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132章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第132章

小说: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她不能久跪,得找个由头避开。
  “晕吧。”茂阳长公主忽然道。
  “什么?”苏凌没听清。
  茂阳长公主在她耳边耐心道:“你晕倒。”
  程寻睁大了眼睛。
  茂阳长公主神色不变:“天热,你又有身孕,肚子里的孩子要紧,不能久跪。你晕吧,我扶着你。”
  装晕这种事,程寻没什么经验,她正酝酿感情,茂阳长公主许是等不及,直接轻拉着她,往自己怀里一带。
  程寻也不笨,连忙闭上了眼睛。
  她听到长公主道:“快来人,先送娘娘到偏殿去。赶紧请太医,看娘娘肚子里的小皇子要不要紧!”
  今上继位至今,膝下犹虚,如今皇后有孕,可是一等一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
  茂阳长公主和宫女一起半搀扶半拥着程寻去了一旁的偏殿休息。她挨个又吩咐宫人:“还不快去请太医?”“去打些热水。”“你去御膳房看看,有没有素粥”……
  待宫人尽数离开后,茂阳长公主才又对程寻道:“你们年纪轻,没经过事儿。要知道,活人要比死人重要的多。举哀、哭灵这种事,都是给人看的。太上皇地下有知,也不想他孙子有丝毫闪失。”
  程寻颇有些惊讶,却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作声。茂阳长公主是长辈,长辈也会让他们这般行事吗?
  “现在几个月了?”茂阳长公主轻声问。
  “两个多月。”程寻如实回答,“快三个月。”
  “头三个月是最要紧的。”茂阳长公主很有经验的样子,“举哀、哭灵情绪波动大,又累,不适合孕妇去做。宫中有成例,你走个过场就是了。”她轻轻拍了拍程寻的手:“你放心,你父皇不会怪罪你的。”
  她和先帝同母,不过感情不好不坏。老实说,她很有些看不上她这个皇兄的行事。比起太上皇,她还是更待见她的侄子。皇兄离世,她心里固然难过,但更多的是“啊,真的没了啊”的心理。她三年前就见过太上皇病中的样子,有时候他想,那样活着,其实没什么意义……
  所以此时,虽是在举哀,可茂阳长公主心里念着活着的人多一些。
  第一次看见怀思时,她心里就认下了这个侄子。
  她没有儿子,怀思在她心里说是侄子,也和半个儿子差不多了。她知道怀思重视什么。
  于是,茂阳长公主继续安抚程寻:“身体最重要,有这个心就好了。如果因为哀伤过度损了身体,那才是真的不孝。更何况,你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程寻点点头,颇为赞同的模样。
  “对了,你肚子里是一个吧?”茂阳长公主忽然想起了什么,双目陡然发亮,“太医有没有说,可能会是双胎?”
  她对于龙凤胎还是有些执念的。怀思大概是个专情的,没有再纳妃嫔的意思,那么程氏最好多生几个吧。皇家子嗣太少,终究不妥。
  程寻盯着她瞧了瞧,默默摇头,半晌才道:“没说过……姑姑,现在才怀孕不到三个月啊。”


第127章 痛觉减半
  茂阳长公主略微露出些失望来:“这样啊……”轻轻拍了拍程寻的手; 她轻声道:“过两个月再让太医看看; 兴许你真随了你母亲呢。”
  程寻笑笑; 没有作声。她心说这方面最好还是不要随了母亲吧。
  待太上皇的丧事结束,长公主又在太医给程寻诊脉后; 问道:“娘娘身体怎样?腹内胎儿可还安好?”
  “一切安好。”
  长公主闻言点了点头; 犹豫了一瞬,继续问道:“皇后娘娘腹中有几个孩子?”
  张太医愣了愣,有些不明白:“一; 一个啊……”
  “不是双胎?”长公主仍有些不死心。
  张太医略一迟疑,轻轻摇了摇头:“不; 不是啊。”
  茂阳长公主不说话,只轻轻叹一口气; 原来真是双胎啊。一个也行; 慢慢来,大不了多生几次就是了。
  —
  太上皇驾崩,程皇后有了身孕,朝中那些担心皇嗣的大臣声音渐渐低了一些。
  苏凌顿时觉得清静无比。科举刚结束,他又新添一批可用之人。边境安稳; 朝中政局清明。虽然每日忙碌些; 但他近来心情不错。
  程寻与他朝夕相处; 自然能感受到这一点。当然她自己心情也不错。太医日日请脉,告诉她她腹中胎儿很健康,而她孕期反应也不强烈,到目前为止; 并无什么不适。只是时常觉得饿,脸颊也比以前丰盈了一些。
  她有时揽镜自照,又转头问苏凌:“我胖起来是不是很丑?”
  苏凌微怔,继而摇头,一本正经:“不丑。怎么会丑呢?”他想了想,又道:“你先时太瘦了,稍微胖一些好看。”见她不说话,他又笑了笑:“你都不怕黑,为什么怕胖?”
  他有些不明白她的心理。之前装黑扮丑不都习以为常么?这才因为有孕胖一点点,怎么就觉得不自在了?
  程寻双眼圆睁:“所以说,真的是胖了?”她捏了捏自己的脸颊,小声道:“黑是涂了粉,能洗掉。胖可是真胖啊。”
  苏凌有些哭笑不得,格外认真道:“不胖,真不胖。这样好看呢。”
  轻轻揪了揪脸颊,程寻小声道:“真的好看么?”她斜了他一眼,凶巴巴道:“不好看你也只能认了。”
  苏凌失笑:“是是是,你说的是。”
  他刚认识她时,她脸上漆黑一片,可比现在丑多了。
  苏凌定了定神,起身将东西放在她面前,低声道:“你瞧一瞧。”
  程寻低头匆匆扫视一遍,眼中立时迸发出光彩来。这是一封未加印玺的诏书,朝廷出资在大周各地兴办学堂,修建女校。
  她抬头看向苏凌:“这是要用国库里的钱支持教育吗?国库充裕吗?”
  苏凌轻笑:“你说呢?”
  “我不知道。”程寻想了想,“不过胡渚使臣岁岁上贡,这几年也风调雨顺,应该充裕吧?”
  苏凌点一点头:“国库确实充裕。”停顿了一下,他又道:“不过这钱不从国库里出,我还打算留给儿子呢。先前有大臣建议宫里多添些妃嫔,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如废黜后宫,把钱都省下来,用在修建学堂上。那天你说什么来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你现在都有孩子了,咱们不更应该精打细算一些吗?”
  程寻微微一怔,继而缓缓轻笑。她心说,宫中妃嫔才能有多少开支?不过他能说出这番话,还真是让她心里欢喜。
  —
  皇帝下旨出资在大周各地兴办书院学堂,扶持教育。
  这是利于江山社稷的好事,自然无人反对,一时间人人称颂。当皇帝声称要动用自己私库里的银钱来资助建学堂时,赞誉声更多。
  一向支持教育事业的程皇后也站了出来,表示将自己身为皇后的俸禄尽数捐出来,用于各地建女校。——程寻并不担心自己荷包空空。毕竟她身上还领着崇文馆学士的俸禄。而且苏凌也不会教她饿着。
  帝后带头,茂阳长公主也跟着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处私宅。
  ……
  朝中大臣于公于私,自然也要咬咬牙拿出一些来。
  继朝中大臣之后,文坛名人、各地乡绅也纷纷慷慨解囊。
  甚至在崇文馆的学殿里,那二十八个出身不凡的学子们也在商量着要不要拿出一些私房钱来。
  一时之间,大周上下读书学习的热情高涨。
  看皇帝的意思,新建的学堂除了传统的教授儒家经典的书院外,还要建立一些培养专门人才的学堂,不强调四书五经,重点教授其他知识,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
  当然,还有女学。
  对大周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新颖而又充满诱惑。
  大周如今正值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对朝廷减轻赋税又兴办各式学堂支持而又期待。
  在崇德书院,思想比较活跃的学子们再次议论纷纷:
  “听说以后有专门学武的书院。”一个圆脸学子道。
  “是不是和武馆差不多?”说话的是个瘦高个。
  圆脸学子摇头:“不是,这是官学。而且,武馆里只教武功,这武学书院还要学四书五经的……”
  “原来如此。”
  —
  进入冬天后,程寻的肚子越发明显了。她以为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从未出现过,但是近来时常会觉得烦躁,随着身形变化,她行动逐渐不便。
  崇文馆那边的算学夫子,如今已经换了人。——云蔚的妻子,杨德夫子的女儿杨姣主动提出想担任算学夫子一职。
  杨姣与云蔚成婚的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原本对她有些意见的老祖母有了重孙之后,喜不自胜,每日见了她,也满面笑容,态度身后。
  皇后有孕后身体不便,崇文馆招新的算学夫子。
  杨姣听闻此事后,心里一动,与家人商量,想做崇文馆的算学夫子。
  她十四岁上自青州投奔父亲,直到出嫁前,一直有学习算学。或许是随了父亲,她在其他方面不精通,在算学上,却颇有些天赋。后来朝廷支持女子读书,她深埋在心底的火焰重新点燃,嫁到云家后除了管理家务,侍奉长辈,也自己试着继续学习研究。她自觉算学还不错。如今有机会,她想试一试。
  云家老太太自是不愿意,她当即皱眉,沉声道:“不妥,这有伤体面。”
  杨姣轻笑:“祖母这话说的……崇文馆的算学夫子之前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都不嫌不体面呢。”
  “这……”云家老太太一时语塞,她想了想,“你若去了,通儿谁照看?”
  杨姣连忙道:“我打听过了,崇文馆算学课很少,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我有足够的功夫陪伴通儿。而且通儿有祖母、母亲、乳母照看,我很放心。”
  ——事实上,祖母喜欢通儿,几乎不让她这个做娘的插手孩子的事情。
  她停顿了一下:“要不,自明日起,我亲自带通儿?”
  她想,如果不行的话,把通儿放到自己身边也好。她若是带通儿,那就不去崇文馆了。
  云老太太挑了挑眉:“这样吧,你去试一试。不过那崇文馆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你未必能进得去。你还不如早些给通儿再添个弟弟。过两年,通儿就要开蒙了。”
  她更愿意她的乖重孙跟着他。
  杨姣含笑应下。老太太只要同意,其他人那里都好说。她想做什么,云蔚也支持。她所担心的只是她有没有教授学子的能力。
  还好,她当着白青松白大人和宋大人的面试着上了一堂课后,又解了几道他们指的算学题目后,他们就相视一笑,点头道:“那就辛苦云夫人了,以后,你便是教算学的云夫子。”
  杨姣想了想,轻声道:“可以叫我杨夫子么?”云是夫姓,不是本姓。
  白大人和宋大人对视一眼:“杨夫子。”
  至此杨姣就暂时成了崇文馆的算学夫子。云家在京城,她课程不多,不用每日奔波,比她想象中要轻松许多。
  以前他住在崇德书院的杏园时,曾经羡慕过书院的学子们,她那时想读书,曾经趁他们上课之际,悄悄到碑林那边看镌刻在石碑上的四书五经。她没想到,她有朝一日,竟也可以做夫子。
  她想,一定要教好,不能堕了父亲的名头。
  ——
  程寻牢记着太医的话,每日坚持走路锻炼。
  于是,宫人内监们经常会看到年轻的帝后相偕在宫中漫步。有时皇后使性子,皇帝只笑吟吟看着,还说笑话逗她,直到她开心起来。
  “我腿有些酸了。”程寻小声道。
  “那我,抱你回去?”苏凌试探着问。
  程寻咯咯而笑,连连摇头:“别别别,你等我歇一会儿,自己回去。你若是再抱我走一圈儿,那我真成祸国妖后了。”
  苏凌轻轻点一点她额头:“又胡说。那就歇一会儿。”
  有内监搬来藤椅,程寻休息一会儿,对苏凌道:“我好久没回家了。”
  苏凌“嗯”了一声:“那让母亲来陪你?”
  程寻眼中漾起了笑意:“好呀,就是不知道娘愿不愿意。”——大婚之后,苏凌在私底下很自然地就称呼她的父母为“父亲母亲”了。
  “怎么会不愿意?”苏凌轻笑,“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最疼你了。”
  —
  雷氏确实愿意进宫陪伴怀孕的女儿。她临行前,将程启叫到身边,如此叮嘱了许久,方问:“记住没?”
  程启有些无奈,却还是笑道:“母亲放心,儿子记得。父亲的习惯爱好,儿子一直都记得。”
  “不要跟你媳妇儿拌嘴,她心思细腻,多顺着她。”雷氏又道,“你们两口管好家,管好你爹。”
  她去陪伴呦呦,最不放心的就是丈夫程渊。
  程启连忙应下。
  雷氏这才乘坐宫中的马车进宫。
  宫人通报后,雷氏入内。刚看见女儿,她就露出了笑容。呦呦看着脸颊红润,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