并肩说着体己话,她穿着淡黄色的衣裳,我还替她绾了簪子。朱云就在身后笑吟吟地看着,连善喜小小的嫉妒都像夏日青涩的果子,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真蠢,我竟没想到当年这一对小儿女的情愫会与一桩惊天逆案有关,我更没想到,朱云是熙平长公主对女儿的奖赏。
  月色朦胧,被柳条遮挡了大半。池塘中央一轮明月,比天上的月亮更圆。天上和水中的月亮都在光灿灿地耻笑我的后知后觉,于是我也跟着笑了一下。忽听高旸的声音道:“我来迟了,累你久等。”
  我连忙起身行礼,请他入座。我一身素衣,而高旸则身着湖蓝色银丝暗锁子纹长衣,玉冠华履,手持折扇,风度翩然,就像许多年前在熙平长公主府,柔桑县主的陪读朱玉机偶遇信亲王世子高旸一般。恍惚间竟生出一丝柔情。
  绿萼和银杏捧着铜盆与手巾过来服侍,高旸一面浣手一面笑道:“在想什么,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发愁。”
  我缓缓斟了酒,将水晶杯随意推了过去:“想起了当年柔桑县主来仁和屯的事。”
  高旸丝毫不在意我的失礼之处,微微一笑道:“表妹竟然来过这里?”
  柔桑本不愿入宫为后,她的心也从未变过。为亲生母亲所利用,竟至毁却一生,想想也甚是可怜。我叹道:“柔桑县主在景灵宫,可还好么?”
  高旸道:“衣食周全,只是不得自由。再者怀孕辛苦,似乎是睡得不大安稳。”我低低嗯了一声,便无话可说了。高旸又道:“你若真关心表妹,便去景灵宫看看她,她一个人在那里,寂寞得很。你是她腹中孩子的姑母,又是旧时相识,你去了,她就好了。”
  我转过头,望着塘心冷冷道:“我不去。”
  高旸也不生气,依旧笑道:“去不去随你。一来便听你问起表妹,我很高兴。”
  高旸数日前遇刺,此时颌下已经一丝痕迹也没有了。他见我看他,故意扬起下颌,让我看个仔细。我问道:“殿下的伤都好了么?”
  高旸笑道:“小事而已。”因遇刺,高旸足有两日没有出府,想来养伤事小,肃清内府才是最要紧的。
  我举起白玉盏:“殿下英武。玉机先敬殿下三杯。”
  高旸连饮三杯,面色微微泛白。水中莲叶尚蜷,浮萍翩翩,晚风中有初夏的湿暖与草木香气。高旸展开折扇,但见画面上水色似有若无,宝蓝色的荷花一枝独秀,一只淡红色蜻蜓盈盈立于草头。如此一艳一淡,一重一纤,一沉一颠,却并不觉得有何偏颇失衡,果然是名家手笔。高旸见我盯着扇子瞧,便一指岸边的荷叶,笑道:“你这里景致倒好,可惜差几支白莲与月光争辉,我这支青莲,算是勉强抵过。如何?”
  我淡淡一笑:“甚好。”
  菜是清蒸鲜鲤、水晶虾仁、牛腩烩笋蒲、淮山紫苏芍药酱并两道新鲜时蔬,满满摆了一桌。高旸笑道:“原来你喜欢南方菜,以后我专门请几个淮扬、江南、岭南的厨子服侍你,好不好?”
  我搛了一只虾仁放在他的碗中:“多谢殿下好意,府里有两个江南来的厨娘,已经够用,实在不必添人了。”
  高旸笑道:“你常年在外,所以府中的人事用度从简。如今既已回京,便不能这样马虎了。你的身子不好,又受过伤,不但厨子是要的,女医也不能少。”
  想起启春手下的那两个女医,我不觉好笑:“玉机俸禄微薄,采邑贫瘠,怕是供养不起那么多厨子和女医。”
  我的嘲讽之意高旸如何听不出来?他口角一扬:“‘阿堵物’'105'之难,有何难哉?人和钱,我一并送来便是。”说罢环视一周,目光在门口的玉兰树上停了一停,“城中的居所已是简陋,这里岂不是更加不便?为何不回城居住?”
  我笑道:“住在城里,我怕被人生吃了。”
  高旸道:“他们不敢。”
  我笑道:“连殿下的王府都混了奸人进去,玉机就更不敢在京中露面了。”
  高旸摇头道:“你在这里,只怕更容易着道。我派李威来保护你,如何?”不待我回答,他忽然曲起中指一弹眉心,将我嘲讽的口气悉数学了去,“我忘了,有刘钜在你身边,你自是谁也不怕。”我懒怠回答,只坐直了身子,无聊地晃着团扇,静静地看着他。
  高旸饿了,一个人吃了大半菜肴。我只吃了几片笋,喝了两口茶。绿萼与银杏撤下残肴,上了瓜果,又服侍高旸浣手漱口,这才退下。高旸酒足饭饱,似是心情大好,笑问道:“你本已回了青州,怎的这样快便回来了?令堂与曈儿都还好么?每日都做些什么?”
  我缓缓剥了一枚荔枝,用小银勺子剜了核出来,将晶莹的果肉放在青瓷碟中递与他:“母亲与郡主都好,母亲礼佛,郡主教子,只有玉机无事可做,只得回京来了。”
  高旸一口吞了荔枝,蹙眉道:“凉!”
  我笑道:“才从冰水里拿出来的,自然是凉。殿下慢些。”
  高旸咂一咂口,自己剥了一颗,也用小银勺子剜了核去:“自你出了长公主府,我们再没有这样饮酒畅谈过。”
  我摇头道:“在长公主府,我与殿下也不曾如今日这般。”
  高旸举杯笑道:“那我要多谢你请我喝酒才是。”
  只见他的唇上蓄了淡淡的须,肌肤比少年时粗粝而暗沉,一张脸愈加的长而瘦削,一笑起来,已有几分中年人的模样了。我曾见高思谚老去,并不觉得有何异样,因他毕竟长我十数岁。然而高旸却与我年貌相当,同在无穷无尽、生死难料的谋算中蹉跎多年,看着他,就像看着镜中的自己。如此相视片刻,终是他先低眉转眸。
  我叹道:“殿下与玉机,都老了。”
  高旸笑道:“你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有我老了。”
  月下水边,花香果香,清茶美酒,故人闲谈,我仿佛已经忘记他是我的仇人。然而该问的,却不能不问,遂现出一丝事不关己的好奇神色,问道:“我听说皇太后在册封大典上,说那封告发朱云的密信是自己亲手所书,不知殿下可查清此事了?”
  高旸不动声色,依旧低头剥荔枝。但闲谈中徜徉的古旧柔情已被狂风吹散,连月光都显得太过明亮,照得他的脸微微发青。“并没有。”
  我又问道:“薛景珍是不是还在王府?”
  高旸抛下剥了一半的荔枝,凝眸冷笑:“他已经咬毒囊自尽了。”我眉心一颤,顿时说不出话来。高旸哼了一声,“这么些年,我竟不知道薛公公也是神断,一夜之间就破了一桩奇案。我请他来王府,不过是想问问他是如何破案的,不想还未问,他就毒发身亡了。真是可惜。”
  我叹道:“薛公公的遗体在何处?”
  高旸道:“和东公公葬在一处了。改日我命人将他出入宫禁的腰牌送给你,你拿进宫去还给皇太后吧。”
  我甚是感激:“多谢殿下。”
  高旸也无心再用瓜果,也不唤绿萼服侍,起身蹲在塘边洗了手,自袖中取出绢帕擦干:“我问过章华宫其余的奴婢,他们都说先帝驾崩的那天夜里,宫中的确未见薛景珍。他是如何趁黑去了畋园,如何找到朱云藏身的洞穴,怕是永远问不出来了。”
  我依旧端坐:“殿下核对过密信的笔迹么?”
  高旸道:“那封密信,我曾看过,上面的字微向右斜,一望而知是为了隐藏笔迹,用左手写成。这种似是而非的字迹,本就难以核对,而且……”他本面水,忽而转头,露出半张苦笑的脸,“我想留下这封密信,施哲却执意将此信存入卷宗,一番争执之下,我心中恼怒,将信烧成了灰烬。”
  虽然密信中提到信王弑君,然而朱云于公堂上并未供出高旸,高旸便不是主谋。施哲要将密信存入卷宗,传诸后世,高旸自是不愿。引高旸毁去密信,令他永远也查不出信是何人所写,想来正是施哲的一片苦心。更何况,高旸一心怀疑我,写密信的人,总逃不过我身边的那几个,密信要不要留下,本也无关紧要了。只是他哪里想得到,竟还有人肯挺身送死呢?
  我笑道:“殿下烧掉那封信,并没有错。”
  水光一晃,高旸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杀机,被柳条一拂,复又平静如水:“我不是怕施哲将密信收入卷宗,我是怕他不知天高地厚,自己走上绝路。”


第三十四章 需事之贼
  那一丝杀机甚是明晰,它只是隐没,并未消失。或是时机未到,或是碍于启春与采薇的交情,高旸暂未行动。但若昌王兵败,施哲便凶多吉少。然而施哲既与我合谋,就当有举家赴死的决心。想到这里,我微微叹息:“殿下仁慈。”
  高旸转过身,凝视片刻,意味深长道:“薛景珍已死,字迹也无法核对,我便当此密信是皇太后所写。你还要再问下去么?”
  我欠一欠身,微笑道:“玉机失礼,请殿下恕罪。不过玉机还有一事想请教殿下。”
  高旸道:“你说便是。”
  我又问:“昱贵太妃与邢氏一族既已平反,何不让濮阳郡王回内宫居住?”
  高旸面色一沉:“高晔年纪大了,内宫都是庶母嫂辈,恐不方便。留在监舍中,待满了十二岁,出宫开府便了。”
  我颔首道:“殿下所言甚是。只是濮阳郡王在监舍似乎常常挨饿。”
  高旸冷冷道:“内监嘛,刑余贱人,惯会拜高踩低,各个心思刁钻,难以管束。你既这样说了,我命人留心便是。”
  我又道:“濮阳郡王毕竟是太宗之子,在监舍与内官们在一处厮混,实是不成体统。”
  高旸终于按捺不住,切齿暴怒,忽然俯身,双手猛地踞案。盘子盏子跳了两跳,荔枝李子滚了一桌。双眼冒火,随酒气兜头扑下,“太宗的儿子,你为何如此关心!那孩子又不是你生的!”
  我并不回避他的目光,只淡淡道:“殿下既知道那是太宗的子孙,就该对他们好些才是。否则天下人都以为殿下有私心——”
  高旸一捶桌子,嗵的一声。远处绿萼与银杏听到声音,面面相觑,却不敢上前。“有便有好了!我偏这样对他!你不是不知道太宗当年是如何对待伯父和他的嗣子,我待濮阳郡王已十分仁慈!”废骁王高思谏被高思谚灭族,嗣子高昕才只有四岁,小小年纪随父王一道问斩。稚子无辜,闻者落泪。
  再说下去只会更加激怒他,我只得垂头叹道:“殿下说得是。”
  我这样快便退缩,高旸有些意外。仿佛一把剑戳在了水中,他不甘心结束争吵,口气愈加森冷:“你若求我,我便给他立一座府邸,现在就放出宫去。”
  我摇了摇头,不慌不忙道:“濮阳郡王并非玉枢之子,更非玉机所生,不过看他可怜,才向殿下提一提罢了。濮阳郡王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