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118章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第118章

小说: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轻笑着摇了摇头,方才她还说要他对她坦诚呢。敢情是只真对他一人?
  他勾唇一笑,心说,罢了,她一个小姑娘吧,现下不想说,就先不说吧。
  程寻轻叹一声,低低地道:“苏凌,咱们肯定会很好很好的。”
  —
  程寻不满意这个系统,但是又不能在心里吐槽。——因为她所有的心理活动,都会被它知道。
  系统和她算是协商好了,她努力去提高女性地位,先去检测一下她的设想是否可行。
  程寻轻轻叹一口气,她有心想做一件事是一种心情,被逼着被催着去做这件事,就是另一种心情了。
  可偏生她又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
  九月初,皇帝下旨命令钦天监相看大婚的吉日。
  未几,钦天监将选好的三个吉日呈到了御前。
  “三月十九,七月二十一,九月初八?”苏凌将三个日期看了看。
  “回皇上,这是根据字核算出来的吉日。”钦天监的淳于博士答道,“因为礼部筹备,需要的时间太久,所以这吉日都在明年。”
  苏凌点一点头:“好,辛苦了。”
  他这一声“辛苦了”让淳于博士很有些受宠若惊。淳于博士忙道:“此乃臣职责所在,不敢称辛苦。还请皇上挑一个吉日吧。”
  “三月十九。”苏凌毫不犹豫选择了第一个。
  春秋之际,越早越好。而且,他也有些担心西苑里现在住的那个人撑不了太久。
  皇帝一槌定音,淳于博士自然将三月十九这一吉日好生夸赞了一番。他引经据典,掉书袋般说了好一会儿。过了片刻,他才猛然醒悟到不对,忙停下话头请罪。
  然而年轻的皇帝含笑看着他,脸上无丝毫不耐:“怎么不说了?朕觉得你说的很好啊,儿女绕膝,夫妻和顺,确实是吉日,那就叫礼部去筹办吧。”
  他默默算了一算,唔,还有五个半月。
  —
  婚期定下后,苏凌很快说与程寻知晓:“三月十九,就在你生辰的十日后。”
  “这么快?!”程寻微惊。她算了算,也就五个月啊。
  “你放心,来得及准备。”苏凌笑笑,“你就安心当你的新娘子吧。”
  程寻脸颊一红,嘴上却不肯认输:“哦,那你等着当你的新郎吧。”
  “嗯,我等着。”苏凌顺口道。
  他神情淡然,反倒是程寻脸颊更红了。她想了想,轻声问:“苏凌,我是不是应该学一下宫里的规矩?或者自己学着做嫁衣?”
  “不用。”苏凌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是说你不必学宫里的规矩。宫里能有什么规矩?宫里的规矩都是皇帝定的。至于嫁衣,嫁衣的事情不用你费心,自有人准备。你若是真想自己缝嫁衣,届时只需添上两针就行。”
  苏凌扫了她一眼,挑一挑眉:“再说,你的针线很好么?认识这么久,也没见你给你夫婿做几只荷包……”
  “你——”程寻不想他话锋一转,竟转到了这里。她有几分哭笑不得,“你怎么想起问我讨要荷包了。我没给你做过?”
  “没有。”
  “我明明给你做过香包的。”程寻急道,“那年端午,咱们去蜀中的路上。我在驿站给你的。你可别说你忘了。”
  她一双眼睛瞪的圆溜溜的,大有“你敢说忘了,我就叫你好看”的意味。
  苏凌不由得轻笑,却故意道:“我没忘。可香包不是荷包。”
  “就算香包不算,咱们刚认识没多久,我可就送你青色荷包了。还是江婶亲手做的呢。”程寻想起旧事,眉眼弯弯,眼中流淌着笑意。
  苏凌见她分明是狡辩,可还是忍不住轻笑。
  他心说,真好。不管他身份怎么变,她在他跟前,永远是她自己。而他在她面前,也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身份。
  他静静地看着她,眼里和胸中都充满了柔情。
  —
  和苏凌的婚期正式定下来后,程寻有些不安,唯恐系统跳出来闹幺蛾子。不过还好。
  “原则上,本系统不会逼迫宿主做选择。”冰冷的电子音响起,“系统只会提醒,具体怎么做,还要宿主自己做选择。”
  程寻没有说话,心想,说是让宿主自己做选择,可你给的选项,根本无从选择好吗?
  “宿主如果不想选择……”
  程寻连忙打断:“想想想,想选择。”
  她慢慢吁一口郁气,早点和系统解除绑定就好了。
  —
  九月中,白青松白大人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文中,白大人提出女性不易并详细论述了女性该获得的权力。
  程寻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不陌生,甚至女性应得的权益,好几条都是她与白大人一起探讨过的。
  她初时同白大人讲起时,白大人是震惊的,只觉得她是在胡说八道。但看了她写的一些心得建议后,白大人的眼神有些变了。他指着继承权那里:“女儿也能?”
  程寻知道白大人膝下只有两女。他百年之后,家中财产多半是要充公的。他也有私心,他也想两个女儿活得如意一些。
  白大人曾是帝师,影响力巨大。年轻时凭借策论名扬天下。他的每一篇文章,都会被读书人争相传阅,支持者众。
  然而这一次,他的新作不同于之前的一边倒,开始有了质疑声。
  当然,也因为这质疑声,讨论的人更多了。
  程寻暗暗感叹,心想名人就是名人。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有讨论,有争议,也就会有所改变。
  不过程寻大概忘了,她自己也算是个名人。
  钦天监开始筹备婚礼,她这个准皇后再一次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程氏出身平平,陡然跃居凤位,不就是因为才华出众,忠孝双全吗?
  —
  如今每个月都有去崇德书院求学读书的少年。只要通过入学测试的,都会被留下。
  程启感叹:“新建的学舍这下算是真派上用场了。”
  崇德书院的骑射夫子竟然是个女人,这让众人颇觉新奇。
  周令月对自己主动到崇德书读书很是得意。她敢想敢做,父亲也奈何她不得。而且她刻苦努力,初时父亲以为她坚持十天半月就坚持不下去了。然而半年多过去,她更喜欢这里了。她月测排名也在缓慢而稳定地上升。
  她相信,她一定会让父亲刮目相看的。
  书院夫子当中,她目前最喜欢的就是冯夫子了,真是女中豪杰。想到冯夫子大大方方也不遮掩身份,她不觉有些汗颜。或许她也该和冯夫子那样……
  不过这念头一个转了一瞬,很快又压了下去。
  她还是先别惹她爹生气吧,书院里的夫子教导他们要孝敬父母。她娘没了,可爹还活着呢。
  ——说来也奇怪,要孝父母之类的话,以前也有不少人教她。可她很少放在心上,可如今书院夫子一提,她竟然上了心,并且要坚决去做。
  —
  周太傅能明显感觉到小女儿正在逐渐懂事,和他说话的时候,语调恭顺了许多,也很少再跟他置气了。
  当然,他想,可能是长大了的缘故。
  虽然希望女儿早些回到家中,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但他当初没竭力阻止她上学读书,而她又还算乖巧,周太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提起此事了。
  小女儿这边先不用愁,周太傅更担心的是长女周皖月。
  当初太上皇下旨要赐死周皖月,为此还让杜聿杜修远两次拿着毒找人。
  还好皖月福大命大外出云游,躲过了这一劫。
  如今太上皇得了失心疯,恐怕早不记得这事了。即使将来太上皇痊愈,记起来了,那意义也都不一样了。
  太上皇嘛,终归只是曾经的皇帝。
  不过,现在皖月去了哪里了?
  周太傅正为外出云游的女儿担忧时,周皖月在一个傍晚悄然出现在了周家大门口。
  见到长女皖月,周太傅心里一动,差点掉下泪来。对女儿来说这可能是分别数月后的重逢。但对他而言,这是女儿劫后重生。
  “皖月,这些日子去了哪里?”周太傅心中激动,胡须轻颤。
  “是太子,不,是皇上,他安排女儿去了安国寺。”周皖月轻声讲了事情的始末。她面带歉然之色:“原该早些递消息给父亲的……”
  周太傅听得惊诧不已:“等会儿,你说什么时候?”
  “就五月初啊。”周皖月不解,不明白父亲的反应。
  周太傅怔怔的,立时明白过来,这是皇帝出手帮了他们家。
  他一时之间甚是激动:“是这样啊。”
  如此一来,皇帝对他们家而言,不仅仅是君,还是大恩人啊。
  “父亲怎么了?”周皖月关切地问。
  “没事。”周太傅摆手,“为父只是想着该多做些好事了。”


第116章 传来喜讯
  本以为长女皖月躲过一劫是福大命大; 祖宗保佑; 没想到是皇帝暗中援手。
  周太傅心中意外之余; 颇为感激。他想了想,吩咐女儿:“你以后就在家里吧; 先不要去白云庵了。”
  周皖月略一踌躇; 点一点头:“是。”
  长女安然无恙待在家中,周太傅不免又开始操心次女周令月的事情。
  虽然她能适应书院生活,也从未抱怨过苦; 可他这做父亲的,到底是不放心她一个姑娘家和一群半大的少年整日相处; 在一处读书。
  月底时,周令月回家休息; 看见姐姐; 自是欢喜。可是当父亲提出她在书院读书不合适时,她愣了一愣:“怎么了?”
  一开始不是同意的吗?
  “不是不同意你读书,主要是只你一个女子……”周太傅叹息。
  “那再多去一些女学子不就好了?”周令月一脸的理所当然,“反正我打听过了,崇德书院不是不收女学子。”
  周太傅拧起了眉。
  “对了。”周令月精神一震; “最近白大人新写了文章; 爹爹读了没有?”
  “……”周太傅嘿然一笑; 并不回答。
  白青松的新文章最近引发了热议,周太傅自然也有耳闻。
  周令月又道:“爹爹,人家白大人说的很对啊,书院里很多人都在议论。我看山长他们; 也有招收女学子的意思,到时候就不是我一个人了。”
  她眉飞色舞,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周太傅皱眉,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之后有女子读书求学,如果白青松文章里说的都成真,那么这世道肯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
  他自己是希望安稳,不想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并不想看到变革,但是瞥一眼女儿,一点点私心让他觉得好像也不是不可行。
  “爹爹?”周令月觑着父亲的神色。
  周太傅摆一摆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你先回去歇着,这儿没你的事了。”
  周令月“哦”了一声,耷拉着脑袋走了。她暗暗撇了撇嘴,心说,你把我叫过来,又跟我说没我的事了。反正什么都是你说了算。
  —
  继白青松白大人之后,周太傅也新写了文章。他把重点放在女性接受教育上。
  这篇文章,程寻也看了。在她看来,周太傅的观点相对于白大人来说,略有些保守了。
  周太傅强调给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并不是因为男女平等之类,而是考虑到女性将来会成为母亲。
  儿子在成长时期,尤其是未进学时,接触最多的不是在外谋生的父亲,而是十月怀胎生下他的母亲。
  如果他的母亲知书达礼博学多识,肯定能更好地为儿子起到启蒙作用。
  孟母三迁,画荻教子。
  毫无疑问德才兼备的母亲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周太傅洋洋洒洒一大篇后,给出了重点,建议兴办女学。
  ……
  不过不管观点怎样,对程寻而言,这篇文章都出现得甚是时候。
  她略一琢磨,不知道周太傅做这样的文章和他的女儿周令月有没有关系。
  前不久白大人关于女性的文章传遍京都,如今热度还没完全降下,周太傅的这一篇文章就又出世了。
  京城里消息传的快,读书人也多。
  周太傅的新文章也引起了热议。
  太上皇还在位时,曾出过程氏女因才华而被定为太子妃的事情。——这还没过多久呢。
  如今新皇继位不久,看这风向,大约对女子有才这一点,并不反对?
  有白大人和周太傅这两篇文章带头,也有人跟着试探着写或支持或反对的文章,都颇有影响。
  —
  程寻每日到崇文馆工作,段和似乎对此极为感兴趣。只要一出新文章,他那边就有誊录好的。他会念给程寻听,还要同她一起分析。
  “你当初是不是也这么想?”段和不知怎么,把话题转到了程寻身上,“诶,抱歉,我忘了,你当初读书是有原因的。”
  他记得先帝的说法,似乎是她的孪生兄弟被过继出去,她母亲忧伤成疾。她扮成兄长模样去读书,就为了哄母亲高兴。
  程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