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人谋欢 >

第174章

美人谋欢-第174章

小说: 美人谋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休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何况在何家刚倒就翻脸不认人,把何府的闺女撵出门去……这种伤骘的事,她可不想沾染。
  吴氏无所谓了,伤骘的事她做的多了,不在乎多这一件。
  她见莫骄和莫老太太都同意了,就片刻也没有耽搁,立即去到莫少松书房中,她口述,莫少松执笔,给大少何氏写了一张言辞激烈,毫无回转余地的休书。
  而后吴氏拿着休书直奔何氏的院子,板着脸把休书“啪”到了何氏面前……
  消息传到凤仪苑时,何氏已经离开莫府。
  “……大跪在地上对大太太求了又求,求了又求,大太太却丝毫不为所动;又去到大少爷跟前哭了又哭,哭了又哭,大少爷也毫无反应……到底,还是撵走了!”雪鸢面露不忍地说道。
  她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大少的嫁妆却,都让留下了!除了上穿的衣服,别的什么都不准带走,连头上的簪子和耳朵上的坠子都被大太太拽了去!”
  “这……也太狠了吧?”
  人撵走,嫁妆留下。
  莫老大夫妇可真是……真是……没词形容了。
  大概也是看准了何家现在倒势,何氏求告无门,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芜姐儿呢?”莫少璃想起那个怯生生的,总是腼腆腆地叫她“七姑姑”的小姑娘,问道。
  雪鸢道:“芜姐儿留下了。”
  莫少璃稍稍安心。
  何氏被净出户,又没了娘家,以后还不知道会落魄到何种境地,芜姐儿若跟着她一起被撵走,罪可能就要受大了,留在莫家虽然不受宠,但好歹也算是有个家,自己以后也能稍稍照拂一二。
  “莫少松呢?莫少松竟就听他爹娘的话?对何氏没有半分留恋……和同?”她又问。
  雪鸢道:“大少爷……大少那个人,姑娘也知道的。大少爷这些年只怕也是被大压制得狠了,巴不得摆脱了去呢!以前是没有法子,现在……”
  有了这样的机会,为什么要拒绝?要留恋?
  “也是的。”莫少璃叹道。
  何氏这些年仗着何府的势,对莫少松和吴氏也是太过了,如今落到这样的境地,也算是……现世报了么?
  就只可怜了无辜的芜姐儿。
  “以后,若是方便,照看着些芜姐儿罢!”莫少璃又叹道。
  当然,却也只能限于适当照看,并不能对芜姐儿太好,太好只怕芜姐儿就会被吴氏利用。
  莫大太太吴氏其人,从来都是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的。
  不说莫少璃在凤仪苑如何为芜姐儿感叹惋惜,且说吴氏那边。
  吴氏被何氏仗着何府的势压制这许多年,一朝竟能翻,顿觉神清气爽。这头何氏刚出莫家大门,那头她就开始兴头头地给莫少松张罗起续弦的事来。

  ☆、第三四三章 又倒

  “这一次,一定要放出眼光来给松儿挑个好的!一定要有才有貌有家世!还不能是庶女!自然了,最重要的是要听话!听话!听话!只有听话了,我以后才能想给松儿纳姨娘就纳姨娘,想给松儿收通房就收通房!松儿才会多子多福!”吴氏斗志昂扬地对吴嬷嬷说道。
  她是吃够没才没貌又不听话的庶女儿媳的亏了,现在既然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那当然要反着来!
  怎么高兴怎么来!
  莫骄也别想阻止她!
  前次何氏是莫骁挑来的,如今已然证实了一无是处,还会牵累莫家!
  这次,当然应该由她做主!
  吴嬷嬷听着吴氏这一串壮志凌云的话,却有些愣怔。
  有才有貌,有家世,还要不是庶女……这么好的姑娘,人家为什么要来给休弃过妻子的大少爷做续弦?
  还要听话,还要由着婆婆给自己夫君想纳姨娘就纳姨娘,想收通房就收通房……除非人家是傻的,不,除非人家全家都是傻的!才会来让闺女嫁给大少爷!
  大太太可真会异想天开!
  吴嬷嬷知道吴氏是顺毛驴,最听好话,她也很想顺着吴氏的话头说两句好听的。
  然……她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只能干笑两声说道:“太太说的对,是应该放出眼光来好好挑一挑了!”
  “那就这么办了!”
  吴氏定了主意,立即就开始了张罗,一头劲地四处给莫少松相起亲来。
  这事莫老太太也懒得过问了,她和吴嬷嬷想法一样,都觉得吴氏在异想天开,在嘉善堂和侯嬷嬷背后时议论说道:“亲家一倒她就把人家闺女撵出门,儿媳前脚刚休,后脚就给儿子相亲。这样的婆婆,谁敢把闺女嫁进来?她也是劲大的!等着罢,看不撞个头破血流她是不会反省!”
  侯嬷嬷虽然同样不明白吴氏哪里来的自信,敢就立即着给大少爷找大少,却也只能笑着对莫老太太说道:“大太太也是为了府里着想,所以才那么着急和何家撇清关系,等娶了新大过门,旧大好可以彻底翻篇了!”
  莫老太太哼了一声,说道:“撇清关系?翻篇?她撇清得了么?翻篇得了么?她就是把何氏休弃了,难道谁还会忘了何府和莫府曾经是亲家?她就是娶了新儿媳过门,难道还能抹掉何氏曾经是她的旧儿媳的事了?有些东西哪能说撇清就撇清得了的?她想得倒简单!”
  莫老太太说的也没错了,有些东西还真不是想撇清就能撇清得了的。
  吴氏确实想得太简单了。
  她以为,何府倒塌是何府的事,与她没关系,她只要把何氏撵走,就不会沾到何府晦气。何氏下场如何那是何氏的事,她可以继续在莫府大院里安安稳稳地做她的大太太,为她儿子谋取新生活。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没有了何氏带来的晦气,也有别的晦气找上门。
  在何有道被参倒,吴氏把休书“啪”到何氏面前时,她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户部尚书曾章贪墨案,把她娘家吴家也牵扯了进去。
  其实按着吴家在世族中的威望,在朝中根基,又加以吴家人行事周密谨慎,和杜兴曾章不是直线联系,隐藏得很深,原本是不易被挖出来的。
  可坏就坏在吴氏对莫少璃起了坏心,不仅想要谋算凤仪苑的财产,还想要毁掉莫少璃的一生。不管莫少璃如何地想要逃开吴承谕,吴氏都偏偏非要让她见。
  煞费苦心,精心策划让吴承谕去了凤仪苑。
  她不会想到,巧不巧的,莫少璃初见吴承谕的那一幕,正好落在沈策眼中。
  而后沈三公子一个不爽,就让暗卫流风惊云去查吴承谕,顺带查了吴家祖宗三代。这一查不要紧,吴承谕被兜了底还不算,沈策在流风惊云送上来的报中,竟现了江浙地方官府勾结户部贪墨的痕迹。
  其中隐约也有杜兴的影子。
  沈策挖杜兴的罪证,从来不遗余力。就是在那时,他起了想要深入江南查探的心,正不知道该对宋渊明说,还是自己让人去暗查。
  江南生了水灾,宋渊指任命他为江南巡抚,前去赈灾。
  因为宋渊给他的任务里有“督查江南各地税收”这一项,沈策原本是想借用巡抚之名,从官方下手查处。哪知到了江南他才知道,杜兴的势力早已深入道江浙府府县县,各级地方官员官官相护,包庇隐瞒,查证进行得艰难而棘手。
  就在这时,宋恪派杀手来刺杀,沈策仓促中想出“金蝉脱壳”之计。
  刚到江南时,他就深入调研了灾区的山形水势,也曾和程诺亲自带着“救援队”四处救灾,对当地已经十分了解。在他为救程诺掉入刺客的埋伏中后,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带着中毒受伤的程诺突围从水中遁走。而后他把受伤的程诺寄放在了相识的农家,自己隐姓埋名,在江南一带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明察暗访。
  一年中,隐匿行踪,变换份,出没在官府民间。
  调查案,收集罪证,顺带行侠仗义,济弱扶贫,还时不时帮着百姓和官府做点小对,为百姓从官府那里某点小福利。
  可以说,子过得正如宋渊所言“逍遥自在”。
  然,沈策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在自在逍遥的同时,不但把翻得曾章底朝天,连杜兴都起了底。
  所以,虽然从表面上看,吴家这次是被曾章案牵连了。但实际上曾章会被沈策盯上,起由却是因为吴家。若不是沈策在吴家现端倪,一时也不会知道杜兴除了在湖广有势力范围外,在江南渗透得更深。
  前世,沈策科举后没有入仕,所以也就没有后来的王炳茶税案,王炳户部尚书,捏着湖广;曾章户部左侍郎,掐着江南。
  吴家那时官运也十分亨通,沈策最后一次刺杀宋恪时,吴老太爷也已进六部。
  今世……
  事的开始虽然依然是因为吴氏算计了吴承谕,让他见到了莫少璃。
  然而结局……却已完全不同。
  吴氏一场居心叵测的谋划,反手间毁了吴家。

  ☆、第三四四章 驸马

  当然,吴氏并不知道是因为她的错,也不知道她的一己之私给吴家带去了多大灾祸,并最终反噬到了她自己上。
  相反,她觉得,这回是吴家连累了她。
  同样是娘家获罪败落,何家落势时,吴氏跳得最高,叫得最响,以为免莫家受何家牵连为理由,当机立断地休弃了何氏,并迅速投入到为儿子再娶的行动中。
  然而轮到吴家时,莫大太太吴氏却是另一种表现了。
  她先是在晖院跳着脚把沈策和宋恒大骂了一顿,而后去到嘉善堂对莫老太太说道:“吴家是吴家,我是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们何曾见吴家这些年和我有多少来往了?吴家获罪关我什么事了?”
  莫老太太:“……”
  她虽然对吴氏这番胡搅蛮缠的话很不认同,但……莫家刚休掉了大少,若再紧跟着休掉当家大太太,传出去……传出去……
  莫老太太自认她对吴家做不到吴氏对何家那般决断,便只能捏着鼻子硬忍了下来。
  但她却到底厌弃了吴氏,连带着对莫骄都不满起来:“当初,你就不该和吴家结亲的!吴家看着哪是能够长久的样子?毁了你不算,如今还又搭进去个五丫头!”
  莫老太太却也忘了,她也曾经努力地巴结过吴家,没有原则地迁就过吴氏,也曾为莫少珍能够嫁进诸暨吴家而雀跃欢喜过。
  错的并不是当初,只不过时过境迁,吴家不同于往了,所以,她才会发现错了。
  莫骄也没有什么好辩解的。
  他也很后悔,可是他有什么法子呢?
  最初他也没有想到吴家会走到这一步,若是知道,他怎么着都不会娶吴氏进门的!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有去后悔的功夫,倒不如打起精神来参详参详如今朝中的形势。
  原本,莫骄觉得,皇上的几个儿子中最狠也最能成事的是许王宋恪,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站到许王的队伍里。而到了如今,他却不得不承认,许王之上还有更心狠手辣的!
  “我当初没有看走眼!沈三公子果然人中龙凤!也亏得他只是镇国公府的三公子,他若要是皇子……其他几个都不用混了!”他在书房自言自语地叹道。
  忽然就有些疑心。
  一直以来他巴着许王,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不提莫家如何被各路姻亲牵连得陷入困境。
  镇国公沈三公子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忽然从江南归来,而后在朝中大杀四方,引得怀疑人生的并不只是莫老太太和莫骄两个。
  宫里头,景阳宫的孙贵妃比谁都头痛。
  当初曹维从江南回来禀报说沈策已“死”时,孙贵妃别提有多高兴了。
  她高兴不仅仅是因为沈策死了,宋恪在登基路上少掉一块最大的绊脚石更因为,沈策一死,女儿宋妙就再也不会来和她要死要活地闹着要嫁沈策了。
  最初,在沈策死讯刚传回来时,宋妙也很是寻死觅活地闹腾了一阵子的,甚至还吵嚷着要出家,削发为尼。可她再闹,沈策人都“死”了,她就是闹死也没有用了,渐渐也就安静了下来,认命了。
  孙贵妃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因为沈策的存在,她这个女儿为了他就没有消停过!
  这回,总该死心了吧?
  她可以消消停停地给女儿挑选驸马了吧?
  宋妙自觉“心如死灰”,这次倒也没有再像以前那般,一说给她选驸马,她就把外头送来的画像统统烧得片灰不留,倒竟也耐着子看了一遍。
  可到最后,她却仍然一个也没有看上,不是嫌这个这样不好,就是嫌那个那样不行。
  总之各种不如意。
  孙贵妃也惯着她,说道:“不行就不行罢!母妃再给你选更好的来挑。”
  于是,就又弄来了一批驸马备选人员的画像,送到福宁宫。
  宋妙拿到第二批画像,还未及看。
  沈策回来了。
  这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别人了,把画像全部撕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