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人谋欢 >

第170章

美人谋欢-第170章

小说: 美人谋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佳慧就被她晃得脸色绷不住了,叹道:“也不是母亲不让你沾这些事,你自己想想,你也是大姑娘了,马上也就到议亲年龄了。整把亲事长,亲事短的话挂在口边,可妥当?”
  “不妥当,不妥当!很不妥当!”莫少璃认错态度极好。
  然而,该说的她还得说完:“可是母亲,我也是关心雅云姐姐四哥哥呀,您看别人的亲事我可有去管了?去问了?”
  四姐姐和范小妹那事儿是背着继母干的,自然……不算!
  莫少璃想着,自己心里也忍不住感慨了。
  瞅瞅吧,她穿越这些年都忙什么了?
  尽心别人的亲事了!
  从自家老爹到明兰姐姐,从四姐姐莫少琼到四哥哥莫少桦,从雅云姐姐到曼云姐姐……她穿越的生命历程,简直就是由别人的亲事贯穿起来的!
  她心里正感叹着,就听柳佳慧问:“七七,你刚才说给雅云想出来的又妥当有合适的亲事是谁家了?”
  表嫂威远侯夫人对靖王宋悯那桩亲事有多不愿意柳佳慧知道,她也觉得不满意。
  雅云那丫头她了解,并不适合皇家,能有更好的当然最好。
  所以柳佳慧虽然口中说着不让莫少璃把亲事的话挂在嘴边,但莫少璃真不说了,她倒又忍不住好奇起来。
  “对呀!对呀!对呀!我怎么把正事忘了!”莫少璃忙说道:“母亲,我说的这家您保准觉得好!”
  “好了,别卖关子了,母亲听着呢!”柳佳慧笑道。
  “我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尚书府的新进翰林院庶吉士,姑母家的韩表哥!韩表哥母亲见过的吧?人品,学问,相貌样样都没的挑吧?韩家也正是杨家想要结亲的清贵之家,至于准婆婆……姑母……就更不用担心了吧?母亲您说说,这是不是一门最最妥当合适的好亲事?”
  “哲儿?”柳佳慧听她说,先是愣了愣,而后想了想就笑了,说道:“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韩家那孩子她见过几次,人长得好,举止也端方有礼,至于人品……虽然她因为接触少不大好下断论,但姑太太莫骃教出的孩子肯定没有错!
  韩尚书府诗礼世家,出门第更是没得挑。
  这亲事……以柳佳慧对舅母老侯夫人和表哥表嫂威远侯夫妇的了解,应该都会满意。
  “可……”柳佳慧却还有些迟疑。
  亲事是不错,可人家韩家愿意吗?
  威远侯杨家虽然深得圣宠,富贵权高,但说到底却是武将之家,素并不入朝臣之眼,尤其是韩家那样的世代清贵之家,会愿意娶勋贵家闺女做儿媳?
  莫少璃看柳佳慧的神色,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继母这顾虑,她也曾想过。
  但据她所知,姑父韩宗达一直和朝中那位出了名的纨绔勋贵子弟,镇国公沈三公子沈策走得极近。两人在翰林院时,韩宗达就跟着沈策做事,去年沈策进到吏部后,毫不避嫌地立即就把韩宗达也弄进了吏部,任文选清吏司一职,直掌吏部要害。
  由此可见,韩家对勋贵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成见。
  而且,如今明兰姐姐马上就要嫁给宋恒了,韩家和最大的勋贵皇家都结了亲……还会计较侯府么?
  “母亲,您就去给姑母说说,试试呗!您不问姑母,怎么会知道韩家愿不愿意呢?不说别的,我都有好几次听见过姑母夸雅云姐姐呢!说不得他们就正喜欢雅云姐姐那一款的!”
  柳佳慧:“……”

  ☆、第三三五章 问亲

  “越的口无遮拦了!”柳佳慧轻声斥道,其实却被莫少璃说得有些动心了。
  七七说得有道理,哲儿和雅云年貌相当,都是品行端正的好孩子。韩家清贵,杨家正直,也都是简单正派的好人家。细细去想,还真是一桩再合适妥当不过的好亲事。
  柳佳慧想着,心里就有了些筹谋。
  但她目光落在莫少璃那张殷切地望着她的小脸上时,却不想再和莫少璃就这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了。
  到底七七也已经快到了议亲年龄,这话题,太不矜持端庄了
  于是,柳佳慧话头一转,问莫少璃:“七七,端午节眼看就到了,母亲前些时要的那些香囊香包你可都做得了?母亲到端午节时可是要用的。”
  莫少璃察言观色,就猜到继母应该已经把韩杨两家的亲事放在了心上。
  话不能多说,点到为止。
  要不然定会被聪明的继母看出来,这亲事并不是自己今天见过杨雅云后才想呀想地想出来的,而是早就谋算于心。
  从那年天桃花社韩表哥捡到杨雅云的帕子时……或者更早吧?
  所以,听柳佳慧转了话题,她也就顺势转了话头,假意惊呼一声:“呀!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母亲等着,我这就回去做!”
  其实,那些香囊香包她早就做得了,还做多了不少,打算到时分三伯母一些。
  柳佳慧看着她,笑着摇了摇头。
  莫少璃也不管自己演得有多假,只管一本正经地假装并没有被柳佳慧识穿,说着话,走到小婴孩弟弟莫少桐的摇篮边,趴着和弟弟玩了一会儿,方告退离开,回了凤仪苑。
  莫少璃一走,柳佳慧就立即叫来柳嬷嬷,对她交待了几句话,让她去威远侯府面见威远侯夫人。
  而后柳佳慧又让念夏取来笔墨纸砚,也不顾自己还在月子中,坐起就着头小几给姑太太莫骃写了一封真意切的信,让念秋送往韩府。
  柳嬷嬷去到威远侯府,把柳佳慧的话悄悄传给威远侯夫人:“……我家太太说,因为前次听侯夫人说起大小姐的亲事……想到了,觉着好,所以来给侯夫人提一提。”
  “还是佳慧想得周全,这可真是好!”威远侯夫人听着脸上就带了喜色,对柳嬷嬷道:“替我谢谢你家太太!这亲事我觉着极好,等我问过侯爷和老夫人,即刻就给她回信儿。”说着让人备了满满一车礼物,叫人送柳嬷嬷回了莫府。
  打了柳嬷嬷后,威远侯夫人立刻去见了老侯夫人,把柳佳慧让柳嬷嬷捎来的话又对老夫人说了一遍,末了说道:“……娘,您觉着这亲事如何?”
  威远侯老夫人听罢,也一扫数来脸上的愁容,高兴地说道:“这可真是很好的一门亲了!这么又好又合适的人家,咱们以前怎的就没有想到?要是早些想到,早些去韩家问亲,也就没有今这样为难的事了!”
  她口中“今这样为难的事”自然是指许淑妃来给四皇子靖王宋悯问亲的事。
  “说的也是呢!”威远侯夫人也道,“韩家家门清贵,那孩子人品也端方,又是两榜进士入翰林,大有前程!”
  老侯夫人道:“就是家门低些,孩子普通些,只要人品好,家世简单,也都比让雅云嫁给王府那位强!皇家的媳妇,哪里是容易做的?何况若真的和毓秀宫结了亲,景阳宫那位岂能放过咱们杨家?说不定平白给杨家招来祸事!”
  威远侯夫人听老夫人提到这个,也不由叹了一声。
  她知道老夫人说的都是通透话,心里对韩家的亲事就更殷切了。
  婆媳俩感叹了一番,一等到威远侯杨远下朝,就把此事对他也说了。
  杨远听了也极为满意,说道:“就是要这样的人家才好!那孩子我看着也好!靖王……就算了罢!”
  柳佳慧是深宅女子,都能猜得出许淑妃想要和威远侯府结亲背后的意图。威远侯杨远处权力中心,难道会看不穿许淑妃的用心?
  他宁愿女儿嫁给低门,也不想让女儿卷入权力斗争中!
  何况韩家门第并不低!
  韩明哲如今在翰林院,父亲韩宗达在吏部任文选清吏司,祖父礼部尚书韩时不用说了,那是阁老。
  “若能和韩家结亲,那可真是雅云的福气了!”杨家人一致这么认为。
  包括杨雅云自己。
  上午莫少璃来看她时,问到她的亲事,还说到了韩明哲。
  杨雅云当时被莫少璃迫不过,含羞吐了口。
  可莫少璃走后,她却越难过了。
  虽然莫少璃走时对她说:“雅云姐姐,我也不想你嫁给宋悯!我韩表哥多好的人呀……得了你的话,我可要放手去做啦!”
  她听出了莫少璃话中的意思,也知道七七应该是真心想要帮她。
  可细想之后,却更增惆怅。
  七七和她一样是闺中女子,年龄比她还要小上几岁,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杨雅云便只当她是在安慰自己,并没有寄太多希望。
  她却没有想到,莫少璃还当真了。
  先前柳嬷嬷来府里时,丫鬟也有对她禀报:“姑娘,莫府表姑太太边的柳嬷嬷来了。”
  “哦。”杨雅云无精打采地应了声,说道,“去看看她做什么来的?她若是空了手,你就顺便让她把新得的蜜汁糕给七七捎回去几块回去!”
  丫鬟去了一趟回来,神色却有些奇怪,对着杨雅云言又止了好几次,方才低声说道:“姑娘,柳嬷嬷来……莫府的表姑太太好像给姑娘问了一门亲。”
  她因为知道自家姑娘子端庄,所以提到亲事这种话时难免说得有些小心翼翼。
  杨雅云听了心却是一震。
  柳表姑给自己问了亲事……难道真的如七七所说的那样,她“真的去做了”?
  而后杨雅云就上了心,特意让丫鬟去注意着母亲和祖母那边的动静,父亲下朝回来后,丫鬟来对她说:“姑娘,侯爷和夫人还有老夫人看起来都很高兴的样子,让嬷嬷去莫府回话了。”
  这么说爹娘都同意了韩府的亲事?杨雅云心砰砰地跳着,脸上不觉露出了笑意。
  威远侯杨家对韩家是人人满意了。
  可另一头韩家,却对亲事有些犹豫。

  ☆、第三三六章 盟成

  莫骃收到柳佳慧的信,细细看过之后,想了想,就等韩宗达下朝后回来先给他说了说,夫妻两个背着人商量了几句,才又把事告诉了公婆韩尚书和韩夫人。
  韩宗达因为沈策的缘故,对勋贵并没有什么成见。
  可韩时作为老派文官,对武将偏见可就大了,说道:“威远侯府虽然家风清廉,门风端正,但武将家里出来的女儿,教养难免会差一些,不宜迎进门来做媳!”
  莫骃看过柳佳慧的信后,心里却是有些愿意的。
  且不说是因为是柳佳慧替杨家来问亲,她不好驳了自家四弟妹的面子。只从内心里讲,杨家那女儿她也是见过数次的,模样温柔,举止端庄,又和七七明兰交好,教养定然坏不到哪儿去。
  然而韩时是公公,公公说话,她是不好当面反对的,便就瞥了韩宗达一眼。
  韩宗达先前和妻子在房里说起杨家亲事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此时收到妻子的信号,就笑着对父亲说道:“勋贵武将家也不都是粗鲁之人了。沈三公子也是出勋贵,却文韬武略,风姿宜人,儿子与之交往中时时有如沐风之感。只可惜……”
  天妒英才。
  韩时虽然对朝中勋贵颇有看法,但对沈策,他私心里却也是敬佩的,对那天人般的少年的早逝也是充满无限惋惜之的。听儿子这么说,他就没有再继续抨击勋贵武将如何的不好,但却也并没就松口同意杨家的亲事,就起走了。
  留下韩宗达莫骃夫妇和韩夫人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可人都走了,莫骃虽然心里着急,却也不好追到书房去问。
  这事就只能先放着,再议了。
  然而同不同意,四弟妹那边她总得回个话啊。
  莫骃提着笔,对着纸就愁了,不知道这回信该怎么写。
  正在不知该如何下笔时,韩明哲不知从谁口中得听说了此事,在书房下了半天的决心,就鼓起勇气求到了祖母韩夫人面前:“祖母,孙儿……孙儿……孙儿想请祖母……同意杨家的亲事。”
  韩夫人瞅着面红耳赤的孙子看了半天,忽然就笑了,说道:“素我看你见了姑娘就脸红躲着走的样子,只以为你是个老实不开窍的,却原来……”
  早已看定了人啊?
  世人常说:祖与孙,隔代亲。
  通常来说,在可以许的范围内,祖母们总是愿意宠着自己的孙辈的。
  韩夫人恰好就是这样的祖母。
  杨家那女儿她也是见过的,不是骄矜的女孩儿。
  不好的她孙子也看不上不是?
  于是,晚膳后,大家又都坐在了一起时,韩夫人对韩尚书说道:“杨家那小闺女我见过,虽是勋贵家出来的女孩儿,却并没有半点骄之气,温柔大方,行事端庄,教养十分不差。”
  莫骃也忙帮腔,笑着说道:“咱们也不是要娶进来做宗妇,只要人才好,品格端正,教养么……等进门后慢慢教她也就是了。”
  韩时也不知下午在书房里想通了什么,还是让人去杨家仔细打听过了杨雅云,竟没有再出言反对,沉默着没有说话。
  韩夫人看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