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人谋欢 >

第195章

美人谋欢-第195章

小说: 美人谋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骄下衙回来后,听说沈策来过,不由后悔万分,对吴氏说道:“若是知道今(日rì)沈三公子上门,我就应该专程在家里等着他才是!”
  吴氏忙接口道:“老爷说的对!今天他来时,老爷是应该留在家里了,别的不说,好歹也能护着琪儿些!老爷你是不知道,沈三公子当时那样子有多嚣张……”
  “住口!”莫骄怒吼道。
  他这里在为自己没赶得及上和沈三公子(套tào)近乎,拉关系后悔烦恼呢,她却说这样不着边际的话,还竟背后诋毁沈三公子……
  简直,简直……不知所谓!
  莫骄怒气冲冲地盯着吴氏看了片刻,越看越觉得她这世家女有假造伪劣的嫌疑,同样都是世家女,看看冬曦院的四弟妹,再看看眼前这位……怎么就那么的不对味儿呢?
  然而,他都娶她进门半辈子了,儿女都成行了,就真是假冒的他又能如何?
  难道还能如何氏一般,休弃了去?
  这种看着闹心,丢弃又不能的感觉……莫骄顿觉心中气闷异常。
  一甩袖子,走了。
  天气渐渐寒冷。
  莫少璃抽空去威远侯府杨家探望杨曼云,杨雅云也在。
  杨雅云和韩明哲婚期定在明年二月,姐妹俩如今都待嫁中。杨曼云生病出不得门,杨雅云(日rì)常就过来陪她,闲坐聊天,谈诗论文,做些婚嫁中需要自己亲手做的活计,倒也颇得其乐。
  莫少璃到时,杨曼云正端了一碗黑乎乎的药汁在喝,莫少璃走进来看到,笑着问:“不是说红疹已经消褪干净了么?怎么还在吃药?”
  从知道杨曼云生病后,她虽不能常来杨府亲探,却也几乎每隔两(日rì)都会遣了雪鸢探视病(情qíng),也送了不少清(热rè)解毒的上等药材来。当然,也免不了打着送药到杨府的名头又运了一回药材送往璃园。
  前儿雪鸢来过杨家,回府后说道:“姑娘,杨二姑娘说风疹已经消散干净,请姑娘不必再为她担心,还让奴婢谢谢姑娘送的药。”
  “是疏散的药,也是为了防着再,所以要多喝些时(日rì)。”杨曼云放下喝光的空药碗抬头望她。
  见莫少璃穿着大红羽缎对襟斗篷,罩着雪帽,斗篷和雪帽雪白的风毛上隐隐有些湿气,就笑问道:“这才是十月,竟就下雪了么?外面可冷得厉害?这样的天还要劳你大老远的跑来看我。快过来坐!”
  杨雅云早已迎上莫少璃,帮她取下雪帽雪褂子,拉到熏笼旁坐下,转头对杨曼云笑道:“都下了半(日rì)的雪粒子了!你这养病也是养出懒来了,这半(日rì)都没有到门外透透气么?”
  “外面冷呀!”杨曼云笑道,“这么冷的天,我为什么要去受那个冻?”
  杨雅云就无语,看着她摇头叹气:“你呀,眼看着就要……”到别人家去做媳妇了,却还是这么的(娇交)气,以后可要如何是好?
  “没关系,没关系!”莫少璃闻声辨意,就听出了杨雅云的未尽之言,笑嘻嘻地接口说道,“我告诉你们,我家四哥哥最是温柔体贴,我家三伯母也最通(情qíng)达理!雅云姐姐只管放心,曼云姐姐也只管放心了!”
  杨曼云当然也听出了杨雅云言外之意,却故作不懂,想要糊弄过去,却哪知被七七妹妹如此耿直地说了出来,她脸不由腾地就红了,瞪了莫少璃一眼,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雅云看着杨曼云,抿着嘴笑了起来。
  她这个妹妹,素(日rì)小节不拘,最不矜持,难得的竟也会脸红了?
  倒是稀奇!
  莫少璃望了望杨曼云,见她面色红润,皮肤光洁,显见得风疹应该已消褪,就又笑着说道:“本来听说姐姐生病,我是打算想要推荐个人给姐姐评脉呢,前阵子家里忙乱,硬是给混忘了。现今姐姐既已好了,倒也省了。”
  她说的人,自然是指丘广寒。

  ☆、第三八八章 欢喜

  杨曼云闻言却叹气道:“这阵子看着是好了。可这么多年了,也不知喝了多少苦药,可却从未根除了它……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小心吃错什么东西,就会又发了起来……这讨厌的怪病,实在磨人!”
  吃苦药受罪倒都也罢了,可……
  想及明年就要成亲嫁人,若是婚后(身呻)上时时爆出满(身呻)红疹来,岂不会要惹夫君厌弃?
  杨曼云想着,就又叹了口气。
  莫少璃察言观色,虽然不知杨曼云心中所想,却也看出应该是在为(身呻)上的病烦恼。她以前也有朋友患有过敏,所以知道这病虽然医治容易,根除却极难,复发是常态,反反复复,十分恼人。
  想了想,她对杨曼云道:“城西凤栖山的丘道长喜药石,最擅疑难杂症。我和他曾有数面之缘,也替人求过医,觉着倒不是钓名沽誉之人。姐姐若是信我,可前往凤栖山请他一诊,亦或就此除了病根也未可知。”
  “丘道长?可是白云观的丘道长?”杨雅云旁边问道。
  莫少璃笑道:“正是他,姐姐也对他有耳闻么?”
  丘广寒在昆仑山白云观时已极负盛名,不然前世杜兴也不会千方百计把他拢在手中,杨雅云(身呻)为侯府大小姐,会知道丘广寒,倒也不奇怪。
  杨雅云道:“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隐约听谁提起过他了,只记得说他为人虽然古怪,医术却极为精湛。七七妹妹是怎样的机缘,竟能识得他?”说着对杨曼云道:“若真是白云观的道长,你倒可以去一试。”
  杨曼云见莫少璃和杨雅云都对丘广寒如此推崇,听着不由就动心了。她被恶疾折磨多年,能有机会根治,当然不想错过,说道:“既然七七和姐姐都这么说,那去试试也无妨。”
  因为求治心切,她片刻也没有耽搁,让杨雅云在屋里陪着莫少璃,也不怕外头下雪天冷了,带着丫鬟亲自去见母亲和祖母去把事(情qíng)说了。
  老侯夫人和杨二夫人也都被杨曼云几乎年年会发的风疹病困扰了多年,求医问药了十几年,也未得治愈,如今听竟有人可以根除此疾,自然也不想错过。
  杨二夫人和老侯夫人商议后,亲自来到杨曼云处,细问莫少璃关于丘广寒的(情qíng)形。
  莫少璃并不隐瞒,一一道来。
  杨二夫人越听越喜,拉着莫少璃的手道:“七七,亏得有你,要不然你曼云姐姐这病……可真是……可真是……”
  女儿的有恶疾,做娘的哪有不揪心的?
  杨曼云的风疹病,也是当初杨家不计较莫少桦出(身呻)门第,痛快答应亲事的原因之一。当然了,杨家肯把女儿嫁给莫少桦,莫四少自(身呻)优秀是最主要的原因。
  此时,听杨二夫人如此说,莫少璃忙说道:“二表舅母言重了。我也是机缘巧合正好识得丘道长,所以就想要请曼云姐姐去试一试。其实……其实丘道长到底是不是一定就能根除了曼云姐姐的病,我却也并不能肯定。”
  虽然她对丘广寒很有信心,但却也不能给杨二夫人把话说得太满,免得到时有万一,倒让杨家失望。
  “我的儿,你有这片心,二表舅母就感你的(情qíng)!能治好是她的幸,治不好也是她的命了。”杨二夫人猛说道。
  虽然女儿的病磨人,却也并不是什么要人命的痨症,她们杨家也没有对莫少桦母子隐瞒曼云的病(情qíng),只要亲家和女婿不计较,这病也就不是什么太大的事。
  能治好自然好,就是治不好,她也愿意感谢莫少璃为女儿费心。
  莫少璃忙道:“二表舅母的话我省得。”
  几人说着,就把等天气好时带杨曼云去凤栖山白云观求医的的事定了下来,末了莫少璃又笑着说道:“丘道长(性性)子古怪,不喜纷扰,还望二表舅母和两位姐姐不要轻易把丘道长在凤栖山的话告诉旁人。”
  丘广寒是她费尽心思请来,全力以赴供养的私人医生,她可不能让他把白云观变成医馆。再者,宋渊的事还没有尘埃落定,丘广寒若是太高调,引起杜兴注意就不好了。
  杨二夫人和杨家姐妹自然连声答应:“七七你放心,我们不会对谁讲。”
  又说了一阵话,莫少璃起(身呻)告辞。
  因为外面的雪下得有些大了,杨府就又多派了自家人手,妥妥当当把莫少璃送回到莫家,方才回府。
  数(日rì)后,莫少璃带着杨曼云去凤栖山白云观。
  风疹这种常见病症,对于丘广寒这样的绝顶高手来讲,自然是手到擒来,不在话下。
  他问了问杨曼云发病时的症状,望了望她的脸色,看了看舌苔,诊了诊脉,就大手一挥写下了方子,大言不惭地说道:“只需三副既可根除,若有复发,只管来砸老道招牌!”
  言行举止间全然是高手的自负。
  莫少璃暗自撇嘴。
  白云观的招牌是我的可好,砸了你当然不会心疼!
  但她却也知道,丘广寒虽然(性性)子古怪又贪财,却从来不说枉言,他说能根除,那就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杨曼云捧着药方欢欢喜喜地从凤栖山回府,把丘道长的话又告诉了母亲和祖母一边。
  杨二夫人和老侯夫人听了,自然也是欢喜不尽,都对莫少璃万分感念,杨曼云待莫少璃也越发亲密。薛氏知道后到凤仪苑亲自对莫少璃感谢。
  自此,三房和四房关系越发亲厚。
  年后二月,莫三老爷莫驯带着风霜从西北回京述职。
  他在西北任职数年,政绩斐然。皇上召见后,褒奖有加,连升数级,将其从七品县令升为了凉州府正五品同知,并特准留京到莫少桦婚礼过后再赴凉州上任。
  秋华院欢庆一片,(春春)晖院吴氏气得病倒数(日rì)。
  莫少璃是真心为三叔父高兴。
  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三叔父一直待她不错。
  在她年幼的那些(日rì)子里,三叔父甚至比爹爹对她还要亲近些,不但会把她驮到肩头给她讲故事,每每三叔父给二姐姐四哥哥寻到什么新奇东西,也总少不了她的一份。

  ☆、第三八九章 热闹

  前世三叔父也是在今(春春)回京述职,那时她被幽居梨香苑,三叔父回京后见她那般处境,曾为她在莫老太太莫骄面前据理力争,想要带她离开京城去西北生活。
  然,他只是莫家的庶子,没有人听他的。莫老太太不同意莫少璃去西北,他也无法强行带走。
  最后只能无奈离开。
  前世莫驯此次述职并没有升迁,直到莫少璃离世时,他仍是凉州府属县令。
  “今世,三叔父命运已与前世有不同,他定然不会再如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凉州同知只是开始,不会是终点!”莫少璃在书房静坐自语。
  三月,莫少桦婚期至。
  虽然吴家已没落,但出于礼节,薛氏在宴请宾客名单上也写上了吴家。名单最后会送到吴氏手里添减,薛氏写上吴家,也是让吴氏去定夺到底要不要请吴家来的意思。
  吴氏没有把吴家划去,薛氏也就送了请帖去到吴宅。
  吴老太爷去岁被罢黜后,已于冬天回了诸暨老家,吴承谕虽被除去翰林院庶吉士之名,却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仍留在了京城没有离开。
  收到莫家请帖时,吴承谕是想要拒接的,并不愿去莫家参加莫少桦的喜宴。
  他和莫少桦是同科同年,人家如此(春春)风得意,不仅仕途顺畅无阻,如今还又娶亲成家。反观自己,受家族所累被除功名,形单影只,心(爱ài)的姑娘还被赐婚给了别人。
  他不想自送莫家门上去,扒开伤口让人撒盐。
  莫府里有他一心念着的七表妹,若他活得得意,自然要去她面前常来常往。
  现今……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她?
  再见怕有的只是不甘和难过。
  但吴家来送请帖的下人却郑重其事对他说道:“奴才来时,大太太特意叮嘱了说让请表少爷到时一定要去,大太太有要紧话要当面对表少爷说。”
  “她会有什么要紧话?”吴承谕冷哼一声,对莫家下人的话不置可否。
  可打发人走了后,他拿着请帖发了一会儿呆,左思右想,却又想去莫家看看。
  也许,他很快就会离开京城;也许,他离开京城后此生都不会再回来了;也许,他……
  “就当最后一次再去见见七表妹罢。”最后,他自语道。
  “只是去看看……看看也好。”
  所以到了莫少桦成亲这(日rì),吴承谕犹豫再三,到底还是应邀来了莫家。
  莫府,厅堂内高朋满座,大门外车水马龙。
  半多年前,莫五姑娘和莫四姑娘出阁时,莫家还家中少见亲朋来,门前冷落车马稀。
  这样鲜明的对比,固然与今(日rì)莫少桦是娶,那两回莫少琼莫少珍是嫁有关,但更多的原因却是:莫家,已今非昔比!
  自莫家七姑娘被赐封为县主,哦,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