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六零杂货铺 >

第20章

六零杂货铺-第20章

小说: 六零杂货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小四撇了弟弟一眼,直接道“听俺的,不会让猪饿着的,等俺中午回家,在俺家附近打一筐猪草,保证让猪吃的饱饱的。”叶小四在叶小五面前还是挺有威望的,听见哥哥这么说,叶小五也就放下对家猪那份担忧。
  其实相对于猪草,叶小五心里更喜欢的是小葫芦,小葫芦里面装着好喝的水,叶小四把两只背篓里的青草全都给倒了出来,然后把小葫芦一个个的往竹篓里面放,最后就连水被喝光的小葫芦,也让叶小五给收了起来。
  叶小五觉得这些小葫芦以后可以用来装水,到时候家里人每人一个,等到上工的时候,带几个装满水的小葫芦,热了渴了就拿出来喝一点,想到这里,叶小五也不觉得小葫芦多了,他现在觉得小葫芦有点不够用,他一个人一口气能喝光四个葫芦的水,他爸妈和哥哥肯定更能喝。
  叶小四,叶小五两人围着大树,反复寻找,最后胆子大的叶小四更是爬上了树,把树上也找了一遍,反复找了好几遍,再三确认,没有一个遗漏的小葫芦,两人才停下来。
  叶灵灵看了,都不知说什么才好,一言难尽……她个子就这么点点,所以放小葫芦的时候,全都放在大树下面那几个地方,至于大树上面,也得让她有个那个身高或者是有那个力气,才能放的上去呀。
  叶小四往树上爬的时候,叶灵灵拉都拉不住,她一个劲的说“上面没有啦,上面俺早就看过了,没有小葫芦”结果,很显然,没人听她的,幸好叶小四,四肢灵活,没摔。
  叶灵灵胆子小,对安全特别看重,穿越前,她走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的时候,哪怕是绿灯亮了,她都要前后左右看清楚了,才走上人行道。
  她不但重视自己安全,亲友的安全也是她所重视的,这次她没拦住叶小四爬树,心里不得劲,有点难受。要是摔断腿摔断胳膊,不得一辈子愧疚不安生,以后再也不耍小手段了,叶灵灵自我反省了起来。
  叶小五把小葫芦全都装进背篓里面之后,他还很机灵的拿了一些青草盖到小葫芦上边,不然的话,小葫芦这么可爱,被人看到了,人家跟他们讨要,他是给还是不给?
  要是给的话,他心疼不舍的,要是不给的话,人家肯定背后骂他小气鬼,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直接用青草把小葫芦全都挡住,这样行人看不到了,小葫芦就安全了。看的出来叶家两兄弟都很护食,他们家的东西再多,也不舍得分给旁人。
  这小葫芦里面装满了水,背篓里面装了这么多的小葫芦,一下子变重了很多,两个小人儿,背起小背篓,没走几步,脸都憋红了。
  见状,叶灵灵连忙劝说“还是别背了,等爸爸妈妈来吧!”要是让两兄弟一路背回去,还不得累成什么样呢,再说两人一个六岁一个八岁,都是小孩子,小孩被重物压的话,会被压得不长个子。
  说叶爸叶妈,他们这会儿正在地里面干活儿,叶妈在玉米地里拔草,这秋天的草,长得飞快,前头这块还没拔完,后头的草,又长了出来。
  这地里的草总是除不完,村里的妇人跟大孩子们日日在地里除草,这野草与农作物争肥水,除草后,肥水会集中供给庄稼,庄稼才能长的更好,这个时候叶家村还不知道有除草剂这种东西,实际上就算知道了,也没钱买,整个村子穷的叮当响。
  叶村长抬头望了望万里无云的天空,无声的叹了一口气……
  最近两年的天时不好,雨水少了,最近一个月,一场雨都没有,这秋天的日头又毒的很,要是不浇水,几天时间下来,地里的庄稼就打焉,等秋收的时候就得减产。
  他们叶家村这样还算是好的,附近只有他们一个村子,村子边上还有一条小河,只供他们村子使用,不像外面村子,为了一口水,都要打破脑袋。
  山上的泉水,在叶家村的村外形成了一条小溪流,这一年到头小溪流都没断过流,一村子都指望着这条小溪流,不然就靠村里的两口井,大家连吃水都困难。
  前段时间出去,发现外面不少大河都见底了,很多庄稼都被晒的发黄,估计今年外面村子的收成,还不如上一年的收成。
  老村长的忧愁,没人能懂,叶家村跟外面隔了一座座高山,村人自给自足,许多人,一年到头也不会出一次山,大多数人对大山外面一无所知,村里的孩子虽然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是山路难走,没有大人的陪同,哪能走得出去,而大人们,又因为山路艰险,不愿孩子冒险,许多孩子一直长到十六七岁,娶亲的时候,才会跟着大人出一次山。
  现在山外面家家户户闹饥荒,叶家村比起他们,到是成了一处桃花源。
  叶爸爸和村里的壮劳力,挑着扁担,往田里面浇水,近一个月不降雨,地里的苗都快干死了,等不到雨水,只能靠人工挑水来浇灌庄稼。
  幸运的是,他们田地边上,有条不断流的小溪,就算这样,挑了一上午的水,叶爸还是累得不轻。
  叶妈在玉米地拔草,那玉米地,又闷又热,进去一会就热的满身是汗,那汗水顺着脸颊一滴一滴往地面流,偶尔还会有汗水流进眼里,可两手都是草汁泥巴,就是想擦一下汗,都办不到,只能强忍着。
  而且长时间弯腰,一会儿就会觉得腰酸背痛,叶妈带着叶大娃跟叶二娃和叶三娃,还有徐毅四个半大小子,他们五个人负责一块玉米地,五个人中,叶妈显然是除草除得最快的,然后就是大娃,徐毅也不错,他原先没怎么干过这些农活,虽然会,但是谈不上熟练,如今从同一个地方开始往前除草,他的速度已经不下于叶大娃。
  叶妈见了,直夸他,说他有种田的天赋,天生就是伺候庄稼的好把式。(徐毅:………
  徐毅干活卖力,叶爷爷就把他的公分,从五公分调至六公分。
  徐毅听了连忙道谢,叶爷爷摇头说“不用谢俺,这是你应得的,你干活卖力,俺都看在眼里。”说完这句话,叶爷爷看了一眼蹲在玉米地里面磨洋工的叶三叔,叹了口气。


第29章 叶老三
  叶村长见叶老三偷懒耍滑; 胸口气闷,他特意大声叫道“都好好干活,要是让俺逮到谁在磨洋工; 今天的公分减一半。”说完,就盯着叶老三。
  叶老三被他爸又是瞪,又是吼的; 心里气的不行,没处撒气,他只好把火气撒在野草上; 用力地拔起了野草。
  叶爷爷见叶老三开始卖力干活,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叶老三是他儿子; 村长的儿子带头磨洋工,这是起了个坏头,要是他不管; 叶老三带坏了风气; 村里人都跟他的三儿子学,干活的时候不卖力气,那地里的草谁来除?河里的水谁来挑?没人干活,等到秋收的时候; 全村都喝西北风。
  说起叶老三真是一言难尽。
  有句老话说得好; 百姓爱幺儿,叶老三是家里的小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 他自己又聪明伶俐,小时候还是很讨人喜欢的,之所以用“小时候”这三个字,因为叶老三长大之后,惹的父母兄弟跟他都不怎么来往了。
  叶老三小时候,父母宠爱,哥哥姐姐都让着他,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是新衣服什么的全都先紧着他来,结果,太过溺爱,把他的性子养的有些独。
  哥哥姐姐长大了总是要成家的,哥哥们成家之后,有了媳妇,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弟弟跟自己的媳妇孩子比,自然是自己的媳妇和孩子更为重要
  可叶老三用一副“娶老婆忘了弟弟”的语气责怪哥哥,怪他们偏心,有好东西不给他这个弟弟,反倒给外人,而他嘴里的外人,可是他哥哥好不容易娶来的媳妇和孩子们。
  要知道,叶家村的位置不好,位处深山老林,小伙子娶媳妇都不容易,外面的人一听媒人说男方是叶家村的。疼女儿的人家,大都会直接拒绝,剩下一些不重视闺女的,也会狮子大开口,狠狠的要一笔聘金。所以说叶家村的青年娶个媳妇真的非常不容易。
  这些都是小矛盾。
  叶老三娶媳妇的时候,非要娶一个有文化的,有文化的闺女,哪里会愿意嫁进一个小山村,原本一家人都没抱希望,可谁知出了个意外,叶三婶家里出了事,需要一笔钱,媒人就找了过去,可人家提的要求,就是县城也没有几家能办得到的,他们家张嘴就要四大件还要附上500块礼金,这不是为难人吗,叶家本来想回话说,这个闺女他们叶家娶不起。
  然而叶老三,听说人家闺女是小学毕业的,就在家里逼着父母向人家提亲,还放狠话:如果娶不了这个姑娘他宁愿打一辈子光棍,还说“要是爸妈乐意有一个打一辈子光棍的儿子,俺就不说其他的了,反正俺不怕丢人。”
  儿子都这么说了,父母哪会舍得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了?叶爷爷叶奶奶两人只好咬咬牙同意了这门亲事。
  不过女方提的条件,叶家实在办不到,后来再三协商,终于定下了四大件换成两大件,另外又给了一笔聘金。
  就这样也把叶家多年攒的家底给掏空了。
  而叶家老大当初娶媳妇的时候,就用了一口袋玉米面做聘金,这玉米面当作一毛五一斤,一口袋玉米面,统共也没100斤,就算按照100斤来算,娶房媳妇,花了15块左右的成本。
  至于叶家老二娶叶妈的时候,因为叶妈乐意嫁,所以李家提的要求不高,七七八八加起来也不到50块钱。
  而叶老三娶媳妇的时候,还要四大件,虽然最后只买了缝纫机跟手表,可再加上礼金的话快有上千块了,掏空了叶家的家底,做哥哥的哪会没有意见,就算做哥哥的大方,不介意,可两个嫂子,怎么会不介意,凭什么小叔子娶亲,给那么多的聘礼,而她们的那么少,这不是让她们矮了快要进门的弟妹一头。
  叶大嫂觉得这个钱是他们大房这些年辛辛苦苦赚来的,结果他们一分钱没看到,都被父母花在了弟弟身上,叶大嫂满肚子委屈,整日跟叶老大念叨,叶老大是个老实的,耳根子也软,听他媳妇这么说,时间长了,还真觉得父母偏心,用他们大房的辛苦钱补贴弟弟,这样想,兄弟间自然就生分了。
  而叶妈比起叶大嫂,更是觉得委屈,她进叶家七年时间,给叶家生了五个儿子,也没看婆婆给她买个大件,结果叶老三娶媳妇,又是缝纫机又是手表,叶妈气的躲在屋里呜呜的哭,还是叶爸拍胸脯保证以后也给她买缝纫机跟手表,她才破涕为笑。
  因为叶三叔娶亲的事,三兄弟之间关系不似以往那般亲近。叶爷爷,叶奶奶见了,也无可奈何,只能叹气。
  等到叶三婶进门后,叶三叔又开始作妖了,他心疼媳妇,他媳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怎能跟着他们这些人下地干活呢,所以他媳妇进门后,就没下过地,每天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饭,过得挺清闲的,这时候两个嫂子虽然羡慕,但是每家都有着一连串的孩子,自然不能跟他们学。
  结果当年分粮的时候,叶老三家里只分了不到两口袋的口粮,当时两个哥哥还劝他,让他把媳妇也带出来上工,哪怕能赚一口口粮,也是好的,结果翻过年,叶老三家还是他一个人来上工,媳妇养在家里,兄嫂见了心里只摇头,不过反正都已经分了家,他们到不好管弟弟家的家务事。
  叶老三自小就娇养惯了,哪怕分了家,也不习惯每日清粥稀饭,所以他那点口粮两个人吃,没多久就见底了,于是老宅跟两个哥哥家,就遭殃了。
  叶老三,三天两头上门借粮,刚开始磨不开面子,叶老三要多少就借多少,可时间长了,也不见叶老三还一点,两个嫂子脸色就不好看了,后来叶老三再来上门借粮的时候,两个嫂子就给脸色看了,叶老三十分生气,跑到老宅,找父母告状,要父母给他撑腰。
  这个事情二老怎么可能帮着叶老三,就连他们的口粮,都快被叶老三给借光了,这个三儿子干活的时候偷懒耍滑,人家跟他一样壮劳力,挑水施肥干些重活,一天能得10个公分,可他非要混在人家妇女一块,一天下来给八个公分,就连这八个公分,还是看在他是他儿子的份上。
  叶老三见父母不给他撑腰,哥哥也不出来为他出头,心里便恨起了哥哥跟父母。
  可是没了父母跟哥哥的补贴,叶老三家连清粥稀饭都喝不起了,他又不想低头去求父母哥哥,只好用钱在村里换了一些粮食,叶三婶过门的时候,带了一些压箱底的钱,可是只出不进,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后来还让叶老三想到了个好主意,他媳妇是个文化人,能写会算,可以当村里的会计,这样的话,活也轻松,又不用下田,家里也有了收入。
  叶老三兴冲冲地跑去找叶爷爷,跟叶爷爷说了他的想法之后,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