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465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465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宜看住他。他其实也听说了,周城这回大捷,回城时候,却全军缟素,给周宏戴孝。幸而这几年天子与他关系缓和不少,不然——

    然而四郎死得实在太冤了!

    周城不知道嘉敏与周宜说了什么,也怕忙中出错,一时室中极静。许久,方才听周宜道:“你还有什么话说?”周城听他口气虽然不善,却是容他说话了——不像昨日,才开口就被赶了出去。因往嘉敏看了一眼,慢慢说道:“我先头就疑惑,豆奴虽然不成器,却不是个心眼坏的……”

    周宜“哼”了一声。

    “……当时进城,便将他左右都拿下了。”周城道,“谁想却少了一人。”

    “谁?”

    “这人叫杜遥,”周城道,“素日很得豆奴信重。我仔细盘问过了,豆奴那日不在城墙上在衙中,四叔喊门,这人一口咬定真伪难辨,后来闹得大了,左右上报与豆奴,那人见瞒不住,便给豆奴进谗。豆奴那个不争气的东西,竟犹豫起来,战场上的事,哪里经得起他犹豫……”

    “那人……如今人在哪里?”周宜咬牙切齿问。

    “我寻遍城中,没有他的下落,后来推测,该是投了吴国。”

    周宜深吸了一口气:“都给我滚出去!”

    周城带嘉敏退了出去。

    待上了车,嘉敏方才问道:“那个杜遥……是什么人?”她从未听过此人,几乎要疑心是周城为了救尉灿临时杜撰出来的。

    周城苦笑道:“是李瑾推荐给豆奴的。说是他堂姐夫,这么个身份,莫说是豆奴,就是我……也不会起什么疑心。”

    只有不被防备的人,方才能够进谗而不为所觉。

    “李瑾……”嘉敏怔住。

    “我自然已经派人去问过他,也派人去了杜家,”周城心里头也火,李瑾是他信得过的人,哪里知道会闹出这种事,“杜家人口单薄,只有他们夫妻俩,杜遥跑了,杜李氏见我派人上门,假说要换件衣服,一根绳子吊死了自己。”

    嘉敏过了许久方才问道:“那位杜李氏,是不是单名一个琇字?”

    她离开中州之后,便再没有听过她的消息,也不知道她许了谁,过得怎么样,更不知道她怀恨在心——她不知道崔七娘在法云寺里见过她,只道是自己哪里露了马脚,造成这等恶果,心里充满了懊悔。

第661章 出家

    这时候李琇想起正光七年三月的那个下午,已经是很遥远了。她记不起崔府君的模样,也已经想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会一腔热忱。崔府君……他是有妻室的人哪。他当时带她去信都,并没有怀什么好意。

    “他根本就只是借道,去拿兰陵公主。”这是堂弟李瑾与她说的话。她后来知道他在其中做了什么。

    然而她的人生还是被毁掉了。

    从前,以她的模样与家世,纵然够不到崔家,周家想娶她却还有点高攀。那之后她神思恍惚,母亲亦不敢带她出去见人;中州高门也多少听到风声,无人来求娶;拖得三五年,父亲将她配了杜遥。杜遥寒门士子,并非中州本地人,因战乱避祸于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

    杜遥很爱惜她。原本她该心满意足,毕竟这个结局不算差,但是她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她知道自己是被陷害了。原本无足轻重的一个人,被卷入到这些事里去,大将军得以驻兵中州,周家得以一飞冲天,她呢?

    她得到了什么?

    生活里无数琐碎的烦恼,仕途黯淡的夫君,入不敷出的窘境,奸猾的奴仆,不好用的婢子,必须赔笑的长辈亲族,趾高气昂的贵人。她看自己以后的二十年,就仿佛看到了她的母亲——也许还不如。

    这个念头让她惊恐得捂住脸——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想起崔七娘,想起法云寺里她与她说的那些话。她那时候不懂,后来懂了。然而对如今的她来说,兰陵公主和大将军都是天上的人物,她怎么都够不着。

    杜遥问她:“娘子何以终日郁郁不乐?”

    他问了她许多次,她终于回答了他,她说:“我未出阁之前,曾与人订亲,年少无知,被人诱骗去信都,被诬陷杀人……他们都是贵人,位高权重,我想到我此生都没有报仇的机会,便感觉不到生之乐趣。”

    事情都是真的,她只是隐去了她当时对崔府君的爱慕——那原也不值一提。

    那时候她的夫君与她起誓,说:“我如果得到机会,必为你报此仇!”

    她根本不觉得他们能得到机会,便是有机会,她也根本不觉得他会为了她自毁前程。然而——她乐于看到这个结果:或者大将军与司空反目,或者大将军家宅不宁,到这个时候,他会不会怨恨兰陵公主?

    她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但是她的人生也是人生,谁毁了她,她也会拼尽全力——哪怕并不能置他们于死地,也要让他们感觉到疼。

    她得到消息比李瑾还早——杜遥使人送了信给她,让她去金陵与他汇合。李瑾气急败坏上门兴师问罪的时候,她说:“大将军与兰陵公主当初算计我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我会心生怨恨吗?”

    李瑾哑口无言,过了许久方才说道:“杜郎是受我推荐方才得到这个职位,你们这么做,对得起我吗?”

    李琇道:“我就是知道对不住你,所以才没有走。”

    她知道他为他杀了人,也知道他为她担的干系,所以她等在这里,等大将军的人上门,她给他们一个交代。

    她唯一没法给交代的,就只有杜郎了,她想,他怎么那么傻。

    他怎么来得那么迟?

    兴和五年十一月下旬,朝廷表彰了周宏的功绩,追赠太师,大司马,谥号“忠武”;又以周容接替尉灿任北冀州刺史。

    尉灿被革去所有官职,按律杖责,流放。

    尉周氏看到儿子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几次,已经是心疼得涕泪交加,又哪里还舍得他长途跋涉服流刑,只得又来求弟弟。周城被她哭不过,只得命他出赎金抵罪。尉灿搜刮了一轮家里,竟交不出来。

    周城哭笑不得,叫了尉灿来问:“你在我身边时候也就罢了,出去做刺史这几年,怎么竟没半点积蓄?”

    尉灿低头道:“阿舅吩咐了不许受贿,裴俭、辛正都盯着呢,别人送一斗酒、一只鸡给我,都要按价给钱,外头不比京里,又没什么赏赐……爹娘、阿伽总不能没有花销……”

    周城:……

    他这个外甥气人时候是真气人,然而听话的时候也是真听话。他进京之后,跟他得了富贵的昔日部将,多少都有贪贿,贪得严重的还须得他出面敲打,哪里能像他,到这个地步。他在北冀州几年,虽然没有大的功劳,也没出什么纰漏;他罚他在司空府外负荆长跪,他就老老实实跪了七天七夜,直到周宜赶他走。

    想到这些,周城也忍不住心软,替他交了罚金,只不许声张,也不许他在周家人可能出没的场合露面,想着多过去几年,流刑服完再出来,兴许他二叔也能消了气。

    兴和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周宏出殡。

    阖府都怕周芈氏出事,没让她插手。崔七娘忙得脚不点地。周宏和周宜兄弟关系好,她这个做嫂子的与他关系也不错,那小子在外头怼天怼地的小霸王,回来对她却敬重有加。虽然是周宜的缘故,也这么多年,一个屋檐下。要说没有感情肯定是假的。他比她小很多岁,她就拿他当弟弟看。

    他没了,她也着实伤心。

    然而到听说周城追到源头,与李琇有关的时候,不由心下暗惊。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缘故。那时候她堂兄才死,周城尚未进驻中州,她心里头气不过兰陵公主……也是不满周宜被她拐上这么一条未知吉凶的路。

    那时候谁知道能有今日?

    幸而知道这件事的人极少,便是当时贴身侍婢,也不很清楚她和李琇说了什么。不然……恐怕周宜不会放过她。就算看在儿女的份上不至于休了她,也免不了夫妻离心——如今周宜还以为是周宏为了周城进中州设计了崔十一郎与李琇,以至于李琇衔恨。他很懊悔自己当时态度暧昧,让弟弟会错了意。

    在这种歉意与庆幸共存的心理下,这场丧事崔七娘办得尽心尽力,连周宜都被感动了,夫妻情分竟有复苏迹象;对芈氏更多加照顾,芈氏哭得声干力竭,她娘家弟媳不得不寸步不离地守着她,唯恐有个意外。

    一直守到头七,半夏也有些困倦了。她这两年过得不错,生了儿子,对姑翁总算有了交代;芈昭任满,前年底就回了京,他们夫妻感情尚好。之前芈氏与周四的婚事,他也觉得荒唐,然而他阿姐是二嫁,她点了头,他这个做弟弟的就只有给她置办嫁妆的份——其实嫁妆也不须他置办,在这件事上,尉灿没有亏待她。

    闹成这么个结果,芈昭也想疯。和段韶喝了半宿酒,仗着醉意闯进李府把李瑾狠揍了一顿。李瑾是有苦说不出来。

    就这么着,到出殡那日,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哪怕鼻青眼肿,也整整齐齐——去送周宏最后一程。

    就要合棺。芈氏忽与半夏说道:“阿秦你去寻把剪子给我。”这些日子半夏看得紧,不通过她,莫说剪子,就是过手的盏碟都用木制的,阖府上下怕什么担心什么,她心里是知道的。半夏哪里肯,只道:“阿姐不要……如果姐夫在世,哪里舍得你这样?”芈氏道:“你莫怕,我不是要寻死。”

    半夏不肯信只管死死拉住她的手。芈氏道:“我前头许错了人,未能与他结发,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我知道他舍不得我死,自然不会去死,我只想剪一绺头发给他,嘱他来世记得早点来找我。”

    半夏这才半信半疑,仍先遣人去问过崔七娘,崔七娘很快就来了,剪子倒是带了一把,却与芈氏说道:“我知道弟妹与四郎夫妻情深,我把剪子给你带来,但是弟妹也要体谅我和芈夫人,莫要害了我们。”

    芈氏低声道:“我晓得轻重。”

    崔七娘把剪子递给她,围在周边侍婢、仆妇都进帐得大气不敢出,唯恐她有个意外。芈氏也不看她们,一剪子绞下去,满头乌发从根上断了下来。

    兴和六年二月,周芈氏在瑶光寺受戒出家。

第662章 吃苦

    芈氏这时候想起来,却仍然还记得初见周城时候的心动。然而那并不能够与失去周宏的痛楚相提并论。她甚至有点诧异,那个瞬间的动心,值得后来纠缠这么多年执迷不悟吗?诚然他确实是个出色的男子。

    不值得。

    如果不是贺兰氏反复与她说起她曾经的荣光,兴许她不会沉迷这么多年,不会这么痛苦,不会想不明白——她根本没有得到过,谈何失去?她遇见的那个人只是边镇上一个一无所有的军汉,他没有爱过她。

    他就是一无所有,也没有爱上她。这个事实虽然残忍,并不是不能接受。便是天之骄子,也不能够保证他所爱之人,刚刚好也爱着他。

    她的家族后来追随他,多少因为巧合。虽然她没能与他成亲,他们也得到了他们该得到的,无论官爵还是赏赐。

    或者就如贺兰初袖所言,她从前曾经是他的妻子,与他生儿育女,她的女儿进宫为后,她的儿子最终登基称帝,她从一个中等门第士绅的女儿,一跃而成为燕朝最尊贵的女人——她是有过这个野望的。

    然而从前只是从前。

    从听到这句话到明白这句话,有近七年的时间过去了。

    从前贺兰氏母仪天下,如今呢?她痛恨自己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年,她明知道贺兰氏不怀好意——然而那原本就不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子所能抗拒的梦啊。如果可以,谁不想像兰陵、晋阳那样,不须向任何人低头?

    谁不想?

    庸人才会说“悔教夫婿觅封侯”!

    她暗地里推测过贺兰氏从前的人生,推测过贺兰氏与兰陵的关系。她猜她也曾和她一样,不服气,然后她成功了。

    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榜样,才让她相信,她该得到的,她能得到。

    她死死攥住这一点不肯放手,几乎走火入魔。她与尉灿成亲,是害了他;她没有想到她后来与周宏成亲,会害死他。

    是她害死了他,她绝望地想。那就像她从前没有想过会与这个人发生点什么一样,她亦从未想过他们的好日子,就只有短短两年。那却比她从前的五六年都要快活许多。从前豆奴不是待她不好,只是他给的,不是她要的。

    有句话兰陵说得对,她中意的夫婿,从来就不是豆奴;那就好像周城想要的娘子,从来就不是她;他不要她,不过是他不要她,不是她不如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