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66章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第66章

小说: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你的长女,名字你和你媳妇儿商量着取吧。”程渊推辞。
  事实上程启自己之前已经和妻子一起想了好几个名字了,他坚持让父亲从中选一个。
  程渊略一沉吟:“就静好吧。余下的名字,留给她弟弟妹妹用。”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程启眉梢眼角俱是笑意:“行,听父亲的,余下的名字,给她弟弟妹妹用。”
  他们还很年轻,以后女儿肯定会有弟弟妹妹的。
  因为家里新添了小生命,程寻这几日回家的次数就多了一些。
  她去二哥院子里看二嫂和小侄女。小婴儿正在睡觉,二嫂卢氏倚着引枕,面色苍白,精神不济。
  卢氏冲小姑子勉强一笑,声音极低:“她正睡觉呢,我听相公说,公爹给她取名叫静好。”
  程寻点头:“是啊,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不是二哥和嫂嫂选的名字么?”
  卢氏笑笑,颇有些勉强:“是。”
  “嫂嫂不高兴么?”程寻察觉到不对,轻声询问,“是……是痛吗?”
  二嫂生产时,她也在外面,听见里面的响动,自己都跟着身体发颤,心生怵意。
  卢氏含笑摇一摇头:“傻姑娘,生孩子哪有不痛的?”
  “那是嫂嫂不喜欢这个名字?”程寻试探着问。
  卢氏摇头:“公爹选的名字,自然是好名字。只是……”她轻声道:“可惜是个姑娘……”
  听她言下之意,甚是遗憾的模样。程寻心中一紧,连忙握住她的手:“姑娘怎么了?姑娘也是嫂嫂和二哥的女儿啊。怎么?难道二哥给你甩脸子了么?”她站起身,急道:“我找二哥去。”
  卢氏连忙抓住了她的手,急道:“不是,呦呦,你别急。相公没给我甩脸子,他什么都没说,是我自己……”她说着红了眼眶:“是我觉得我没用……”
  “啊?”程寻急了,“怎么没用了?嫂嫂你不要这么想。你生了宝宝,是功臣啊,怎么会是没用呢?”
  “她是个姑娘……”卢氏心中不安。
  “嫂嫂不爱她么?”程寻忽然问道。
  卢氏微怔,下意识回答:“自然是爱的。可她……”
  她爱她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孩子没出生之前,她一直暗暗祈祷,希望能一举夺男。——她嫁到程家数年没有怀孕,公婆夫婿虽不说什么,可她自己没少悄悄烧香拜佛。
  卢氏很庆幸程家有不得纳妾的规矩,在这里丈夫尊重,公婆和善,小姑也好相处。虽然生活不比其他已经出嫁的姐妹奢侈,但是家中人口简单、生活安乐,她很满足。
  她很想她的人生可以少点波澜,有儿子她也能底气足一点。她害怕丈夫会以此为借口纳小,也害怕自己安乐平稳的生活不复存在。
  “姑娘怎么了?我也是个姑娘啊。”程寻一脸认真,“爹爹、娘,还有二哥,他们都很高兴。没谁说生姑娘不好啊。嫂嫂,你没看二哥那高兴样子,他的嘴角都快扬到耳朵边去了。”
  她掏出帕子,去给二嫂卢氏拭泪,放柔了声音:“嫂嫂莫要哭,若给娘看到了,该说是我招你了。姑娘没什么不好,真的,爹爹也说先开花后结果。嫂嫂和二哥都还年轻,以后再给静好,生几个弟弟妹妹就是了。”
  卢氏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笑容来。
  程寻又继续宽慰:“我听江婶说,坐月子的时候不能哭。不然孩子受了影响,可能是爱哭鬼……”
  卢氏忍不住轻笑:“江婶何时说过这种话了?我活了二十多年,都没听过这种歪理。”
  程寻强自辩道:“我不管,反正江婶就这么说了。”她轻轻戳一戳小侄女的襁褓,轻声道:“你要快快长大啊,多陪陪你娘,陪陪你姑姑,将来姑姑办个书院,教你读书认字。你的名字出自诗经,我名字也出自诗经。将来等你有了侄女,估计也要从诗经里头选名字……”
  她声音轻轻柔柔,充满了爱怜之意。
  卢氏侧身望着她们,终是笑了。
  程寻又陪嫂嫂说一会儿话,见小侄女醒了要吃奶,她嘻嘻一笑,告辞离去。
  回想着嫂嫂卢氏方才的情形,程寻琢磨着得跟二哥谈一谈。这时候最能让嫂嫂放心安定的,肯定是二哥的态度。
  她略整理了一下思绪,找到了刚从学堂回来的二哥。
  程寻神情郑重:“二哥,我有话想跟你说。”
  “什么?”看她认真,程启也严肃了神情。
  程寻与兄长一起走到院中的竹子前。
  风吹竹动。
  程寻简单说了二嫂的事情,轻声道:“嫂嫂刚生了孩子,心思最敏感,我觉得二哥你要多陪陪她,跟她说说话。你得让她知道,你并没有因为静好是姑娘的缘故而心生不快。你很欢喜不是吗?你得让她放心啊。”
  程启沉默了片刻,点头:“我知道了。”
  “二哥嫌弃静好不是儿子么?”程寻微微偏了头,好奇地看着兄长。
  程启否认:“怎么会?儿子女儿不都是自己骨肉么?有儿有女,才能凑成好。”他定一定神:“你嫂嫂想多了,不过,还是要谢谢你。”
  二哥很少对她说谢,在程寻印象中,这还是第一回 。她愣了一愣,继而摆手:“咱们自家兄妹,说什么谢?二哥都帮我那么多回了,我要是次次都说谢,二哥耳朵只怕都要听出茧子来了。二哥不要嫌我多事才是。”
  程启摇头:“这话说的,这怎么算多事?这几日,我只顾着高兴,是我疏忽了。”
  他并不知道刚拼死为他生下女儿的妻子内心很不安。
  两人少叙几句,很快分开。
  —
  程启喜得千金,给亲戚朋友报喜,甚至是书院里的学子们,也每人得了一把姜糖。
  这次程家买的姜糖多,没分完。余下的,程寻拿了一些,带到京城去。她想了一想,进宫读书时,也带了几块。
  姜糖倒在其次,主要是分享喜悦。
  她每日进宫有专车接送,从无人查她带了什么。她把姜糖递给苏凌时,苏凌明显一怔,待看清是姜糖后,眼神微闪,不免回想起旧事。
  他笑一笑,直接放进口中。
  苏凌并不十分喜欢姜糖的滋味。但是她给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程寻声音又轻又快,隐隐带着欢喜:“我小侄女可乖了,不哭不闹,听我嫂嫂说,只有饿的时候,她才哭两声,吃饱了,就又不闹了……”
  含笑听着她说话,苏凌插了一句:“你小时候肯定是个爱哭鬼。”
  “才不是。”程寻下意识反驳,“我小时候比我小侄女还要乖。”
  “你还能记得?”苏凌故意逗她。
  “我当然……不记得……”程寻心说,怎么会不记得呢?
  她清楚地记得,她上一秒还在教室,下一秒直接就到了这个世界。
  除了最开始的震惊、茫然、难过、无所适从,后来她一直很乖啊,很少违拗父母的意思,也不让他们担心。——当然,除了后来她想读书。
  苏凌正欲再逗她,忽听脚步声由远极近,知道是夫子到了,他也就轻咳一声,不再说话。
  他们两人虽同在行云阁读书,但是每日说话也就夫子到来之前和下学之后共进午餐那一会儿。其余时刻,两人认真学习,并不打扰对方。
  —
  程寻去银饰店里给小侄女打了银锁,想到五月初是苏凌的十七岁生辰,她又开始为他的生辰礼物而犯愁。
  之前她的确给他挑选过生辰礼物。——异常亮眼的金钗。
  不过当时她是把他当姑娘的。如今知道他是男子,这金钗自然是万万送不得了。
  她想,一定要能凸显男子汉气概的,她要一雪前耻。
  当然,这事要瞒着苏凌,不能给他知晓,得给他一个惊喜。
  这一日下学后,程寻约上三哥程瑞一起外出。
  程瑞在国子监读书,下学较迟。然而他对京城要比程寻对京城熟的多。
  一听小妹说,要送有男子汉气概的礼物,程瑞愣了愣。他摸一摸下巴:“是要送给我吗?如果是我的话,我想要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
  程寻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很不解:“你要匕首做什么?”
  “防身啊,还好看。”程瑞叹一口气,“如果不是朝廷管制刀具,我都想要一柄长剑了。仗剑天涯,岂不快哉?”
  程寻更诧异了,这个哥哥在国子监学的什么啊。好好的书生不做,怎么就想起仗剑天涯了?
  两人商量了好一会儿,也没商量个结果出来。
  程瑞道:“你不是给我的吧?我生辰刚过,肯定不是给我。是给二哥对不对?我记得他是六月的生辰。”
  程寻不好告诉他,给二哥的生辰贺礼,她早就准备好了。她心说算了,不说了,她自己想吧。再说的多一些,三哥只怕要起疑了。
  而她并不想让三哥知道。
  兄妹两人外出,她只买了几本书并一些文具,倒是程瑞买了不少小玩意儿,一式两份。
  将其中一份给程寻,程瑞笑道:“另一份带回去给端娘,省得她老念叨。”
  程寻“嗯”了一声。
  “唉,你不知道端娘,年纪不大,话特别多。一时不如她的意,她就要念叨。”程瑞摇头感叹,“真不知道是妹妹还是老婆婆……”
  程寻一笑:“这话别再说了。咱们都比她大,她要是老婆婆,咱们是什么?”
  程瑞没在这边久留,他略待了一会儿,匆匆离去。
  —
  晚间程寻坐在院子里回想白里学的东西,全部回想一遍后,时候还早,见江婶房中的灯还亮着,她心念微动,不知江婶这会儿在做什么?
  反正还早,不如去看看。
  程寻快走几步,在精神房门口停下。轻轻敲敲门,听得江婶在房内问:“是谁?”
  “江婶,是我。”
  程寻话音刚落,就听到房内的脚步声。
  过了片刻,门被打开,江婶举着灯站在门口:“呦呦怎么啦?是不是饿啦?”
  程寻哭笑不得:“不是饿了,我见江婶灯亮着,来看看你做什么。”
  江婶笑眯眯的,将她迎了进去:“我这灯亮了几日了,你才发现。下个月不是端午节吗?我想着,给你,给小小姐做些香包,祛毒辟邪。”
  她说着指了指针线筐里的半成品。
  “怎么晚上做啊,多费眼睛。”程寻叹道。
  “晚上安静,做的快。”江婶故意道,“你是嫌我费油吗?”
  “那倒不是。”程寻连连摇头,“能费多少油?我是怕你眼睛疼。”她想了想,又道:“我都不是小孩子了,江婶不必给我做这个。”
  “怎么不是小孩子?”江婶微微睁大眼睛,“没有成亲,都还是小孩子。要戴香包的,不但要戴香包,还要五色丝线……”
  程寻心念急转,忽的生出一个念头来。她轻声道:“江婶,你教我做香包吧。”
  “什么?”江婶愣住了。
  昏黄的灯光下,程寻脸色微红:“做香包应该不难吧?我学一学,也能给我娘做个香囊,给我爹做个荷包,给我哥做个笔套……”
  “难是不难。”江婶思忖片刻,继而喜笑颜开,“行啊,行啊,能教你。你人聪明,学的很快的。”


第74章 突然有事
  于是; 程寻开始了跟着江婶学做香包。
  她以前没怎么接触过针线; 不过学的很快。才学了几日; 就有那么一点意思了。
  或许江婶是想鼓励她,所以对她的手艺评价极高:“不错; 不错; 我看着挺好。”
  程寻一笑:“江婶喜欢我,才会夸我,我现在差的远呢。”
  她在四月中旬; 做好了第一个香包。她特意选的青色,但是和江婶所做的一对比; 高下立现。——她做的,远没有江婶的精致。
  她心说; 不能这样送人; 也送不出手啊。
  这个留着自用,再做一个试试吧。
  对她学针线的行为,江婶赞不绝口,不停地念叨着:“是该学学,好在你学的也快……”
  程寻只是笑笑; 她不喜欢针线; 也没想过在这方面大放异彩; 学会点就行了。
  哦,是了,她以前说过,会给母亲做一双鞋子。
  学做香包的事情; 她并没有立刻告诉苏凌。——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说太早的好,太早说出口,就没惊喜了。
  苏凌的生辰是五月初四,在端午的前一日,这究竟是他生辰贺礼,还是端午的小礼物,就让他自己猜吧。
  ——程寻这几日心情不错,与她日日相见的苏凌隐约也能察觉到。他虽然不知缘由,但看她欢喜,他也像是被感染一样,高兴很多。
  他希望她可以永远欢喜快乐。
  这日傍晚,苏凌刚结束手上的事情,就有内监求见。
  “殿下,皇上召见。”
  苏凌点头:“知道了。”
  他吩咐正欲传膳的小太监:“不必传膳了,等我回来再说。”
  苏凌略整理一下衣衫,离开行云阁,向西苑而去。
  行云阁与西苑距离不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