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家娘子比我帅 >

第27章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27章

小说: 我家娘子比我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狗哥一点不给自己留着的就送了出去,到现在都还只有个破院子,娶媳妇儿人家都不一定能看得上。”
  “哟,你们狗哥还没娶媳妇儿是因为娶不上?”
  既然话赶话的说到了这里,向南顺势一问,孙子扭头嘿嘿朝狗二一笑,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表情,“那哪儿是啊,附近还是有些小姑娘上赶着要嫁给狗哥的,可狗哥半点面子都不给,成天就抱着狗老大过日子,不过兄弟们私底下都说啊……”
  “去去去,当着我的面还要编排我是吧?你个大嘴巴,让你嘚嘚说了这么久够意思了,再瞎说啥看我不收拾你。”
  孙子撇了撇嘴,转头嬉皮笑脸的扬着枝条轻轻抽了拉扯的大牛一下,“哦哦狗哥害羞咯~”
  气得狗二伸手就给了孙子后脑勺一巴掌,“你它娘的才害羞了!”
  “我娘才不害羞,我娘都嫁多少嫁了,她老早就不会害羞咯~”
  向南看得直笑,心里想着原来狗二这厮在县城里还有心上人了,只可惜阿茶单向暗恋。
  想完了向南又呸了自己一口,狗二有喜欢的人那不是正好么?回头他就到阿茶面前透露点消息,让阿茶早点收收心,别瞎惦记这混混儿了。
  向南因为知道狗二对自家妹妹没那心思,心情还有点矛盾,一边是唾弃狗二没眼光,居然不喜欢自家妹妹,一边又觉得先前自己对狗二的嫌弃很没道理。
  毕竟你嫌弃人家,人家还压根就没起过这个心,这不是闹了个笑话么?
  好在向南心怀一贯豁达,知道是自己误会了狗二,又从孙子嘴里晓得了狗二在县城里也没搞那些他自己说的坑蒙拐骗砸抢偷的事儿,这回是真心实意觉得狗二是个可以结交的兄弟。
  到了县城城门那儿,狗二让孙子先把牛车放到他那破院子里,自己亲自拎着书篓把向南往衙门那边送。
  苗大人那里早就跟向南约好了今日过来的,自然派了赵顺在后门等着,衙门前面是苗大人办公的地方,向南现如今就是个白身,也不好直接走正门。
  赵顺见着狗二显然还有点意外,脸上愣了一下,之后这才抬手拱了拱,笑着接待了向南。
  “赵大哥,这是我兄弟狗二,听说县城里有人花钱要废我右手,我这兄弟不放心,一路把我送过来的。”
  狗二原本是想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看着向南进了门也就算了,结果向南偏不接书篓,狗二以为这家伙嫌重,心里还嘀咕了一回果然书生就是书生,忒的弱不禁风了些,倒是没料到等见了赵顺,向南直接来了这么一手。
  赵顺估计也没想到向南能这么直接的说有人看不惯他要整他,又是一愣,这才严肃了脸,“还有这事儿?向童生且放心,这事儿我一定会禀报了大人。狗二兄弟也是仗义之辈,可否请狗二兄弟暂且进来跟衙役说说这事儿到底怎么个情况。”
  向南是苗大人请来的,且看着苗大人对向南还十分喜欢,赵顺作为跟了苗大人十来年的属下,自然是对向南的安全问题重视非常。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对没错我就是这么喜欢打小报告!
  某些人:艹!这人妄为读书人,忒的小人了!


第34章 预算
  狗二还能说啥?当然是顺着赵顺的意思跟着一起进了门,向南转头从狗二手里拿了书篓背上,临走前还感情特好似的拍了拍他肩膀给了个安抚的眼神,这才跟着赵顺往自己要干活的房间走了。
  狗二这里赵顺就安排小厮去前面叫了捕头过来,仔细询问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争取顺藤摸瓜将那几个想要买凶伤人的主谋扯出来。
  虽然因为对方目前还没有伤到向南无法给予定罪,可到时候让捕头带着几个衙差去吓唬吓唬也是可以的,也算是给那些动了歪心思的人敲一回警钟,告诉那些人,向南是他们家苗大人要罩着的人,可别瞎了狗眼干出啥让大家都不高兴的事儿。
  等到狗二站在门口目送捕头带着衙差出门找那几个接活的混混儿办差之后,狗二摸着下巴开始怀疑自我。
  狗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想了那许多弯弯绕绕的,结果自己今儿才结交的“大哥”一句话的事就给摆平了,所以这些年来自己觉得自己脑袋还算聪明这种想法只是一种错觉?
  狗大跟着孙子的牛车一起回了狗二那个破院子,要不然狗二现在都想抱着狗大好好思考问题了。
  向南可不知道自己就是顺嘴打个小报告就能让狗二怀疑人生,赵顺领着向南一路行了约莫几分钟后,这才来了一个类似于存放卷宗的房间,“向先生,苗大人还在前面忙,您需要的关于各项物品价都已经收集好了放在这张案桌上,向先生先在这里看看是否还有缺漏吧。”
  先前在外面赵顺还十分规矩的以童生称呼向南,等到了房间里两人私下相处却又以先生尊称,为人处世简直没话说了。
  向南自然没什么意见,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赵先生且自己忙去吧,我就在这里看看,要是有什么缺的我肯定不客气。”
  赵顺想着这位向先生的脾气,好像还真不会客气,于是放心的留下向南一个人自己走了,出了门还吩咐了小厮给向南那边送了茶水点心过去。
  苗大人一直忙到向南这边吃午饭的时候才有空来了这边,当时向南正在一边看数据一边吃饭,塞了些啥到嘴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苗大人看见这情形,站在门口呢就没忍住笑出了声,“真没想到阿南也有这般正经认真的模样,难得难得。”
  苗大人一句调侃的话让两人之间的关系亲近了不少,也毫无疑问透露出对向南这般态度的满意。
  跟在苗大人身后的赵顺也跟着笑,顺便先苗大人一步走到屋里给苗大人搬好了椅子,就放在向南那张案桌边。
  苗大人都已经习惯了自己这位下属的体贴周到,三两步走到椅子前大马金刀的坐下,“行了阿顺,你也赶紧回去吃个饭歇一会儿吧,我这里不用你照顾了。”
  赵顺犹豫了一下,向南连忙放下筷子起身向苗大人行了礼,“大人跟苗先生都还没吃饭么?这、我这里倒是已经吃上了,惭愧惭愧。”
  “这有什么好惭愧的,今儿中午我就在你这边跟你搭桌了,阿顺,你去吧,待会儿记得早点过来,我这里还有点事要吩咐。”
  苗大人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转头朝赵顺吩咐了一声,听苗大人说有事要吩咐,赵顺也顾不得犹豫了,赶紧躬身退下,脚下迈着步子赶着去后厨随便吃点什么填饱肚子一会儿才好给大人办事。
  向南看着赵顺匆匆忙忙而去的背影忍不住感慨一声,“大人,赵先生对大人可真是忠心耿耿。”
  苗大人摸着胡须满脸笑容的点头,“是啊,阿顺是个很好的下属,当初我放了他奴籍让他去读书科举,凭着他跟着我一块儿读的这么多年的书,不说进士,便是秀才举人也能试试。”
  可偏偏这老小子就是不肯,便是成了良民还是死活非要跟着他给他办事。
  赵顺自己不愿意,苗大人便是有心让他自己去过自己的日子,到最后还是拿赵顺的倔脾气没辙,只能尽量照顾赵顺的儿子女儿,儿子就送了去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在都城本家请了先生上课读书,女儿也让每日跟自家闺女一起跟着女师傅学习闺阁女子应学的那些。
  向南听了点点头,而后又摇头,“换一个角度想,这也说明苗大人是个好人,要是一开始苗大人对赵先生不好,赵先生这般聪明的人如何会这么死心塌地?”
  这话说得苗大人哈哈大笑,觉得向南这般说还真有点歪理。
  “大人可别以为我是在拍马屁,这就跟佛教里那因果一般,万事万物有因必生果,有过必有因,这是一个道理。”
  “没想到阿南对佛理还有感悟?”
  恰好有听了赵顺吩咐端了饭菜过来送给苗大人的丫鬟进来了,苗大人指了旁边一张案桌让丫鬟放下,一边抬手示意向南坐下说话。
  向南不好意思的挠脸,重新一屁股坐下了,这才道,“佛理啥的我还真没去研究过,只道听途说,自己再瞎想了一回,折腾出这些歪理来倒是叫大人见笑了。”
  两人说了一回轻松的闲话,分别用了饭菜,等小厮来收拾了碗筷,向南这才跟苗大人说起了堤坝预算的事。
  “之前我看了一下,各项价目表都挺齐全的,下午咱们抓紧时间去测量一下实际地形距离,晚上整理整理,预计再过两天时间就能做出来。”
  苗大人好奇的在嘴里重复说了一回“价目表”这个词,向南这才发现自己一不留神又给习惯性用现代词汇代替了,头疼苗大人若是问它这个词具体怎么构建的又是啥意思他能怎么回答,结果苗大人念完却是笑道,“这个词忒的新鲜,不过用来概括代指倒是也算贴切。”
  遂不再多提这个词汇的事,只转而问起了别的。
  虽然先前向南就说过几天时间就能做出来,可现在听见向南说出具体的时间,苗大人还是生出另一番惊讶来,“需要其他人帮忙吗?”
  向南想了想,向苗大人要了一个负责帮他整理数据记录中间各项数据的人。
  “这个简单,咱们衙门里也是有账房先生的。”
  到最后向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嘴角向苗大人坦言,“说实话,价目表中各种物品价格虽然齐全,可看起来实在叫人头疼,若是大人不嫌麻烦的话,能否让人重新整理一下这些。”
  表格记录还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现如今都是挨个挨个写在纸上,前面是物品名字后面就是物品价格,也没有分门别类的记录。
  向南不是专业的会计,只闲来无事跟风考过会计证。
  那时候大家都说趁着能考的时候就把所有有条件考的证都给拿了,万一以后要从事的行业就需要其中一份证书呢?
  结果向南都没想到自己最后跑到个偏僻农村当了个村支书,还一当就当了两年,最后滚到古代了都没能干上其他行业的工作,还得埋头继续读书考试。
  “哦?阿南可是有什么比现在的记录方式还要简便清晰的方法?”
  向南自己也说不太清,只简单描述了一下,“这就是我自己一点模糊的想法,成不成还是需要大人找了这方面的老手来试试才成。”
  “无论是做什么,经验丰富年纪渐长的人,在奇思妙想这方面,始终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小子们。”
  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主义禁锢思想了。
  苗大人发了回感慨,答应下午让府里的账房过来看看,不过做表格的事准备交给账房的徒弟来试着做,这东西还可以缓一缓。
  预算的事还是要抓紧时间做好,一来他这里要上交,二来向南那里也需要腾出时间温书备考。
  向南也就是随口一说,下午先让过来帮忙的老账房先生整理一下需要用到的各项资料,自己跟着苗大人以及急忙又赶过来的赵顺,带了几名衙役小厮就赶着马车骑着马去了县城外。
  归属泽波县修葺的堤坝不算太长,来回约莫五六公里,不过因为地势多变,向南几乎用脚走了一下午,测量的事有些地方也需要他自己去盯着,走走停停的,竟是只测了一大半的数据出来。
  向南跟苗大人一样也希望能一鼓作气折腾完,干脆太阳下了山也点着火把继续,好在有的地方河岸线比较常规,一直到晚上十点左右终于测完了。
  一行人累得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沉默的往县城里赶路。
  向南回来也顾不上整理了,简单洗漱之后真的是倒头就睡死了过去。
  过来这个世界这么久,便是春耕的那几天都没今天这么累的。
  好在测好了现场,之后就只需要照着数据算一算写一写了,向南蹲在苗大人给他安排的那间房里写写算算两天都没踏出过房门,终于在第三天上午重新整理了一份报表交给了苗大人。
  这种报表苗大人这两天也研究过了,确实比以前那样记录显得更加清晰明确,于是转头让账房先生带着他的徒弟陆陆续续将衙门里其他账本都用这个方式重新登记一下。
  便是卷宗那边也叫管理卷宗的人将历年案子资料都用这方式重新整理存放。
  苗大人对向南那真的是满意极了,送向南走的时候又热情的送了他古代版的“五年模拟三年高考”——历年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精彩策论答卷汇总。
  这可不得了,这原本还是苗先生自己喜欢看优秀文章这才私底下摘录的,现在都舍得拿出来送给向南了,可见对向南以后走科举成为自己同僚有多期待了。
  “阿南你也别说什么走明经路子了,便是以后考个举人分派个小县令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这话说得向南不好意思得很,他也就会这么一些小把戏,这就能造福一方百姓了?向南觉得是苗大人太夸张了。


第35章 收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