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人谋欢 >

第43章

美人谋欢-第43章

小说: 美人谋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微微一哂,正想要转过继续望窗外,便听到有人喊道:“沈三公子!楚王!恭王!快看!在那里,假山后面!”
  杜若衡忙转头望去,见楼下湖边假山后果然有几个男子的影,其中长玉立的那个正是她思夜想的沈策!她顿时便像失了魂魄一般,目光粘在沈策上无法离开,耳边的声音都变得缥缈起来。
  “沈三公子长得可真好,果然名不虚传!”
  “那是当然!我第一次见他时简直惊为天人!”
  “他们躲在假山后面做什么?”
  “不知道……走了,他们走了!”
  “好像去了梅林方向!我们要不要……”
  ……
  直到沈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雪幕中,杜若衡才回过神来,也不顾不得告诉杨雅云一声,便快步冲下了楼。
  沈策和宋恒沿着雪中的脚印走了半天,也没有追上宋恬,空气中隐约有冷香飘来。
  “是玉蕊檀心!”宋恒深吸了一口扑面而来的香气,说道:“那小鬼头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沈三,既然到了这里,咱们不如先看看梅花,等下再找八弟?”
  “好。”沈策随口答应着,他一路都在想着刚才在湖边听到的那姑娘的声音,心里有些猜测,却又不能确定,就有些心神不宁。
  “这边是红梅,除了玉蕊檀心外,便都是些普通品种。穿过这片林子,那边……”宋恒正说着,“咦”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沈策紧跟在他后,猝不及防差点撞到他的背上,刚想要开口。宋恒却回头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却示意他向前面的梅林里看。
  沈策抬目望去,见梅树间影影绰绰的有鹅黄色的衣裙隐现,嘴角抽了抽,不以为然的看了宋恒一眼。
  今侯府后宅来的官眷极多,有人来这里赏梅有什么稀奇?
  但是既然有女眷在,回避还是应该的。
  “走罢!”沈策说着,转就要离开。
  宋恒却伸手拉住他,低声道:“好像是刚才那位要吃遍大周美食的小姑娘。”
  “是她?”沈策心一动,脚就停了下来。
  恰在此时,一把清柔的声音从林中传出:“……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这世上可不就是‘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么?社会制度不合理,丰年灾年对百姓又有多少差别?多收三五斗有时并不是好事。”
  竟真的是刚才湖边那姑娘的声音!
  沈策不由转过来,便听见另一个清脆的声音笑道:“七七,我不过说了句‘瑞雪兆丰年’,就引出你这么一大串子话来!原以为你只是贪吃玩的小丫头,如今方才知你竟是个忧国忧民的女夫子!”
  莫少璃故作一本正经地摇头晃脑的说道:“明兰姐姐此言差矣!本丫头进可忧国忧民,退可贪吃玩!这,并不矛盾!”
  “七妹妹……”韩明兰被她逗得笑弯了腰,“你竟然如此惫赖!难为以前我听婶娘说起你时,还觉得你是个格孤僻的小孩!”

  ☆、第七十四章 偷听(二)

  “格孤僻?我有么?”莫少璃睁大眼睛看她,“我明明一直是个活泼可的小孩!”
  “是!是!我们七七最活泼,最可!”韩明兰笑了一阵,忽然想到了什么,正了正脸色说道:“七七,我们笑归笑。只是刚才你说的那些虽然有道理,但你却只可和我说说罢了,千万莫要到别人面前乱讲!传到皇上耳中,说不得要治你个非议朝政的罪名!”
  莫少璃看着韩明兰无比严肃认真的表,心中竟有些想笑:明兰姐姐也是被洗脑得彻底,皇帝理万机的,哪里会因为几句戏言就要治人罪了?
  但她知道韩明兰自幼受的是君为臣纲的正统教育,愿意听她大发议论已是难得,不能要求更多,便笑道:“明兰姐姐放心吧!我也就只在你面前胡乱说说,对爹爹都不会讲的,更不要说给别人听。免得万一人家听了会觉得我对皇上不满,想要造反呢!”
  “越说越不忌了!”韩明兰嗔道,“虽然你还只十岁,别人不会把你如何,但却很可能会追究你的家人。快不要这么乱讲了!”
  “嗯,嗯!”莫少璃答应道,“我记住了。”
  韩明兰道:“这样才对!”
  “明兰姐姐你可……”莫少璃不知低声说了一句什么,两人都笑了起来。
  不说她们在林中如何说笑得高兴,且说外面误闯来的两位偷听者。
  宋恒忍了半天的笑,低声说道:“这小姑娘可真有趣!她为什么不说自己‘进可砸冰吃鱼,退能关心朝堂’!”却并不觉得莫少璃那些议论朝廷的话有什么犯忌。
  沈策听着莫少璃清柔的声音曼声细语地一句一句的说着,嘴角竟也不自知的翘了起来,明知道不应该偷听人说话,却偏偏没有想到要离开。
  林中莫少璃的声音又传来:“……明兰姐姐,难道你不觉得今冬天气有些寻常么?不但比往年寒冷许多,雨雪也下得频繁,入冬以来雪像是从来没有停过似的。再这样下去,百姓怕就要经受不住。”
  明明知道会有雪灾,她却偏偏没有办法对谁说,能做的只有尽力多屯粮米薪炭,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明兰是礼部尚书韩时的孙女,不知道告诉她,让她告诉韩尚书可不可以?
  其实面对韩明兰,莫少璃几次都想要开口说:“今年会有雪灾!”
  但却终究没有勇气。
  即便明兰相信她,别人又会怎么想?要是被有心人借此做了文章,给她按上妖女的罪名……
  莫少璃心中叹气,她还想好好的活着呢!
  “……今年冬天天气有些不寻常……百姓怕就要经受不住……”几句话落到沈策耳中后,他竟不由愣住,忽然知道了自己这些天一直心有不安的缘由。
  前世就是这年冬天,京畿暴雪引发雪灾,无数灾民在雪灾中饥寒交迫而死。雪灾快要结束时,宋恪带人在西寺街设粥棚施粥,并言说要用倾家之产救济灾民。
  那时他虽然正因为去北疆的事和父亲闹别扭,听说后却也特意抽空和宋恒去粥棚查看过,发现熬粥的米几乎皆是陈米,甚至还有霉米,粥也清得能照见人影。
  但即便如此,宋恪却投机成功。灾后不但赢得了百姓的民心,更得到百官的赞誉和皇上的赏识。宋恪朋党趁势大肆鼓吹“许王仁德善心,民如子,能为皇上解忧”。宋渊龙心大悦,不但下旨褒奖,还赏赐宋恪王府一座,金银无数。宋恪更是借此东风,逐步把朝政揽在手中。
  后来沈策更名李谋,瞒着所有人投军去了北疆。三年后再回来时,京城里却已变了天,宋恒在他走后两年不明不白地猝死,宋恪在朝中势力如中天。再后来皇上驾崩,宋恪矫诏登基……
  林中韩明兰说道:“……即使真的有雪灾,咱们深在闺阁之中,却也无能为力。”
  莫少璃叹道:“你说的也对,我们成年月的被关在这深宅大院里头,这事也确实轮不到管。只是我却也有些不明白,数年来大周朝虽然风调雨顺,百姓余粮充足,国泰民安。但却也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有天灾**,朝廷为什么就不设常平仓防患于未然呢?”
  前世她虽然幽居于梨香苑,却也从雪鸢打听来的一言半语中得知,朝廷因为没有足够的存粮赈灾,雪灾时每天因为饥寒而死的灾民随处可见。后来虽有人面兽心的许王宋恪设棚施粥,但一场雪灾下来,京畿死亡人数却已数以万计。
  她虽然不敢对韩明兰直说今年有雪灾发生的话,却也不甘心就此放弃。提起常平仓也是希望明兰听到耳中后,回去在和韩尚书闲坐时能说起一词半语,也许因此能提醒韩尚书也未可知。
  虽然,她知道这希望极其渺茫。
  “常平仓?那是什么?”韩明兰问。
  “就是……”莫少璃不知道该如何给素不大关心政治经济的明兰解释常平仓,这个用价值规律调节粮食供需的经济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在因为粮食丰收而导致粮价低时,由朝廷出面提高价格收购米粮,建立专门仓库存放;而在遇到灾年时,再把储存的粮食低价卖给百姓,平抑物价,或者直接用来赈灾救民。以避免‘谷伤农’‘粮贵伤民’的况出现。”
  她说完这段话,林子里的韩明兰还未完全明白过来,林子外的沈策却已被震惊。这半年来他在翰林院编纂《册府纵卷》,从史书上看到过常平仓的记载,也知道前朝曾有皇帝设置过此种机构。
  但他看到时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录入书里,记载下来,却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建议朝廷设置。
  林中的那个姑娘,她是怎么知道,又是怎么想到的?
  前世雪灾时朝廷就是因为缺少粮食赈灾,无力控制灾的扩大,才使得大量灾民涌入城中,引起京城动不安。而后宋恪适时出现,不但安抚了灾民的绪,更缓解了流民隐患。所以才能赢了民心,得了圣心……

  ☆、第七十五章 借势

  “妙啊!这可真是个好主意!”林中韩明兰轻轻敲了一下莫少璃的额头,“这小脑袋瓜是怎么长的?这竟都能想得出来!也亏得你是姑娘,要是男子,岂不是要去做首辅?”
  “可不是呢!要不说我进可高谈阔论说经济,退可风花雪月赏梅花!”
  “你个小丫头!一夸你就不得了了,赏吃些冰果子!”韩明兰伸手拉了一下莫少璃头上的梅花枝,雪簌簌的下来。
  见韩明兰并没有听出她话里的用意,莫少璃心中有些失望,笑着躲开了树上掉下来的雪,转开话题:“明兰姐姐,我听说威远侯府不仅红梅白梅开得好,还有罕见的黄梅绿梅。”
  “有呢!就在那边!我带你去看!”韩明兰伸手拉住她。
  莫少璃却被她的手冰得缩了一下手指:“明兰姐姐你手好凉?是不是觉得冷了,不如我们这便回去?”
  韩明兰笑道:“哪里就这么气了?你比我小得多呢,不也不怕么?我也就是……等……再回去……”
  两人相携着离开,声音断续,影渐渐消失在梅林深处。
  “走罢!”沈策说着转离开。
  “沈三,刚才那关于常平仓的言论……真的是出自那十岁的小姑娘之口?”宋恒跟在沈策后也离开了梅林,半响说道。
  “尽快上书皇上,建议设置常平仓!”沈策答非所问。
  “好!”宋恒和沈策相处久,早有默契,只愣了片刻便明白了他的意图,“你还是我?”
  “你!”
  虽然大周朝历代并没有设置过常平仓,但如果有人上书,宋渊一定会考虑这个提议。他做兄弟虽然卑鄙了些,但却不失为一个好皇帝。宋渊在位的那几年政治清明,国富民强。今冬雪灾中朝廷的束手无策,是他政治生涯少有的污点。
  有常平仓这样对应灾害的好办法,皇上一定会考虑,即便不采纳建议,也定然不会迁怒上书的人。
  沈策知道如果由他自己来上书提议,会对他的前程更有益处。因为此建议一旦被皇上采纳,不说是能够平步青云,至少升迁是有的。
  但他所图并非在此。
  沈策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只有把宋恒推得够高,他才会赢得够彻底。
  “好!”宋恒迟疑了片刻,答应下来。
  沈策知道他心中的顾虑:“表兄不必担心,正如刚才那姑娘所言,入冬以来天气异常,极有发生雪灾的可能。而一旦雪灾发生,朝廷便需要大量米粮赈灾,到时皇上自然能体会到常平仓的好处,从而得知你为民着想的仁心和为君解忧的孝心。如此……”
  “雪灾就是契机!”宋恒道。
  沈策没有说话。
  虽然借灾难来达成目的是为不仁,但以眼下他和宋恒的处境,也只能借机行事,而这场雪灾正是他们在皇上面前刷好感的契机……既然无力阻止天灾,便就利用了又如何?总比再让宋恪去利用的好,更何况常平仓的设置,终究也是为民谋利的好事。
  “我这便回府让人去京畿收购米粮,好赶在大雪封路前运进京来。”沈策说道。
  上书请旨的由宋恒去做更好,但收购粮食的事却不能交给宋恒。不说他边时刻有宋恪的暗卫监视着,单是皇上那里,便就无法解释。皇子大肆屯粮,无论目的如何,总是会让皇帝心里有所猜忌。
  宋恒道:“常平仓的事我会尽快向父皇上书,如果能借雪灾成事自然好。即便不成,大不了我被父皇训斥一顿,也没有什么。但收购粮食的事……我们是否应该再斟酌一下?大量的米粮会占用巨额银两,如果到时并没有雪灾发生,粮食岂不是就捂在手中?”
  沈策道:“没有雪灾也是百姓的福气!至于粮食……屯粮酿酒也是可以赚银子的!”
  宋恒虽然比沈策大一岁,却向来最是服他,见这样的时候他还能如此说笑,心中那点忐忑便也即刻就烟消云散了。
  沈策加快了脚步:“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