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103章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第103章

小说: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凌的这一篇策论,更像是勾勒一个蓝图。一个在他所能想象的范围内的蓝图。她也有很多想法,如她所说,他们可以慢慢商量。
  “请宿主尽早纠正走偏的剧情,向主线靠拢。”系统的电子音忽然响起。
  程寻在心里答道:“知道,知道,在努力靠拢呢。”
  这不正研究法子么?
  古代的女性在经济上很难独立,所以男性对女性提出的不平等要求,女性很难反抗。如果想提高女性地位,必须让女性有机会参与社会生产生活,这样才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可惜经济发展还没到男女拥有相同机会的程度,那么只能让统治者由上而下的提倡和改变了。
  —
  这一年,正月刚过,苏凌就去向皇帝请旨赐婚了。他这段时日办差办的不错,自忖此事十拿九稳。
  皇帝听明来意,略一沉吟,方问:“你已经决定了?”
  苏凌拱手:“儿臣心意已决。”
  “朕记得曾经答应过你,允你亲事自定。”皇帝慢悠悠道。
  “是,父皇金口玉言,确实有这么一桩事。”苏凌认真道。
  “你先坐下。”皇帝轻叹一声,“你的亲事,不比寻常,你可要想清楚了。”
  苏凌微微一笑,唇畔漾起了笑意,目中也染了几分柔情:“儿臣已经想的很清楚了。”
  “她的出身,到底是差了一些……”皇帝皱了皱眉,但很快,他又想到了姚氏,轻声道,“也罢,这道圣旨,朕给你下。”
  “多谢父皇恩典。”苏凌躬身施了一礼。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忽道:“朕给你赐婚,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苏凌拱一拱手,却没有回答。
  皇帝又道:“朕之所以会下这道旨意,还是因为你母后的缘故。朕委屈了她二十年,不希望你也有这样的遗憾……”
  他这话一出口,苏凌眸中笑意微敛,他睫羽半垂,沉默相对。他定了定神,再次拱手施礼:“儿臣还有一桩事情,想求父皇。”
  “嗯?”皇帝挑眉,“你说。”
  “我母亲苏氏……”
  他只起了个头,皇帝的脸色就倏然一变,眉眼冷了几分,神情也有些不自然:“你母亲的事情以后再说。朕今日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苏凌扯了扯嘴角,施礼缓缓退下。
  每一次提起他母亲苏氏,皇帝总是不愿多谈的样子。看来想给他母亲名分,多半要等他站在那个位置上了。
  —
  皇帝赐婚的圣旨到崇德书院时,程寻正巧在家中。
  程家上下一起在院中接旨。
  程寻有些不敢置信,恍恍惚惚仿佛跟做梦一样。但当她听到圣旨里夸赞她“忠孝仁义”时,她基本能确定了:这绝对不是假的。
  从来没听过赐婚的圣旨里夸女方“忠孝仁义”的,她以为“性行温良,克娴内则”就已经够了。
  恍恍惚惚接过圣旨,父母已经在谢恩了。
  程寻心说,她这算是和苏凌正式定了名分?
  “请宿主尽早纠正走偏的剧情,向主线靠拢。”不合时宜的电子音忽然响起。
  程寻精神一震,真想直接把圣旨摔在系统脸上。她心说:“现在已经赐婚了,你说别的也没用了。感情线就这样,你就安安静静等着走提高女性地位的主线,不成吗?”
  保持零存在感,不好吗?
  还不如没刷新出来那一会儿呢。
  —
  皇帝忽然赐了这么一道圣旨,震惊朝堂内外。
  太子萧瑾回宫近三年,从名不见经传的二皇子到大周的皇储。他的亲事一直未能真正定下来。不少人猜测着太子妃会是哪一位重臣之女。
  ——毕竟当初怀敏太子的太子妃可是周太傅的女儿。
  以皇帝对皇储的重视,新太子的妻族可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骤然得知是崇德书院山长之女,人人皆惊。
  皇帝此举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很快,有人知道,这位新的太子妃就是去年博学宏词科的一等头名士子程寻。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她在六月一日的晚宴上,智压四座的经历。
  听闻皇帝在圣旨里夸赞她“忠孝仁义”、有“咏絮之才”。于是乎,不少人猜想着,这是凭借才华入主东宫。
  这等奇女子,也难怪皇帝会不计较其家世,先封她做了崇文馆校书郎,后又执意选了她为太子妃。
  这推测合情合理,似乎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倒也有人认为不妥。年纪老迈的秦太师直接去求见皇帝,称太子妃将来会母仪天下,是天下女子的表率。程氏女扮男装,搅乱纲常,行为有失,不堪为女子表率,也担不起这天下之母的重任。
  皇帝尚未开口,一旁的太子萧瑾已然道:“怎么担不起?忠君爱民、事母至孝。凭才学能为士子之首,凭胆识能退胡渚使臣。说她行为有失,失在哪里?”
  他神色平静,语气也平淡,可秦太师分明听出了他的怒意。
  然而秦太师自觉是个直言敢谏的忠臣,他所讲的话,也都是逆耳的忠言。是以,他毫不退缩,反而更精神了。
  秦太师花白的胡子微微抖动,说道:“自古物有阴阳,人有男女,她易钗而弁,女扮男装,本就是违背纲常伦理。皇上知她事出有因,不予她计较。又看她有才学,有胆识,破格让她做了崇文馆校书郎。这已经算是对她的嘉奖了。如今再选她做太子妃,莫不是想让旁的女子像她那般扮作男子,乱了纲常?”
  皇帝笑了笑:“太师言重了。易钗而弁并不稀奇。本朝之前不也有个韩孝女,为父报仇,扮作男子吗?朝廷赏赐她贞洁牌坊,又特意嘉奖了她,也没见其他女子纷纷效仿啊。”他看了一眼怀思,轻声道:“再者,此事乃朕的家事。”
  “皇上岂不闻天子无家事?”秦太师应声道,竟是不想退让。
  皇帝的面色当即冷了下来,眼前的一幕和二十多年前的场景重叠在一起,他仿佛看见他想立姚氏为后,却遭众人反对的画面。当初这个秦太师更是坚决反对的人之一。他那时年少气盛,可惜刚登基不久,羽翼未丰。当这个秦太师以一副死谏的模样坚决反对时,他怒气冲冲,却只能妥协。
  这会儿秦太师又执意反对,竟让皇帝生出一种“只要是他想选的人,这姓秦的就会坚决反对”的错觉来。
  想到这里,他声音微冷:“朕为儿子选妇,也不是家事么?朕已经下了圣旨,若真收回了,朕颜面何在?”
  苏凌轻咳一声,附和道:“父皇金口玉言,自然一言九鼎,不能言而无信。”
  秦太师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程氏德行不佳。皇上旨意纵然不能收回,那也应该再选温良贤淑的良娣,从旁襄助……”
  皇帝初时确实有这想法,但此时听这倔强的老头儿提起,反而生出逆反的心思来:“秦太师年纪大了,该好生歇着。这些小事,就别费心了。”
  他心说,到这个年纪,还不告老还乡,莫不是想做四朝元老吗?一个劲儿地说程氏不合适,难道是想举荐自家孙女儿?哦,是了,秦家可是有两个适龄的姑娘。
  “皇上……”
  “秦太师的话,朕记下了,会慢慢考虑。太师年事已高,早些回去歇着吧。”皇帝挥了挥手,“朕还有些奏折要处理。”
  秦太师轻叹一口气,还想再说什么,却只得退下。
  —
  对于皇帝的赐婚,众人虽然议论纷纷,可真正到皇帝面前明确表示反对的,也只有秦太师一人。
  其余人等,尤其是当日在瑶华殿,亲自看到程寻如何答出那第三道难题的,也都能理解皇帝的这道赐婚的圣旨。
  东宫伴读,才华横溢,家世清白。比起如今在后位上这位姚皇后,要合适的多了。
  程寻甚至听说,近来京城不少人更加重视女子的才学。
  像那程氏,家世平平,听说容貌也不算出色,只因为有才学,就成了东宫太子妃。那么,旁人家的姑娘,若是多读书,兴许也能博个好前程呢。
  —
  程寻听三哥程瑞提到这些,她看着三哥面上的笑意,心中微动:“这个时候,如果开个女子书院,应该很合适。”
  “是极。”程瑞拊掌赞道,“我听国子监的好几个同窗说,他们家里正为家中的姐妹侄女请西席呢。可惜女西席少,连老迈的夫子也不多。”
  程寻眼珠子微微一转,轻声道:“可惜我现在没本事,开不了书院。”
  “你开什么书院?”程瑞不以为意,“皇上赐婚的旨意下来,你很快就是太子妃。将来管理东宫,再往后管理后宫,你还哪有功夫开书院?”
  程寻瞧他一眼,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道:“你也知道,我很早以前就想开个书院的。你说,如果我跟爹爹商量,今年书院开学的时候,招收女生,爹爹会同意吗?”
  “啊?”程瑞有点意外,他想了想,“我记得崇德书院的招生要求里,没限定只要男子,是不是?”
  ——不过他们都很清楚,在大多数人眼里,虽然不限定性别,可众人默认是只要男子。就像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当时程寻在瑶光殿,振振有词,说朝廷不限男女,可真正这么理解的人并不多。三百多名报名者,只有她一个女子,还穿着男装。
  “是啊。”程寻点头,“咱们曾祖父这个人,是有大智慧的。他当初说的可是,只要能通过入学考试,就能进入崇德书院。”
  她曾一度怀疑曾祖父是穿越者,到现在也没改变看法。她想,别人可能是忘了,曾祖父这里,大概是故意的了。崇德书院,真的很有现代学校的样子。
  “那就跟伯父商量一下。”程瑞轻轻拍了拍小妹的肩头,“或者,你可以从大哥那里下手。”
  程寻点头,深以为然。大哥程嘉,读书厉害,脑子也灵光。她后来才知道,她当初给侄子做的识字画本,大哥稍加改动,拿去书局刊印了。
  —
  程寻思索一番,在家中同父兄商量此事。她留神他们的神色,小心道:“爹,大哥,二哥,你们意下如何?”
  程渊皱眉:“单开一个女班?招收女徒?”
  “我也就是有这么个想法。”程寻点头,“成与不成还要爹爹做主。”
  程启想呵斥一声“荒唐”,但临到嘴边,却又咽下了,他只道:“开什么女班?即使真开了,也不会有女子来报名。不说别的,单这入学测试,就能难倒不少人。”
  “没有开怎么知道?我听说现在京城里好多人家都在给家里的姑娘聘请西席。”程寻小声道,“女夫子不好找,爹爹和二哥都是知道的。再说,入学测试,也没多难。”
  程启继续摇头:“呦呦,你说的容易,可真办起来,并不容易。若收女学子,把她们招进来之后,如何安排食宿?如何授课?她们是该学女四书,学女红针黹,还是和男学子一样,学习君子六艺?”
  “就和男子的课程一样就行啊。”程寻轻声道,“想加的话,也可以加上女红针黹。”
  程启缓缓摇头:“男子学习君子六艺,是为了考科举。女子学这些,也能考科举吗?”
  程寻一时无话,却忽的听大哥程嘉轻笑一声。在安静的书房里,分外明显。
  程启皱眉:“大哥?”


第104章 问个明白
  他哪里说错了?
  程嘉轻咳一声; 摆了摆手:“没;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 要学女红针黹,没必要到书院来。至于能不能考科举; 这事也说不准。现在是不能; 未必将来也不能。呦呦不就参加了博学宏词科么?”
  “这……”程启不大赞同,但也不会去反驳兄长的话,只拧起了两道浓眉。
  “当然……”程嘉话锋一转; “聘请西席想培养才女是一回事,真正去书院求学是另外一回事。虽然本朝没有规定女子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可很多自恃身份的人家,恐怕都未必愿意送女儿出去读书。”
  程寻点头; 心说确实是这个道理。
  程渊忽道:“咱们书院的规矩; 一直摆在那里。这么多年没改变过,若有女子到书院求学,只要能通过入学测试,崇德书院自会接纳。”他看了女儿一眼,又道:“但是刻意大张旗鼓招收女学子?”他轻轻摇一摇头:“这还没必要。”
  “嗯; 我知道爹爹的意思了。”程寻点头表示了解。
  几人闲谈一阵; 程嘉与程启先后提出告辞。程寻跟爹爹打一声招呼; 也想就此离去,却被父亲叫住了:“呦呦等一等。”
  “啊?爹爹。”程寻听话停住了脚步。
  “爹有些东西要给你。”程渊说着自书架上取了一本书,递给女儿,“这是你曾祖父留下的一些东西; 你拿去看一看。”
  程寻精神一震,眼睛瞬间就亮了。她恭恭敬敬双手接过:“谢谢爹爹,我一定好好看。”
  程渊微微一笑:“呦呦想改变女子的现状?”
  “爹……”程寻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