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鬼大巴 >

第26章

鬼大巴-第26章

小说: 鬼大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阵,“撕布条”的声音没了,但脚步声,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了。

此时夜光如雪,正厅前的大院几同白昼,于仕站在房檐往下看,一具,两具,三具

正厅里的几十具无头尸体,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它们行动缓慢,步伐沉重,手和腿都是僵直不能弯曲,每走一步,腿都是直起直下,那姿势,真是要多怪异有多怪异,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这时,于仕想起以前看过一本叫《东华录》的书,书中有云:东晋显宗年间,有一大将军因获重罪,全家三十三口皆遭斩首,刑后,首级悬于城门示众,而尸身则被弃之荒野。

七日后的深夜,忽有数十具无头尸体现于城下,久立不散。守兵大惊,不知如何应付。此时有一送夜宵杂役,见之说:此乃莽尸也,其聚集于此,只为取回首级,只要将示众首级丢落城下,莽尸得其首,自会散去。守兵说:看守重犯首级乃大责,若失,恐我等性命亦难保!敢问除此可有别法?杂役说:还有一法可试,取十年以上之老毛竹,削尖成箭,再于火上烤至炭黑,搭弓射之,如可破其体,释其怨,逐无危矣。守兵依法照办,果然,尸体中箭后猛冒黑气,黑气释尽而尸伏地,后无复作怪也。

眼前的情况,与《东华录》里描写的颇有相似之处,难道它们就是传说中的莽尸?现在要去夺回自已被砍的首级?

这时,顾顺见于仕站在檐上一动不动的看着下面,便问:大哥,有什么事吗?

于仕回过头,向顾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话。然后走回去,小声对顾顺顾小姐说:现在我要出去走一趟,你们要在这好好待着,千万别乱跑。

嘱咐完毕,于仕又走回正厅的瓦檐,那些无头尸已经走到宅子的大门前,大门的门槛很高,无头尸的脚只能抬得起一点,迈不过门槛,就在原地挪着,而后面跟着的尸体则一个劲的往前挤,终于前面的被挤倒下了,倒下了的就改用手爬,抓。于仕这时才发现,那些尸体的手相比起腿,要灵活得多,不仅可以弯曲,连指头都能动。就这样,几十具尸体挤成了黑乎乎的一大团,在不停懦动着,那场面,连于仕都看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那些无头尸经过好大一番的折腾,终于陆续的爬出了大门,于仕也早就站在了临街的院墙上,只见那些无头尸爬出了大门之后,用双手往地上一撑,神了,整个尸体就直挺挺的一下立了起来,这可是连大活人都做不了的动作。于仕也终于明白,原来它们就是这么站起来的,看来,这些东西远非之前看到的那么迟钝。

无头尸站起来之后,又沿街向着北行走,于仕调细呼吸,与那些无头尸保持着几丈的距离,一路跟踪。

大约半个时辰,那些无头尸走出了村子,仍旧是朝着北方行进,它们一直走到了那条花岗岩大道上,就忽然改变了方向,朝着岛的纵深前进,而在前方的不远处,就是大片茂密的树林,在黑夜中显得阴森,诡异。

这里离无头尸的目的地还有多远?那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里绝非善地。

于仕看看四周,只见在茫茫夜色中,或远或近的,还有很多的“人影”,晃晃优优的朝着大道这边走来,看来,岛上的其他无头尸体,都正朝这里聚集,于仕不由多了一个想法:这些无头尸在同一时间,朝着同一地点聚集,这是它们的本能行为,还是因为暗中有人在驱使控制?

树林的深处,突然响起一阵铃铛和马蹄声,马蹄打在坚硬的花岗岩路面上,声音格外的响亮。

马蹄声由远渐近,随着一声马啸,于仕看到,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停在了前方远处,马上坐着一个人,手里还提着一个红灯笼。这是于仕上岛以来,第一次看到别的人,当然,他当底是不是人,还很难说。

首先吸引于仕目光的,是那人的衣着,花花绿绿的,十分鲜艳,但鲜艳中又透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怪异,总之,那绝不象是普通人会有的着装。至于那人的样貌,因距离太远,光线又不足,所以看不大清楚,只依稀觉得,他大概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再过了不久,所有无头尸都走上了花岗岩大道,数量加起来大概有一百多吧,它们三五成群,缓慢的向着岛的深处走去。

这时,那少年调过马头,双腿一夹马肚,白马立刻撒开四蹄,眨眼就消失在黑暗之中,而马蹄和铃铛声,过了很久还隐约在耳。

现在摆在于仕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跟踪,还是回去。

稍作考虑后,于仕决定还是先回去,因为不合时宜的勇敢只是鲁莽,前方这个龙潭虎穴深不可测,如果等到天亮再去探查,显然要比现在就愣头愣脑的往里冲稳妥得多。而且,于仕心中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顾顺和顾小姐的安全,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劝他俩尽快离开无忧岛为妙,这样自已也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第四十九章岛民的来历

当于仕走到顾家大宅所在的大街时,他远远就看到,在宅子的大门前,倒伏着一个人,于仕上前仔细看了一阵,便把这个人扶了起来,原来是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那男人全身软巴巴的,一点力气都没有,幸好鼻孔还有些微弱的气息。

喂!你怎么啦,醒醒!于仕拍着男人的脸说。

水水那男人的双眼睁开一条小缝,嘴巴艰难叫唤着。

于仕这才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是饥渴过度了,从而导致身体虚脱。

于仕把那人扶进院子,让他靠墙坐下,然后到厨房打了半碗凉水,喂那人喝了,那人喝过水后,精神就稍稍好了一点,呼吸也较之前顺畅有力了。

于仕打量了一下这个男人,见他头发散乱,两腮深陷,那脸相,比霜冻过的白菜都残,但他身上的衣着却是颇有气派,料子也是上好,估计他是个有些身份的人,说不定顾顺顾小姐还认识他呢。不管怎样,能在岛上找到一个活人就很难得了,这对了解岛上发生的事情大有帮助。

顾兄弟,顾小姐,你俩下来,我刚在门外救了一个人,你俩看看认识不?于仕对着房顶喊。

等顾顺顾小姐下来了,于仕指了指那男人,问:你俩认识他不?

爹!顾小姐大喊一声,扑到那男人面前,双膝下跪,大哭了起来。

紧接着,顾顺也快步上前,双膝下跪:老爷!

再说那男人,听到顾小姐喊了一声爹,闭着的眼睛马上睁得溜圆,身子也猛抖了一下,好果不是他太虚弱的话,估计能蹦起三尺高。

娉婷!?顾老爷又惊又奇:还有顾顺你俩怎么会在这里?子桓呢。他在那?怎么不见他?

爹呜

此时顾少姐除了喊“爹”和哭。就不会别地了。而顾顺。一时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幸亏于仕机灵。马上说:少爷他很好。他已经上了大陆。并且安顿好了。顾老爷您就放心吧。

这位是顾老爷看着于仕问。

顾小姐赶紧擦了擦眼泪。强忍着悲痛说:这位是王大忠大哥。他是女儿和顾顺地救命恩人。

哦顾老爷无力的应道,接着又闭上眼睛,不停的喘气。

那你和顾顺,为什么又回来了呢?你们这样做,不等于自投罗网吗?

休息了一会,顾老爷又问顾小姐,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责备。

顾小姐说:爹,这位王大哥本领高强,女儿把他带到这里来,是为了救阿爹和岛上的乡亲。

糊涂!你,你这样做,会让我死,死都,死得不安心!顾老爷突然发火,但他身体太弱,这一下让他气血上冲,呼吸越来越困难,眼看着随时都有可能不行了。

爹,您不要吓女儿啊!顾小姐吓得慌忙去揉顾老爷的胸口。

走!你们马上走!顾老爷用尽最后的力气命令顾小姐。

于仕在一旁瞧着也是着急得很,好不容易找到顾老爷,以为就可以从他那知道很多关于无忧岛的事情,谁知这老头子岂不到头一场空?

于仕赶紧拿出一粒“返魂丸”(这是他自配的药丸,可救危急之症),打了半碗水,把“返魂丸”化了,喂顾老爷服下,然后又按摩顾老爷的头部和四肢,帮其通顺气血,忙活了好一阵,顾老爷才慢慢平静了下来,但他双眼紧闭,顾小姐喊了他几声都没反应,分不清是睡了,还是昏迷了。

顾小姐很担忧的问:大忠哥,我爹他不要紧吧?

于仕说:很难说,不过地儿凉,我们还是先把他抬到屋里去吧。

在顾老爷的卧室里,灯火如豆,昏昏暗暗,顾小姐跪在父亲床前,不时的小声抽泣。于仕和顾顺就坐在卧室外头,等顾老爷醒来。

到了将近黎明的时候,顾老爷醒了,于仕和顾顺想进去看看他,但顾老爷说,要单独跟顾小姐谈谈。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顾小姐出来跟于仕说:大忠哥,我爹请你进去。

于仕进去后,借着昏暗的油灯光,看到顾老爷的脸苍白得不见一点血色,更麻烦的是,他的双眼目光焕散,似乎连求生的**都没了,一个人到了这种状态,只怕已经去时不远了。

王兄弟,你的事,娉婷都给我讲了,看来,你不仅很有本事,而且还是个难得的好人,只可惜,你再有本事,也只是一个人啊顾老爷叹息道。

于仕说:顾老爷,话不能这样讲,正所谓邪不胜正,在下虽不能保证可以尽救岛民,但也一定尽力而为,只希望顾老爷能告知在下,前些日子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好让在下研究解决之法。

唉都怪我,都怪我啊!是我害了顾氏全族,我的罪孽深重啊!顾老爷眼中流出两行浊泪,神情和语气都充满了悔恨。

接着,顾老爷艰难的给于仕讲了一个关于顾氏族人和无忧岛的故事。

在100多年前,顾氏一族原本生活在平基——一个近海,偏僻的小地方,族人主要以打渔和种植药材为业,与外界接触得并不多,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当时,顾氏的族长叫顾尚儒,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继承了族长之位,以及庞大的药材生意。

顾尚儒年纪虽轻,但宅心仁厚,医术高明,常有扶贫济困,救死扶伤的善举,所以,他不仅在族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还声名远播,有“顾大善人”的美誉。

话说有一日,有位白衣男子来求见顾尚儒,顾尚儒见那男子表情痛苦,且不停的抖动身体,似身有蚁咬,便问那男子找他有何事。

白衣男子没有回答,只一件一件的解开衣服,露出了上身的肌肤,这一露,登时就把顾尚儒吓了一大跳,只见那男子的身上长满了大脓包,有的还沁着血,浑身散发着让人作呕腥臭味。顾尚儒也算见遍了各种病患,还真就没见过这么让人恶心的病症。

白衣男子这时才说:久闻顾大夫医术高超,救人无数,在下身患此疾多时,终日饱受折磨,生不如死,现特来请顾大夫救命,若顾大夫能治好在下的病,在下今生愿做牛做马,以报顾大夫大恩!

虽然白衣男子言词恳切,但他这病既怪且重,顾尚儒心中也没什么底,他说:这位兄台言重了,只是兄台的病实在罕见,在下也没有能治好的把握啊。

但即便如此,顾尚儒最后也没把那男子拒于门外,反倒是请他在家中住下,也没问他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只是精心为其治疗,顾尚儒的医术的确高明,一个月之后,白衣男子的病竟奇迹般的痊愈了。

白衣男子自然是千恩万谢,感激不已。临走时,他拿出一颗大如鸡蛋的珍珠,要赠予顾尚儒,顾尚儒一看就知道这珍珠乃稀世之宝,价值连城,便坚拒不受。经过一番推让,白衣男子见顾尚儒态度坚决,便向顾尚儒深深一拜,说:在下余士吾,他日必报顾大夫大恩!说罢便转身离去。

再过了些日子,顾尚儒也渐渐把这事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顾尚儒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有一队匪兵;突然闯进了顾家村;这帮匪兵人数不多;也就百八十号人;但他们的后台老板不得了;他们的后台老板是谁?刘清芳!当时恶名赫赫的军阀头子;杀人狂魔。

这个刘清芳;原来是李自成手下一名得力干将;此人有勇有谋;立过不少战功;深得李自成的赏识;但同时;他这人有大毛病;就是嗜杀成性;冷血无情;甚至还经常带着部下;干出劫杀百姓;JIANYIN妇女的恶行。李自成胸怀帝皇之志;深谙笼络民心的重要;而刘清芳的这些行径;自然就引起了他的不满;渐渐的;两人就有了矛盾;终于;刘清芳一怒之下;带着自已的亲信部属;离开闯军;自立山头。

在摆脱了李自成的约束之后;刘清芳嗜杀好掠的本性;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他不高兴的时候;要杀人;他高兴的时候;还要杀人;反正一天不砍下几个脑袋;他就比犯烟瘾还难过。久而久之;他就有了一个让天下人听见都直冒冷汗的绰号:刘阎王。

(作者按:讲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说说顾尚儒当时生活的年代;据我个人推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