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14章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第14章

小说: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凌只轻轻点了点头。阳光扫在他身上,给他清隽的眉眼镀上了点点金光。
  程寻深吸一口气,默默感叹一句:好帅,女孩子长成这样,犯规了。
  她能得高夫子夸奖,多亏了苏同学,她想她得做点什么表示谢意。目前已知苏凌不喜欢饴糖和算筹。他喜欢什么,她倒还不知道。
  她想了好久,想不出个所以然,就在下学后悄悄问他:“你有特别喜欢的东西吗?”
  她一双眼睛忽闪忽闪,清澈如水的眸子里蕴满了期待。


第23章 赠送荷包
  苏凌心里有点热,又有点痒:“你问这个做什么?”
  看她神情就知道她想酬谢他。
  程寻忙摆手:“不做什么,就白问一句。”她嘻嘻一笑:“咱们认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呢。”
  她当然不能直白地说想送他东西。苏同学性情高洁,若是提前知道了,多半她的谢礼就送不出去了。
  他勾了勾唇:“喜欢什么……”他做出认真思索的模样来:“我嘛,也不爱金银珠宝,就爱些小物件,像荷包啊什么的,尤其是青色的。”
  “荷包?”程寻皱眉,瞧了苏凌一眼,心情颇有些复杂,小姐姐虽说长的中性,可是兴趣爱好方面,确实还是一个女孩子啊。而且不喜欢金银珠宝,果然是富贵人家长大的女孩子。
  看她皱眉思索,苏凌轻咳一声:“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没有。”程寻连连摆手。喜欢荷包,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既然他喜欢,那就尽量满足呗。青色的荷包?苏同学喜欢青色啊。她笑了笑:“我知道啦,明儿见。”
  苏凌颔首,眉目含笑:“明天见。”
  程寻回到家后,来不及更衣,就翻着箱奁找东西。
  雷氏见状一怔:“呦呦,你找什么呢?”
  “找荷包啊。”程寻停下动作,抬头冲母亲笑一笑,“我记得江婶给我做过一个青色荷包,绣着竹子,我没用过,就收在这里了。”
  “荷包破了?”雷氏笑问,“一定要青色那个吗?江婶不是给你做了好几个吗?”
  程寻含糊应了一声,忽然她眼睛一亮,惊喜道:“找到了。”青底绿竹,格外精致。她心说,这荷包精致得像工艺品一般,比起从绣庄买来的也不差了,不知道小姐姐会不会喜欢。
  雷氏打量了一眼,笑道:“这青荷包,倒也挺称你们的学子服。偏生你怪脾气,不给戴。”
  程寻嘻嘻一笑:“我这不是知道错了么?”这就给荷包找个好主人。
  她仔细端详着荷包,雷氏定了定神,轻声道:“呦呦,你在书院里头,有没有走得近的同窗?”
  “嗯?”程寻不解,她想了一想,“没有。娘,我答应了爹和二哥,要好好学习,远离同窗。”
  她说这话时颇为心虚,她确实同父亲约法三章了,可是她近来和苏同学走的可不远。
  “真没有走的近的?”
  程寻有点意外,怎么母亲的神色看着不像是放心,倒像是有些失望的模样?她打起精神,越发认真严肃:“没有,我只想着学好功课。”
  雷氏轻叹一声:“我以为书院里的学子和你年纪相仿,有和你投契的……”
  “没有没有……”程寻唬了一跳,连连摆手,极力否认,“我进书院只是读书,别的什么都不想。”她绝对不能承认她和哪个同窗走得太近,她还想继续上学呢。
  “这样啊……”雷氏点了点头,继而又皱了眉,“呦呦……”
  “娘,您说。”程寻一颗心晃晃悠悠,真怕娘也说出一句“你别去上学了”。
  她等了好一会儿,只等到母亲说了一句:“呦呦,你既然进了书院,那就好好学习。”
  程寻大力点头,认真保证绝对会一心求学。
  雷氏又与女儿闲话几句,起身离去。
  程寻有点莫名其妙,但是思来想去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她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荷包上,出门找江婶要了一点安神的香片,小心放进荷包里。
  抚摸着荷包,她忍不住轻叹一声。她在这儿的生活,哪儿哪儿都好,只有一点不好:交朋友也得小心翼翼,瞒着别人。
  次日清晨,程寻进学堂时,苏凌还未到。她将荷包放在了苏凌的书桌上,转念一想,好像不大妥当。她索性又拿了一本书,盖在荷包上。
  她绕着苏凌的书桌转了一圈,乍一看,什么都看不出来。她满意一笑,回自己位置上坐了。
  取出书读着的同时,她暗暗留意着苏凌。她很想知道小姐姐等会儿会是什么反应。
  苏凌刚一走进学堂,就向程寻看去。不出意外,她眼神一闪,移开视线的同时坐直了身体,佯作认真读书。
  果真在看他。
  轻轻勾一勾唇角,苏凌心情大好。
  书桌上的课本,一看就是被人动过的。苏凌取出放在书下的荷包,虽远不比他现在用的,但做工精致,分明是用了心的。
  伸手捏了捏,荷包里明显另有其他物品。苏凌挑眉,打开荷包,淡淡的香味扑面而来。见是安神的香片,他眉眼晕染了极淡的笑意。
  将荷包小心收好,他随手抽了本书,看也不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程寻自他进学堂开始就留神他的举动。她猜想苏凌同学肯定看到了放在书下的荷包,可是怎么等了好一会儿也没反应?江婶做的荷包,很精致的,颜色也是苏凌最喜欢的啊。
  耐心一点点减少,程寻正琢磨着要不要假装捡掉落在地上的东西扭头看看,忽然听到身后抑扬顿挫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程寻一怔,那夜在小舍避雨时两人比赛背书的场景蓦然浮上心头。她轻轻一笑,低头看书。
  下学后,程寻特意逗留了一会儿,眼看学堂里的学子几乎都走光了,她才回头看向苏凌:“苏同学,荷包你喜欢么?”
  苏凌抬眸:“你给的?”
  程寻心下惴惴,荷包这谢礼委实太轻了一些。而且,她后知后觉想起来,有不少人拿荷包香囊传情。虽说她和苏凌都是女孩子,可苏同学未必知道啊。
  她心念转了几转:“是啊。江婶做了很多,我看正好有青色的,就顺手拿过来给你。”
  苏凌扯了扯嘴角:“江婶?”不是她做的?
  “对啊,江婶。她针线很好,我的荷包、香囊、笔袋都是她做的。”程寻觑着苏凌的神色,“我还有个松花色的,跟你的挺像的。”她冲他笑笑:“你若不嫌弃,就先用着。多谢你教我射箭。等以后有了机会,我再好好酬谢你。”
  苏凌在心里默默重复了一遍她的话:她有个同样的荷包?他“嗯”了一声:“举手之劳罢了。”
  “才不是。”程寻下意识反驳,“这怎么能说是举手之劳?分明是大恩大德。我得回去啦,你也赶紧去膳堂吃饭吧。”
  微薄的谢礼竟然送了出去,程寻今日心情不错,比平时多吃了小半碗饭。
  父亲程渊瞥了她一眼:“呦呦,明日你随你母亲进京一趟。”
  程寻微愣:“可明天不是休沐日啊。”


第24章 随母进京
  “那你明天就告假一日。”
  程寻眨巴眨巴眼:“爹——”生活节奏被打乱让她心内涌上丝丝不安。
  程渊缓和了语气:“明日是你张家外祖母的寿辰,她老人家想你了。你随你母亲去一趟,也当是尽孝。”
  孝字压下来,又涉及张家,程寻不好再说什么。她“哦”了一声:“爹,娘,那我先回学堂了。”
  心里想着告假的事情,程寻这一日都有些精神不济。她母亲姓雷,所谓的张家外祖母其实是大哥二哥的外祖母,不是她的。
  程渊原配妻子张氏难产去世后,张氏的母亲,北乡伯府老太太许氏担心他续娶会薄待两个外孙,就做主将寄居在府上的远房侄女雷氏许给了程渊。
  这许老太太看来,这无疑是一桩还不错的亲事。程渊虽是有两个孩子的鳏夫,可是有功名在身,又有一个不小的书院。而雷氏父母双亡,婚事无人做主,蹉跎到十九岁尚未出嫁。她是张氏的表妹,那两个孩子要叫她一声表姨,她肯定会善待他们。
  北乡伯不愿失去了程家这门亲戚,他又没有第二个女儿,对老妻的建议,他深表赞同。
  于是,雷氏就做了程渊的续弦。如此一来,北乡伯府和程家的情分确实不曾断了。
  程寻小时候被父母带着去过张家,不过次数不多。后来她上学忙,进京的时候越发少了。
  许老太太想她了,要见她?
  程寻一时想不出缘由,就她自己而言,她并不想请假影响学业到北乡伯府去做客。一想到要去见那些所谓的亲戚,她就有点头疼。可惜偏偏这种事情,她又不能拒绝。她心里很清楚张家在父亲心里的地位。
  她的异常,别人或许发现不了,可是苏凌一眼就看出来了。她一直精神满满,元气十足,像今日这般,还是头一回见。
  下学后,苏凌状似不经意提了一句:“去文库么?”
  “嗯?”程寻略微一怔,“问我么?”她摇摇头:“不去了。”
  苏凌“哦”了一声:“我昨日在文库看到一本前人笔记,笔记上有一道算学题,我觉得还挺有意思。”
  “是什么?”程寻来了点精神。
  苏凌简单复述了一下。
  程寻双眉轻皱,一面听一面记,神情认真专注,一扫先前的颓然之态。她喜欢数学,也喜欢挑战难题。不多时,她就双目一亮:“好了。”
  苏凌眸中漾起淡淡的笑意,还是这样的她看着顺眼一些。他身体微微前倾:“怎么解?”
  “呶,你看……”程寻也没留意到他的小动作,将解法讲于他听。又随口问:“这是你在文库看到的么?”
  “不是。”苏凌顿了一顿,“小时候看的。我小时候在,嗯,我家里书很多。”
  “很多书?”程寻点一点头。公主府嘛,有很多书不奇怪。她小声道:“其实文库也有很多书,你住在文库旁边的小舍,看书方便。”她呼了一口气:“我得回去了。”
  苏凌只嗯了一声,心想,她看起来比方才看着有精神多了。
  程寻托二哥向夫子们告假,次日早早起床,直接穿上女装,收拾停当后,跟随母亲和二哥二嫂乘马车进京。
  进京途中,雷氏给女儿简单讲着北乡伯府诸人,教她如何应对。末了又温言安抚:“呦呦不用紧张,老太太很喜欢你。你可能不记得了,你小时候去张家。一众孙辈里,就你最合老太太的眼缘……”
  程寻默默听着,心说,也不是不记得。
  小时候她被父母带去北乡伯府。许老太太一见到她,就拉着她的手往自己怀中带,口中心啊肝的,还未说上几句话,就红了眼眶。一来二去,倒像是她勾得老太太落泪一般。为此,许老太太的嫡亲孙子——当时尚且年少的张家小少爷还特意针对她、捉弄她,害得她差点跌进水里。
  想起一些不大美好的回忆,程寻胡乱应了一声。
  马车一路驶向北乡伯府门口。
  许老太太今年六十九岁,老人过寿,多过九不过十。这就算是七十大寿了,自然要大办。北乡伯府门口停了不少马车。
  程寻跟着母亲和二嫂前去拜见许老太太。
  人逢喜事精神爽,头发花白的许老太太今日精神尤佳。见到程家一行,她笑得更加慈爱:“这是呦呦?都这么大了啊……”
  程寻已随着母亲和嫂嫂行过礼了,然而此刻手被母亲轻轻捏了一下,她少不得续道:“祝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许老太太盯着她瞧了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好,好。”她拉了程寻的手,问其整日在家中做什么,可有学针线,可曾读书等等。
  程寻一一答了,只略去了在自家书院上学的事情。
  雷氏面带微笑听着女儿和许老太太的对答,心里甚是紧张,生怕女儿一时口误,说出什么不该说的来。好在女儿不算蠢笨,对答自如,落落大方,不比她想象中的差。她悬着的心才放回肚子里去。
  程寻被许老太太拉着亲切询问,引得旁边不少人侧目。有的她稍微有些印象,有些根本不知道是谁。就这般做了人群中的焦点,让她颇不自在,可偏生她还记着母亲的叮嘱,不能堕了程家的名头。
  好在又有客人至,许老太太松开了她的手,唤孙女上前:“这里人多,憋闷得狠。瞧呦呦脸都有点红了。琳琅,你先带着她去透透气。”
  琳琅今年十四岁,桃心脸,丹凤眼,容貌俏丽,活泼娇美。她闻言点一点头,笑道:“老太太这么说,我可就把人带走了?”说着就上前挽了程寻的胳膊:“妹妹跟我来。”
  程寻下意识看向母亲,见其轻轻点头,才放下心来。她冲琳琅一笑:“多谢了。”
  “谢什么?”琳琅一笑,待出了厅堂后才道,“别说你,我都嫌那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