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447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447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早,”谢云然盘算了片刻,“二十五再出宫吧,我多借你两个人,保管你满意就是。”

    嘉敏仍是犹豫,想了半晌,忽问:“谢姐姐这里可有战报?”

    谢云然失笑:“我这里没有,你阿兄那里还能没有?”

    嘉敏又问:“最新战报是哪日?”

    “我记得十三日有战报回来,已经过了河……”谢云然多看了她几眼,忽笑道,“大将军又不是头次出征——哎哟我怎么忘了,这却是大将军婚后头次出征,难怪我家三娘牵挂成这样——”

    “谢姐姐!”嘉敏叫了一声,复又低声道,“我、我上次收到他的信还是初四……有近半个月了。我知道战场上,也不是时时都顾得上,但是——”但是她生日,他一向是不会落下。

    “你就为了这个,”谢云然抚她的发道,“昨晚烧成那样?”

    “不——”

    “就算是你住宫里,大将军有信回来,还怕谁给你瞒下了?”

    嘉敏不作声,过了片刻又恳求道:“谢姐姐把战报抄来给我看……好不好?”谢云然点了点她的额:“你呀——没听说哪个长公主成日里要战报看的……”话这么说,到晚些时候,还是遣七月抄了战报给她送过来。

    战报上战事推进得很顺利,过河,扎营,也打了两个小仗,斩获不大。嘉敏心里想,兴许是她多虑了,也许是形势没有那么好,他无暇分心。她又不是那等养在深闺的小娘子,还能与他计较一个生日不成。

    玉郎又过来缠她拆九连环。

    如此过了五六日,玉郎倒是每日都来。

    嘉敏不像嘉言长时间住过宫里,这孩子却不认生,开口就是甜甜的“姑姑、姑姑”,嘉敏捏她鼻子叫她“布谷鸟”;有时也带阿胡过来。阿胡也是绝了,跟昭询像昭询的跟班,跟着玉郎,又像是玉郎的跟班。

    嘉敏对胡嘉子不如嘉言,却也怜这孩子孤苦,叫人拿果子给他吃。

    战报隔两天一送,情况却不是太好,慕容泰得了谢冉的粮草,在关中号召力大涨,他原就占了地利,周城这回几乎是只身前去,调了段韶和彭乐,就地征粮,竟是个打持久战的架势。

    还是没有信。日子越久,越坐立不安,还不能与人说。到饭时,谢云然常常召她过去,有时候昭诩也在。两个人亲亲热热,眼神交汇,言语默契,又玉郎童言无忌。嘉敏便十分想念远方的人。

    战报翻来覆去地看,翻来覆去地想,都快要翻烂了。那也不是他的字,也不是他的话。

    嘉敏也安慰自己,慕容泰手里的人马也不是太多,这么短的时间,俘虏还只是俘虏,不会为他而战。段韶稳,彭乐猛,这两人都是他的心腹爱将,搭配也得当。何况是去救急,最不济可以退。

    然而没有信来,自我安慰得越来越不是滋味。

    展眼到二十四,便要收拾东西出宫。谢云然却过来与她说道:“我已经派了人去大将军府操持婚宴,三娘再不必挂记。”

    嘉敏呆住,过了片刻方才问:“谢姐姐这是……不想我出宫?”

    谢云然点了点头。

    “……为、为什么?”

    “南边来了使节……”话到这里,谢云然便打住了。

    嘉敏:……

    “他自来他的使节,与我什么相干?”虽则上次萧南使人掳了她过江,但是双方并未因此撕破脸皮。洛阳碍着长安这个心腹之患,金陵当然是乐得在双方之间左右逢源,大捞好处。

    谢云然道:“那位……可是一直到如今,都没有立后。”

    倒是听说添了子嗣。后位一直空着,金陵那边非议也是极多。这件事是昭诩一女两嫁,理亏在先,多少有些心虚。

    嘉敏真是一口气上不来:“要他一直不立后,难不成他每次派使者过来,我都躲宫里不成?”

    谢云然按住她的肩道:“……也是赶上了这会儿大将军不在。宫里到底安全些,你上次……大将军府办喜事,鱼龙混杂,你又是个性子粗的,要再碰上上次那样的意外,大将军可来不及过江。”

    嘉敏定定看住谢云然:“就只是因为这个?”

    “不然呢。”谢云然笑了。

    嘉敏见她笑得轻松,又疑心是自己多想,但是到底没忍住,多问了一声:“不是前线——”

    “我的姑奶奶!”谢云然撑不住笑,“战报你比我看得勤,还细,你自个儿说,我怎么瞒得过你?”

    嘉敏垂头不语。

    谢云然又咬她耳朵:“就这么想他?”

    嘉敏面上一红。

    “也难怪,”谢云然道,“你们成亲之后,还没分开过这么久……但是三娘,他是打仗的人,你也不是不知道,哪里能成日守着你。要我看,你们还是早点要个一儿半女,他出门,你也有个念想。”

    嘉敏忸怩道:“……哪里是说有就有的。”

    谢云然又与她说笑了几句,才被前来禀事的女官请走。

    这晚昭诩过来吃饭,嘉敏没过来,昭诩便问谢云然:“三娘她……没起疑心吧?”

    谢云然道:“这会儿还没有,但是……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她也并不情愿欺骗她。便是好心,也会削弱她对她的信任。

    昭诩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只是如今那边情形如何且不知道,何必让她跟着担心。”

    谢云然低头道:“那是她郎君,她担心是应该的,咱们这么瞒着她,她只有更担心。光她生辰大将军没有送礼回来她都不自在,如今又缺了信……”

    “不是让你问她的婢子要了从前的信来,假造几封么?”昭诩奇怪,“怎么你没有……”

    谢云然道:“大将军的信却不容易假造;再者他们这样亲近,恐怕是有些话不为外人所知,容易出错。”

    昭诩沉默了片刻。

    谢云然又道:“总还是要加紧派人过去,多送几样药,没准哪样就起了作用……”

    “就怕——”

    “不会的!”

    “我也不想!”昭诩道,“但是就如你说的,从来每隔三五****就有信给三娘。咱们怕三娘担心,他难道不怕?就算是动不了笔,他手下又不是没有人,写封信能有多难?何况这中间还夹着三娘生日。”

    这回换了谢云然沉默,良久,方才喃喃道:“他们成亲,还没到半年……”好日子比当初她和昭郎还短。她经了那么多事,前头与宋王纠缠良久,又与李十一郎订亲,之后三年孝,他都等下来了……谢云然想得心酸。

    昭诩亦有些难过,张臂将她揽入怀中:“但愿没事。”

    他是顾忌他,然而他并不想他死。除去他的功劳不说,从前也不是没有交情,他这回临危受命,也是为了他的颜面。何况还碍着他妹子。无论如何,他都不想他妹子守寡。何况他们感情这么好。

    然而他心里也知道,如果他没死,也没有失踪,也不是一直昏迷,不会这么久不露面。

    如今城里头也渐渐传出流言,说大将军遇难,更有甚者,影射说大将军遇难是天子与谢侍中下的套。他很抓了几个人,还是堵不住那些人的嘴。这些,他就连谢云然也一并都瞒下了。

    然而这时候想起,没忍住叹气:难道他看着就那么像个猜忌之君?

    “你明儿……还是做封假信,先哄了她再说。”昭诩这样交代谢云然。

    谢云然“嗯”了一声。

第636章 谣言

    九月二十七日。

    谢云然用过早膳正在理事,忽然外头通报说兰陵公主来了,当时心里咯噔一响,却还是请她进来。面上倒看不出什么,傅了粉,大约是比平常要厚。她肤色白,原本有点什么都容易露出来。

    谢云然赐了坐,就听她说:“有件事……过来请教谢姐姐。”

    “什么事?”

    “我听说,”她停了一下,“听说前线没了周郎的消息,可是真?”

    谢云然迟疑,她当然能说,不真。这大有可能是三娘诈她,但是也有可能是她知道了。她心里权衡,片刻,终于艰难地道:“三娘该知道,战时什么消息都有。从前你阿兄、芈刺史都有过各种传闻。”

    “那就是真的了。”嘉敏道。

    谢云然道:“再等等……兴许再过两日,就有确切的消息——”

    “我等不了。”她声音里有一股子决断的意味,让谢云然有了不太好的预感,她凝视她,就听她说道:“我还听说,谢侍中虽然被围,手中实力仍在,阿兄叫周郎去前线救急,根本就是个骗局。”

    “三娘!”谢云然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眉目里未免带出恚怒来,“这等无稽之谈,你怎么能信?”

    “我不信。”嘉敏道,“这等话我当然不信,但是恐怕外头传得真了。”

    “这……却没有听你阿兄提过。”

    “大约是阿兄怕谢姐姐担心,所以不曾说与你听,”嘉敏的声音是稳的,这让谢云然也稳了下来。周城没了消息是真,三娘关心则乱,就算信了这等话也不能说明什么——何况她这姿态,分明是不信。

    又道:“我还听到更离奇的。”

    谢云然:……

    “三娘到底打哪里听来这些?”谢云然将她拘在宫里,原本就是怕她听到各种繁杂的消息担心,不想——

    “这个,”嘉敏道,“谢姐姐就不要多问了,如今市井之间传得沸沸扬扬,阿兄虽然不曾与谢姐姐说起,恐怕应对得也不是太容易。”

    谢云然也好奇起来:“到底传了些什么?”

    “说……阿兄害死了周郎,怕我生事,将我软禁在宫里,所以他家二郎婚事,我都没法出面。”谣言甚至十分明确地指出,昭诩从前跟随南平王出征,临战经验丰富,设下的陷阱十分精妙,所以才能够骗过大将军。

    谢云然:……

    这话里一半真一半假,还真是很难辩驳。

    谢云然道:“那起子小人乱嚼舌根,三娘不必往心里去,待过得几日,大将军消息回来,自然就息了。”

    嘉敏却摇头:“要是没有呢?”

    “什么?”

    “要是再过得几日,周郎还没有消息呢?”嘉敏道。

    谢云然勉强笑道:“怎么会,保不准再过几日,便有大将军得胜凯旋的消息了。”

    嘉敏咬了咬唇,她也想笑,只是笑不出来:“这等安慰人的话,谢姐姐该知道我是不信的。”谢云然叫道:“三娘——”她起身朝她过去,嘉敏却冲她摇头:“我是有求而来,谢姐姐且听我说。”

    谢云然听到这个“求”字,越发觉得不好,几乎是脱口道:“你阿兄不会容许——”

    “正是要求谢姐姐在阿兄面前帮我说话。”嘉敏道,“我知道阿兄与谢姐姐拘了我在宫里是为我好,也知道那些人传的话当不得真,但是谢姐姐,这些话我知道当不得真,恐怕有人不知道。”

    谢云然登时就沉默了。她知道嘉敏说的是哪些人,那些……周城的部将,特别六镇降军。原本对昭诩扶持谢冉就诸多不满,这次周城没了消息,那话传到下头,要有心人鼓动起来,那是一呼百应。

    那话能传出来,当然是有“有心人”,兴许是长安、金陵混在洛阳的细作;兴许是朝中嫉恨谢冉的权贵;又或者大风根本起于青萍之末,起初无心之言,人有从众之心,阴谋论更是能引起共鸣。

    她猜如今朝中局面确实不容乐观。

    “……今儿二郎成亲,如果我能出面,至少能平息一半的谣言。”嘉敏道。她有这个把握。她是和周城同甘共苦过,那些人信她,远胜过当初“只传说在军中,却从未露过面”的“南平王世子”。

    谢云然道:“三娘你是想、想——”她没把话说完,猛地转折道,“那头兵荒马乱,要是阿言在,倒是可以想一想,但是三娘你——”她是随军过,但是她一向是不上战场。更何况如今形势与从前不同。

    “你也不是大夫,”谢云然又道,“我猜着,大将军多半是受了伤……你去也无济于事。”她话里乱了起来,仓促间不知道该如何措辞说服她这个小姑。她去前线,除了添乱,什么都做不了。

    这话说明白了是伤人心,然而事实就是事实。昭诩也不会答应。

    “哥哥要不答应我,我就不出面。”嘉敏说,“今儿晚上开始,谢姐姐也可以吩咐厨里,不必再准备我的饭食。”

    她这不是过来与她商量,她只是过来告知她的决定:“我也没傻,谢姐姐想想,阿言走前训的那批宫人,如今是还留在宫里罢,这批人受过训,却不曾见过真刀真枪,正好派上用场,跟我去历练一番。”

    谢云然:……

    “如果,”谢云然劝道,“如果三娘去了前线,遇了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