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家娘子比我帅 >

第122章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122章

小说: 我家娘子比我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歹这也是当着外男的面,实在是不像样子,还抱着她撒娇。
  不过想想明儿这厮醒来知道这些之后肯定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见陈大人跟宋县丞,到时候偏偏又不得不见,赵悦顿时也没觉得多不好意思了,正所谓有了对比就有了底气。
  并且赵悦也下定决心下次待客的时候掐着自家男人脖子都不许他再喝多了,喝一次闹一次,还回回都找她撒娇卖痴的,放在两人房间里的时候自然是种乐趣。
  可叫别人看见了传出去,难免要被人私底下笑话。
  陈大人倒是看戏看得起劲,还故意逗向南,“怀允,阿悦说明儿就要带娃娃们回老家不跟着你留在大山县啦!”
  醉酒的向南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来自己就是怀允,阿悦可是他媳妇儿,咋能带着娃不跟他一起了?
  向南顿时就着急了,可惜舌头已经打结了,说起话来也是含含糊糊找不到调儿,到最后向南干脆不说话了,一把就将人给抱着出了待客的偏厅,踹开房门顶着外面鹅毛大雪就脚下飘着往正屋那边跑了,连孩子都不管了。
  阿泽伸着脖子瞅着爹确实没有把娘摔到院子里,这才放了心,放下筷子去关了偏厅房门,回来后还板板正正的跟陈大人和宋县丞替自己爹致歉。
  “师公宋伯,父亲失礼之处还请二位长辈见谅。”
  说罢还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一双小手端起自己的杯子以茶代酒跟两位碰了一杯,把陈大人逗得笑得不行,直说回去一定要好好问问钟清清这两年到底是如何祸害他徒孙的。
  笑笑三岁多已经懂事了,能听得懂大人们说话,自己说话也算利索,这主要也是因为笑笑是个话唠。
  喜欢说话,常说常练自然口舌就伶俐了,这会儿见哥哥跟陈大人和宋县丞碰杯喝茶真好玩,自己也晃着两条小短腿跳下了自己的专用椅子,端着自己的小杯子奶声奶气的要跟师公碰杯。
  为啥要先跟师公碰杯?因为师公跟她玩得最好呀,来了这边还找了木匠给她打了小木马,她爹给小木马加了小轮子,每天笑笑就喜欢让人骑在小木马上让人拉着她跑来跑去的玩。
  通常拉小木马这个活儿都是白云或者蓝天来,可惜蓝天白云他们都像去年那样被放假回自己家陪家人过年去了,要不然笑笑也是要跑去找他们碰杯的。
  第二天向南直接一觉睡到了中午,连早上的汤圆都是迷迷糊糊的时候被赵悦扶着靠在床头囫囵吃了几个,甜得发腻,向南不喜欢吃,不过还是皱着眉头使劲儿按照家里的人头给吃了几个。
  吃汤圆么,向南就求个团团圆圆,家里加上娘一共五个人,向南就吃了六个,多吃那个是提前给自己未来孩子备着的。
  给笑笑过完三岁生日,向南就已经在打着劝媳妇儿再生一个崽的主意,可惜赵悦一直不愿意,声称自己现在就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再来一个她就要累死了。
  向南很不明白为啥自己在媳妇儿所说的那三个孩子中。
  春节这么一过完,向南又开始日常办公,今年米老头修了年假,要过完元宵才回来,去年还以为留在这边能过个清静日子。
  结果没想到大年初二就被上司抓了壮丁开始忙着整理县衙里各种卷宗啊册子啥的,今年说不定又要干啥。
  米老头这回学聪明了,再也不嫌弃家里儿子闺女女婿儿媳孙子孙女们闹腾了,再闹腾只要他叮嘱一声不也没人会来吵他么?
  总比留在县衙累死累活来得强。
  因着米老头不在了,去看望大河书院学子们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了向南头上,虽然现在向南是在大力发展经济农业,可读书人无论哪个时空哪个年代永远都是珍贵属性人才。
  向南一开始去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要说的,可等到真的面对齐聚一堂甚至很多冒着风雪特意从山里步行返回书院的学子,向南却是一时忍不住说了许多。
  “想当年本官跟你们也差不多,考秀才那回院试还是参加的七月录遗,家里本来就没啥钱,若不是本官夫人钱财上的支持,怕是还要跟一群人就挤在隐含潮湿的货仓里不吃不喝两天一夜到郡城里参加科考……”
  对于自己考取功名的途中所受到的帮助,向南并不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因为他收到的都是善意的没有算计的帮助。
  对于这一点向南也感慨了一回自己运气是真的好,说不定自己还是上天众多远房亲戚中的一员。
  这个说法叫下面的学子们笑了一回,毕竟谁当官了还能说自己是运气好,可向大人说来却因为坦然而变得幽默了。
  向南说了很多,有用的比如说贡院考场是啥情况又有哪些规矩,被搜身之后要注意及时查看自己的东西别顾忌形象忙着去收拾自己。
  有啥响动也别好奇的去瞅,对于这些向南举了自己遇见的一些例子。
  又鼓励大家平日里也要注意锻炼身体,这里自然是要举例说说那些明明有文采却因为身体撑不住而躺着提前出考场的人。
  另外在号房里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考前如何缓解紧张心态,等等等等。
  又有一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还没啥用的话,比如说以后无论是干啥都要对得起国家过得起养自己的一方水土父老乡亲。
  “当今朝廷还是很清明的,只要你肯干事实会替老百姓着想,能为朝廷做贡献,若是遇上那等故意为难你们逼着你们要去行贿贪污同流合污的上司或同僚,到时候也别愁,算计来算计去也没什么意义,大家大可以学学本官,找准了靠山到时候给靠山打个小报告,什么都能解决。”
  学子们哄笑,有人举手发问,“大人,咱们都是没啥背景的普通人,运气也不一定能有大人这么好,那咱们该跟谁打小报告求助呢?”
  向南眉头一挑眼睛一瞪,拍着大腿反问,“废话,本官既然做了大山县的父母官,自然就是你们所有人的靠山了,哪怕以后调走了你们但凡有个什么麻烦事没法子了,都能写信给本官告一状,要是太严重了本官解决不了,那本官自然是往自己背后靠山那里寻求帮助。”
  这话说得大家伙笑着笑着又心酸得想哭了。
  “大人,您是不是今年就要调走了?”
  这个问题一说出来,原本还轻松的大堂顿时一静,有几个年纪稍小的甚至还偷偷垂眸擦了把眼角。
  向南也不想提这个问题,自古离别总是叫人惆怅的,向南笑了笑,没直接回答,“这个不还是要看咱们大家伙儿的顶头老大决定的么?总之无论你们以后有什么样的成就,或是入仕或是耕地或是继承家业经商,只要是咱们大业兢兢业业为国家发展出一分力气的人,咱们最大的靠山就是圣上。咱们能遇见这般好的皇上是咱们的幸运。”
  之后又转了话题说起这两年大山县的改变,大家又有什么想法,这才算是将低落的气氛扭转了过来。
  最后向南又鼓励了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能去投到县城城门口的意见箱里。
  “大业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大家庭,圣上是咱们的领头羊,有了大家强大才有小家的安定幸福,无论咱们是何种身份,哪怕是路边的乞丐,只要有心,都能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这番轮调自然是之前向南就在皇上面前提过的,要不然向南也不至于当着学子的面说,要知道说不定以后这群人里就会有他未来的同僚,今儿说的话自然是不可能一点不露出去。
  好在皇上对于向南这种轮调也挺赞同的,加强皇权跟领头羊轮调并不冲突,这种轮调甚至还能调动老百姓对整个国家发展的积极性,认为自己每天的付出都是在为国家的强大做贡献。
  一种爱国的澎湃情怀自然而然涌现。
  爱国,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时候才能爆发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阿悦师傅跟老宋为什么今天看到我就笑?我问他们他们又说没事,到底有啥事儿?
  阿悦:他们没说?哦那就是没事,你别瞎想【暗道:好歹也是自己男人,自己该心疼着,还是别跟他说了
  陈大人回去以后跟钟清清皇上太子分享了此事,钟清清太子皇上又转身跟其他人分享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
  然后咱们阿南就被许许多多的人莫名其妙的笑话了一辈子。
  几百年后,现代化课堂上,有历史系教授讲到大业朝盛世发起人向怀允时指出,有野史写道……


第118章 意外
  头一年大雪下来得晚了半个来月,这也导致今年北肃郡冬季积雪量要比往年少很多,而让向南眉头皱得展不开的却是三月初就气温回升得很快,雪几乎提前了二十多天化开。
  这也预示着今年北肃郡春耕用水或许会比较困难,而等到往年原本就浇灌水源困难的七八九月,今年怕是就要大旱了。
  向南将这个事儿上禀了付太守,等陈大人开春化雪之后三月中旬离开时也将会带着这个消息回京城告知皇上。
  其他地方不知道具体情况怎样,总之北肃郡这边今年怕是需要朝廷提前准备好赈灾所需粮食了。
  向南对于整个北方的情形并不乐观,现在也只能希望波及范围不要太广,要不然整个北方都遭殃了,怕是南边再是“大业粮仓”怕是也撑不住。
  到时候粮食这种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物资价格就不好掌控了,引起慌乱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
  不过想想之前连续八年的风调雨顺,向南稍稍能放心一些,这几年边城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想必如今也是国库丰裕。
  只要能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接下来突发事件却也不难。
  这些事都是更上头的人能做的,向南想再多也没用,只能先紧着自己这边的大山县做出各种准备。
  三月初就化雪,一直等到三月中旬农户们才敢正式动土春耕,向南这边冬季里种的土豆还要五月里才能收获,暂且让大家领了先前准备的种子。
  一般南方气候是十月十一月种下第二年四五月收获,而北方则是相反的,四五月种植十月十一月收获。
  至于红薯,一般是四月里种植,提前一个月左右育苗,让红薯种长出藤蔓以备剪下插种。
  今年天气情况不乐观,向南在发土豆种跟红薯种的时候不放心的亲自在一号实验田那边的“接待处”跟来领种子的乡亲叮嘱,一定要好好种这些种子,别浪费也别舍不得土地。
  “今年老天爷可能不会那般和气。”
  又解释了这两样新作物旱涝都能适应,且果实是埋在地下的,哪怕有什么事也能保存。
  向南没有说什么别的,以免说得太严重了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有人问他是不是知道有啥事儿,向南只说这两样新作物很珍贵。
  去年他也亲自试验了,收获确实很大,大家想要明年一年不饿肚子就好好种多多的种。
  这是向南第一次没办法跟大家详细解释而劝说大家相信他。好在这两年来向南在大山县确实威望很高,大家都信他,向南只是这么一说,大家都表示要再多划拉些家里的地来种这两样东西。
  另外当初向南就预备鼓励大家种植的山薯也在今年开始有人愿意种了,向南准备将附近郡城县城消耗不掉的新鲜山薯送进制药厂,到时候简单加工成山药干片,或者批发给过往商人运去别的地方售卖。
  毕竟这东西沾上药膳的名头,且价格也不贵,便是普通老百姓家也能买了来做药膳滋补家里人身体,算是一样比较平民化的滋补品。
  既然向南承诺要帮他们解决山薯囤积的后续问题,那大家伙自然也就划出了一点地准备像种含劲草那样种着,给家里添了一项银钱来源。
  至于去年收获的花生,去年向南是专门针对花生生长环境人工铺造的土壤层,花生跟一般作物一样不适合连续不断的在一块地里种植。
  而向南又希望花生能逐渐适应北肃郡这边的土壤环境,因此今年向南人工铺造的土壤没有去年那般细致了。
  本地土壤参杂得比例要稍多,其他的倒依旧如常,往后一年年的改变土壤,到最后花生生长的土壤就会换成完全的北肃郡土壤,只是多添加一些肥料罢了。
  春耕里忙忙碌碌,温度也回升得很快,向南捂了一个冬才完全恢复的皮肤也被晒黑了两个色度,便是阿泽因为经常搭了爹爹的马一起出去长见识跟更多人接触,也是跟着晒黑了不少。
  至于赵悦,自然也是忙得不行,矿场那边赵悦是经常去的,因为她担心向南去来来回回的太辛苦了。
  怎么说她家男人在她面前也是属于身娇体弱型的,当初跟向南成亲时赵悦就想过以后一定要好好疼着这个文弱书生,等有了孩子,自然是将孩子男人一起疼一起护。
  向南劝不住,刚开始还故意背着赵悦去了两趟火焰山那边,结果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