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人谋欢 >

第36章

美人谋欢-第36章

小说: 美人谋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正自想得出神,不防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绿珠忙扶住她说道:“姑娘,飘雪了,小心路滑。”说着帮她拢了拢斗篷上的风兜,罩住头脸。
  “雪!”莫少璃猛抬头,动作太急几乎把绿珠的手磕飞。
  雪鸢吓了一跳:“姑娘怎么了?”
  莫少璃伸手接了几片星星点点飘落下来的雪瓣,摇了摇头说道:“没事,回去吧!”
  回到凤仪苑,莫少璃到书房匆匆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封起来让雪鸢交给林聪:“尽快给程先生送去。”
  秦嬷嬷的病在丘广寒的治疗调养下,已然痊愈。莫少璃却不打算再把她接回莫府,经过和吴氏的几次较量,她已经感觉到吴氏对秦嬷嬷意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又怎么会再让秦嬷嬷陷入危险。
  说到底吴氏终究是主子,又掌着府中中馈,秦嬷嬷到底是奴婢,地位弱势。如果吴氏打定主意想要秦嬷嬷命,莫少璃清楚以她眼下的能力,不能确保秦嬷嬷安然无恙。要是吴氏借掌家的优势揉搓秦嬷嬷,她也无法回回护得秦嬷嬷周全。
  府里有她和紫萱几个就够了。
  秦嬷嬷年龄大了,子又受了损,不应该再过这种与人争斗,时时提心吊胆的生活。
  莫少璃写信给程诺:“嬷嬷在通州老家有个侄子,对她极为孝顺,麻烦先生帮我把嬷嬷送去通州。”
  程诺告诉秦嬷嬷时,她却不肯就走,说道:“姑娘年龄尚幼,在府中又处境艰难,我怎么能安心离开?请程先生写信告诉姑娘,说我想见她一面。”
  莫少璃却狠下心来不肯见她,只在心中默默说道:“嬷嬷,你放心的回去吧,到那里后要好好生活,慢慢等我。等我有足够的能力离开莫府,我一定会再把你接回边。”
  不管秦嬷嬷怎样不舍,莫少璃如何难过。
  数后,秦嬷嬷终是坐上了程诺让人送她去通州的马车,悄悄去莫府外张望了一会儿,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京城。
  程诺刚把人送走,林聪送来了莫少璃的信:“请先生尽快筹米粮五万石,薪炭多多益善,找妥当的地方储存。”
  看着纸上寥寥两行字,程诺再次感叹:“莫七姑娘做事是越发随心所,令人费解了!”
  今年全国各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几个月来京城米价一过一,她却要大肆购粮?
  这事比她莫名留下师叔还难懂!

  ☆、第五十九章 亲事

  虽然建白云观买药材花了不少银子,但凭着莫七姑娘对师叔的那份了解,肯定早已经算到师叔制了药丹会送她。而以师叔的修为,他制出的药自然是世上少有的灵丹妙药,无价之宝。
  真算起来莫七姑娘也并不亏本。
  程诺想起前几,丘广寒把炼制好的各种药丹各自一分为二,把其中一份交给他时说道:“诺,说好的,他提供药材,我负责制药,药丸一人一半,不偏不倚。”
  他当时看着那一盒盒的稀世药丹,都不有些眼馋,其中有些莫说他没见过,当年师父因为找不到足够的药材,都未曾炼制出来,有些还是师父的终生遗憾。
  程诺当时心中就叹道:“莫七姑娘对师叔可真是知己知彼!”
  那么,这次莫七姑娘让他在这个时节储粮存炭,又是为了什么?
  程诺目光再次落到桌上的那页信纸上。
  “不管是为了什么,做就是了。”程诺思量了一会儿,决定一如既往,不去问莫少璃缘由,只管照做就是了。
  他有一种感觉,这个让他越来越迷惑的莫七姑娘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尽管他自己也有可能是她棋盘中的一颗棋子,但他却愿意纵容着她,并帮她去走完棋局。
  终有一天,他会找到答案。
  嘉善堂。
  黄氏在吴氏给莫老太太报账时,当场抓住了吴氏的漏洞驳斥了回去,本以为自己这次有理有据的揭发了吴氏的贪墨行径,老太太即便不把中馈完全交给自己,分一些管家权总是可以有的。能借机拿到厨房的采办权就更好了!
  哪知莫老太太听完后却说道:“大媳妇,虽然你掌管家里的事不容易,但却也应该好好的挑人来用,不要尽选些欺蒙主子贪财舞弊的,免得他们在钱财面前失了本心,做出不体面的事来。刚才黄氏既然提了米价不实,你不如就回去查一查厨房的账目,如若真有人弄虚作假,谎报米价,便就重重责罚!也省得以后都有样学样,府中没了规矩。”
  莫老太太高举轻放,几句话便把错处归到厨房采办米粮的管事上,却对吴氏贪墨的事一字不提。
  吴氏暗自松了口气,连声应道:“娘说得对,我这就去查。”说着向莫老太太告退离开。
  黄氏看着她背影在门口消失,眼中露出怨怒之色。虽然当初太婆婆是把中馈交给了吴氏,但却也并没有说过一定就不能换人,现在吴氏做得这般明显,老太太却轻易就放过!
  莫老太太却没有再看她,只挥手让屋里的人各自回去。待屋中的人散尽后,她靠在椅中叹道:“吴氏这些年靠着掌家的便利贪污公中银子,我怎么会不知道?但老二家又何尝干净了?黄氏从绸缎铺子里弄的银子难道还少么?却还如此不知餍足?她们两个要是真的撕扯起来,得益还不是薛氏?”
  侯嬷嬷坐在脚踏上给她按摩腿,说道:“还是老太太看得透彻,处理得当,但愿大太太二太太能明白您的苦心。”
  莫老太太闭上双目,满脸疲惫之色:“明不明白的,如今也只能如此糊着了。府里的亏空越来越大,我那点私房银子早晚也保不住。说起来老四也是不懂事,凤仪苑库房里那么多东西,随便拿出来几件先换些银子给家里又能如何?难道七丫头还能阻拦着不让不成?”
  侯嬷嬷不敢接她的话头说莫四老爷不好,只含糊着说道:“七姑娘年纪越来越大,离议亲也不远了,四老爷帮七姑娘留嫁妆也是有的。”
  莫老太太听了她的话,却猛地坐直了子,怔了片刻说道:“是得赶紧想个法子把东西弄来了,她一年大似一年,哪里还拖得起!”
  侯嬷嬷眉心一跳,低着头没有说话。
  黄氏从嘉善堂回到夏荣院,自个闷坐了一会儿,左思右想,觉得自己所以在莫府处处低吴氏一头,不外两个原因,一是没有高门娘家能够依仗,二没有好的亲家可以借势。
  吴氏不就是仗着自己是世家嫡女,又有两个有权有势儿女亲家才如此作威作福么?
  老太太势利,总是偏着她!
  黄氏愤愤的想着。
  虽然因为吴氏掌着中馈,老太太补偿的把绸缎铺子给了他们二房经营,但生意难做,铺子每年收益本就没有多少,她能挪用的银子就更是少得可怜,一年下来不过二三百两。哪像吴氏,月把地的时间就能从公中落下百多两银子!
  说来说去,要改变二房在府里的境地,还是得要靠自己,换娘家是不能够了,但凭着她有三个容貌出众的儿女,结下好亲事还是可以的吧?
  现今大儿子少柏已年满十六,正是议亲的好时候;女儿少珊十四岁,也可以相看起来了;小儿子少枫十二,议亲尚早,但也能慢慢寻摸好的了!
  想到这里,黄氏顿时又有了斗志,精神百倍的准备为儿女相亲。
  黄氏美艳动人,莫骁长得也好,所以二房几个嫡生子女个个都是好相貌。莫少柏虽然不读书,却出自实打实的书香世家,不提当年莫驯莫骏兄弟两榜进士出,单说莫家这一辈的少爷,莫少松已是举人之,莫少桦也亦秀才之名。
  京城里还是有不少人能看得上莫家门第的。
  当然,也有人看中莫家少爷的好相貌。
  所以,黄氏还未及放出要为莫少柏议亲的风声,莫家便已有人上门做媒。
  兵部张郎中夫人连生四子后,在全家人殷殷期盼下,终于生了个女儿。张郎中夫妇喜不自胜,对幼女宠无比,惯长大。转眼十五年过去,张姑娘及笄。
  张郎中夫妇虽然舍不得女儿出嫁,但无奈年龄到了,便也不得不开始给女儿议亲。哪知左挑右选,相了好几家门当户对的亲事,却在问及姑娘意见时,都被她断然拒绝。
  张夫人对女儿各种哄劝后,终于出话来。
  原来去年秋天杜首辅家开菊花宴时,张姑娘应邀而去,在杜府碰到太常寺寺承莫家的三少爷莫少柏,竟一眼看中,相思至今。

  ☆、第六十章 破坏

  张郎中知道这前因后说道:“莫家倒是书香之家,当年莫四老爷名动京城,如今的少爷们去年也有人中举,有人中秀才,应该也有些前途。”
  张夫人听了便有些心动,说道:“既然如此,老爷不如就暗中托人去打听一下他家三少爷的人才品格,若是不差,倒也可做这门亲事,也免得女儿整里和我闹。”
  张郎中点头道:“夫人所言有理,咱们家就这一个女儿,倒不指望她去结富贵豪门的姻亲,只要姑爷品格好,对丫头好便可。”
  而后,张郎中便就真的就去找人对莫少柏细细打听了一番,回来时却有些垂头丧气,对张夫人叹道:“莫家去年秋天中举的是大少爷,中秀才的是四少爷,都和三少爷没有什么关系。三少爷莫少柏的父亲莫老二如今已不在朝中任职,管着家里的铺子做生意,为人最是贪财好色,这些年闹出不少风流韵事。”
  张夫人也有些失望:“他父亲没有功名倒也罢了,他怎的竟也比不得自家兄弟?”
  张郎中道:“他们四少爷莫少桦听说倒是个好的,人才品格都十分出众,相貌也长得极好,父亲莫三老爷在西北颇有些政绩,这几年升迁有望。”
  张夫人不免郁悴道:“他既有这么好的兄弟,怎的闺女却偏偏看上了他?”说完去了女儿房中,把张郎中打探来的形告诉张姑娘。
  谁知张姑娘却和父母看法不同:“莫家三公子是世家书香出,再不济又能差到哪里?再者说了,即便他眼下没有功名,谁又能断定将来不会有呢?至于莫二老爷的品行……纵然不是以讹传讹,女儿要嫁的是莫三公子,和他父亲好坏有什么关系?”
  言语之间,执意要嫁莫少柏。
  张夫人劝说不得,只得转过来对张郎中道:“我刚才想起来,刘大人母亲生辰时莫三少爷曾跟着他父亲去了刘府,恍惚间我倒是对他有些印象,人长得极好,也很温文有礼的样子。虽然眼下还没有功名,但终究是书香门内子弟,入仕只是早晚,老爷将来再提携着些,前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况且女儿说了,她自己看上的才会欢喜,爹娘选的再好,她嫁过去也是不喜的。”
  张郎中因为鄙视莫骁的人品,连带对莫少柏也颇有看法,很不愿女儿嫁入那样的人家,但见女儿心意如此坚定,却也不愿伤了她的心,只能勉强点头。
  张夫人又忙去告诉女儿:“你爹爹答应了!”
  张姑娘闻言心喜,却含羞低头道:“听说莫三公子已年满十六,也不知他可定了亲没有?”
  张夫人道:“你爹爹让人去打听莫三公子时,恰好听他家下人说,二太太正打算着要给三少爷议亲,想来还未有定下亲事。”
  张姑娘心里不由念了一声佛。
  果然姻缘天定!
  既然已经决定要和莫家做亲,张夫人也怕莫家那边手快,相得合适就把莫少柏的亲事定了,让女儿一场空欢喜,所以忙去请了自己的姨表妹太常寺署丞太太郭氏到莫府探口风。
  郭氏从莫家回来对张夫人道:“表姐,这可真是天作的姻缘!我到莫府后,见到莫二太太还未及开口,她便已说起他家三少爷正在议亲的事,问我有没有相识的谁家女儿好。表姐你说这可不是撞上了个巧!”
  张夫人忙问道:“表妹是如何对她说的?”
  郭氏笑道:“我自然不提去问亲的事,只做无心的和她随意说着,便就说起刚及笄外甥女也在议亲。莫二太太听后笑得眉花眼花,看起来倒是千肯万肯的。”
  听莫二太太对自家女儿满意,张夫人松了口气。虽然张家比莫家门第高,但他家若不愿结亲的话,她还真无可奈何,总不至女家要上赶着男家求亲。
  “他们还有老太太在,不知道老太太如何想,莫二老爷那里也不知会如何?”张夫人还有些不放心。
  郭氏撇了撇嘴道:“他们有什么不愿的?不管是论门第家风,还是外甥女的人品模样,哪样委屈了他家?说起来是他们高攀!”
  张夫人叹气道:“话虽如此,但总归是咱们家想与人结亲,我只怕莫二太太做不得主,再有什么变故。”
  郭氏道:“表姐放心,这件事包在我上。”
  直到隔莫家请了官媒上门提亲,张夫人才彻底安下心来。
  因为两家都对亲事满意,莫少柏和张姑娘也都到了成亲的年龄,所以媒人来回跑了两趟把话传到后,接下来便就要交换庚帖合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