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家娘子比我帅 >

第126章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126章

小说: 我家娘子比我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怎样,他喜欢的人陪着他,他的儿女也健康聪慧,母亲也尚且健朗,妹妹妹夫一家也过得很好。
  故友亲眷皆在,生活就已经足够美满。
  一行十二人,一路直接从北肃郡往京城去,路过郡城的时候向南自然是又去告辞感念一番,留下用了一顿午饭,也没留宿,直接启程赶路。
  一个多月以后,向南一行人终于踏入京城,这回来接他们的除了陈大人以外还有钟大人以及林渊。
  见到三人向南自然是高兴又激动的,陈大人去年还陪着向南一家过了春节,笑笑已经会记人了,路上的时候就知道再过不久就能见到师公,此时一见面就扑到陈大人那里要抱抱,陈大人高兴得一把就将笑笑抱了起来,两人头挨着头说悄悄话。
  阿泽见了钟大人,自是恭恭敬敬的行了晚辈礼又礼貌的询问了钟家两位哥哥近况如何。
  向南则是跟林渊说着话,林渊妻子已经怀孕有六个多月了,要不然今日是定然要一起来接向南他们的。
  “弟妹养胎要紧,听说今年你也要外放了,到时候岂不是见不到孩子出生?”
  说起这个事林渊也是愁眉不展的叹了口气,毕竟是新婚燕尔,且林渊对妻子十分欢喜,这个孩子又是林渊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是十分渴望能够亲眼见到孩子的出生,也希望能够在妻子第一次生产之时能陪在妻子身边。
  向南却是拍了拍林渊的肩膀叫他放心,“等明儿或者是后天有空了我带你坐坐我家的马车,用了塑胶空气外轮胎,马车即便是快速奔跑都感觉不到多少震动,里面再好生装扮一下,便是弟妹要在马车里生产都完全没有问题。”
  林渊闻言顿时好奇,可惜现在也不方便真个就去撩向南家的马车,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笑着朝向南说了声“好”,两人自是定好了下回见面叙话的约定。
  向南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要不然钟大人跟陈大人林渊三人也不一定能有空来接人。到了陈大人的府邸,这里还是那样儿。
  只是换了几个下人,毕竟当初那些下人都是年纪大的,陈大人也不好意思再让几个老人家伺候他,便让他们几人去庄子上养养老种种菜养些鸡鸭啥的,过他们喜欢过的日子。
  府上另外买了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厮跟丫鬟,厨娘没换,洗衣裳打扫庭院的也没换。
  梧桐虽然已经出去自己考了明经做了个小吏,可平常一有空还是会过来,估计也是知道向南他们晚上到了,晚饭的时候还特意买了许多好东西让厨娘给向南他们加餐。
  向南要留梧桐用饭,梧桐却是笑着表示明日再聚,这是知道向南赶路太累了,今晚且让他方便跟陈大人说说话。
  向南总觉得梧桐是真把陈大人当自己的长辈了,以前还是贴身小厮的时候就对陈大人周到又细致,现在即便是消了奴籍甚至还考了秀才当了小吏,半点不避讳当初自己在陈府做下人的往事不说。
  在外面但凡寻摸到点稀罕的好东西都要第一时间往陈府跑。
  若说是想要攀陈府的关系往上爬,那也不存在,毕竟梧桐真没什么大志向,当初考明经就是考的算术,现在也就是类似于一个账房小伙计的职务。
  平日里也没啥想要往上爬的意思,颇有种要在那个位置干一辈子的趋势。
  向南觉得梧桐很有他当年刚来这个世界时的影子。
  当晚张寒他们四人护送向南一家到了陈府,向南就让张寒跟郑浪先回家看看,这两人都是世家里出来的,这会儿回了京城自然是该回家跟家人团聚。
  刘通跟金常不是京城人,向南也就没说别的,让两人跟着留在陈府。
  当晚终于好好休息了一回,第二天向南早早醒了,房间里刚碰出响动外面就有丫鬟端了热水进来,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难不成是端着一直站在门口听里面的响动?
  向南洗漱好又自己梳头将头发弄好,床上的赵悦也起来了,等到向南在院子里照常跑步背书,隔壁房间的阿泽跟白云也出来跑圈扎马步背书了,一天似乎也就这么被打开了。
  之前还一片安静的院子渐渐的就多了许多声响。
  似乎很久没有看见新的一天是如何苏醒的了,向南跑完圈抬头一边用搭在脖子上的巾子擦着汗一边往东边看,那边有火红的朝霞宛如顶级绸缎在天边铺陈。
  大山县似乎已经远离,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一样不急不缓的继续。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你们都走了老宋咋办!
  卫大江:没事我跟宋哥说过了【笑
  老宋哥:屮艸芔!!!说个锤子!【宝宝气得都怀孕了


第121章 入宫
  在陈府歇了一晚,向南也就轻松了那么一时片刻,早上用过早饭,上午陪着赵悦整理了一下今天要送出去的东西。
  临近中午的时候宫里来了位德通公公,这人向南听陈大人提起过,说是老关身边第一公公。
  德通也是第一回 见向南,可谓是闻名已久,这会儿见到了自然是笑吟吟的行了一礼,向南自然是一开头就把人给扶了。
  这位虽然按理来说还是下人,比不得前朝官吏,可到底是皇上身边的,向南还没那么愚蠢的真就要坦坦荡荡的受了人家的礼。
  “皇上跟陈大人正在宫里等着大人呢,咱现在就走?”向南也没啥好打理的,原本向南还换了官服准备先去吏部递交文书算是报个道,这会儿刚好就能让守门的老张回头跟夫人说一声,自己就跟着德通走了。
  陈府距离皇宫说不上远可也不算近,每日里陈大人都需要坐马车去上朝,向南出了府门,外头已经停了一辆暖黄色宽敞马车,一看就比格不低的那种,轮胎也已经用内部有纹饰的透明胶胎包裹了,行走间不再颠簸吵闹。
  向南多看了一眼那装饰得堪比艺术品的轮胎,再想想自家简单粗暴的黑色树胶轮胎,不由心里感慨一回果然是大佬与小弟的距离。
  或许是因为马车不一般,入宫门的时候守卫居然拦都没拦一下,甚至远远的看见就恭敬的低头避让开。
  等到入了宫道行了一段时间,坐在外面的德通公公通知向南下马车。这回是向南正儿八经第一回 进宫,上回殿试时还是在外宫,这回却是真个进了皇上办公行走居住的内皇城了。
  或许这世界上真有那种人一踏入就能瞬间感受到不气势的地方,据说这座皇城已经屹立有数百年了,也不知是不是真有啥龙气之说,几乎连续五个朝代的开过皇帝都有志一同的将皇城定在这里。
  所以说,现在向南脚下踏着的那一块地砖都很有可能比他大几百岁。
  向南心中不由生出一种对时间对岁月的敬佩,哪怕是德通公公态度温和还时不时跟他介绍宫中沿路风景,向南也不敢放松心态的东张西望,只匀步跟着德通公公前行。
  便是路边有宫女太监躬身行礼避让向南也没好意思转眼多看几眼。
  约莫走了两刻钟左右,向南一路都被皇宫里这数百年气势给镇得有点晕,只听见德通公公直接带着他拾阶而上进了一座宫殿,而后又转了偏殿,见到了已经坐在长长饭桌前等着的师傅跟老关,老关身边还有已经渐渐退去婴儿肥长出少年模样的太子。
  太子今年应是十三,却已经跟着皇上处理一些杂物了,现在连小朝会的时候都会带上太子,让太子参与朝政。
  陈大人私底下跟向南说起过这事儿,觉得只要不出别的意外,下一届换天子将不会生出什么动荡。
  这对于大业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对像陈大人钟大人他们这样的纯臣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大家都不用站队,就一心一意为龙椅上的皇上效忠就好了。
  用其他皇子来磨砺太子的皇帝向南一向认为是思想过于极端,那样磨砺出来的太子或许会心机深沉,可与此同时也将花费过多精力到阴谋案算中。
  做皇帝,特别是做一位想要开创盛世的皇帝,目光必然是需要放远的,远到什么程度?远到超出大业朝原本的疆土,到雪山之外到大海的尽头。
  当一个人将世界当做是自己的征途,那后宫中那些尔虞我诈就变得犹如顽童稚子的玩耍,毫无引人或气或笑或悲或喜的资格。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殿下。”
  向南垂眸恭敬的向两位现任大佬与未来式大佬行了跪拜礼,皇上笑着抬手示意德通公公赶紧将人给扶起来,“怀允可算是到了,来来来,三年不见,朕对怀允可是想念得紧。今日召你入宫也没别的事,只为你摆桌接风洗尘再好好叙叙旧。”
  陈大人站在一边笑着走上前将向南拉到桌旁坐到自己下手,“皇上今天可是难得大方的让御膳房上了好些个难得一见的菜色,你赶紧坐下好好尝尝。”
  向南笑着跟太子对视一眼,太子满眼笑意的朝向南拱了拱手,向南拱手微躬回了礼,这才在陈大人的拉扯下坐下了。
  一顿饭倒也吃得挺放松的,没有什么一道菜不能吃三筷子的规矩,也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皇上时不时就会问一两句话。
  或是跟陈大人说今儿早朝时谁谁在下面站着打瞌睡,以为躲在前面人身后他就看不见,或是问向南昨晚睡得好不好。
  总之都是很拉近关系的家常话,等吃完饭,向南哪怕伸出陌生环境,可因着身边的人都是熟人,也放松了很多。
  吃过饭四人移至偏厅内室,一人一盏茶坐着说话。
  “今年秋收之后大山县粮食产量已经略有富余,山薯在微臣离开之前就已经有几处商户谈妥了订单,申请这个冬天修建温室大棚的农户增加了十之三数,矿厂那边今秋就得抓紧时间扩大规模,隔壁几个县也发现了煤矿……”
  “等修路队再花一年,怕是北肃郡整个郡都能将主要道路修好,到时候要运进运出就方便多了,路上所耗费的时间也能减少约莫三分之一。”
  “以微臣愚见,咱们大业各处主要道路都应该重视起来,特别是南北干道,以及各处重要军营驻扎地之间的。”
  个中原因自然是一想就明白,皇上点头表示赞同,一旁的太子琢磨了一下,“可是这花费是否太巨大的,修全国道理让孤想到了古时长城以及人工沟通南北大河山川之事。”
  那些虽然对于后世来说确实是很好的工程,可对于当时的国家以及百姓来说,却是劳民伤财,叫国家负担沉重,百姓也苦不堪言。
  现在虽然大业经过了几年的风调雨顺国库显得充盈,可若是真要大动工的干这个,怕是也要落下后患。
  皇上对于太子的出声也没阻止,显然是允许太子跟向南直接对话的意思。陈大人在一边本着吃大户的念头喝着茶啃着点心,皇上就喝着茶靠着椅背面上带着放松的浅笑听着太子跟向南说话。
  “微臣在大山县的时候,一开始修县城到郡城的那条道路前后加上各种事项,约莫耗费了四百多两银子,中间途径三十多个村子,没有绕路别的县城。”
  “不过修通之后第一年单单是将道路客流货物运输权限租出去,一年为一百八十两,往后大山县越发繁荣的时候道路租金也能慢慢往上加,中间维护道路的费用约莫一年四十两以下银子。”
  “也就是说,除去修路时大山县更加繁荣以外,未来道路维护费用不再需要衙门负担,甚至连修路的投入也能从这里慢慢回本。那么这条路促使县城发展的结果,就是白赚的。”
  这些账本皇上那里自然是有的,当初向南可是每年都会整理大山县财政数据给皇上寄回来。太子估计是没看过,此时听说修路居然还能挣钱,顿时露出吃惊的小表情,抿着嘴想了想,太子继续询问,“为何要将道路租给商人?那以后全国的道路都要租出去?这岂不是叫商人掌控了咱们大业的道路?”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向南详细说了一下租了道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所谓的租路也就是承包权限也是有限定的。
  不能说这一截路啥都给了对方,这肯定不可能,另外哪怕是蔡老板有了那条路的客运货运权限,可也不能硬逼着人家自己有马车牛车的人非得坐你的车,这就是属于人家“私家车”的意愿了。
  只能说这条路不能有别的专门从事载客运货的人。
  向南又就商户这一事跟太子说起了制药厂,“其实商户虽然被大家认为是最低贱的户籍,可实际上一个国家是离不开商人的,太子殿下您想想,若是没了商人,那么北边的皮毛如何卖去南边,南边的粮食果蔬又如何运到北方?虽然也能由朝廷来负担运输,可是这样就是加重了朝廷的负担……”
  “微臣一直相信存在即合理,既然商户他出现了,且还是从几百年前出现了货币开始就出现了,那么它必定就是有一定道理的。咱们重农抑商,一开始就是因为商户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